2016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6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6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6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6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016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作品中属于七古的是(A)。A.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B.杜甫《诸将》C.李白《古风》D.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属于(B)。A.汉乐府B.北朝乐府C.南朝乐府D.唐代新乐府3.唐代诗人(A)擅长创作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A.王昌龄B.李白C.王之涣D.杜牧4.从结构上看,下列词牌不属于双调的是(A)。A.《如梦令》B.《一剪梅》C.《念奴娇》D.《雨霖铃》5.咏梅词的绝唱《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的作者是(D)。A.柳永B.林逋C.吴文英D.姜夔6.史学名著《史记》在体例上属于(B)。A.编年体B.纪传体C.国别体D.纪事本末体7.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庄子》的是(C)。A.《逍遥游》B.《齐物论》C.《五蠹》D.《盗跖》8.宋代古文家欧阳修擅长写亭台记,下列亭台记中属于欧阳修的是(C)。A.《黄州快哉亭记》B.《喜雨亭记》C.《醉翁亭记》D.《超然台记》9.姚鼐是著名的古文流派(B)的代表作家。A.唐宋派B.桐城派C.常州派D.秦汉派10.下列作品属于骈文的是(D)。A.《滕王阁诗》B.《赤壁赋》C.《陈情表》D.《吊魏武帝文》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汉代著名的叙事诗《陌上桑》用行人、少年、耕者等的反应渲染了采桑女________的美貌,是乐府诗中烘托手法运用最成功的诗篇。罗敷12.唐代诗人________的七古多以乐府古题抒写自己的情怀,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借饮酒放歌的旧题写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李白13.宋代诗人________的诗风活泼生动,富于谐趣,称为“诚斋体”。杨万里14.宋代词人________的词多追忆往昔恋情、感伤聚散离合,其《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即是此类作品。晏几道15.宋代词人________的慢词在章法结构上回环往复、跌宕多姿,著名的《兰陵王•柳》可为代表。周邦彦16.著名曲家________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将自己描述为“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关汉卿17.著名史学家________的名作《报任安书》抒写自己的屈辱和痛苦,《古文观止》评价说“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司马迁18.唐代著名古文家________的祭文《祭十二郎文》被认为是“祭文中千年绝调”。韩愈19.古文名家________的记体文常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起来,《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石钟山记》等可为代表。苏轼20.明代小品文名家________在山水游记中“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满井游记》是其山水游记的代表。袁宏道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21.举例介绍柳宗元古文创作的成就。答: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在古文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以清新自然的笔触、精巧严谨的结构,生动地描绘了永州地区的自然风光,如《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通过对潭水和游鱼的描写,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动静结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写景的同时,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如“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借景抒发了自己被贬后的孤寂、凄凉之感,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完美融合,奠定了山水游记这一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寓言1.《黔之驴》:通过描写一头外强中干的驴子最终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徒有其表、无真才实学的人。文中“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将驴的愚蠢和虎的狡黠刻画得淋漓尽致,语言简洁而寓意深刻,以小见大,富有哲理。2.《蝜蝂传》:刻画了一种善于背东西、好贪取的小虫蝜蝂的形象,用来讽刺那些贪婪成性、追逐名利的人,“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借蝜蝂的行为,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论说文1.《封建论》:是柳宗元论说文的杰出代表。文章论述了中国历史上分封制的兴衰及其被郡县制取代的客观必然性,提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的观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论证严密,逻辑清晰,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政治见解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对后世研究历史和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2.《桐叶封弟辩》:针对“桐叶封弟”这一传统说法进行辨析,提出“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的见解,反对将天子的一言一语绝对化、神圣化,展现了作者敢于质疑传统、独立思考的精神,文章短小精悍,但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传记文1.《捕蛇者说》:通过描述捕蛇者蒋氏一家的悲惨遭遇,“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委婉地批判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的传记作品。2.《种树郭橐驼传》:借郭橐驼种树的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阐述了治国养民的道理,将种树之理与为官治民之道进行类比,以小见大,富有启发性,体现了作者关注民生、倡导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22.为什么说《战国策》在艺术风格上介于子、史之间?答:《战国策》在艺术风格上介于子、史之间,主要是因为其在内容、行文和思想等方面兼具子书和史书的特点,以下是具体分析:兼具子书特点1.思想倾向的多元性子书是诸子百家阐述各自思想学说的著作,思想内容丰富多样。《战国策》虽不是专门的思想学术著作,但它体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等多个流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包含了纵横捭阖、权谋机变、重士贵才等多种思想,具有思想的多元性,与子书类似。2.文学性与虚构性子书往往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常运用寓言、故事、比喻等手法来阐述道理。《战国策》也大量运用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同时,《战国策》中存在一些虚构和夸张的内容,不完全以客观史实为依据,部分情节和对话可能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或增强论辩效果而进行的创作,这与子书为了说明道理而虚构故事的手法相似。3.语言的论辩性与感染力子书作者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往往在语言上力求精辟犀利,富有论辩性和感染力。《战国策》中策士们的言辞也具有很强的论辩色彩,他们善于运用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巧妙的游说技巧,来打动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如苏秦游说六国合纵的言辞,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兼具史书特点1.历史背景的真实性史书以记载历史事实为主要任务,《战国策》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等,都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它以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发展脉络,为后人了解战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2.人物事迹的纪实性书中对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虽然在描述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夸张和渲染,但这些人物大多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主要活动和基本事迹是有历史依据的,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如对苏秦、张仪等纵横家生平事迹的记载,反映了他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活动和影响。3.叙事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与子书多以阐述思想观点为主不同,《战国策》有相对完整的叙事结构,能够围绕一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较为连贯地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现出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具有史书叙事的特点,如“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从事件的起因、荆轲的准备、到刺秦的过程等都有详细的叙述,情节连贯,有头有尾。《战国策》既具有子书在思想表达、文学性和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又具备史书在历史背景、人物事迹和叙事等方面的特征,因此在艺术风格上介于子、史之间。23.何谓赋、比、兴?各举《诗经》中的两个例子分析说明。答: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对其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解释,以下是具体介绍及《诗经》中的例子分析:赋1.定义:“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直接铺陈叙述,把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叙述出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作者所描述的事物或事件。2.例子《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直接讲述了一个男子笑嘻嘻地抱着布来换丝,实际上是来商量婚事的场景,通过这种直白的叙述,将故事的开端呈现出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事情的起因和人物的行为。《豳风・七月》全诗按照季节和时间顺序,铺陈叙述了农奴们一年到头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状况,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等,详细地描绘了不同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劳作、生活,是“赋”的手法的典型运用。比1.定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比喻,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一种事物,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感受。2.例子《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将美人庄姜的手比作柔荑,皮肤比作凝脂,脖颈比作蝤蛴,牙齿比作瓠犀,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庄姜的美丽和娇柔,让读者能够具体地感受到她的美貌。《小雅・鹤鸣》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玉器,比喻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改正缺点或提高自己,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兴1.定义:“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一般是在诗歌开头,借助其他事物或景象来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起到引发联想、烘托气氛等作用。2.例子《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鸟起兴,引出男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雎鸠鸟的和鸣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为下文表达爱情奠定了情感基调。《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用河边苍苍的蒹葭和凝结成霜的白露起兴,描绘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引出诗人对“伊人”的追寻,表达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四、论述题(共35分)2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不同之处。答:苏轼与辛弃疾均为中国词史上的杰出代表,苏轼词风以旷达为主,辛弃疾词风则以豪放悲壮为特色,以下结合小令和慢词作品来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题材内容苏轼: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涵盖了写景、咏物、抒情、怀古、说理等多个方面。在小令《如梦令・春思》中,“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通过描写春日景象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眷恋,展现了一种闲适、淡雅的生活情趣。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多以爱国情怀、抗金壮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为主要题材。如他的小令《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描绘了一幅农村的生活场景,看似闲适,但结合其生平,不难看出他在借乡村生活的美好,来寄托自己壮志未酬、渴望回归田园却又心系国家的复杂情感。情感基调苏轼:苏轼的词常常表现出一种超脱旷达的情感基调。如慢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坦然与豁达,体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烦恼之外的心境。辛弃疾:辛弃疾的词往往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像他的慢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渴望收复失地却又不被重用的悲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现手法苏轼:苏轼善于运用比兴、寄托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融入到词中。如在慢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孤鸿自喻,借孤鸿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被贬黄州时的孤独、寂寞和高洁的品格,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含蓄地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辛弃疾:辛弃疾则擅长用典,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在慢词《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词中连用了王昭君出塞、陈皇后失宠、庄姜送归妾、李陵与苏武之别、荆轲刺秦等多个历史典故,将兄弟离别的情感与历史上的种种离别之恨相融合,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厚,情感更加沉郁悲壮。语言风格苏轼:苏轼的语言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善于用平常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如小令《望江南・超然台作》中,“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