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淇滨高中2017级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唐诗《田家》中写道:“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秉奏说:“以现在各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4.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领域出现了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的具体表现不包括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大型商业公司出现C.欧洲商路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大量金银流入,造成了物价上涨5.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近代史上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B.东西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6.“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7.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D.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9.图示法对于我们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很大的帮助。以下图示所梳理的知识是战国确立西汉发展唐宋松动明清加强A.小农经济B.土地私有制C.重农抑商D.海禁政策10.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11.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也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B.“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12.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需要B.中西交流的加强C.中国自然资源的丰富D.世界市场的形成13.张謇曾说:“儒家有一句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天地间万事的最低要求,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主要是指A.维护清朝统治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15.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16.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为了纠正前者的错误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7.新时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最大变化的主要表现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农村改革深入发展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1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市场经济B增强企业活力C深化国企改革D引进先进技术19.1995年以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下列属于互联网的影响的是①超越时空界限传递信息②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③加快了生活节奏④引起价值观的多样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表上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据此可以推知A.洋务运动影响深远B.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工业化成果已传入中国21.1900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上面的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据此可知,礼和洋行A.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B.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C.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D.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22.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3.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24.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25.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欧美国家事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珍妮机B.蒸汽机C.电动机D.计算机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大发现”,使历史转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的“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28.称号是一个国家的特色和实力的体现,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世界摆渡人”。这些称号反映出当时英国、荷兰成为当时世界的()A.工业中心B.贸易中心C.金融中心D.科技中心29.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

A.新航路开辟中

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30.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是()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C.垄断组织纪律,奉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建立海上霸权二、材料题31.(12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追寻近代化的道路上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一直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材料一奕在《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中说:“窃臣等酌拟大局章程六条,其要害在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然治其标未探其源也。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是谁拉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依据材料概括奕的主张,洋务派在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方面进行了哪些尝试?(4分)材料二甲午战争前民办企业状况一览表(资本单位银两)行业种类厂数创业资本总额平均资本企业地区分布船舶与机器制造1610﹐000625上海12家,广东2家,津、京各1家。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家,广东88家。烟台1家。轧花4315﹐00078﹐750上海3家,宁波1家棉纺织12480﹐000240﹐000上海12家,火柴11415﹐20037﹐745上海1家,广东3家,其余分散。面粉340﹐00013﹐333上海、津、京各1家。印刷8100﹐00012﹐500上海6家,广东、杭州各1家。(2)材料二反映了甲午战争前民办企业的哪些特点(6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2.(19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经济原因。(6分)

33题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从600万吨增长到5700万吨。1870l900年世界石油产量从8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材料二

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贷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粱的开幕式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四

l931年,爱迪生逝世,全美各地同时熄灯1分钟以示哀悼;1999年l2月26日,爱因斯坦被20世纪的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2)分别简析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4)

(2)根据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具体影响。(6)

(3)材料三、四表达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怎样的思想情感?(2)答案15.BCCAA610.CCDCD1115.AACAC1620.CCBCD2125.CACBC2630.BBBDB31.(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自强振兴(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2)(2)资金少,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为主;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6)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办企业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3)32.(1)亚洲(1)开辟新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