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中国古代史综合复习一、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主要线索(一)封建社会的五阶段及历史特征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二)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主要特点:政治上(1)(2)
经济上:文化上(1)(2)二、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演进历程(一)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1、三大分裂时期四大统一时期九大统一王朝①
史实:三大分裂时期:四大统一时期:九大统一王朝:②
促成统一成为主要趋势的因素△
中央______制的建立与发展,有效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南北______发展和交流,经济联系加强,促进统一。△
儒家_________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对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发挥了重大作用。△
民族______使民族间的交往、关系密切,民族间的凝聚意识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
人民_____________(历史趋势)△
统一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2.局部统一北宋统一3.对统一的认识①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_____________,是主流;统一的时间长,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统一的_____性越来越大。②
统一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的_______有利于______发展,文化____________有利于边疆的_______△
有利于抵御_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_______________4.思考:①主要统一王朝的相关内容作比较(秦、隋、元)②近现代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③热点链接: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二)
重要的政治制度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产生根源△
封建经济基础决定△
分散的小农经济△
地主阶级△多民族国家②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含义与特点△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特征皇帝集各种_____于一身,皇权,无监督机构。△
中央集权是政体形式,特征:是地方政府在各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官吏是任免制△
总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听命皇上。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过程(时期、主要内容、评价)初步形成——确立——△
巩固——△
完善——加强——发展——△
强化——△
结束——2.地方行政制度①西周——分封制:②秦——③元——④元明——⑤清———3.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辽——金——后金——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地削弱,以加强。△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地区的严密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5.
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相权。△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的矛盾:权力加强,地方势力。6.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认识△
在明清以前,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因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反映了________性。△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而专制主义的强化却阻碍了__________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特务统治的出现,八股取士的实施,以及大兴文字狱等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_____。这表明该制度日趋反动,而就整个封建制度来说正渐趋衰落。7.
思考:近代对这一制度进行的冲击和变革?8.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汉代——魏晋南朝
——
隋——唐——北宋——明清——9.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选官的标准和途径变化,趋向公平、客观形式日益严密、僵化。前期积极作用;后期消极作用:思考:近代对这一制度的冲击和变革?古代选官制度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三)封建盛世和重要的改革1.封建盛世(1)史实唐朝:明朝:清朝:(2)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①统治阶级认识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是根本原因。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当朝帝王良好的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③良好的安定统一的。④广大人民的,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⑤科技新成果的应用。(3)思考:封建盛世为今天国家的富强提供哪些借鉴?2.重要的改革春秋——战国——北宋——新王朝的建章立制和调整政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作用影响△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增强经济力量或富国强兵的△为统一奠定基础的3.对改革的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______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会_____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因而具有艰巨性、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_______发展的需要,要切实解决社会问题,就能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改革________必须行之有效,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的实质都是调整——思考:中国的改革与世界历史相似内容的比较三、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发达(一)经济制度和政策1.主要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①
春秋——西汉——隋唐——唐中后期——北宋——明——清——2.古代赋税制度演变及趋势①②③④⑤⑥3.古代赋税制调整的原因:4.古代赋税制调整的作用:5.农本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①史实(商鞅变法);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的经济政策②内容:农业为本,_____为末。抑制_____兼并,防止农民破产。加强户籍管理,限制_____流动。对商人多方限制,课以______。③原因: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________的自然经济,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它直接关系国家______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④作用与影响:△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为主:△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二)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可分为农、工、商、外贸等。农业又可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大方面: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引种培植等;生产关系包括: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方针政策等。1.部门分类的发展演变①
生产工具的进步△
使用范围的变化(铁器)△
新式工具②
水利工程(注意图)△
名称△
位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
目的△
作用③
水利灌溉工具④
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经济作物)和影响棉花、玉米、甘薯、烟草⑤
古代手工业部门△纺织业纺织材料:麻丝棉中心地区(唐、宋、明、清)△制瓷业2.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_______;政治清明;统治者调整政策;②经济: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广;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广;兴修_____;③民族、对外关系:各地区、各民族交往;中外的交流④科技作用:历法的进步;________的指导⑤人民的辛勤劳动3.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①古代商业的发展战国:中原市场形成,各国都城——新兴封建城市秦汉:商业的繁荣。统一度量衡、货币(图)、车轨。修驰道、开运河。丝绸之路开通——陆路、海路。(图)隋唐:商业比前代更繁荣;两都、长江流域的两市、统一货币“”;运河经济;丝绸之路发达——港口城市兴盛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品种增多,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出现全国性大商贸城市;(两京)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江浙地区以_________著称城镇兴起。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原因:时间:地点行业标志:缓慢发展的原因:4.古代城市的演变①古代城市的产生途径:一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二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并作为商品交换中心发展的“市”。②古代城市的地位战国:各国都城——新兴封建城市(政治中心商业繁荣)隋唐:___________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大都会;____________是长江流域的商业大都会,“扬一益二”明清: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和______也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城镇兴起。③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______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走向______,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5.重要的都城(六大古都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临安)①
定都在同一地点的政权或王朝②
都城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由向东,由北向南△
原因:△
都城的政治作用大于经济作用。△从都城看城市的规划(三)关于经济重心的南移1.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经过南方的开发:②南北趋于平衡:③开始南移:④经济重心到南方:2.原因①北方战乱多,_______相对稳定;②北方农民不断大批南迁,增加了________,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③南方统治者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________;④南方______环境、气候条件、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势平坦,便于农作物的生长;⑤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_______经济的繁荣⑥政治中心南移促进经济中心南移;3.思考: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四、中国古代民族文明交融(一)史实(分布地区;主要民族;与中原政权关系;措施、政策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促进华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开始融合。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匈奴、越族、西域各族、西南夷)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突厥、回纥、靺鞨、吐蕃、南诏)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契丹、女真、党项、蒙古)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蒙古、建州女真、藏族、维吾尔)(二)民族融合1.民族融合的高潮第一次:春秋时期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2.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①
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各民族之间交往△△△△共同反抗剥削压迫②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③民族政权间的友好往来;3.民族融合基本趋势与认识①②③4.民族融合实质(三)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史实△东北:△西北:△西南:△台湾:△西藏:2.作用:3.注意:民族矛盾和斗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不能说侵略与被侵略,要站在大民族观的立场上认识,大汉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都应否定;对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和事都要肯定,赞扬(如俺答汗、渥巴锡等)4、思考:唐朝、清朝采取哪些开明的民族政策,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何影响?五、中国古代对外文明交流(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演变1.明中叶以前:各朝基本上是_____外交、____外交①主要原因△中华文明处于世界______地位△交通便利△国家统一、政治稳定、_______发展繁荣△政府的_______政策;鼓励对外交往②主要内容:△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③主要表现(史实)△秦汉△唐代△明代④主要影响△促进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中国_____文化的发展△促进周边国家的发展△促进世界2.明中叶以后到清前期:被动外交、__________,抗击外国侵略①原因△内因: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外因:倭寇骚扰;西方殖民者东来②表现(史实)③影响△积极:在一定时期内起到______侵略的作用△消极:阻碍__________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中国落后3.中国封建社会对外交往的特点①
明中期以前:△
中国为周边国家及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交流______;△
对外开放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为主渠道△
外传主要是先进的技术△
基本上采取政策②
明中期以后:△
中国不再是中心△
中外关系的主渠道逐渐转为△逐渐采取政策4.思考:近代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现代外交政策有何特点?六、高度繁荣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指科技)的世界地位世界领先地位(明以前)1.分类总结科技成就(时期、内容)①四大发明(时间、外传、影响)②天文、历法(春秋、战国、唐、宋元)③数学④农学⑤医学⑥科技著作2.领先的原因①
中央集权下政局_______②
封建_____充分发展③
民族融合,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④开放的对外政策,⑤继承与发展3.西学东渐Δ原因:新航路开辟,西方传教士来华Δ内容: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这里主要是的传播Δ作用:介绍了欧洲先进科技,为中国传统科技(二)清前期后落后于世界及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1.落后的含义:只局限总结传统应用技术,没有新的突破,没有产生。2.落后的原因Δ政治:君主专制、八股取士Δ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策等Δ对外关系:闭关自守Δ思想: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大兴文字狱;Δ教育的落后,文化的(三)古代文化(特别是科技)的领先与落后的启示1.要坚持以______建设为中心,因为经济是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2.要全面行使国家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每日一练带答案解析2021年03月2
- 科技岗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下半年福建宁德市智云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捕食螨创新任务科研助理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JG/T 169-2016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
- 私人教师聘请合同协议
- 租罐协议合同模板
- 考研数学(数学二)模拟试卷1(共216题)
- 神经内科护理新技术与新进展
- 模具备品备件管理
- 化工园区安全意识培训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总结汇编(全册)
- 苏教版新课标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成品油行业趋势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范文
- DB36-T 2096-2024 政务信息化项目软件费用测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