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的形成
一课一练•基础闯关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1.(2017•本溪中考)将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汽油B.面粉C.小苏打D.硫酸铜
【解析】选C。A.汽油不溶于水,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形成乳浊液,故A错;B.面粉不溶于
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C.小苏打溶解于水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故C正确;D.硫酸铜
易溶于水,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蓝色溶液,故D错。
2.配制溶液时,下列溶剂中最常用的是()
A.酒精B.植物油C.汽油D.水
【解析】选D。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不指明溶剂的溶液就是水溶液。
3.(2016•云南中考)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蔗糖溶液B.生理盐水
C.碘的酒精溶液D.稀盐酸
【解析】选C。A.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故A错误。B.生理盐水就是0.9%的氯化钠
溶液,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B错误。C.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C
正确。D.稀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溶剂是水,故D错误。
4.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解析】选D。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
速率快。
5.(2017•抚顺新宾县月考)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A.碘酒中的碘B.糖水中的糖
C.泥水中的泥沙D.生理盐水中的盐
【解析】选c。碘酒是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糖水是蔗糖的
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泥沙不溶于水,泥水不是溶液,故泥沙不能称为溶质;生理盐水
是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6.(2017•贺州中考改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B.碘酒的溶剂是乙醇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吸收热量
【解析】选B。A.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故选项说法错误;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的溶
剂是乙醇(俗称酒精),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质不一定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故选项说
法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7.请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溶液。
(1)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液体:。
⑵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液体:。
(3)有颜色的溶液:。
(4)溶质由分子构成的溶液:。
(5)溶质由离子构成的溶液:。
(6)溶剂不是水的溶液:。
【解析】对于溶液来说,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如果其
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当成溶剂;溶质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或离子。
答案:(1)蔗糖溶液(2)医用酒精(3)硫酸铜溶液
⑷蔗糖溶液(5)食盐溶液(6)碘酒(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②〉溶解过程的热现象
1.(2017•无锡中考)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
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B.硝酸锈
C.氢氧化钠D.蔗糖
【解析】选B。氯化钠与蔗糖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硝酸镂溶于水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
于水温度升高。
【拓展延伸】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
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
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当两者不相等时,溶液温度会发生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⑴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镂、氯化镂等物质溶
于水。
⑵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物质
溶于水。
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如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
2.(2017•山西一模)如图,加入水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硝酸镂B.氢氧化钠
C.氯化钠D.蔗糖
【解析】选A。U形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说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应该是温度降低或装置内的
气体被吸收,四种物质中硝酸镀溶于水温度降低。
3.物质在溶解时往往会出现温度的变化,请通过观察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烧杯底部与塑料片之
间有3〜4滴水),分析原因。
缓慢加入固
加入硝酸镀体氢氧化钠
⑴操作一现象: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现象:
⑵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解析】操作一中加入硝酸镂,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塑料片上的水结冰,从
而使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粘在塑料片
与烧杯之间的冰融化,使烧杯与塑料片分离。
答案:(1)烧杯与塑料片分离
⑵操作一中加入硝酸镂,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塑料片上的水结冰,从而使
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操作二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使粘在塑料片与烧
杯之间的冰融化,使烧杯与塑料片分离
4.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c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
g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镂固体,振荡。
⑴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溶液,这是因为
⑵装有硝酸镂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
【解析】(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高于20℃。(2)硝酸镂溶于水吸
热,溶液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到冷的试管外壁凝结成小水珠,因此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
答案:(1)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⑵硝酸镂溶于水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知识点区〉乳浊液与乳化现象
1.用洗涤剂能较好地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A.吸附作用B.乳化作用
C.催化作用D.溶解作用
【解析】选B。用洗涤剂能较好地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拓展延伸】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⑴洗涤:用乳化齐U(洗涤齐U)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如肥皂、洗洁精等。
⑵农药的使用:在农药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再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制成的透明
液体叫乳油。
2.(2017•太原三模)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能产生乳化现象的是()
A.水B.洗洁精
C.汽油D.酒精
【解析】选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清
洗油污会产生乳化现象。
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内的碘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解析】选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而其他各项都是物质的溶解。
【思维拓展题】
某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
表:
【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
实验用品
、硝酸镂
操作过程
该同学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2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8
g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镂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O
(1)“搅拌”的目的是,图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溶液,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⑶溶解硝酸镂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⑷由此探究实验可知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解析】(1)溶解时“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固体溶解;图示④中不应用温度计搅拌,应用玻璃
棒搅拌。(2)水的初温为20℃,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故三只烧杯中溶液的
温度高于20℃的是氢氧化钠。(3)溶解硝酸镂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是因为硝酸镂溶于
水吸热,使烧杯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
明显变化。
答案:(1)加快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2)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⑶硝酸镂溶于水吸热(4)氯化钠
饱和溶液
一课一练・基础闯关
知识点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性质
1.(2017•茂名一模)在20℃时,往100g饱和食盐溶液中,加入5g食盐,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D.以上皆是
【解析】选D。20℃时,往100g饱和食盐溶液中,加入5
g食盐,食盐不再溶解,故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不变。
2.20℃时,100
g水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其中属于饱和溶
液的是()
选项ABCD
加入NaCl质量(g)5153040
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130136
【解析】选D。结合表格数据可知加入40g氯化钠固体后只有36
g被溶解,所以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2017•上海徐汇区二模)能证实20℃时原KNOs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KN(X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D.在20℃时,向上述KN(X溶液中加入少量KNC)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解析】选D。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时也可能有晶体析出;蒸发掉10
g水,有KMX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加热到30℃后,硝酸
钾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再加入KNOs晶体,均能继续溶解;在20℃时,向上述KN03溶液中加入
少量KN0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说明加入的KN。,晶体没有溶解,原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
4.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解析】选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含
有溶质很多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5.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已知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分别取样(如图),
则一定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操作是()
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该晶体
C.略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少量水
【解析】选A。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均无明显变化,无法区分;向两种溶液中分
别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不溶解的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硝酸
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将两种溶液在
恒温时,蒸发少量水,有晶体析出的是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的是不饱和溶液。
6.(2017•青岛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
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解析】选C。当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
随着能量的变化;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仍然不断运动,所以溶
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7.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
加入20g、15g、10g、5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图示可以看出,A、B烧杯中溶质没有完全溶解,说明溶液已达到饱和,C烧杯中没
有固体剩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D烧杯中溶解的溶质的量比C烧杯中少,因此,无论C
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达到饱和,D中所盛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A、BCD
8.在一定温度下,将30g、40g、50g、60g、70g硝酸钾固体分别加入50
g水中,其5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12345
加入KNC)3的质量(g)3040506070
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g)8090100105105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次起得到的KN03溶液为饱和溶液。
⑵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gKNO3刚好达到饱和。
【解析】(1)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根据表
格可以看出,当加入60g硝酸钾时溶液的质量是105
g,说明溶质未完全溶解,故从第4次开始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2)由第4次60
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得到105g溶液,可知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55g硝酸钾。
答案:(1)4(2)55
知识点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D.减少溶剂
【解析】选C。有的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增强,有的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减弱;
减少溶剂,一般采用蒸发的方法,操作较为复杂,所以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质。
2.(2017•平凉灵台月考)在常温下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为了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
采取多种方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
B.升高温度增大硝酸钾的溶解能力
C.降低温度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D.恒温蒸发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解析】选B。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升高
温度,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有少量晶体析出,能使接近饱
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
成饱和溶液。
3.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03溶液中逐渐加入KN(X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
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溶
质
质
量
O
0
的质量
讣。3
加入
的质量
NO3
加入K
B
A
0
量
h的质
KNC
。加入
的质量
NC)3
加入K
D
C
体,溶
N03固
加入K
着不断
选A;随
,故不
3固体
入KN0
液中加
KN03溶
不饱和
于是向
。由
】选C
【解析
C。
图象是
正确的
不变,
质质量
后,溶
饱和之
当达到
增加,
量不断
质的质
晶体
有少量
器底部
发现容
况下,
变的情
温度不
在保持
盐水,
饱和食
器内的
敞口容
放置在
4.长期
)
明(
,这说
出现
液
饱和溶
变为不
A.溶液
液
饱和溶
液仍为
少,溶
质量减
B.溶剂
未改变
质量均
溶质的
剂、
中溶
C.溶液
些
要浓一
比原来
D.溶液
的溶
晶体后
,析出
体出现
少量晶
底部有
容器
,所以
发减少
不断蒸
,溶剂
不变
。温度
】选B
【解析
变。
度不
较,浓
液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评练习题(解析版)
- 2025年顾客体验升级综合能力考核试卷
- 2025年hospitality投诉处理团队责任分工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章节测试练习题(详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专题训练试题(解析卷)
- 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的整体性与一致性浅析
- 基于计数单位感悟数概念的一致性
- 2025年建筑工地降尘合同协议
- 矿业合作开采合同(标准版)
- 四川省粮食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5
- 《硬科技早期投资-项目评估指南》
- 《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
- 集装箱运输完整版本
- 《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知识培训
- 《气动电动执行器》课件
- 【MOOC】电路分析AⅡ-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鲁迅《伤逝》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课件)
- 保安员培训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
- 甲状腺消融手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