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性质与职能。2.

体会文中通俗、准确且包含感情的语言,感受演讲词的语言魅力。3.

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所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体会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二、核心素养1.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演讲的特点,提升演讲的基本素养,通过文本研读,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2.

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情感和语气,准确把握文本内涵,锻炼逻辑思维能力。3.

审美鉴赏与创造:研读这篇演讲词的精妙之处,在实际演讲中感受演讲情景,培养审美鉴赏能力。4.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演讲者的内心活动,感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明确各部分的主要内容。2.

体会文中语言的特点,理解其表达的情感。难点:领悟演讲词中蕴含的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这一历史时刻的庄严与激动。提问学生:当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内心有怎样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演讲词。(二)写作背景介绍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会议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参加。林伯渠、谭平山、董必武等分别就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共同纲领等文件作了说明。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相关文件。在同月30日起草的宣言中,毛泽东指出:“当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三)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四)题目解说“中国人民”是主语,“站起来了”意味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在政治上真正有了地位,中华民族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五)层次结构分析本文共分为三部分:1.

第一部分(16段):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1)第1段,简要说明会议的性质和目的。(2)第2段,指出会议代表的组成成分,强调会议的全国人民大团结性质。(3)第3段,阐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4)第4段,回顾1946年那次政治协商会议,说明形势变化的必然性。(5)第5段,强调革命的正义性和人民的支持。(6)第6段,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表达对胜利的自豪和对未来的信心。2.

第二部分(78段):立足当下,指明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斗争的策略。(1)第7段,谆谆告诫,提醒全国人民要保持警惕,不要松懈斗争。(2)第8段,强调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革命成果。3.

第三部分(916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1)分别从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阐述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六)全文分析1.

思路梳理这篇开幕词先回顾历史,道出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阐述其性质与职能。接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取得胜利,从此当家作主,缅怀先烈,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开幕词指明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都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2.

情绪和语调分析(1)如课文第3段,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叙述英勇的战争时,情绪激昂,语调高扬而坚定。(2)第4段,回顾1946年那次政治协商会议,阐释形势变化的必然性时,语调沉稳而坚毅。(3)第6段,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时,情绪激越,无比自信、豪迈,语调高昂、坚定而自豪。(4)第7段,谆谆告诫时,态度诚恳,语调沉稳,语速较慢。(5)后几段在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形势时,既肯定困难,又指出光明前景,语调平稳、坚毅而自信。3.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站起来了”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打倒了内外压迫者,从此当家作主,在政治上有了真正的地位,不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侵略和奴役,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达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自己的主权。4.

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文中运用“任何”“一切”“完全”“从来”“必须”“决无”等词语,从逻辑上讲,都属“全称”词语,即包含了一切情况;从语气上讲,则有坚定无疑的意味。毛泽东在演讲中大量使用这些词语,反映了他广阔的胸怀、对时局的清醒认识,这也是他的文章和讲话总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的重要原因。(七)中心思想总结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八)写作特点分析1.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1)大量使用判断句,如在第2段里,先就代表的组成成分进行说明,然后得出结论:“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作了判定,给人一种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接下来“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这句话强调了胜利来之不易。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之感。2.

运用强调的词语和句式强调性的词语有“决无”“必然”“从来”等,这些强调性的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如“决无”“一切”等;或是涵盖一切可能,如“必然”“必将”等,都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强调性的句式主要有“是……的”“之所以……,是因为……”等,进一步强化了表达的力度。(九)教学方法1.

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与文本的距离、与人物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借助文本与革命英雄人物展开对话,沟通思想,从而走进革命英雄的内心世界。2.

重视朗读作用的发挥朗读不但可以培养敏锐的语感,而且有利于感受文学作品的意蕴和人物形象,使朗读者和倾听者都沉浸于感情的世界中,从而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故事、诗歌、小说等革命文学作品非常适合运用朗读教学手段。教学中朗读手段运用得好,可以激活思维,激发情感,超越对语言的学习。3.

推敲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上的革命传统教育中,形象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出来,感情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出来,精神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出来。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往往包蕴着作者语言的智慧,深刻反映着革命者的精神风貌,因此语文课一定要抓住关键的语言文字进行推敲。4.

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特别是革命文化主题单元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教育的真实性与感染性。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即相关年段的学生能够完成、愿意完成,既适度又可行。大主题任务要分解成系列的实践活动,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精心设计语文任务和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革命精神、革命情怀、革命形象的体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十)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精神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2.

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加深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3.

鼓励学生模仿演讲的方式,选取文中的片段进行演讲练习,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十一)课堂总结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民族的新生。毛泽东主席的这篇演讲,充满了自豪、自信和自强的情感,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十二)课后作业1.

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感受演讲词的语言魅力。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五、板书设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回顾历史(16段)1.

会议性质与目的2.

全国人民大团结3.

解放军英勇战斗4.

政治协商会议回顾5.

革命的正义性与人民支持6.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二、立足当下(78段)1.

面临的问题2.

斗争策略三、展望未来(916段)1.

经济、文化、国防等方面的发展自豪、自信、自强语言特点:通俗、准确、包含感情词语效果:强调、坚定、大气磅礴写作特点: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强调词语和句式的运用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演讲词的时代背景和内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例如,在创设情境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