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1页
2025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2页
2025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3页
2025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语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徽县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模拟测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AI辅助诊断系统在3秒内完成CT影像分析,当远程手术机器人跨越千里精准操作,医学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医疗生态。2024年,国家领导人在上海调研时强调,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卫生健康事业短板,加快医学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这一指示不仅点明了科技对医疗的赋能作用,更引发人们对科技伦理与人文关怀的深层思考。科技的革新深刻改变了传统医疗模式。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医学专家通过改良腋窝入路无充气手术,将手术疤痕“藏”于腋下,使4万余名患者重获自信;在基层医疗中,AI健康管理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健康数据,实现慢性病早筛与用药指导,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限制。更值得关注的是,5G远程诊疗系统已在偏远地区落地,让边疆患者能实时连线北京专家,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愿景。某县医院引入该系统后,疑难病例转诊率下降65%,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2%。然而,科技的双刃剑效应同样不容忽视。当医疗大数据遭遇隐私泄露风险,当AI诊断算法因数据偏差导致误诊,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成为关键。例如,某医院曾因患者信息系统漏洞,导致数千条病历被非法获取,引发社会对医疗数据安全的担忧。此外,过度依赖智能设备可能削弱医生的临床判断能力,某三甲医院调查显示,年轻医生通过影像AI诊断的准确率虽高,但独立阅片能力较十年前下降23%。更严峻的是,算法偏见问题在特定群体中尤为突出——某研究发现,针对皮肤癌的AI诊断模型对深色皮肤人群的准确率比对浅色皮肤人群低18%。面对挑战,医学科技的发展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技术伦理审查,建立医疗AI分级评估制度,确保算法透明可控;另一方面,应注重医患沟通的温度,避免诊疗过程沦为“人机对话”。正如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所言:“科技是工具,医生的仁心才是治愈的根本。”某儿童医院推出的“智能问诊+人工复核”模式,既利用AI快速分诊,又保留医生与患儿的情感交流,使误诊率下降12%,患儿就医恐惧指数降低35%。这种“人机协同”的诊疗方式,为科技伦理困境提供了可行解。未来,医学科技的发展需在三个维度持续突破:一是深化“精准医疗”,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攻克遗传性疾病;二是构建“主动健康”体系,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疾病早筛;三是完善“智能监管”机制,建立医疗数据跨境流动规范。唯有将技术创新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才能让医学科技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温暖力量。《科技赋能医疗:在创新与反思中守护生命之光》材料二:从湖南益阳的稻壳基绿色建筑到雄安新区的“未来之城”,建筑行业正经历一场由科技驱动的深刻变革。2024年,某临空经济区总部基地项目展示了智能建造的最新成果:混凝土墙面打磨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作业,四足巡检机器人在工地自由穿梭,BIM协同设计将施工周期缩短40%。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标志着建筑业从“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的跨越。科技对建筑的重塑体现在多个维度。在材料领域,生物合成材料、光伏地砖等创新应用,使建筑兼具功能性与生态性。例如,浙江大学研发的“菌丝体砖”,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抗压强度达普通红砖的1.5倍,且可降解;在施工环节,3D打印技术可“打印”出完整别墅,建筑机器人集群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在运维阶段,数字孪生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超高层建筑的健康状态,让“带病运行”成为历史。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智能阻尼器系统,在台风中自动调节2000吨配重,保障大楼稳定如磐,正是科技力量的生动注脚。然而,建筑科技的发展也面临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当智能建造大幅减少人力需求,建筑工人的职业转型迫在眉睫。某建筑企业调查显示,引入机器人后,现场施工人员减少60%,但掌握AI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薪资上涨300%。此外,当生物材料替代传统建材,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遭遇新挑战。某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中,因过度使用现代材料,导致百年老宅的木质结构受损,引发公众对“科技入侵”的争议。对此,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警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任何技术都不应割裂文明的传承。”在传统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建筑科技的发展需寻找平衡之道。一方面,要拥抱数字化、绿色化趋势,推动BIM、装配式建筑等技术的普及;另一方面,应传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将院落布局、自然采光等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例如,某中医院采用“园林式”空间布局,通过借景手法将庭院景观引入病房,既符合现代医疗流程,又营造出“自然疗愈”的氛围。这种古今融合的实践,让建筑不仅成为技术的载体,更成为文化的容器。展望未来,智能建造将向三个方向深化:一是构建“零碳城市”,通过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实现能源自洽;二是发展“韧性建筑”,利用AI算法优化结构设计,提升抗震抗灾能力;三是探索“生命建筑”,通过仿生材料实现自我修复与生长。正如《建筑革命》一书中所言:“建筑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与自然、历史与未来和谐共生。”唯有在技术创新中守护文化根脉,才能让建筑文明在时代浪潮中永续传承。《智能建造:在传统与未来之间重构建筑文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以甲状腺癌手术疤痕隐藏技术为例,说明医学科技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B.某县医院引入5G远程诊疗系统后,疑难病例转诊率下降65%,直接证明了科技对医疗资源分配的优化。C.材料二提到的“菌丝体砖”抗压强度达普通红砖1.5倍,体现了生物合成材料的实用性突破。D.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的智能阻尼器系统在台风中自动调节配重,说明建筑科技已完全解决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年轻医生独立阅片能力下降23%,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度依赖AI辅助诊断系统。B.医疗AI分级评估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减少算法偏见对特定群体(如深色皮肤人群)的误诊风险。C.智能建造技术导致建筑工人薪资结构变化,掌握AI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薪资涨幅显著。D.某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中因现代材料使用不当导致老宅受损,说明建筑科技应用需兼顾传统工艺保护。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是(3分)A.湖南益阳稻壳基绿色建筑通过航天技术改进,实现2小时火烧不穿。B.雄安新区地下管廊配备智能巡检机器人,道路embedded光伏地砖自动收集能源。C.某中医院采用“园林式”空间布局,将庭院景观引入病房,实现自然疗愈。D.某建筑企业引入机器人后,现场施工人员减少60%,但技术工人薪资上涨300%。4.材料一中“人机协同”诊疗模式为何能成为科技伦理困境的可行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应在创新与传承中寻找平衡”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愿世界温柔待你佚言深秋的傍晚,天空像被泼了一层淡淡的墨,灰蒙蒙的,带着一丝凉意。风从远处的山峦吹来,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辆车驶过,车灯的光束在暮色中划出一道道短暂的弧线。林然站在街角,手里攥着一封信,信纸已经被他揉得有些发皱。他低着头,目光游离在脚下的石板路上,心里像是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喘不过气来。信是母亲寄来的,内容简短却让他无法平静:“然然,你爸的病又加重了,医生说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你……回来看看吧。”林然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冷风灌进他的衣领,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想起父亲那张严肃的脸,那双总是带着责备的眼睛,还有那一次次的争吵和不欢而散。从小到大,父亲总是对他要求严格,甚至苛刻。林然觉得,父亲从未真正理解过他,也从未给过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回去吧。”林然在心里对自己说。可是,脚步却像被钉在了地上,怎么也迈不开。他害怕面对父亲,害怕面对那个冰冷的家,害怕面对那些无法挽回的过去。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街对面传来一阵笑声。林然抬起头,看见一对父子正从一家甜品店里走出来。小男孩手里捧着一杯热巧克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父亲则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慢点喝,别烫着。”那一瞬间,林然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戳了一下,酸涩的感觉从心底涌上来。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渴望过这样的温暖,可父亲总是忙于工作,甚至连他的生日都记不住。林然曾无数次幻想,父亲能像别人的父亲一样,带他去游乐园,给他买冰淇淋,或者只是简单地给他一个拥抱。可是,这些幻想从未实现过。“也许,我该回去看看。”林然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他抬起头,望向远处的天空,暮色中,一颗星星正若隐若现地闪烁着,像是在向他招手。第二天一早,林然踏上了回家的路。火车缓缓驶出站台,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喧嚣逐渐变成乡村的宁静。林然靠在车窗边,看着外面飞驰而过的田野和村庄,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火车到站时,天已经黑了。林然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夜风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吹拂在他的脸上,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远远地,他看见家里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像一盏温暖的灯塔,指引着他回家的方向。推开家门的那一刻,林然看见母亲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本相册。她的头发已经白了许多,脸上也多了几道皱纹,但眼神依然温柔。看见林然,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快步走到他面前,紧紧抱住了他。“然然,你终于回来了。”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林然感觉到母亲的眼泪滴在他的肩膀上,心里一阵酸楚。他轻轻拍了拍母亲的背,低声说:“妈,我回来了。”母亲松开他,擦了擦眼泪,笑着说:“你爸在房间里,他……一直在等你。”林然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朝父亲的房间走去。推开房门的那一刻,他看见父亲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床头柜上放着一杯水和几瓶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林然走到床边,轻轻坐下。他仔细端详着父亲的脸,发现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比记忆中深了许多。父亲的手放在被子外面,手指微微蜷缩着,像是想要抓住什么。“爸……”林然轻声唤道。父亲的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睛。看见林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你回来了。”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却出乎意料地温和。林然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低下头,轻声说:“爸,对不起,我……一直没回来看您。”父亲摇了摇头,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林然的手。林然感觉到父亲的手有些冰凉,但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然然,爸以前对你太严格了,总是希望你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事。可是,爸其实只是希望你能过得好,过得幸福。”父亲的声音有些虚弱,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进林然的耳朵里。林然抬起头,看着父亲的眼睛,发现那双曾经严厉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温柔和歉疚。他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了一下,眼眶不由得湿润了。“爸,我……我其实一直很想您,很想家。”林然的声音有些哽咽。父亲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微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那一晚,林然和父亲聊了很多。他们聊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聊起了林然的工作和生活,聊起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温暖和爱。林然发现,原来父亲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冷漠,他只是不善于表达,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他。第二天一早,林然醒来时,发现父亲已经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看见林然,父亲笑着招了招手,说:“来,陪爸喝杯茶。”林然走过去,坐在父亲身边。父亲递给他一杯茶,轻声说:“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喝的茶,爸一直记得。”林然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他抬起头,看着父亲的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爸,谢谢您。”林然轻声说。父亲笑了笑,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傻孩子,一家人,说什么谢谢。”那一刻,林然感觉到,自己终于和父亲,和这个世界,完成了一次温暖的拥抱。(完)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林然“攥着一封信,信纸已经被他揉得有些发皱”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B.“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戳了一下”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林然内心的触动和酸涩感。C.“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却出乎意料地温和”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父亲性格的转变和对儿子的深情。D.文章以“深秋的傍晚”开头,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又为下文林然内心的变化营造了氛围。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林然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温暖和拥抱,但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让他感到无法亲近,因此他选择逃离家庭。B.林然在回家的火车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和村庄,心里涌起一种对未知未来的恐惧感。C.文章中父亲病情的奇迹般稳定,完全是因为林然的陪伴和关心,这体现了亲情的力量。D.文章通过林然和父亲关系的转变,传达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以及沟通和理解在改善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作用。8.请简要分析文章划线句子“一对父子从甜品店走出来。”的情节对林然心理变化的作用。9.文章结尾写道:“他与世界的温暖拥抱,就从与父亲的这一个拥抱开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节选材料二: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汉书・朱买臣传》节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令名A德之B舆也C德D国家E之F基也。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聚会、交流与《论语》中“依于仁,游于艺”中的“游”的意思不同。B.怨,怨恨、怨言与《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中“怨”的意思相同。C.治,治理与《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中的“治”的意思相同。D.患,担忧与《六国论》“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中的“患”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产以"防川"为喻,反对堵塞言路,主张通过疏导舆论来改进政务,体现了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B.朱买臣贫贱时坚持读书,面对妻子的离弃仍乐观自守,最终以富贵证明了自己的人生选择。C.子产认为治理国家应"学而后入政",反对让缺乏经验的尹何直接担任要职,展现其用人智慧。D.朱买臣担任太守后,故意穿着旧衣试探属吏,这种行为反映了他得志后对故交的轻蔑态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若果行此,必有所害。(4分)(2)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4分)14.朱买臣"衣故衣归郡邸"的行为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结合文本分析其性格矛盾性。(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15~16题。《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张孝祥(南宋)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南宋)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15.下列对两首词思想情感的比较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张词"寒光亭下水如天"与朱词"玉楼金阙慵归去"均通过空间意象表达对官场的疏离,但前者侧重自然净化后的澄明心境,后者凸显主动拒绝的傲岸姿态。B.张词"世路如今已惯"与朱词"几曾着眼看侯王"都体现对世俗的厌倦,前者源于宦海沉浮后的麻木,后者出于天生狂放的性格基因。C.张词"飞起沙鸥一片"与朱词"且插梅花醉洛阳"都以动态意象收束全词,前者象征自由无拘的理想人格,后者暗示及时行乐的消极心态。D.张词"重来又是三年"与朱词"累上留云借月章"均隐含时间维度,但前者表达故地重游的沧桑感,后者强调对永恒自然的掌控欲望。16.两首词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思,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其思想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在赤壁泛舟,面对江月清风,感慨人生短暂与江水永恒,写道:“,。”(2)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青鸟”常被用来象征传递消息或寄托思念。请写出李商隐《无题》中涉及“青鸟”意象的两句诗“,。”(3)夜深人静,诗人独坐书房,面对孤灯,思绪万千,写道:“,。”三、语言文字运用(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共20分)(一)晨雾未散时,母亲已在庭院里侍弄她的花草。我倚着门框看她佝偻的背影,银簪上垂落的流苏随着动作轻轻摇晃,像极了多年前她送我上学时,书包带在晨风中的模样。去年春天,母亲执意要染黑头发。染发剂的气味在浴室里蒸腾了整整两个钟头,她对着镜子反复梳理,直到最后一缕白发都消失在乌亮的波浪里。可如今晨光中,那些倔强的银丝又从发根钻了出来,像破土而出的春草,在母亲精心修饰的发型里肆意生长。父亲总说母亲的花草是"闲情"。他总在清晨把鸟笼挂在紫藤架下,自己坐在藤椅上看报纸。可我知道,他藏在报纸后的目光,常常越过镜片落在母亲弯腰的背影上。去年冬天,父亲悄悄把母亲最爱的昙花移到室内,为此还特意换了朝南的书房。(二)周末整理旧物时,我翻出初中时的作文本。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片银杏叶标本。那是初三毕业那天,班主任带着我们去操场捡的。记得当时她穿着浅蓝的连衣裙,在满地金黄中笑得像个孩子,说要把秋天的记忆藏进春天里。此刻阳光正透过纱窗,在地板上织出流动的光斑。我忽然想起昨夜的梦:自己站在中学的梧桐道上,看着十六岁的自己蹦跳着跑向教学楼,书包里的保温杯叮咚作响。而现在的我,正用保温杯泡着枸杞,在电脑前敲打着毕业论文。厨房传来瓷器相碰的脆响,母亲在准备下午茶。她总说喝下午茶是"老派的讲究",可每个周末都会准时摆出英式三层架,哪怕只有我们两个人。我望着她踮脚取茶叶罐的身影,突然发现她的驼色羊毛衫已经洗得微微发亮,袖口处还沾着晨露般的草屑。(三)黄昏时去小区散步,遇见张奶奶在喂流浪猫。她颤巍巍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