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人数山西版2025
年春)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在阅读材料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展现语文素养;
让文化的灯火照亮前进的征程,让文化的力量启迪进取的心。
一、古典之美(27分)
(―)
1.经典诗文是一首动人的乐曲。请将空缺处的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诗文的魅力诗文展示
旋律令人陶醉(1)诗歌“羲葭苍苍,
”“,悠悠我
心”,读来韵律和谐,令人陶醉。
美景怡人情(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有“青树翠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生机盎然之景。
情感撼人心(3)《诗经・邺风》中,一个劳役者质问“_______________,
胡为乎中露”,其满腔愤懑和苦痛令人动容;王勃送别好友
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越空间的友
谊令人赞叹;《回延安》中“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
亲人”巧用比兴,表明“我”与延安人民是密不可分的一家
人,让人感同身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无计渡湖为
喻,婉转表达了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
2.《兼葭》这首诗大量采用重章叠句,容易背混。对这个问题,小晋同学想请教
你背诵方法,请你参与对话。(2分)
小晋:我现在注意到,从“为霜”“未晞”到“未已”,写出了白露由凝结
成霜到露水尚未晒干再到依然逗留的三种情态,这里有时间的推移,可以帮
助我们区分三小节。你说,“溯涧”“溯游”怎么记住先后顺序呢?
你: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晋:按照借助词义、想象画面的方法,你再给我说说“且长”“且跻”“且
右”怎么记。
1
你:(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唐:就是说了解了词义,理清了诗脉,理解了诗意,也就好记了,对吗?
谢谢你啊!
(-)
在“品古文•寻理想”的专题讨论会上,你所在的小组收集并整理到以下材
料,请你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古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髯,并怡然自乐。(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3.思•音义结合:在学习中,小山发现“便舍船”中的“舍”是个多音字,但是
对于读音和意思他把握不准,请你帮他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之读音和意思相
同的一项()(2分)
A.退避三舍B.舍近求远
4.思•理解句意: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官府公文
劳神伤身。
(2)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翻译:,。
5.思•文本对比:阅读完上述材料,针对“两文的异同点”,大家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观点,请你任选一种观点,判断其对错并简要说明
理由。(4分)
小华:两文都有环境描写,且其在两文中的作用也相同。
小聪:两文虽都有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但还是有所区别。
2
又一里,路北江回堰曲,中涵大塘一围,四面丰禾环之;东有精庐,高倚东
山之麓;西则江流所泄,而石梁横跨之。又行畦间半里,始及石梁。其梁不高而
长,是为南盘之源,北自炎方、交水、曲靖之东,直南至此。是桥为曲靖锁钥江
出此即东南流绕越州之东而南入峡焉。
逾梁而西约半里,上坡北,而宿于逆旅,即昔之所过石堡村也。适夜色已暝,
明月在地,过畏途,就安庐,乐甚。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6.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停顿。(限两处)(2分)
是桥为曲靖锁钥江出此即东南流绕越州之东而南入
峡焉
7.跟着徐霞客去远游,来到第1段所描写的地带,小晋同学想拍摄一张能展现
风景全貌的照片。请你为他选择一个拍摄的最佳立足点,并说明理由。(4分)
备选:精庐石梁畦间
二'文学之约(27分)
(―)
近期学校开展了“劳动课程进校园”的研学活动,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
情,培养大家热爱劳动的品质,学校想邀请大家共同策划这次活动,请同学们写
出自己的想法。
8.下图是研学基地的规划图。请你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参照B园区的命名方
式,给C或D园区命名,并解说你的创意。(2分)
规划方案:基地分为4个园区,分别种植粮食作物(A)、蔬菜(B)、树木(C)
和花卉(D)。
3
古诗文提示:《钱塘湖春行》《桃花源记》……
命名解说:B园区种植蔬菜,取名为“蔬乐园”,创意来源于陶渊明《读〈山
海经〉》(其一)中的“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用“蔬乐园”命名,既点
明此处种植的是蔬菜,又能体现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收获的
满足。
9.为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学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
制定了学习方案(见下表),请你仿照材料中“语文”和“化学”两个学科的
学习方案内容,从数学、物理、生物中任选一个学科,设计一份学习方案。
(4分)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劳动”实可解决的种植实践
学科学科知识
践活动问题
语文应用文写作编辑种植园宣传稿宣传种植知识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确定能够种植的作
化学酸和碱
酸碱度物类型
③_______________
©②④
10.学校决定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朋友小晋表示:我们平时学习忙,
没有时间;再说也没种植经验,不能参与管理。请你说服他。(3分)
(-)
11.班级开展“阅读经典,震续中华传统文化”读书分享会。请按照要求完成下
4
面任务。
(1)小丽结合《经典常谈》中关于“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的介绍,对【实践
运用】中几个字的造字类型做了辨析,请把结果写在指定位置。(3分)
【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
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
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
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
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
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摘编自《经典常谈》)
【实践运用】
会意字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弄”的本义为
西象3象象
露森甘甘甲骨■文金文小箓隶书梢书“把玩”。
(2)分享会上,两位同学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你认同谁的观点?请结合《经典常
谈》的内容,简要评述。(3分)
小晋:《经典常谈》太好了!读了它,我就可以不用去读那些古代经典了。
梓轩:我不赞同你的意见,《经典常谈》其实是朱自清为了让我们更好地
去读古代经典而作的。
(三)
[2024重庆B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第12题。
自然的安慰
钱红莉
①距家两三千米处,有一片菜地。每隔几日,我总喜欢去逛逛,回来时仿佛
沾了一身的灵气。一日再去,菜地竟被碾平,变成千篇一律的草圃,我失落得很。
②那片郊区的菜地,作为农业文明的微缩景观,似乎保全了几欲失传的二十
四节气,一年年地,一日日地加深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春初新韭,秋末晚法”,
这八个字里,不仅有美味,还有农时,以及四季流转。
5
③十余年来,这菜地日渐变成我生活的根基,我的思绪唯有依靠它们,才能
开出一■点点花来。土地,森林,花朵,飞鸟,山岚,河流正是滋养人们灵气
的源泉。
④从事书写这门手艺,几同于挖井,徒手开掘,缓慢笨拙,仿佛农业文明的
一点点深耕。累了,自然想起那片菜地。对于一个逐渐失根的人,它是一种寄托。
⑤今年夏天持续高温,直接覆盖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从37度的酷
夏一夜过渡至深秋。辛丑年秋天,总归不像个秋天!没有往年身着长袖衬衫的舒
缓漫长,令一个在农业文明里生长的躯体颇感不适。
⑥近日,一切又都回来了,平凡的日子被寒露、霜降稳稳接住。这样熟悉的
持续感,让印刻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一次重回秋寒,总归错不了。这长久地
赋予人精神上的季节性安稳,让人的内心踏实,始终有一种恒定的东西存在。
⑦霜降前后的农历九月,应是农人们起山芋、点油菜的时节。你看,最早厘
清人与天地关系的,并非哲学家,而是农民。应时而种.应节而收,正是在践行
某种哲学思想。
⑧早前,我家附近这片菜地,同样精准地遵循着农时。往年这时日,山芋禾
子被锄头扒拉到地角,扭了一只几米长的麻花,在秋风里滚着滚着,渐黄、渐
枯……
⑨夜读白谦慎《傅山的世界》。看到傅山有一张册页:一株枯老的瘦桃,被
拦腰折断,伤口处支棱着仿佛有痛,旁枝竟然有花。我曾在一座古寺也见过一株
半枯半新的老桃,一根树桩,分开两枝,一枝彻底枯了,另一枝上,新叶渐生粉
花,热闹与枯寂同在,滋味殊异,唯独不见苦相。伫立良久,那种视觉上的强烈
刺激,让人说不出什么好来,却一直难忘。直至夜观傅山册页。
⑩秋风中的山芋禾子,亦如是,丑拙枯老,却又与人亲,与人近。
⑪深秋后的土地,被泼上水,撒了菜籽,盖上枯草。过几日,凭空钻出无数
乳白的芽,青菜的,芫荽的,菠菜的露台上的花盆也清理出来种蒜,不出三
五日,蒜瓣尖也会抽出嫩芽来。老梅树旁的拉秧草被拔去了,叶丛中花苞点点。
年年如此。世间,还有什么比植物更守信的?再无。这无端地让人心安,仿佛有
了恒久的依靠。
⑫小区遍植鹅掌楸,树冠下层的叶片渐黄,但并非失水的枯黄,而是富于生
6
命力的黄,黄得蓬勃。绿化带转角处,总有雁来红,群群簇簇,相拥相依,风一
日日地寒了,它们红得如此热烈,用整个生命在红。还有葱兰,绿叶丛中冒出点
点的白,白得从不辜负人。年轻时,认为鸡冠花粗拙老丑,如今透过中年的眼,
反觉此花最具品质,倔强,顽强,凌寒不惧,纵然被嫌弃,照样有底气开花,多
日不绝,犹如高山坠石的气魄,挺好,不容易。
⑬人心的孤独,一年年被这些植物安慰着。久而久之,更加剧了精神上的依
赖。
⑭闲来散步,整个小区都笼在似有若无的桂花香里,有“不来常思君”的迂
回曲折。正巧,朋友送来一枝桂花,剪了插瓶。深夜,香气渐拢,是暖香了,似
凌寒中划亮一支火柴。
(有删改)
12.班级举行美文赏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梳理主要内容】启智小组的同学推荐《自然的安慰》。作者在文中揭示了“人
与自然”的关系,参照示例,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2分)
(2)【联系生活谈理解】同学们讨论这篇文章的主题,有的同学认为是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有的同学认为是生命的顽强,还有同学认为是植物给人的启
迪……请写一段赏析本文主题的文字,表明你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不少于120
字。(10分)
三、现实之思(26分)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13、14题。
去皮之道
7
我网购了一箱小甜柿,打开一看,里面有两板,放置得像菜市场里一板一板
的鸡蛋一样。一枚一枚穿着白色网纹装,乒乓球大小的小红柿妥妥地卧在每个凹
坑里,看着就让人喜欢。洗了两个来吃,外面仍是硬的,掰开里面,已经蜜糊了,
像西红柿瓢,味道有点涩。妻子告诉我,应该剥了皮吃,我说这怎么剥?都撕不
下来皮。她说放熟几天呗。果然,放几天后再吃,撕皮就轻而易举了。
我想起小时候剥鸡蛋、鸡蛋刚被煮熟,拿起来就剥,结果皮肉粘连,壳易碎
不说,还浪费不少蛋肉。母亲说:''心急剥不了热蛋,你应该先把鸡蛋放在冷水
里凉一凉,才好剥。”照母亲的话去做,蛋皮一剥一个溜。
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吃饭,这朋友平时不太沾家务。他妻子在厨房
里做菜,忙不过来,喊:“给我剥两头蒜!”他听到便拿来几头蒜,在客厅剥起来。
一会儿,他妻子又喊:“剥完了没?要佐菜了!”朋友说还没。他妻子一步跨进来,
见才剥下可怜的几瓣,嗔笑他:“真笨!你就不会用刀拍散再剥,这样子,菜烧
完了蒜都还没得用!"她一把抢了过去,转身进厨房,放在砧板上,拿刀僻僻啪
啪一顿拍,三下五除二就剥完了。
去皮之道,各有不同。像柿子这类东西,①;像鸡蛋这
类东西,②;像大蒜这类东西,
③.........................每一样东西,都有它外在与内在分离最适宜的条
件、时机和方式。若把握不当,我们就剥不好皮,轻则尝不到好味道,重则事倍
功半,甚至对东西造成损伤和浪费。(有删改)
13.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使文意通顺自然。(3分)
14.从食物的去皮之道中,你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请以此为观点,写一段议论
性文字。(6分)
写作提示:①观点明确;②论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100字。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探寻古建・敬畏历史】
山西古建历史有多悠久?
山西素有“中国古建筑宝库”的美誉,从北到南,从东到西,28000余座文
物建筑遍布三晋,其中一部分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孤例,尤其是封建社
8
会中期(唐一元)的木结构建筑,几乎在每个时期都有完整的实例保存。据统计,
山西元朝及以前的木构古建筑共518座。
山西唐至元木结构建筑区域分布及占全国比例统计表
东南部/占全国
年代北部/座中部/座南部/座合计/座全国/座
座(%)
唐代2————133100.00
五代——13——4580.00
宋34
辽代3——————3837.50
金代181976712013886.96
元代66217111535442782.90
合计308927412551862882.48
山西古建文化内涵有多丰富?
这些魅力独特的古代建筑保存了古代的建筑、雕塑、壁画、碑刻、文献等珍
贵文物,堪称古代社会的全息图像,真实地反映了古人的技术水准、哲学思想、
审美情趣和艺术风采。古建美不外乎它的造型美、技术美,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
美、精神美。如宗教建筑中,三教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
关庙建筑中,“信义”为上,结义亭、崇宁殿等必不可少,与之相关的牌坊、匾
额、楹联随处可见;民居建筑中,建筑布局中礼仪之道严格,门额砖匾更是显现
诸多传统文化。诸如“仁义”“谦和”“勤俭”“贤孝”等题字,“文房四宝”“福
寿同堂”“岁寒三友”等雕刻绘画图案,都包含着当时人们的期盼和理念。
【材料二匠心传承敬畏文化】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文物医生们”引进了高像素数码相机、站式扫描
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新仪器,利用3D、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
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助力文物保护与研究。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
焯说:“从漫长的历史角度来看,已经1500岁的云冈石窟,风化乃至消失,似
乎不可避免。数字重生,对石窟寺来说,是非常现实甚至紧迫的议题。”同时,
高新科技还可支撑合理适度利用古建,未来会有更多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
实)等形式供大众体验,让更多人得以领略中国建筑之美,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9
在青年古建筑修复从业者的青春故事里,悠久历史与新的时代得以相遇,他
们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正因为他们从繁复工序中使古建筑得以复原与重现,使
我们有了更多的建筑标本,从中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领悟“天人合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正因为他们的勤奋工作和创新探索,
让人们有更多机会通过古建筑这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激发出民族自豪感与自
信心,从而有利于我们在现实实践中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材料三守护古建敬畏生态】
考察团在山西探秘气候变化对古建的影响,以及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证据。
他们发现:
*朝代更迭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小冰期有着紧密的关系。
*古建上汇集了先辈适应气候变化的智慧。
以长治市平顺县的龙门寺为例,如寒冷期(1100至1200年间以及1300至1750
年间)的寺庙屋顶较陡,便于积雪滑落,而温暖期(1200至1300年间)的寺庙屋顶
相对较缓。
屋
顶
度
跨
度
葡
比%
32
28
24
20
*古代碑文上记录了气候变化的信息。如广仁王庙中的《广仁王龙泉记》。
*当代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如2021年,山西持续
暴雨,致山西17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受损。
15.班级组织开展以“身临其晋•探寻古建”为主题的游学活动,以上是各小组整
理的研学成果。
(1)请根据材料一中的统计表,归纳山西古建筑的特点。(2分)
⑵在活动中,我们懂得: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
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全
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2分)
(3)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我国古
10
建筑中的瑰宝,是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下面是应县木塔模型。请你作为
小小讲解员,为同学们作介绍。(5分)
模型长120呢米,宽120川[米,高245M米
写作提示:①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②不少于80字。
(4)请你结合材料,围绕活动主题进行总结性发言,并写下来。(8分)
写作提示:①结合材料;②体现保护古建的重要性;③体现文化自信;④不
少于150字。
四、心灵之旅(40分,含书写3分)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汪曾祺有四本散文集,分别是《人间草木》《人间有味》《人间小暖》和
《人生有趣》,他用生动的文字,把人们的生活细节和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
让读者发现生命的美好和欢乐。
请你从以上四个集子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
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11
答案
一、1.(1)白露为霜青青子衿(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微君之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树梢树枝树根根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2.(1)先逆流而上,后顺流而下,水的流向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的急切,提醒
用词的变化。
(2)这几个词表明主人公追寻伊人的道路不仅漫长,而且陡峭、迂曲,说明追
寻伊人的过程越发艰难。
(—)3.B
4.(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2)老人和小孩都安适快乐
5.示例一:我认为小华的观点不完全正确。【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是对环境的描写,写出了“陋室”室外环境清幽宁静的特点,反映了
陋室主人恬淡的心境;【乙】文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也是对环境的描写,不仅描绘出桃花源的优美环境,也为下文表
现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做了铺垫。因此两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不完全相同。
示例二:我认为小聪的观点正确。【甲】文是实写,通过对居室环境之清幽
与日常生活情趣之高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乙】文是虚写,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人人安居乐业、和
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是桥为曲靖锁钥/江出此即东南流/绕越州之东而南入峡焉
7.示例:石梁。石梁横跨盘江之上,地处交通要道,可仰观山势起伏,俯瞰江
水流淌。
【参考译文】又走了一里,路北江水回转,挡水的低坝弯曲,其中形成一圈
大塘,四面环绕着茂盛的庄稼;东边有精致的房舍,高高地傍靠在东山的山
脚下;西边则是盘江的河道,而石桥横跨盘江之上。又在田畦间走了半里,
才抵达石桥。此桥不高而长,桥下水是南盘江的上源,从北面炎方、交水、
曲靖的东部,径直往南流到这里。这座桥是曲靖的交通要道,盘江流经这里
12
后就往东南流去,绕过越州的东部而往南流入峡谷。
过桥后往西走了大约半里,上坡往北走,然后到旅店住宿,是前些时候所走
过的石堡村。正好此时天黑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地上,顺利通过令人生畏的
旅途,住进了安全适意的旅店,心里很高兴。
二、(-)8.示例一:C园区取名为“树怡园”,该名称创意来源于白居易《钱塘
潮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树怡园”命名,
既点明这里种的是树,还含蓄地表现了学生在该园区劳动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情景和怡然自得的美好心情。示例二:D园区取名为“如香园”,该名
称出处为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如
香园”为名,园名富有美感,既含蓄点明这里种的是花,也能在潜移默化中
涵养师生高雅情趣,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示例三:D园区取名为“落英
园”,该创意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诗人
笔下的桃花林,芳草遍地,落花纷纷,美不胜收。用“落英园”命名,富有
文化气息,不但点明这里种的是花卉,还能表明我们在基地里能欣赏四季花
卉,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9.示例:①生物②植物的分类、植株的生长③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
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④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制作植物标识牌、授粉、
剪枝、间苗
10.示例:小晋,参与基地的日常管理,能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劳
动素养等。你说没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去基地。我们确实
没啥种植经验,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在实践中学习,积累劳动经验,增长
各种本领。通过劳动实践和参与管理,我们既能学到本领,还能在劳动中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泰安技师学院招聘真题
- 化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士内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遵义市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钻探机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湖北中烟工业公司考试真题2025
- 2025年中国胎面再生橡胶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中国塑料垃圾桶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年内江市委社会工作部招聘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专员真题
- 2024年德州市夏津县招聘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真题
- 连铸坯中心缺陷控制
- GYB培训全课件(最终版)
- 合伙开饭店协议书的范本
- 大桥墩柱盖梁抱箍施工方案
- 先张法预应力重力式张拉台座设计
- 儿童强迫症的治疗(课堂PPT)
- 工程计量支付管理办法
- 广西《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
-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同时付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后付费)、离职人员交接表
-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片区公开课《间隔排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