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1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2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3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4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作业要求验指导》或相关教材(例如,混凝土原理),也可自拟。二.作业内容实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1、通过用动画演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两点对称加载实验的全过程形(Fc=16.7N/mm²,fk=1.78N/mm²,fx=16.7N/mm²,ft=1.27N/mm²)度为20mm(计算按规定取20+5=25mm)。(3)梁的中间配置直径为6mm,间距为80的箍筋,保证不发生斜截面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本次试验我分配的梁的跨度I为3300mm,构造要求的截面尺寸为220*110但是为了计算需要该梁的截面高度h为取400mm,截面宽度b取150mm。外力加载处位于总长的13即1100处。(受力简图)(设计截面图)1、在进行少筋破坏计算时配筋面积采用0.125%A、计算毫米,采用两根直径为18的三级钢筋,实际As为509平方毫米,经检验3、在进行超筋破坏计算时配筋面积采用2.00%A、计算As为1200平方毫米,采用两根直径为28的三级钢筋,实际As为1232平方毫米,经检中6@801、荷载0kg—0.3kn属于弹性阶段,当荷载达到0.3kn后进入塑形阶2、荷载0.3kg—6.0kn属于塑形阶段,当荷载达到6.0kn后混凝土3、荷载达到9.7kn时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该梁破坏。中6@801、荷载0kg—0.4kn属于弹性阶段,当荷载达到0.4kn后进入塑形阶2、荷载0.4kg—6.9kn属于塑性阶段,当荷载达到6.9kn后混凝土3、荷载达到52.9kn时钢筋达到受拉屈服强度但混凝土还未定达到4、荷载达到55.2kn时混凝土达到抗压峰值该梁破坏。中6@80中6@802业28超筋破坏-配筋截面模拟实验加载数据:1、荷载0kg—4.2kn属于弹性阶段,当荷载达到4.2kn后进入塑形阶2、荷载4.2kg—11.4kn属于塑形阶段,当荷载达到11.4kn后混凝土开始开裂。3、荷载达到80.2kn时混凝土达到受压屈服强度但钢筋未达到抗拉屈服强度。4、荷载达到94.6kn时钢筋达到抗拉屈服强度该梁破坏。4.1少筋破坏:(1)计算的极限弯矩、破坏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模拟实验破坏荷载与计算破坏荷载比较:本次实验数据对比,误差存在,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实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而计算理论值时会把自重考虑进去。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却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3.破坏荷载与屈服荷载的大小相差很小,1.5倍不能准确的计算破坏荷载。4.整个计算过程都假设中和轴在受弯截面的中间。(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取1与实验结果7.37相差50%以内计算结果符合误差要求,但不符合安全构造要求。同上方法可以计算出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挠度编号123456789荷载挠度(3)绘制裂缝分布形态图。(计算裂缝)裂缝分布形态(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①在荷载为0.3kn前,梁处于弹性阶段;在荷载增加到大约6.0kn,梁由②在开裂截面,内力重新分布,开裂的混凝土一下子把原来承担的绝大部分拉力交给受拉钢筋,是钢筋应力突然增加很多,故裂缝一出现就有一定的宽度。此时受压混凝土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塑性,应力图形开始呈现平0承担后,钢筋迅速达到的屈服。受压区高度会迅速降低,以增大内力臂来提高抗弯能力。同时,所提高的抗弯能力等于降低后的荷载引起的弯矩,受压区高度才能稳定下来。在挠度-荷载曲突然地下降。然后受压区高度进一步下降,钢筋历尽屈服台阶达到硬化阶段,荷载又有一定上升。此时受压区混凝土仍未被压碎,即梁尚未丧实验荷载一相对受压区高度曲线如下图:4.2适筋破坏:(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开裂弯矩:Mcr=aifexbX(ho-0.5X)=1.0×16.7×150×0.362(366-0.362/2)=0开裂荷载:屈服弯矩:Myk=aifekbX(ho-0.5X)=1.0×16.7×150×81.277(360-81.277/2)=6模拟实验破坏荷载与计算破坏荷载比较:两个开裂弯矩对比:(6.9-0.297)/6.9=95.6%>50%两个屈服弯矩对比:(59.11-52.9)/59.11=10.5%<50%两个极限弯矩对比:(76.246-55.2)/55.2=38.12%<50%误差符合要求。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对比,误差存在,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实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而计算理论值时会把自重考虑进去。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却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3.破坏荷载与屈服荷载的大小相差很小,1.5倍不能准确的计算破坏荷4.整个计算过程都假设中和轴在受弯截面的中间。(2)绘出试验梁p-f变形曲线。(计算挠度)开裂状态下的挠度与实验结果0.03相差50%以内计算结果符合误差要求,但不符合安123456789p-f变形曲线屈服状态裂缝宽度开裂状态裂缝宽度123456789宽度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如下表:(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①当荷载在0.4KN内,梁属于弹性阶段,受拉应力应变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呈直线。②当荷载在6.9KN的基础上分级加载,受拉区混凝土进入塑性阶段,受拉应变曲线开始呈现较明显的曲线性,并且曲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减小,表现为在受压区压应变增大的过程中,合拉力的增长不断减小,③接着荷载只要增加少许,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极限抗拉应降,在挠度-荷载曲线上表现为有一个表示挠度突然增大的转折。内论上可看作钢筋应力不再增大(钢筋的应力增量急剧衰减),截面承继续向上开展,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降低(事实上由于钢筋应力已不再压区边缘应变增加而降低,否则截面内力将不平衡),中和轴上移,b我们把三种破坏形态的配筋率对计算正截面承载力、挠度和裂缝c从以上数据分析可得随着配筋率的改变,构件的破坏特征将发生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D(1)斜压破坏破坏特征:(2)剪压破坏发生条件:1<λ<3。抗拉强度。脆性显著。PP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