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娄底初三一模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5年湖南娄底初三一模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5年湖南娄底初三一模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5年湖南娄底初三一模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5年湖南娄底初三一模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3,也,0,-1.5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B.加C.0D.-1.5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一张A4纸的规格为210x297(mm),它的面积约为0.00000006237平方千米.将数字

0.0000000623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0.6237xlO-7B.6.237x1()8C.62.37xlO-6D.6.237x10"

4.一元二次方程f+1=%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2x+5>3

5.不等式组3x+2>4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12-12

C.->D.>

2-12

3

6.若。是一个锐角,且sina=M,贝ijcosa的值为()

7.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a?=一〃3B.(1+V2)(1-V2)=-1

C.(V3-V2)2=5-276D.(-2a/?2)3=-6a3b6

8.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随机抽取一组数据,根据方差公式得:

=(4。一4。)2+(39.8一*4+(40.1一吁2+(4。.2一4。)2><3=003,则关于抽取的这组

S2

10

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样本容量是10B.平均数是40

C.中位数是39.8D.39.8的权数是4

10.如图,点RE,尸分别是VA3C的边AB,BC,C4的中点.①图中有三个平行四边形;②

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③四边形ADEF的周长=AB+AC;④

ADAC=AFAB.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4^(-8)xl=.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到x轴的距离是

13.如图,分别以点A、8为圆心,以大于[AB的定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C、D,

2

试卷第2页,共6页

则四边形ADBC是菱形的理由是

14.已知关于x的方程x2+3x+a=0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

15.在某次体育测试中,甲、乙两班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如下表所示,规定学生个

人成绩大于90分为优秀,则甲、乙两班中优秀人数更多的是班.

人数平均数中位数方差

甲班45829119.3

乙班4587895.8

16.如图,m//n,Nl=120°,Z2=100°,贝!)N3=

17.观察图形,若有六边形2024个,则需火柴棍根.

18.已知如图,在RtAABC中,ZACB=90°,AB=5,AC=3,在直线的同侧分别以VABC

的三边作正方形A8PG、正方形BCDE、正方形ACMZV,S2>邑、反分别表示对应图

形的面积,则,+S2+S3+S4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19.计算:一|一2|+(-——+2tan60°-V12

1112024J

20.先化简,再求值:W4x+4」,其中x=T.

xx+2xx

21.某校计划成立“爱心传递”、“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美工制作”和“劳动体验”五个兴

趣小组,要求每位学生都只选其中一个小组.为此,随机抽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兴

趣小组的意向,将抽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

被抽查学生选择兴趣小组意向的

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被抽查学生的总人数和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美工制作”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

(3)该校共有1600名学生,根据抽查结果,试估计全校选择“爱心传递”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

22.已知:如图,点AD,C,3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AE=BF,CE=DF.求证:

试卷第4页,共6页

WAE//FB;

(2)四边形CFDE是平行四边形.

23.如图所示,在VABC中,ZC=90°,AC=6cm,3c=8cm,点P沿AC边从点A向终

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沿CB边从点C向终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且当其

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请解答下列问题:

(1)点尸,。出发几秒后,可使△PCQ的面积为5cmM

(2)点P,。出发几秒后,PQ//AB1

24.如图,点A是坐标原点,点3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4,ZCAB=30°,

ZCBA=120°.

⑴求点C的坐标;

⑵点p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处于何位置时,P3+PC的值最小?

25.已知如图,直线y=ax+6与反比例函数y=g的图象交于点4(1,3)和点5(-3,"),与x轴

交于点C,与>轴交于点。.

⑴求左,%a,6的值;

(2)求点C、点。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尤的取值范围;

(3)求△Q43的面积.

26.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3c=6,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点E不与点AD

重合),连接CE,过点E作EF_LCE,交AB于点

(2)如图2,连接CE,过点B作BGLCF,垂足为G,连接AG,点M是线段BC的中点,

连接GM.

①求AG+GM的最小值;

②当AG+GM取最小值时,求线段AF的长.

试卷第6页,共6页

1.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负数大的反而小,。大于一切负数,正数大于。即可比较大小.

【详解】解:Q-3<-1.5<0<>/2,

,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3,

故答案为:A.

2.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

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

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

B.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

D.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分析】先确定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零的个数,取其相反数得到〃值;将小数点点在左

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后面,确定。值,写成axlO"的形式即可.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小于1的数

的科学记数法,按照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零的个数,取其相反数得到〃值;将小数点点

在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后面,确定。值,确定这两个关键要素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0.00000006237=6.237xlO-8,

故选:B.

4.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掌握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有两个相

等的实数根;当△<(),方程没有实数根,求解判断即可.

【详解】解:x2+l=x

x2-x+1=0

答案第1页,共15页

VA=Z72-4ac=(-l)2-4xlxl=-3<0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无实数根,

故选:D.

5.B

【分析】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掌握一元一

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解不等式2x+5N3,得X2-1,

解不等式3x+2>4x,得x<2,

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故选:B

6.C

【分析】本题考查了求角的余弦值,可根据题意作出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

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

设/A=a,

...3

・sma=—,

...BC3

,・sinA=----=—,

AB5

设BC=3。,AB=5a,

则AC=ylAB2-BC2=4a,

.AC4a4

,・cosa=cosAA==——=—.

AB5a5

故选:C.

7.D

【分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答案第2页,共15页

根据整式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逐项判断即可.

23

【详解】解:A.-a.a=-a,原式运算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1+V2)(1-A/2)=12-(A/2)2=1-2=-1,原式运算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四-=(6『-2x0x&+(0『=5-2指,原式运算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

息;

D.(-2^2)3=-8aV,原式运算不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B

【分析】本题考查真假命题的判断,熟练掌握线段、直线、垂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线段、直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垂线的性质,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详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线段的基本性质之一,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

合题意;

B.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中,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分为两种情况: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此时两个三角形全等(SAS判定定理).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此时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所以本选项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直线的基本性质,是数学中的基本公理,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D.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是垂线的基本性质,所以本选项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分析】本题考查了方差的计算公式,平均数,中位数,样本容量,权数,熟练掌握相关知

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0=(42+(39.8-4°))x4+(4(M70)2x2+(40.2-*=003可得出样本容量,

10

平均数,中位数,权数的信息,逐项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A.样本容量是1+4+2+3=10,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第3页,共15页

B.平均数是40,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40+401

C.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第五和第六个数是40,40.1,"『Mos,

中位数是40.05,

故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39.8的权数是4,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

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DE〃&C,D£=|AC,EF//AB,

EF=-AB,DF//BC,DF=-BC,得出四边形ADE尸、四边形BDFE、四边形DEC歹都

22

为平行四边形,可判断①;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

可判断②;利用平行四边形AD即的周长公式可判断③;利用中点的定义可判断④,即可

得出结论.

【详解】解:「点2瓦尸分别是VABC的边的中点,

DE//AC,DE=-AC,EF//AB,EF=-AB,DF//BC,DF=-BC,

222

二四边形ADE尸、四边形BDFE、四边形DECF都为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

・••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即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故②正确;

・四边形AD所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T正尸的周长=2AT>+2AF=AB+AC,故③正确;

■点。尸分别是边钻,8的中点,

AB=2AD,AC=2AF,

:.ADAC^AD\2AF)=2ADAF=ABAF,故④正确;

二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11.--##-0.125

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正确运用运算法则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即可.

答案第4页,共15页

【详解】解:4+(-8)x;=4x已卜

故答案为:-g.

8

12.2

【分析】根据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即可求得.

【详解】解:点网-3,-2)到x轴的距离是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的

关键.

1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分析】本题考查了作图一复杂作图及菱形的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判定定

理.

根据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四边形AD3C一定是菱形.

【详解】解:根据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3C一定是菱形;

理由如下:

.•分别以点A,8为圆心,以大于1人台的定长a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

2

/.AD=AC=BD=BC=a,

四边形4汨C是菱形.

故答案为: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4.-1

【详解】试题分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士和马,根据韦达定理可得:

h

再+x,=_2,即-2+Z=-3,解得:x2=-l,即方程的另一个根为-1.

a

15.甲.

【分析】班级人数相同,都为45人,中位数为班级分数排序以后的第23位同学的分数,甲

班的91分高于乙班89分,则得出答案.

【详解】解:甲、乙两个班参赛人数都为45人,由甲、乙两班成绩的中位数可知,甲班的

优生人数大于等于23人,乙班的小于等于22人,则甲班的优生人数较多,

故答案为: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分析,根据平均分、中位数、方差的特点进行分析,本题的解

答案第5页,共15页

题关键在于掌握中位数的特点.

16.140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时,应该想到它们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的

关系得到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解答.

【详解】解:如图,

Vm//n,Zl=120°,

/.Z4=60°,

,/Z2=100°,

AZ5=80°,

/.Z6=180°-Z4-Z5=40°,

,Z3=180°-Z6=140°,

故答案为:140.

17.10121

【分析】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达规律,列代数式,熟练掌握列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

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发生变化的位置,并且观察变化规律,进而用式子表示一般规

律.观察图形发现,然后可求出第x个六边形需要(5*+1)根小棒,把x=2024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解:•有六边形1个,需要火柴棒根数为6=5xl+l,

有六边形2个,需要火柴棒根数为11=5x2+1,

有六边形3个,需要火柴棒根数为16=5x3+1,

有六边形4个,需要火柴棒根数为21=5?41,

有六边形x个,需要(5x+l)根小棒,

.,•有六边形2024个,需要火柴棒5x2024+1=10121(根).

故答案为:10121.

18.18

答案第6页,共15页

【分析】本题考查了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正方形构成图形的面积,正方形的性质,全

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过G作于通过证明SI+S2+S3+S4=SRIABCX3,依

此即可求解,熟练掌握相关定理,证明全等三角形,将阴影面积转化为3SVMC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过G作于连接GM,

ZAHG=90°,

:四边形ABPG是正方形,

Z.GAB=ZAHG=ZACB=90°,AG^AB,

:.NGAH+NCAB=ZABC+NCAB,

:.ZGAH=ZABC,

:.^GAH^ABC(AAS),

:.AC=GH,

同理可证:HGP^.CAQ,

GP=AQ,S2=SAHG=SABC,

GF=GA,

:.GF-GP=GA-AQ,

:,GQ=PF,

同理可证:PDF会QMG,

・•.q=—q2QMG,

•-S]+S3=SMG=SABC,

同理:ANGmACB,ACB%FEB,

••S4=SyABC,

答案第7页,共15页

S[+S2+S3+S4

=(E+S3)+S2+S4

=^Z\ABC+^Z\ABC+^AABC

—QQ

一“△ABC,

VZACB=90°,AB=5fAC=3,

・•・BC7AB2-AC?=152—32=4,

S1+Sz?+&5+S4=3SAARnr=3x—2x3x4=18,

故答案为:18.

19.-1

【分析】此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确定运算顺序和方法,并能进行正

确地计算.

先计算零次累、二次根式、绝对值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计算加减.

【详解】解:-|-2|+f+2tan60o-Vi2

1112024J

=-2+1+2A/3-2A/3

=一1.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先将除法写成乘法,然后约分,最后计算减法,最后

将%=一1代入计算即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X2-4x2+4x+41

【详解】解:______:_____________

x2x2+2xx

(x+2)(x-2)x(x+2)1

%2(x+2)2光

_x-21

XX

_x-3

X

当%=-1时,

原式-1—-3

答案第8页,共15页

_-4

一-1

=4.

21.(1)200人,36°;

(2)见解析;

(3)400人.

【分析】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

(1)运用选择“体育运动”兴趣小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样本总量,然后用360。乘以

选择“美工制作”兴趣小组的占比解题即可;

(2)求出选择“音乐舞蹈”兴趣小组人数,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3)运用全校人数乘以选择“爱心传递”兴趣小组的占比解题即可.

【详解】(1)解:本次被抽查学生的总人数是60-30%=200(人),

扇形统计图中表示选择“美工制作”兴趣小组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去、360。=36。;

200

(2)解:选择“音乐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为200-50-60-20-40=3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解:估计全校选择“爱心传递”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为1600x^=400(人).

200

22.(1)详见解析

(2)详见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利用SSS证明AEC与..*D全等解答.

(1)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AC=80,进而利用SSS证明△AEC与△BED全等,进而利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解答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N4=N3,进而利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CF=OE,

答案第9页,共15页

从而可证明四边形CFDE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1)证明::点A,D,C,8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

:.AD+DC=BC+CD,

即AC=BD,

VAE=BF,CE=DF,

AACE^BDF(SSS),

ZA=ZB,

AAE//FB;

(2)证明:VAD=BC,AE=BF,ZA=ZB,

ADE空BC尸(SAS),

DE=CF,

又•:CE=DF,

四边形CFDE是平行四边形.

23.(1)点尸,。出发1秒后,可使△尸C。的面积为5cm2

(2)点P,。出发2.4秒后,PQ//AB

【分析】本题意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

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设点P,。出发x秒,根据“△PC。的面积为5cm2”列方程求解即可;

(2)设点P,。出发y秒后,PQ//AB,可得△CPQS^CAB,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

质求解即可.

【详解】(1)解:设点P,。出发x秒后,△PCQ的面积为5cm2.

:点尸沿AC边从点A向终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沿CB边从点C向终点B以

2cm/s的速度移动,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

B

/.0<x<4,PC=6—x,CQ=2x

答案第10页,共15页

根据题意,得(6—x)x2x+2=5,

解得:%=1,々=5(舍去)

答:点P,。出发1秒后,可使△PC。的面积为Sen?;

(2)解:设点P,。出发y秒后,PQ//AB,

:./XCPQ^/XCAB,

.CPCQ

u,~CA~~CBf

・6-y=2y

-1-

•*.y=2A

答:点尸,。出发2.4秒后,PQ//AB.

24.⑴(6,2百)

(2)当点P运动到,,竽j这个位置时,P3+PC的值最小

【分析】(1)过点C作CELx轴交x轴于点E,证明NB4C=/ACB,得出3C=AB=4,

解直角三角形得出BE=BCcos60。=4x^=2,CE=BCsin60。=4x立=2追,求出

22

AE=AB+3E=4+2=6,即可得出答案;

(2)作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则。(-4,0),连接CD,C。与y轴交于点尸,连接PB,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此时点尸即为所求作的点,先求出直线y=gx+亭,然后

求出点P的坐标即可.

【详解】(1)解:过点。作CE_Lx轴交力轴于点E,如图所示:

VZCAB=30°,ZCBA=120°,

:.ZACB=180°-30°-120°=30°,ZCBE=180°-120°=60°,

:.ZBAC=ZACBf

:.BC=AB=4,

答案第11页,共15页

AE=AB+3E=4+2=6,

•••点C的坐标为(6,2百);

(2)解:如图,作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则。(TQ),连接CD,C。与y轴交于点

P,连接PB,

根据轴对称可知:PB=PD,

:.PB+PC=PD+PC,

...当PD+PC最小时,P3+PC最小,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此时点尸即为所求作的点,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

[-4左+。=0

则益+6=2若'

解得:

当点P运动至“0,这个位置时,尸3+PC的值最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几何综合,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计算,求一次函数解析

式,轴对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作出辅助线.

25.⑴%=3,〃=—1,a=l,b=2

答案第12页,共15页

⑵c(-2,0)、£>(0,2),—3<x<0或x>l

(3)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正确求出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

(1)先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求出点B的坐标,将A、B坐标代入求出。、b的值即可;

(2)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C、。的坐标即可;根据函数图象求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

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可;

(3)根据求出的C、。点的坐标,结合函数图象,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1)解:,•直线、=依+。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4(1,3)和点3(-3,〃),

.\3=1,

解得:k=3,

1x3=—3n,

解得:n=—l,

fa+b=3

[-3a+b=-l

a=1

解得

6=2;

(2)解:关于直线y=%+2,当%=0时,y=2;当y=o时,y=-2f

•••点c的坐标为(-2,0),点。的坐标为(0,2),

观察图形得: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3<x<0或无>1.

(3)解:Sy0AB=S7OAC+S^OCB

=—1x2cx3c+—1x2xl

22

=4.

26.(1)详见解析

⑵①AG+GM的最小值为5

②当AG+GM取最小值时,线段AF的长为1

【分析】(1)证明出=即可求解;

(2)①连接AM,先证明2M=CM=GM=:2C=3.确定出点G在以点M为圆心,3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