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25年滁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4年20期)材料二: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这些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正是中华文脉之所在。中华文艺史上,凡是在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作家、艺术家,其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浸润着中华文脉的汩汩清流。上古神话的抗争意识,《诗经》与汉乐府的民本情怀,《天问》的求索精神,司马迁的惩恶扬善,李白的激浊扬清,杜甫的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都是五千年中华文脉澎湃向前时的激响。中华文脉不仅为中华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也是中华文艺思想的泉源与本根。崇德尚善的中华文脉,直接孕育并塑造了中华文艺思想重视伦理道德、讲求审美教化的传统。音乐批评方面,强调“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诗歌批评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书法批评方面,主张“记善则恶自削,书贤则过必改……与圣同功,参神并运”;戏曲批评方面,强调“举贤奸忠佞、理乱兴亡,搬演于笙歌鼓吹之场,男男妇善善恶恶,使人触目而惩戒生焉”;等等。中华文艺思想史上,诸如此类注重文艺社会功能、讲求道德教化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共同演绎了中华文脉向上向善的恢宏乐章。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文艺思想的灵与魂。在长期的文艺实践中,中华美学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涵养培育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周敦颐的《爱莲说》,全文不过百余字,却描绘出了莲花“中通外直”之形、“香远益清”之味、“出淤泥而不染”之洁、“濯清涟而不妖”之贞。同时,作者还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君子品格。作品简洁凝练,格调清新,形神兼具,寄托遥深,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感召力。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图,选取最具中国特色的景观、最能代表民族精神的意象:黄河奔腾、珠峰耸立、长城蜿蜒、青松挺劲、红日喷薄、白雪皑皑……整幅画卷大气磅礴,视野纵横万里,既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也表达了对新中国勃勃生机的深情礼赞。这种以意象、意境传情达意的方式,很好地呈现了中华美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独有风范。正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浸润,才形成了中华文艺与众不同的风骨、趣味与审美传统。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华文脉、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文艺创作、中华文艺思想之间呈现出相互生发、相互映照、相互绾结的逻辑关系,始终保持着融通契合的双向运动。中华文艺创作、中华文艺思想对中华文脉、中华美学精神的培育与反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华文艺创作、中华文艺思想,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文明发展的结晶,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我们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自觉肩负起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重任。(摘编自党圣元《传统文艺思想与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们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坚定道路自信等至关重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作品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B.外国人也从我们的文化资源中寻找素材和灵感,这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C.中华文脉不仅为中华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也是中华文艺思想的泉源与本根,直接孕育并塑造了中华文艺思想。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中华审美风范”的一项是(3分)A.油画作品一般都注重光影效果和立体感,画面逼真而细腻。4.材料二多处使用了排比和引用,请以第一段为例简要分析其在论证中的效果。(4分)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文艺创作中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汪曾祺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园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署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曾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不满。我责备他: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的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巳近七岁。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选自汪曾祺《人间有味》,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亲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会画画、刻图章,还会摆弄各种乐器,甚至亲手为母亲制作冥衣,这些技艺都体现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B.文章通过叙述“我”与父亲、“我”与儿子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但并未直接表达作者与父亲对家庭教育的看法。C.文章通过叙述我的孩子和我的孙女对“我”的称呼这件事,表明了作者对现代家庭应有的相处模式的看法,即长辈与晚辈之间应平等相待。D.文章结构自然,脉络分明,行文极为流畅;语言华丽优美,而又不失明白晓畅,娓娓道来;大量使用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7.关于文中“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这一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该段落通过对比父亲对“我”国文成绩和数学成绩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尊重,只对我喜欢的学科做严格要求。B.“我”喜欢画画,父亲却从不指点,这既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信任,也反映了父亲教育方C.父亲应我的邀请为几个唱戏的同学伴奏,并开心地陪我们玩了一个下午,这既体现出父亲对我的爱,也体现出父亲富有童心。D.该段落中叙述了大量的典型事例,不仅表现出父亲的性格特点,也可以表现出“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亲密,可谓一举两得。8.文章为何说“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4分)9.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风、家教,曾说“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鄜、延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第按兵不动,以观其衅,许臣稍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城十二砦,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庆之西北马铺砦,当后桥川口,在贼腹中。仲淹欲城之,度贼必争,密遣子纯祐与蕃将赵师。平时且怀反侧今讨之必与贼表里边患未艾也。若北取细腰、胡芦众泉为堡障,以断贼路,材料二: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节选自苏洵《心术》,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平时且怀A反侧B今[讨之D必与贼E表里F边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延州的多个边砦失守后,第二年正月朝廷决定出兵,范仲淹清楚地认识到敌我双方的形势,认为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出击,可先B.材料一中,范仲淹迅速建成大顺城,敌人察觉后立刻出动三万骑兵攻打,又假装败退,范仲淹识破诡计,告诫士兵不要追击,后来发现敌人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古代的优秀将领能用兵试探敌情,而邓艾曾以绳索垂降兵士进攻蜀D.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对于优秀的将领来说,冷静忍耐比勇敢重要,将领们要练就各种本领而又能保存自己的力量,唯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仲淹的哪些做法契合苏洵的军事理念。(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月于水底见逾好,风打松边过便清。鹤睡不惊舂药臼,鸟啼时作读书声。【注】①方岳(1199—1262),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因秉性刚正不阿,三次遭遇权幸佞臣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说隐居深山更能体会万物的情趣,诗人拄着一根拐杖行游山中感到非常惬意。16.有评论家说这首诗尾联貌似颂词,却含有深意。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成一个富有象征性的画面。(3)以景结情是诗人惯用的一种技巧,它可以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人类非物质遗产、人类记忆遗产全覆盖,5项人类非遗、310处中国传统村落、8000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徽州文书……这一切的背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煌文化比肩成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成就了黄山作为没有屋顶的博物馆,也成为读懂中国的徽州文化即是生活,看到马头墙就想到了徽州,信步走进一处徽州民宅,就会翻动一页历史,承工程推动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摇曳的鱼灯拉开静谧的波光,田野的乡音打开的心灵休憩之地。①推进荫余堂漂洋过海,②推动春华园坐落法兰克福,③黄山因此让我们18.文中第二段用“没有屋顶的博物馆”比喻黄山,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中华传统字。(5分)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超过12个字。(4分)22.第一段画波浪线的部分,前后内容有一定的重合。有人认为语义重复,应当删除其一,也有人认为不重复,不能删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被北宋张载认为是“见闻之知”,即人们通过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的知识。张载认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4.①排比:第一段在列举中华文脉对中华文艺创作的影响时,使用了排比句式,如列举上古神话的抗争意识、《诗经》与汉乐府的民本情怀等,使论述更加全面、有力,同时也增强了论证的气势。②引用:引用范仲淹、龚自珍等人的诗句,既写出了中华文脉对作家、艺术家的影响,论述更加具体,同时又富有文采和感染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文艺创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文艺创作要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展现中华审美风范。③文艺创作要促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8.①“没大没小”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平等、亲密,没有传统家庭中的等级观念和严肃氛围。②如果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这样的家庭就会失去人情味。(或:一个现代化的家庭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父母不应高高在上,而应与孩子平等交流,相互理解,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我的家庭和睦,家人亲近。我的父亲与母亲感情深厚,影响到儿孙,即便文革中我被打成"黑没小”,都体现了长辈与晚辈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友爱、和谐交流的家风,并且代代相传。③作者明确表达:“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这样,子女既能享受家庭的温情,又能设计和把握自己的未来,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由这样的个体组成的社会也会更健康更有创造力地发展。(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13.(1)筑城的工具和材料准备好了,十天时间城池就修建完成了,这就是大顺城。("版筑""具"、判断句各1分,句意通顺1分)(2)给予士兵丰厚的犒赏,让他们悠闲自在,养精蓄锐,这就是培养战斗力的做法。("犒""优游""所以"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苏洵认为在战争前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范仲淹就很重视屯兵屯田。②苏洵认为出动军队前要充分了解对方,正因为对敌方有清醒的认识,范仲淹改变泾原路讨伐明珠和灭臧这两个部落的做法转而修筑细腰、胡芦等处的堡寨。③苏洵认为行军打仗还应审势,见了小利益不轻举妄动,在敌人攻打大顺城假装败退时,范仲淹认清形势没有追击避免身陷险境。(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116.第一种情况:同意。①诗的前三联描绘的是山中优美的风景和诗人纯粹宁静的生活,然而这一切只是陪衬;②尾联"浑无用"“只把”两个词,写出了诗人因屡遭打击,归隐山林的无奈;③尾联貌似颂词,实是刺世也是自嘲,在平静悠闲中蕴藏着孤愤之情。第二种情况:不同意。①诗人通过描绘山谷的景色,如半坞幽深、月亮在水底下的美好,以及山间的风声和鸟鸣,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和美丽。②尾联写出诗人不受世俗的扰乱,不受功名利禄的困扰,只是以犁和锄头来象征对太平生活的追③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太平生活的歌咏。(每点2分,答出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17.(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菲机械制造与维修服务合同
- 2025型材购销合同书范本
- 2025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样本
- 2025吊车租赁合同(台班版)
- 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商业房产租赁合同
- 《高血压自我管理手册》课件
- 六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泰山版
- 《癌痛疼痛治疗方案》课件
- 新质生产力局长
- 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汽车扬声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期中考试考后分析总结主题班会《全员出动寻找消失的分数》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等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 成都树德中学2025年高三第四次联考物理试题文试卷
- 民法典课程大纲
- 2025-2030中国数据安全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医疗AI辅助康复管理
- 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第六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岛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概况报告
- 2025年0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