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工程分析掌握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掌握分析项目组成、布置和工程特点的基本方法熟悉分析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主要生态影响途径的分析方法第1页/共84页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工程概况、施工规划、生态影响源分析、污染影响源分析、替代方案等技术要点工程组成及其活动完全(主体、辅助、配套、公用)重点工程明确(重点工程项目、位置、规模、范围、环境背景)第2页/共84页全过程分析(勘探、选址选线、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运营后退役期)污染源分析和其他分析(污染因子、产污环节、源强、排放方式、纳污环境)施工方式(采用技术、施工时序)营运方式(调度方式、营运期限、环境影响)第3页/共84页在工程组成和工程特点分析基础上,进行环境因子筛选和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有水、气、声、固废和生态影响分析,弃渣、取土、弃土场布置运行期特别考虑长期影响及风险第4页/共84页施工方式准确描述不同工程施工工艺;类比国内外同类工程,结合保护目标,判断工艺的先进性和环境可行性、施工时序安排的合理性,从而考虑优化施工组织的可能运行方式运行方式不同,影响不同第5页/共84页示例公路、铁路施工期
(1)路基施工指开挖和填筑为主的施工活动。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是改变了线型地表土地的使用性质。第6页/共84页(2)桥涵工程
桥梁施工指开挖和填筑河道两岸,扰动局部地表现状,特别注意桥墩建设围埝(堰)对地表径流的改变,以及施工引起悬浮物增量对水生生物(尤其是土著种和特有种)的影响,如在迥游产卵季节不合理的围堰,对生态的影响是很大的。第7页/共84页
(3)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指改变地层局部。除产生大量弃渣外,特别注意施工构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注意地下水流态的改变引起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影响,进而影响陆生生境和水生生境(如贵州岩溶地貌地区隧洞施工曾使地下水改道,四川锦屏山隧道出现大量突发涌水)。花岗岩地区注意放射性本底调查,施工爆破噪声和振动对居民和大型野生动物的影响,矿山地区注意诱发岩体稳定和地面沉降问题等。第8页/共84页(4)站场工程
站场工程指改变局部地表土地使用现状。特别注意占用基本农田和在偏僻山区诱发城市化和人工化倾向,在天然植被分布良好拼块中开天窗,使生境破碎。第9页/共84页
(5)辅助工程
辅助工程指临时用地施工,包括施工便道、施工营地、砂石料场、临时码头、便桥、材料厂和轨排基地等。辅助工程施工主要是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干扰大型野生动物的栖息,以及诱发荒漠化进程(如戈壁地区施工辅助工程扰动了地表稳定的覆盖层—砾幂、沙幂、和荒漠草被,激活沙丘;山区辅助工程施工诱发水土流失—雅鲁藏布江山坡破坏了草毡土,丘陵地区施工造成大片弃用地,形成沙源,等等)。第10页/共84页
(6)取弃土(渣)场
取弃土(渣)场指路基工程、隧道工程等自身土石方不能平衡,需另建取弃土(渣)场,这些场地施工要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局部生境的功能和过程,特别注意不要占用基本农田、占用生态敏感区域(如繁殖地、育幼地、主要觅食区域、野生动物饮水区和汇水区域、居民点上游、生态用水区域、易诱发荒漠化区域等等)。第11页/共84页公路、铁路运营期
1)公路、铁路类工程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本特征
(1)公路、铁路建成运营表现线型廊道的特征;
(2)线型廊道是一种特殊的拼块类型;
(3)公路、铁路廊道对于人流、物流是种通道;
第12页/共84页(4)公路、铁路对于区域自然系统中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有双重功能。可以成为一些物流、能流和物种流的通道;也可以成为物流、能流、物种流的屏障、阻隔和阻断。
(5)线型廊道的阻隔和阻断作用是公路、铁路生态影响的主要原因,这种作用结果常常是长期、潜在、累积和不可逆转的。因此,线型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在运营期。第13页/共84页
2)影响途径
(1)线路工程
线路工程主要指线路占地形成的条带状区域。
路基方案的影响由于路基可以有全填、半挖半填、全挖等三种方式,也有路基高、低的差的差别,因此,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区、不同的地质(含水文地质)和不同的生态敏感类型地区,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切割生境,阻断和阻隔生态功能和过程的负面生态影响。第14页/共84页
①路基的统一影响
路基切割生境是所有路基都会带来的导致生境破碎化的影响,只是影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
区域生境一般都隶属于一定等级的自然系统,在久远的历史中己由各种异质性的拼块(或组分)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有比较稳定的生态功能和过程(生态完整性现状),其功能和过程依靠一种拼块对另一种拼块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来完成。
而路基建成运营,在这个区域新增了一条引进拼块,而且是条带状的特殊拼块(廊道),必然产生切割作用,改变原有的功能与作用。第15页/共84页②全挖段路基
全挖段路基的生态影响与所在区域敏感的生态保护目标关系密切,一般来讲有如下可能的影响。
a.形成条件状沟堑,不仅切割生境,改变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也使得大型哺乳类野生动物无法通过;
b.阻断区域内某些类型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
第16页/共84页c.如果与地下水水位有交叉,可以全部或部分阻断地下水的自然流态,使与地下水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受到影响;d改变地面流,使与地面径流相关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受到影响。第17页/共84页
③半挖半填段
除具有全挖段可能的生态影响以外,由于挖深较浅,对地下水影响的可能性减少,但由于路基高出地面,对地面流影响的可能性增大。对地面流影响的典型区是山脚、冲洪积扇和冲洪积平原上部坡度较大的区域。
第18页/共84页④全填段矮路基
生态影响途径与半挖半填段类似,但对地下水自然流态己没有直接影响,如果是地下水补给区,则由于对地面流的阻断也要间接影响到地下水。第19页/共84页⑤全填段高路基
除对地下水没有直接影晌外,对地面物流、能流、物种流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讲有如下可能影响。
a.切割生境,改变区域生态功能与过程,道路两侧生境质量差异日益显著,同一物种的生境被切割后,遗因无法传递,种间差异可能出现,生境被压缩后,种群面临绝灭或种群规模变小都有可能发生。第20页/共84页b.阻隔地面流,尤其在山区、丘陵以及坡度较大的冲洪积扇的冲洪积平原的上部区域,由于漫流性质的地表水径流流态改变,上游雍水可能引发次生沼泽化和盐渍化,下游生态用水短缺可引起下旱化。第21页/共84页
(2)其他工程
①桥涵工程
桥梁建成主要是与景观的协调,在风景秀丽的地区要注意维护区域整体景观资源的自然性、时空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桥梁体量大小,色调配置要经过评价。
涵洞是为有明显河道的地面径流等进行的设计和建设,涵洞为减小路基工程负面生态影响有积极作用,有条件的线路要多设。
第22页/共84页②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建成运行只要不改变地下水自然流态,进出口避免大规模削山辟山,它可以减小穿山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正面作用明显。
第23页/共84页③站场工程
站场工程运行的生态影响与占地面积大小,以及与占地类型相关密切。站场是引进拼块,呈规则的块状,是对自然系统的干扰源,要规范站场人员的行为,一般来讲,负面的生态影响是有限的。
第24页/共84页④辅助工程和取弃土(渣)场
项目建成,所有的临时用地,包括取弃土场都己覆垦。这些地方的生物量可以恢复,但物种组成将有改变,这个影响可能在几十或上百年消除,也可能永远不会恢复所有的物种。第25页/共84页3.港口
港口建设生态影响涉及陆生生态和海洋(河流)生态两大类型。陆生影响与站场类似,对海洋、河流、湖泊的影响是重点。
第26页/共84页2)运营期
港口运营,挖掘填埋活动停止,而航道维护中日常疏浚不能停止。但由于货物的堆存和转运,污水、港口排污以及尘的产生与扩散产生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尘进入海水,使海水中悬浮物增量,当增量大于50mg/L时,浮游植物全部丧失,而增量在10-50mg/L时,浮游植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当增量小于10mg/L时,可以忽略降尘使水中悬浮物增量而导致浮游生物受到影响。第27页/共84页1)施工期
生态影响途径可以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工程施工期的直接影响主要限定在建构筑物施工范围内,通过开挖、吹填、填埋直接破坏底栖生物生境,掩埋底栖生物栖息地和由于开挖、吹填致使施工的局部海域悬浮物增量,带来油污和重金属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等等。第28页/共84页(1)根据项目施工和运行的特点,分析生态影响的主要特点;(2)如果是只造成局部的短时可以恢复的一般影响时,可以以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确定相应范围;(3)如果有非局部的、潜在的、长期的、重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时,要以维护生态完整性和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需要确定评价范围。第二部分评价范围和等级的确定第29页/共84页工作等级确定的判定步骤(1)影响性质的确定将影响划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近期影响与长期影响一次影响与累积影响明显影响与潜在影响局部影响与区域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注意项目施工与运行诱发的生态体系功能变化问题。第30页/共84页(2)影响程度的确定生态科学正在发展中,带有许多不确定性,要让这些数据具有严密的科学根据还做不到,因此,这些数据只具有参考性质。第31页/共84页(3)影响的敏感程度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两类,一是敏感区域,当项目施工和运行对下述区域产生不利影响时,包括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二是有敏感生态问题,如珍稀濒危物种消失、森林砍伐、荒漠化、湿地退化、水源汇集等。如果存在这类敏感问题的评价一般应按1级要求确定工作内容。第32页/共84页掌握调查内容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系、水文地质、土壤、自然灾害等)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植物及其主要植被类型、野生动物、生态系统类型及期结构和功能等)敏感保护目标(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特色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规划、环境规划、功能区划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等第三部分生态现状调查第33页/共84页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要说明:即区域生态体系的生产能力及稳定状况;区域内以生物为主体的自然组分的数量,在区域空间的布局以及连通状况;区域自然组分的历史演变、发展趋势以及对区域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第34页/共84页非生物组分与生物组分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和依存的关系,包括人类开发活动在内的内外干扰对区域生境的影响以及区域生态体系抗御内外干扰的能力;区域周边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体系的影响;敏感区域和敏感生态问题的质量现状等。第35页/共84页评价内容生态完整性(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敏感生态问题(根据因子的生态学特性采用不同方法)评价方法采用类比标准评价生态完整性维护现状质量,以生态完整性本底值作为类比标准;采用生态机理法、类比法、数学模拟、经验法等对敏感生态问题保护现状进行评价和影响预测;推荐采用种群生存力分析和最小可存活种群理论对物种多样性保护进行评价,该评价重视物种的珍稀特征和保护。第36页/共84页熟悉陆生植被、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样方法、收集资料、经验测算评价:物种重要值另有物种评价、群落评价、栖息地评价、生态系统质量评价、生态完整性评价等第37页/共84页保护目标识别具有生态学、美学、科学文化意义、经济价值、生态功能、社会安全意义、生态脆弱区、人类建立的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义的对象、环境质量急剧退化或不能达功能区标准的地域或水域、人类特别关注的对象等第38页/共84页重要保护目标:面积超1hm2的天然或次生林地;超过1hm2或长度大于500m受干扰的天然海滩面积超过0.5hm2的淡水或赶潮沼泽长度超过100m的天然溪流或河道面积超过1hm2的湿地不论面积大小的珊瑚群落面积超1hm2的草原、草山、草坡有特别价值的生境第39页/共84页掌握调查和确定生态敏感目标的方法保护目标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的、县以上政府划定的特殊保护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第40页/共84页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生物栖息地或特殊生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重要湿地社会关注区:人口稠密区、文教区、疗养地、医院、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环境质量已达不到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第41页/共84页熟悉陆生动物调查和评价的方法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定位或半定位观测、专家咨询法评价方法物种多样性评价、生境栖息地评价第42页/共84页生态敏感目标调查内容地理位置、规模、相对位置关系、所处环境功能区、保护内容、保护范围,自然保护区级别、类型、结构、分区、服务功能、重点保护对象。附表或图评价方法生态机理调查法、类比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图形叠加法、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生产力评价法和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价第43页/共84页了解水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价的基本方法水生物调查:取样法、捕获法等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鱼类水体富营养化(周转速度与食物链长度的关系,可作为水体稳定性的指标)水生生物调查(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等,单位mg/m3或个/m3)第44页/共84页了解3S技术在生态调查中的应用涉及区域较大,人为勘察较难的项目遥感调查内容卫星遥感资料、地形图等基础图件、GPS定位、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生成第45页/共84页遥感技术平台种类信息:图象(形态、色调)、数据解译方法:目视、机解目视解释基本程序:确定比例、购标准图、绘蒙绘底图、购卫片GPS支持下建立判释标志室内解译绘草图现场精度验证成图计算和应用第46页/共84页熟悉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特征,如高山植被、温带植被地域特征:天山植被、中国植被植物群落: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全球范围:海洋植被、陆地植被分类主要依据种类组成、数量、结构、生活型及生态特性。以优势种最重要自然植被(原生、次生和潜在植被)人工植被(农田、果园、草场、人造林和城市绿地等)第47页/共84页根据气候条件及植物种类分布分为热带植被: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红树林亚热带植被: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温带植被: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北方针叶林、草原寒带植被:冻原(苔藓地衣冻原、草类冻原、灌木冻原)隐域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第48页/共84页以主要种类划分的植被草原: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荒漠:生态条件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乏热带雨林:高温多雨区、种类丰富、常绿、高大常绿阔叶林:气候炎热、湿润区,以常绿阔叶树为主落叶阔叶林: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完全落叶的阔叶树针叶林:夏季温凉、冬季严寒地区,以松、杉为主第49页/共84页熟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业服务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第50页/共84页了解景观生态学方法在环评中的应用空间结构分析模地判断、景观优势度计算功能与稳定性分析生物恢复力、异质性、种源持久性和可获得性、景观组织开放性现状与预测评价均使用第51页/共84页第四部分生态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熟悉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目的:鉴别工程与生态受体间的关键联系,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识别内容包括:影响因素、影响对象、影响效应第52页/共84页方法将拟建项目和受影响生态系统分解为各自部分,鉴别可能的交互作用,并寻找合适的表征因子和参数识别与筛选建立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文献、实地考察、访问等第53页/共84页生态影响识别要点影响因素全面性(主、辅、配、公)全过程(勘、选、设、施、运、闭、退)影响对象类型与组成(主导因子)特点与状态(整体性、脆弱性)敏感问题(限制因子、敏感目标等)资源问题(经济意义、特色资源等)影响效应性质(正负、可逆、累积等)程度(强度、长短等)范围(直接、间接等)可能性(大、小)第54页/共84页掌握评价因子筛选的方法列表法矩阵法第55页/共84页第五部分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熟悉生态影响预测的技术要求与基本方法技术要求注意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地域性、动态变化对全部工程活动、过程进行分析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依法评价和科学评价一般评价和生态影响特殊性评价问题第56页/共84页评价内容(要求):维护生态完整性的要求根据评价对象的生态学基本特征确定评价内容对可持续发展的分析要包括生态完整性和人类需求两个方面第57页/共84页区域生态评价的侧重点:包括植被破坏,荒漠化,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消失,自然灾害,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要对照背景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和功能状况做出分析判断第58页/共84页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或分析时需注意:(1)持生态整体性观念,切忌割裂整体性作“点”或“片段”分析
(2)持生态系统为开放性系统观,切忌把自然保护区当作封闭系统分析影响
(3)持生态系统为地域差异性系统观,切忌以一般的普遍规律推断特殊地域的特殊性
(4)持生态系统为动态变化的系统观,切忌用一成不变的观念和过时资料为依据作主观推断第59页/共84页(5)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分析,要做到把全部工程活动(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都纳入分析;把工程活动的全过程(从勘探至闭矿、设备退役)都纳入分析;把各种不同的影响形式、内容都纳入分析,筛选重点影响问题作深入分析与研究。第60页/共84页(6)做好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要做到对敏感保护目标逐一进行影响分析,并结合上述的工程分析内容作全部活动、全过程和所有影响形式的影响分析;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性质、保护要求做好影响分析(7)正确处理依法评价影响和科学评价影响的问题(8)正确处理一般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特殊性问题。第61页/共84页基本方法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预测物理模型法图解法图形叠置法专家判断法第62页/共84页掌握生态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与方法技术要点评价影响的性质、程度、显著性评价生态影响的敏感性和主要受影响的保护目标评价资源和社会价值的得失采用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适宜方法或模型进行评价第63页/共84页指标和标准生态学评估指标与基准:灭绝风险、种群活力、最小生境区等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与基准:资源或生态可持续利用等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与基准:环境政策、资源政策、产业政策等环境保护法规和资源保护法规为评估基准以经济价值损益作为指标和标准,稀缺性和唯一性社会文化评估基准,历史性和文化价值第64页/共84页评价方法类比法技术要点选择合适的类比对象(工程和生态要素)选择可重点类比调查的内容类比调查方法资料调查实地监测或调查景观生态调查法公众参与调查法第65页/共84页类比调查分析(1)统计性分析。(2)单因子类比分析。(3)综合性类比分析。(4)替代方案类比分析。第66页/共84页熟悉生物量变化的评价方法标定相对生长量:生长量与标定生长量之比标定相对生物量:生物理与标定生物量之比标定相对物种量:物种量与标定物种量之比综合评价指数,将上述若干项比值加和第67页/共84页了解土壤侵蚀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土壤侵蚀侵蚀模数预测方法侵蚀面积侵蚀量侵蚀模数预测方法已有资料、现场调查、物理模型、水文手册、通用土壤方程
第68页/共84页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200,500,1000<0.15,0.37,0.74轻度200,500,1000~25000.15,0.37,0.74中度2500~50001.9~3.7强度5000~80003.7~5.9极强度8000~150005.9~11.1剧烈>15000>11.1第69页/共84页第70页/共84页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P增加是主因,但亦与N、水温及水体特征有关流域污染源调查据地形图估算流域面积,了解年降水量和径流量,调查地貌和景观特征,了解各土地利用分布,调查点、面源污染排放总P的收支可用输出系数法和实际测定法获得湖泊实测法水量平衡公式:输入=输出=储存量预测富营养化方法营养物质负荷法、营养状况指数法第71页/共84页了解生态评价制图基本要求和方法图件要求正规比例尺基础图件:土地利用、植被、土壤侵蚀图三级评价:土地利用、关键评价因子成果图二级评价:土地利用、植被、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评价和预测成果图一级评价还要用图形、图像显示全方位评价和预测成果
第72页/共84页生态制图数据的获取
基础图件的获取专项图件的获取数据获取的方法生态图的编制图件的录入图件编辑和配准图件编辑和配准是生态制图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图件编辑是指对录入计算机的原始图件进行编辑,而图件配准则是指将不同类型图幅的内容进行配准,以便于进行综合分析。这两部分的工作缺一不可。第73页/共84页图件编辑和配准是生态制图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图件编辑是指对录入计算机的原始图件进行编辑,而图件配准则是指将不同类型图幅的内容进行配准,以便于进行综合分析。这两部分的工作缺一不可。第74页/共84页图件提取 编辑生成的生态图,应是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品牌宣传资料汇编与制作指南品牌传播工具
- 产业园区租赁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水利水电实务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 宣传材料制作标准化模板及传播策略
- 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竞赛必考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试卷附答案
- 2025年英语四级填词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酒钢公司考试题及答案
- 闹元宵主题班会课件
- 消防安全生产管理讲解
-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
- 小学生用药安全培训(课件)
- 通天河水电规划
- 盟史简介12.10.18课件
- 2023年04月湖北经济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招聘1名孵化器日常管理专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 法律方法阶梯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新版表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