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中考物理命题探究 - 力学 第十讲 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安徽中考物理命题探究 - 力学 第十讲 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安徽中考物理命题探究 - 力学 第十讲 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安徽中考物理命题探究 - 力学 第十讲 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安徽中考物理命题探究 - 力学 第十讲 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中考物理命题探究-力学第十讲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5年4考,2~8分)2.2.6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必做实验).例用杠杆、铁架台、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定量关系.3.2.4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核心考点精讲练考点1杠杆作图类型1力及力臂作图画杠杆力臂的一般步骤(1)先确定杠杆的支点O和动力、阻力的方向;(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必要时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3)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4)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字母l1或l例1[2024沪科教材新增习题]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在图上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例1题图类型2杠杆最小力作图画杠杆最小动力的一般步骤(1)找动力作用点:如果动力作用点已经给出,则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可作出的最长的动力臂;如果动力作用点没有确定,则选择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动力作用点,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即为最长的动力臂;(2)画力臂:连接动力作用点和支点即为动力臂,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字母l1或l(3)确定力的作用线:过动力作用点作最大动力臂的垂线,并标出垂足;(4)确定力的方向:根据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确定动力的方向.例2[2024长沙]为撬起大石头,小明以O为支点架好撬棒,如图所示.他在A点用最小的力撬起大石头,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例2题图考点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类型1静态杠杆平衡例3[2020安徽8题2分]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N,AB=2.8m,AO=例3题图针对训练1.[2019安徽]如图所示,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若重物质量m=3kg,BO=3AO,g针对训练1题图针对训练2.[2018安徽改编]图甲所示为前臂平伸用手掌托住铅球时的情形.我们可将图甲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不计自重.若铅球质量m=3kg,OA=0.03m,针对训练2题图针对训练3.[2024芜湖三模]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针对训练3题图类型2动态杠杆平衡例4如图甲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的中点处悬挂重物,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例4题图(1)[垂直力]保持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则力F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竖直力]保持力F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如图乙),则力F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针对训练4.[水平力]如图所示,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让木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过程中,木棒重力的力臂______,拉力F的力臂______,拉力F的大小______.(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针对训练4题图(1)力的作用线过支点时,该力的力臂为0;(2)力的作用线与杠杆垂直时,力臂就在杠杆上.实验突破提素养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22《课标》要求必做实验,2022.19)实验装置主要器材杠杆(带刻度)、铁架台(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仪器准备(1)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①______________(3)实验前杠杆的调平:左高向②____调节平衡螺母,右高向③____调节平衡螺母.平衡后,实验过程中④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操作要点(1)实验过程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多次测量的目的: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图中字母表示为⑤________交流与反思(1)实验前杠杆的状态判断: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注意:杠杆不在水平位置静止时也处于平衡状态!)(2)杠杆平衡时,在杠杆两端同时加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位置后,杠杆是否平衡的判断:比较F1l1和一题练透一实验例[2024河北改编]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明使用可绕O点自由转动、刻度均匀的杠杆,以及多个重为0.5N例题图甲【设计与进行实验】(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分析现象和数据,总结结论】(2)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水平平衡时的动力臂l1实验次数动力F动力臂l阻力F阻力臂l10.50.21.00.121.00.151.50.130.13.02.00.1542.00.151.50.2…小明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第____次实验数据有误,剔除这一组数据后,初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第4次实验结束后,小明撤去右侧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继续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在左侧A点悬挂三个钩码,再用弹簧测力计(未画出)在B点拉杠杆.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______(多选).①例题图(4)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则力臂l1安徽真题随堂测(建议用时:20分钟)命题点1杠杆作图(2021.23)1.[2016安徽]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如图所示.已知OA=1.0m,OB=0.2m,箱重G=120N第1题图命题点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5年4考)2.[2024安徽7题2分][2024人教教材新增习题改编]如图甲所示,用核桃钳夹核桃时,用力握紧手柄即可夹碎核桃.将上部的手柄ABC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F1=20N,l1=10第2题图3.[2023安徽6题2分]如图1,爸爸和小红坐在跷跷板的两侧,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将其简化成图2所示的杠杆,不计杠杆自重的影响,若小红的质量为15kg,则爸爸的质量为______kg第3题图4.[2017安徽]如图所示,将一把薄木尺的13长度用多层报纸紧密地覆盖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报纸的上表面积为0.25m2,则大气对报纸上表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N;在木尺右端快速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要将报纸掀开,则力F至少为________________N第4题图5.[2021安徽23题8分]研究物理问题时,常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第5题图(1)如图甲,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忽略厚度和宽度,长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从中点悬起,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竖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乙)释放,为研究其能否平衡,可将它看成等长的两部分,请在图乙中画出这两部分各自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力臂,并用杠杆平衡条件证明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2)如图丙,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板,忽略厚度,长度和宽度不可忽略,用细线将它从AB边的中点悬起,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它绕悬点在竖直面内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后(如图丁)释放,木板在该位置能否平衡?写出你的判断依据.命题点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22.19)6.[2022安徽19题4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下表中的数据.第6题图次数动力F动力臂l阻力F阻力臂l13.00.202.00.3022.00.151.531.50.201.00.30……………(1)第2次实验数据中的阻力臂l2应为____m(2)第3次实验后,用带杆的滑轮水平向左缓慢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保持上端悬点不动),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杠杆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讲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参考答案思维导图串考点①动力②固定点③支点④动力⑤阻力⑥动力作用线⑦阻力作用线⑧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⑨<⑩>=距离距离核心考点精讲练【例1】如答图所示【例2】如答图所示 例1题答图 例2题答图针对训练3500【解析】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由F1l1=F针对训练120针对训练2300针对训练3500【例4】(1)变小(2)不变针对训练4变大变小变大实验突破提素养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便于测量力臂②左③右④不能⑤F1l1=F2l2【例】(1)平衡右(2)3【解析】(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钩码的重力均为0.5N,而第3次的动力大小为0.1(3)②③④(4)2∶1右安徽真题随堂测1.如答图所示24第1题答图2.503.604.2.5×1041.25×1045.解:(1)杠杆两部分各自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力臂如答图所示:第5题(1)答图设杠杆长度为l,所受重力为G,杠杆转过的角度为θ,由图可知,l1=l2=14l·cosθ又G1=G2=G2故G1l1=G2l2,所以杠杆在该位置仍能平衡.(2)解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