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DBXX/XXXXX—XXXX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栽培技术,包括术语和定义、产地条件、选地整地、品种选择、种薯(子)准备、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等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冬马铃薯—夏大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马铃薯、大豆轮作技术,适用于江西全省马铃薯、夏大豆两熟制生产区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133马铃薯种薯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施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夏大豆品种指通过国家或省一级品种区域试验,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宜在江西省夏季种植的大豆品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收获。3.2马铃薯种薯用育种家种子、脱毒组培苗或试管薯,在防虫网、温室等隔离条件下生产的,且经质量检测达到GB/T18133要求的,可直接用于生产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等种薯。3.3轮作制度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同一年内或年际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并提高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生物学措施。4产地条件产地条件符合NY/T850、NY/T1049标准要求。5选地整地5.1选地选取地下水位相对较低,排灌便利,肥力良好田块。4DBXX/XXXXX—XXXX5.2整地在冬马铃薯在播种前对深翻后的土壤进行旋耕1遍,做到土碎地平。4月下旬至5月中旬冬马铃薯收获后即深翻25cm左右,5月中下旬下大豆播种前再次深旋耕起垄。6品种选择冬马铃薯选用早熟或早中熟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品种。夏大豆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早中熟、抗倒、抗病品种。7种薯(子)准备7.1种薯(子)质量要求冬马铃薯种薯质量需符合GB18133的规定。夏大豆种子质量和发芽率应符合GB4404.2的规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达41%以上、粗脂肪含量达18%以上。7.2种薯(子)处理马铃薯种薯切块时,每个薯块要留1~2个芽眼,质量30g~50g,机播薯块重25g左右。切好的薯块用中性滑石粉中拌种消毒以促进刀口愈合,并用药剂进行拌种防治细菌性病害和地下害虫。大豆种子用200g消毒菌剂和150g钼酸铵溶于2.5L40℃温水中,加入50kg种子均匀拌种,晾干播种。8施肥8.1施肥原则根据马铃薯、夏大豆的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底肥与追肥结合的原则,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实行平衡施肥。施用的有机肥料应符合NY/T394规定的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要求。8.2施肥数量冬马铃薯、夏大豆底肥施用量占施肥总量的80%。每667m2结合耕地施商用有机肥500kg。冬马铃薯辅施氮、磷、钾三元硫酸钾型复合肥(17-17-17)50kg、硫酸锌1.2kg、硼肥1kg。追施种肥20kg于播种沟内。夏大豆辅施底肥每667m2施用45%的三元复合肥20kg~25kg。9播种9.1播期冬作马铃薯在赣南、赣中无霜期长的地区12月中下旬播种,赣北、赣东北等地区12月下旬至2上旬播种。夏大豆播种期5月下旬或6月上旬。9.2播种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品种特性和种子发芽率确定种植密度和播种量,规模化生产以机播为主,小面积机播或人工播种。5DBXX/XXXXX—XXXX冬马铃薯原种或一级种薯为150kg/667m2,播种密度为4500株/667m2。单垄双行栽培时,垄宽80cm~90cm、垄高20cm~30cm、沟宽30cm,播种行距30cm~40cm,株距20cm~25cm,播种深度8cm~10cm左右;单垄单行栽培时,垄宽60cm~80cm、垄高20~30cm,株距18cm~25cm。夏大豆籽粒大的品种,种植密度2~3万株/667m2,播种量6kg/667m2;植株矮小、分枝少、籽粒小的品种,种植密度3~5万株/667m2,播种量7.5kg/667m2。机械或人工条播,一次性完成旋耕起畦、开沟播种、覆土镇压,40cm等行距播种,播种深度3cm~5cm,覆土厚度均匀一致。10田间管理10.1防渍排涝10.2查苗补缺冬马铃薯机播需在膜面覆盖2cm厚碎土,自行顶膜出苗,对未能顶土出苗的要及时人工辅助放苗。夏大豆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断垄的要雨后带土移密补稀,严重缺苗的应浸种2h~3h后补种。10.3培土冬马铃薯露地栽培5~6片叶期和现蕾期人工或机械各中耕培土1次,覆膜栽培则做好清沟培土。夏大豆植株封行前,进行一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应超过子叶节。10.4追肥冬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齐苗后,每667m2追施10kg商品复合肥,10kg尿素。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与0.05%硼砂混合液3~4次。夏大豆苗期追施尿素5kg/667m2、氯化钾10kg/667m2。花荚期喷施1~2次0.2%~0.3%硼酸、0.3%磷酸二氢钾、1%~2%尿素混合液25kg/667m2。10.5化学调控冬马铃薯结薯期和夏大豆开花鼓粒期,对苗势弱的田块,分别及时追肥以促进薯块膨大和籽粒鼓粒;对苗势徒长的田块可喷施150mg/kg~200mg/kg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11病虫草害防治除草剂及病虫害防治化学农药施用原则遵循NY/T393、NY/T1049和NY/T2383等标准执行。11.1草害防治冬马铃薯、夏大豆露地栽培播种后即刻喷洒进行封闭防草,苗期专用除草剂防治杂草;盖膜栽培不需防草。11.2病害防治冬马铃薯主要为晚疫病、早疫病两种重要病害,以预防为主。现蕾前前7天左右还未出现病害时就要开始防治,每隔4~5天轮换使用专用化学药剂或生物药剂防治一次,连续防治3~4次。夏大豆重点防治大豆根腐病、炭疽病两种病害,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7d~10d一次,防治2~3次。11.3虫害防治6DBXX/XXXXX—XXXX冬马铃薯地上害虫主要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块茎蛾,以化学防治为主。地下部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蛄等,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夏大豆主要虫害为蚜虫、斜纹夜蛾、菜青虫、豆荚螟。苗期,当百株蚜量达500头时,开始防治。开花期主要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等食叶性害虫。结荚鼓粒期,主要防治豆荚螟。12收获储藏冬马铃薯收获可根据生长发育状况和市场走势确定合适的收获时期,以确保最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在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