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知识复习清单-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复习清单
一、文学常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
2.《往事依依》作者于漪,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上海退役军人学院名誉院长。2019年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称号。
3.《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4.《十二章》选自《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二、重点词语
确凿(záo)皂荚(jiá)树油蛉(líng)斑蝥(máo)攒(cuán)动收敛(liǎn)
人迹罕(hǎn)至秕(bǐ)谷鹡(jī)鸰(líng)蝉蜕(tuì)狗窦(dòu)倜(ì)傥(tǎng)
居心叵(pǒ)测拗(ǎo)断盔(kuī)甲锡箔(bó)陬(zōu)邑愠(yùn)
殆(dài)罔(wǎng)肱(gōng)笃(dǔ)志徜徉(chángyáng)
浩渺(hàomiǎo)雕镂(diāolòu)镌刻(juānkè)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是水在鼎中沸腾一样。沸,水开。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的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搜索枯肠:形容动脑筋极力思索。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谆谆教诲: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和开导。
三、课文内容把握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2.《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四、重点评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回答,而且面带怒色。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封建教育扼杀了儿童好奇的天性,“怪哉”虫与当时的四书五经毫无关系,故而老师不答。讽刺私塾教育的呆板和沉闷。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的规则但不用,描写出了先生严格而不厉害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中的开明思想,在鲁迅眼里,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当然,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私塾教育管理方法的落后性。
《往事依依》
1.文中回忆的几件事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看画、读《水浒传》:如临其境、津津有味,充满单纯而朴实的童真童趣。
②读《千家诗》:给“我”的广阔的天地,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的生活花环,使“我”贴近生活,热度生活。
③听课,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文章结尾“金色的回忆”一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金色的回忆"一语包含着“我”对这些往事深深的留恋之情。
②这些往事对“我"的成长意义重大,也将在今后不断催“我”奋进,是“我"十分珍贵的记忆,因而“金色的回忆”一语也包含着“我"对这些往事的珍视之情。
《再塑生命的人》
作者写到对自己的行为的反省,这一反省说明什么?请结合文段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这一反省说明了作者对自己摔坏布娃娃的行为非常懊悔,“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同时也对自己无法修复布娃娃感到了遗憾和伤心,“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2.仔细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铺垫的内容:先总写“我”的感受,强调莎莉文老师到来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接着写家里人的活动、“我”的期待,春天的阳光和花朵等;再用设问、比喻进行烘托,用呼告表达自己的渴望。在这样层层铺垫下,莎莉文老师出场了。
好处:(1)用层层铺垫烘托出莎莉文老师对于“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开头所说的“最重要的一天”的分量;(2)给读者留有阅读期待,让我们急于了解莎莉文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有的译文将这段文字命名为《我的老师》,请你分析一下《我的老师》和《再塑生命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个更好一些?
《我的老师》强调对老师个人的描写,《再塑生命的人》更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叙述;《我的老师》只是对于一个老师事迹的陈述,《再塑生命的人》却表现了老师的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再塑生命的人》更好。
《十二章》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许可。
3.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
4.饭疏食,饮水
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5.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普通人。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作意动。以······为乐
四、一词多义
1.为: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3.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高三联考试卷及答案
- 厦门高一生物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赤峰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纸板容器制造工艺改进考核试卷
- 磁性材料研发考核试卷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临海工投紫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3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潜水装备的水下环境适应性考核试卷
- 北京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南成人大专考试试题及答案
- 硅冶炼厂的尾气处理与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电子测量仪器的微机电系统技术考核试卷
- 亚洲弦歌-深情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小升初英语试卷
- 2024-2030年中国宠物殡葬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军用掩蔽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小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 百融云创风险决策引擎V5产品操作手册
- 顺丰控股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医疗质量信息数据内部验证制度
- 南宁市永安村发展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