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_第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_第2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_第3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_第4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三:赏析文本特征及叙述视角

(原卷版)

知识导图:

全知视角硝限视角I

分视角分类

文本特征题通法通则:

(1)从题干中找答题角度。不论是文本特征角度题、文本特征效果题还是文本特征关系题,都

有一个共同特征:由果溯因。题干给出文本特征元素,要求从文本中找依据。因此,审题的关

键在于:一定要拎出“元素”概念并认真仔细思考其内涵。

⑵丛小说文隹要素中找答题角.度。这类题绕不开小说的文体要素,即情节、人物、环境、主

题、手法、语言、读者七大要素,而且每个要素下又可找出多个角度:如情节,可以有情节的

合理性、技巧及作用等角度;人物,可以有主人公自身及其与众人关系,甚至人物与环境、形

象意义等多个角度;手法的角度就更多了,如叙事特点、描写技巧及其他抑扬、对比、虚实等

手法。

分析叙述视角通法通则:

⑴弄清楚故事的讲述固是在小说之处还是在小说之内,JE小说之内有着怎样的地位。他的性

别、年龄、地位等都要明确。因“他”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也有其形象特征,也承担表达主

旨的功能。

(2)把握视角变化。很多小说不是运用单一的视角完成的,作品前后叙述的视角会发生变化,

有时会出现多次变化。视角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这时可用比较法,比较前后视角变化所

带来的影响,分析其在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产生的作用。

(3)聚焦答题角度。判断叙述视角主要依据叙事人称与文中人物的观察,有的题干已给出叙述

视角,要求重点分析视角效果。

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们家的独轮车

韦如辉

我们家一直珍藏着一辆独轮车。枣木轮子,槐树架子,间隔一人有余的两个车把之间,系

一根牛皮材质的跨肩带子。

父亲把它安放在一个单间里。尽管房子翻盖了好几回,它却一直享受着父亲给予的特殊待

遇。

父亲坐在轮椅上,一根食指点了再点说,我就是推着它人的党。父亲的食指最后回到自己

的胸膛,眼睛泛起了一层水色。

父亲在党五十五年,七一前夕,中共市委组织部还派专员,给他老人家送来一枚金光闪闪

的勋章。

时间回放到五十七年前。

一场大暴雨,把村东头的石桥冲塌了。村子北面临河,河水长年累月从村子周围转了一个

大圈,之后顽皮地一路东去。可不得了,那座有百岁高龄的老石桥,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出

路。

大伙儿眼睁睁看着石桥倒塌,又眼睁睁看着咆哮的浊浪把一块块散架的石头携带而去。队

长嘴里畲一根铜烟杆,把一脸的愁从黝黑的皱纹里,一缕缕抽出来,混合着烟雾,飘散到水汽

浓重的空气里。

天气放晴,队长召集大伙儿商议,怎么能把石桥建起来?

父亲那年二十四岁,正值身强力壮。他老人家从人群里站起来,举起右拳,立在肩头,铿

锵有力地说,到怀远山上拉石头。

大伙儿的目光,一齐射向父亲,其实心里在嘀咕:怀远有两座山,也是平原大地上少有的

两座山。可是,离这里六十多公里,怎么去?又怎么把石头运回来?

队长畲着烟嘴的两片嘴唇,像一副小竹板,呱嗒呱嗒地响。目光转回来的大伙儿,期望他

能说一句话儿,而从他嘴里冒出来的,却是一缕缕呛人的烟味儿。

队长上午凫水去了公社,下午又凫水回到村里。他来到父亲跟前,把一只湿漉漉的大手搭

在父亲肩头,垂头丧气地说,少林呐,咱们上怀远拉石头吧。

放倒两棵大树,造了三辆车。父亲带领五个人,睡过小河,披星戴月,向怀远的方向出发。

父亲每次说到这里,总要停下来喘口气,好像走路累了,坐下歇歇脚。

每当这个时候,我急忙给父亲递过去一杯温开水,让他老人家润润嗓子。去年,他刚做了

心脏搭桥手术,医生嘱咐千万不能激动、不能劳累。

我问父亲,你们拉石头总共去了几趟?在路上歇了多少脚?

父亲笑了笑,露出一嘴仅有的三颗黑黄牙齿,伸出一只手,在空中翻过来翻过去。当他把

我的眼神都翻花了的时候,挤出来一句话儿,一百二十一趟,来回二百四十二趟。说到这里,

他停下来,盯着我的眼睛,似乎问我满不满意。对于我的第二个问题,他老人家没有回答,或

者说根本记不起来了。我点了点头,再点了点头,表示相当相当地满意。

大前年,父亲双腿静脉曲张,严重变形,再也站不起来了。

我心想,父亲可能是因为用脚过度,才患上腿疾的。这个话,我跟我儿子说过。

父亲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告诉我,没有的事儿,都是命!

石桥重新建起来,至今还在用。当然,它已经不是我老家村子唯一的出路。如果它命名为

一■桥,二桥、三桥、四桥都分别诞生了。

父亲使用过的那辆独轮车修了散,散了修,早已不成样子。直到村子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应父亲的强烈请求,队里把独轮车分给了他。

村子列入规划,整体拆迁。乡亲们个个笑逐颜开,即将住上楼房的喜悦溢于言表。

父亲的忧郁,一天天在叹气中蔓延。我自然知道父亲忧郁的原因,他老人家一定在担心,

那个心肝宝贝独轮车怎么办?

我说,爸,咱们把车捐给博物馆吧,那里更具有珍藏和教育价值。

父亲眼睛里闪出一道亮光,点了点头。

联系好博物馆,父亲让儿子和我分别推着他和独轮车,去了队长的墓碑前唠叨。父亲扭过

头对我的儿子说,做人不能忘本哪。当年,修好桥,老队长介绍我入的党啊!

我嘱咐儿子多拍几张独轮车的照片,留给爷爷作个纪念,说不定哪一天你爷爷……往下的

话儿,我没说出口,一股热辣的东西突然堵塞在胸口。

递给父亲照片的时候,他从胸口颤抖着掏出一张油印的《拂晓报》。报纸的右下方有一张

模糊的插图,一个弓腰搭背的老人,推一辆独轮车,车上装满了粮食。下面有一行依稀可辨的

小字:支前英雄。

我当然知道,《拂晓报》是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师长创办的,是他强军杀敌的三大法宝之

__O

父亲说,这张报纸是他父亲留下来的,里面的老人就是以他为原型画的。

我眼眶里嚼满泪水,尽可能不让它在父亲面前流下来。

我掏出手机,对着老得不成样子的父亲,连同他手中的报纸,快速按下了快门。

我想,一定要把这张照片和报纸送到博物馆!把历史告诉后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气放晴大家商议重建石桥时,父亲坚定地提议说到怀远山上拉石头,却遭到了其他人的

一致反对。

B.父亲每次回忆拉石头的经过,总要停下来喘口气,说明当年的辛苦劳累让他现在想来依然

心有余悸。

C.“我”推测父亲的腿疾与用脚过度有关,但在父亲看来,腿疾是命中注定,可见父亲有迷

信的一面。

D.村子列入规划整体拆迁,乡亲们为即将住上新楼而欣喜,父亲却因无处妥善安置独轮车而

日益忧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强调独轮车的普通材质和它受到的特殊待遇,利用反常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

读兴趣。

B.小说善用对比。如暴雨冲垮石桥,“大伙儿”与父亲态度的对比,队长毫无作为与父亲积

极作为的对比。

C.小说语言质朴,却也不乏生动之处。如“把一脸的愁……一缕缕抽出来”,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贴切。

D.小说跨越时空,人物涉及祖父、父亲、“我”、儿子,看似不经意的人物设定,其实蕴含

着深意。

3.小说中回忆和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最后把“我们家的独轮车”送进博物馆,你认为这一情节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最后的相遇

冷江

入秋后的秋浦河,水瘦山寒。石郡太守崔中琪心里一直牵挂着秀山书院,恨不得连夜赶出

最后一版文选的审定稿,因为那是太子最后的心愿。

五年前,太子第一次来石城,崔中琪亲率文武官员和地方名流出城迎接。太子远远就从马

车上下来,健步走向人群。他身材并不高大,微微有些发胖。虽然旅途疲惫,但神采飞扬。崔

中琪见惯了达官显贵,接下来的一幕让他不可思议。只见太子并没有立即过来接见文武官员,

而是直接走到路两边跪伏的百姓面前,大声说:“石城的父老乡亲们,父王将石郡封赐于我,

实乃我昭明之幸也。我定当与诸位同甘共苦,不负大家期待。”

进城后,崔中琪安排了丝竹管乐和美酒佳肴。然而太子微微一笑说:“丝竹无颜色,山水

有清音。明日你们随我去秀山射猎,去玉镜潭垂钓,自食其力,岂不乐哉?”

次日,崔中琪陪太子登秀山,太子射猎了一只野兔;又垂钓玉镜潭,第一钩就钓上来一尾

活蹦乱跳的鳏鱼。当即命人在秋浦河边结灶烹调,野兔之鲜,鳏鱼之肥,令太子赞不绝口。他

指着一汪清澈的河水赞叹道:“此真乃贵池也。”从此,秋浦更名为贵池。

三年前,江南大旱,烈日炙烤着山川大地,庄稼一片焦枯。崔中琪下乡察访,发现灾情令

人心惊,全县民众十室九空。崔中琪连夜撰写公文,命人火速送往京城。全郡百姓翘首企盼。

然而,各方传来的消息,雪上加霜。众多朝廷官员认为,江南旱情,并无地方官上报的那般严

重。地方官习惯了夸大其词,无非是套取朝廷税费。半个月过去了,没有消息;一个月过去了,

还是没有消息。崔中琪夜不能寐、心急如焚。若朝廷不能尽速出台赈济之策,江南十八县百姓

将民不聊生。苦思冥想后,决定铤而走险:修书一封,派心腹之人连夜赶往京城。

送出信后,崔中琪长嘘了一口气。他对这封信送出的后果十分清楚,可是只栗有一分希望,

他也愿意冒死去做。十五年前自己进士及第,被任命到石郡为官时,他就发誓,要与石郡百姓

共患难。可地方官私自与亲王通信,那是大罪甚至是死罪!但从五年前,太子首次巡视时的言

行来衡量,他又觉得值得赌一把,输了无非是罪己一人,而倘若赢了,则是救全郡百姓,功在

千秋。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将遗书封好,交给僚属,一旦遭遇不测,让其将遗书送往远在数

千里之外的关中老家。

崔中琪几乎每天都栗到城北门眺望,看有无塘报送至。接连数日,烈日如常,身边众多官

员和幕僚多次相劝,可他心里的希望之火始终不灭。第七天,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大喜,

忙命人备马,出城迎候。

前方烟尘滚滚,十余骑飞奔而来,他用力眨了眨自己的双眼,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十余

骑的最前面一匹高大的红鬃马上之人,不正是昭明太子吗?崔中琪连忙下马,匍匐于地,叩拜

道:“下官崔中琪罪该万死。”

昭明太子满脸疲惫,摆了摆手,让崔中琪上马,一行人未及休息,就赶往周边田庄查看灾

情。次日,太子令崔中琪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全郡男女老少无不泪流。那次大旱,江南十八县

普受重灾,多县百姓外出乞讨。唯有石郡无一人饿死,无一人外出逃难。

两年前,太子广邀江南各地大儒名流,齐聚池州。他要在这青山秀水之间,组织编撰一部

古今罕见的文章选粹,以教化国人,传承千古。崔中琪受命领衔赞画。太子终日参与其中,劳

累过度,身体常有病痛。崔中琪苦劝不止,最后还是皇上圣谕,太子才于秋凉时离开石郡返回

京城。不想,这一别后,太子病情日益加重。崔中琪焦虑难安。

这日,他在府衙中审校完最后一篇文选,令人封存文档,立即赶赴京城送太子殿下裁断。

忽有快马来报,说太子殿下一行已至城东十里之内。崔中琪忙率众官员往城东迎接。满城百姓

也纷纷赶来,成千上万的百姓挤满了城东官道。半个时辰过去了,迟迟不见太子的车队和马队,

崔中琪隐感到了一丝不安。一个时辰过后,看见了前方缓缓而来的车队和马队。

崔中琪急忙抢上前去,跪伏于地:“石郡太守崔中琪率文武官员和全城百姓迎候太子殿下。”

马车珠帘低垂,没有回应。崔中琪斗胆上前揭开珠帘,车内只有太子当年来视察时所着衣冠。

队伍中一名官员,来到崔中琪身前下马扶起崔中琪,哑着嗓子道:“崔大人请起,太子殿下已

于三日前薨了!临去世前留有口谕一封,要我等亲自送来。”

来人大声宣谕道:“太子殿下口谕,石郡乃江南福地,幸蒙父皇恩赐,又赖全郡百姓厚爱,

上下官员齐心,方能有今日之福祉。我昭明无以为报,送来衣冠,葬于山水之间。望我去后,

诸位仍能一如从前,勤俭立业,心系百姓,我当含笑九泉矣。”

次年春天,崔中琪撒手人寰。他们共同编撰的文选经皇上恩准,命名为《昭明文选》。

(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去秀山射猎,去玉镜潭垂钓,是为了以自身实际行动垂范官员,希望大家都能自食其

力,不以剥削民脂民膏而自肥。

B.崔中琪敢于一“赌”,外因是石郡灾情严重,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内因是他急百姓之所急

的责任感和对太子为人的信任。

C.太子送来衣冠葬于石郡山水之间,主要是为了感谢父皇恩赐,感谢全郡百姓厚爱与上下官

员齐心,激励诸位官员勤政爱民。

D.“崔中琪忙率众官员往城东迎接。满城百姓也纷纷赶来,成千上万的百姓挤满了城东官道”,

彰显了“爱民者民恒爱之”的主题。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秋后的秋浦河,水瘦山寒”这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瘦”字运用拟人写

水,也烘托出了主人公的心境。

B.太子“身材并不高大,微微有些发胖”,其貌不扬的外表恰恰使他健步的姿态、飞扬的神

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小说在救灾情节中设计了两次延迟,一是写公文给朝廷迟迟没有回复,一是写信给太子迟

迟没有回复,都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D.历史小说主要人物、事件应有历史根据,所以昭明太子、崔中琪、编文选、钓鱼、救灾、

葬衣冠等都必须是真实的。

7.崔中琪等官员和百姓最后并未和太子相遇,本文却以“最后的相遇”为题,请简要谈谈你

的理解。(4分)

8.小说以崔中琪的视角塑造太子形象,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生死交锋

吕啸天

漠北八月的这天夜里,突然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汉军驻扎的秃柳营几乎被大雪所覆盖。

锋利的长枪枪头挂满了雪花,在夜中发出炫目的青光,有些刺眼。

骡骑将军霍去病问帐下亲兵魏中悄悄地溜出营门,朝匈奴军驻扎的狼子山狂奔而去。

这个时候,匈奴军元帅呼韩武扬正在帐中喝酒。他一人喝掉了两瓶烈性的胡冰烧,烈酒烧

红了他的双眼,但没有驱散他心中的郁闷。开春之后,他受单于之命,率二十万大军,从西城

长驱而入,占领了河西,打通了入侵汉朝的一条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通道。

汉军派出两路人马反击匈奴。前锋八万人马由骡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后路军五万人马由征

西大将军卫青统领。

霍去病率领的前锋八万人马在离河西匈奴军三四十里外的单旗镇扎营。呼韩武扬这时才相

信汉军的前锋统帅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位栗统兵入侵汉朝、二十余年征战沙场的胡将,

兴奋得连呼:今夜就去劫营,杀霍去病一个人仰马翻!

呼韩武扬派前锋呼韩元率五万人马连夜突袭汉军。半夜时分,一脸血污的呼韩元狼狈不堪

地逃了回来,说:汉军早有准备,偷袭不成,反而折损了一万人马。

呼韩武扬暗暗惊讶:没想到霍去病年纪轻轻,竟是这样的统兵奇才!

在接下来的交锋中,霍去病采用派出小股军队扰乱敌军,敌军追击再用伏兵消灭的办法,

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匈奴军士气低落,呼韩武扬率兵退驻漠北。霍去病率兵追击,在漠北匈

奴军三十里外的秃柳营扎营。两军形成对峙局面。霍去病在等卫青的后路军前来支援,两军会

合后,再一举出击,将匈奴军赶出边塞。

匈奴军二十万人马经过几番厮杀,已经折损了近三万人马,寸土未得,而且对手还是一个

年轻的小将和他率领的仅八万人马。呼韩武扬觉得作为匈奴最骁勇的大将,这是他统兵征战以

来遭受的最致命的重创,也是他生命中的奇耻大辱。

呼韩武扬开启第二瓶胡冰烧酒时,声称有重要情报献给元帅以换取千两黄金赏赐的魏中被

带进了帐中。

魏中对呼韩武扬施了个见面礼,一脸媚笑地说道:“告诉元帅一个天大的喜讯,汉军前锋

统帅霍去病突染急病,军医医治数日无效,已于天黑时分去世!”

“霍去病暴病而死?”呼韩武扬闻言,突然睁大了血红的双眼,狂笑道,“天助我也!”

片刻,他又摇了摇头说:“不可能!一位身健体壮的年轻将军,怎么可能染病而死?这分

明是一个陷阱!”呼韩武扬令人将魏中看管起来,说若证实霍去病确实染病而亡,就赏赐魏中

千两黄金,否则斩其首级!

次日晨,呼韩武扬令呼韩元率两万人马来到汉军阵前挑战,以打探虚实。汉军挂起了免战

牌,呼韩元的手下用胡语百般辱骂,汉军依然不为所动。

呼韩武扬分析说:“汉军士气甚盛,素来每战必应,今次竟挂起了免战牌,莫非主帅霍去

病真遭不测?”于是他又调派了两万人马,两军合在一起攻打秃柳营,他率大军随时策应。

呼韩元率四万人马来到汉军营前,令弓箭手先放了一轮乱箭之后,擂鼓攻城。

忽听三声炮响,秃柳营城门大开,一员虎将率领一路兵马呼啸杀出,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其正是霍去病!

都以为霍去病已经暴病身亡的匈奴兵见霍去病突然杀出来,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不顾呼韩

元的怒喝,落荒而逃,汉军追击了十余里路才收兵。匈奴兵被弓箭射死,被战马踩死,自己人

误杀自己人,共折损了八千余人。

呼韩武扬大怒,将魏中押进帐中怒骂他谎报军情,令人将其推出帐外斩首。

魏中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地说:“元帅饶命!霍去病暴病而亡是千真万确的事。汉军营中

杀出的这员虎将一定是假的!元帅可令人再探虚实,若消息有假,再杀我不迟!”

呼韩武扬余怒未息地说:‘'你一个情报,今我折损八千多人马,我不杀你难泄我心头怒气!”

魏中被兵士推出帐外斩首。

当天夜里,心情坏到了极点的呼韩武扬又在帐中喝闷酒,士兵来报,发现汉军连夜撤军。

“军队不会无故撤走,莫非是霍去病真的已经暴病而死?”呼韩武扬亲率五万人马前去追

击汉军。

呼韩武扬率领的前锋两万人马追击到秃柳营四十里外的一个地方时,两路伏军从山谷两边

杀出,统兵的虎将朗声道:“呼韩元帅,霍去病在此等候多时了!”话音一落,弓箭直射敌军。

“又中了霍去病的计了!”呼韩武扬急急下令撤退。这一役,匈奴军又折损了五千人马。

五天之后,呼韩武扬才得到确切的消息:霍去病确实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的。临死

之际,他安排好了撤军的战事,并让一员长得跟他极为相似的虎将假扮他来追击匈奴军。这真

真假假的情况令匈奴军难辨真伪。

呼韩武扬闻讯暗暗惊叹:我与一名已死去的人对垒,竟然尚不是其对手,霍去病真乃少有

的将才呀。

【注】霍去病(前140—前H7),西汉名将、军事家。二十岁时升任骡骑将军,元狩四年(前

119),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

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战后

加拜大司马骡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I*),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漠北下起大雪,枪头发出青光,渲染了悲壮的战争氛围,汉军驻扎在秃柳营,匈奴军驻扎

在狼子山,直接交代了两军对峙的情况。

B.小说采取倒叙的方式,借呼韩武扬帐中饮酒回忆,把战争的起因,霍去病令其蒙受奇耻大

辱的情节前置,这样写的目的是制造悬念。

C.”烈酒烧红了他的双眼”“突然睁大了血红的双眼”,通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刻画出了

呼韩武扬愤恨想复仇的心理活动。

D.霍去病帐下亲兵魏中前往狼子山向呼韩武扬告密——霍去病突染急病去世,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为下文的人物活动做了铺垫。

6.关于文中汉与匈奴博弈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呼韩武扬接到魏中的告密,先是狂喜,随后马上怀疑,次日就派兵打探虚实,足见其心思

缜密、行动果决。

B.魏中见霍去病死了,为了保全性命,悄悄地溜出营门去向呼韩武扬告密,但结果却是令他

万万没想到的。

C.汉匈两次交锋,“霍去病”突然出现,都是在敌人毫无准备或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这样的

用兵方略可谓不拘一格。

D.小说结尾交代了真相,“霍去病确实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的”,出乎意料,又在情

理之中,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7.骁勇善战的霍去病从头到尾都没有出场,作者是如何塑造威震漠北的一代名将霍去病这一

形象的?(4分)

8.本篇历史小说的“真实性”和“虚构性”体现在何处?请结合本文简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逃驿?!”这个词猛然刺入李善德脑海,让他惊得一激灵。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转了几圈,真的是家徒四壁,干净得紧。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个

石头马槽,槽底留着一些浅浅的脏水。

李善德坐在门槛上,展开驿路图,知道这回麻烦大了。这个黄草驿所在的位置,是远近八十

里内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这里发生逃驿,整条线路将会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飞骑将不

得不多奔驰八十里路,才能更换骑乘和补给。

更麻烦的是,一离开昌江县的山区,就栗立刻弃马登舟,进入汨罗江水路。这里耽搁一分,

水陆转换就多一分变数。

如今已经是五月二十二日未时,转运队已从岭南出发三日,抵达黄草驿的时间不会晚于五

月二十三日午时。

没过多久,李善德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绕行一段曲

折的山路,迂回离开山区。李善德斜靠在船舱里,他浑身酸疼得要死,只有嘴巴和胳膊还能勉强

移动。小舟轻捷地在江水表面滑行着,顺流加上桨划,让它的速度变得惊人。几只夜游的水鸟反

应不及,惊慌地拍动翅膀,才算堪堪避开船头。

李善德面无表情地咀嚼着干硬的麦馍,从船篷上抽下几根干草,充作算筹,在黑暗中飞速计

算着。这一次荔枝转运,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按照原计划,荔枝转运中枝节枯萎,将发生在抵达江陵之时。当地已经准备好了冰块和竹节。

但刚才的计算表明,枝节枯萎很可能会提前,在进入岳州时发生。而岳州无冰,他们只能用“盐

洗隔水之法”坚持到江陵,再改换冰镇。岳州到江陵这段空窗期,对荔枝的新鲜程度将是致命打

O

李善德疲惫地闭上眼睛,山岳他可以翻越,但从哪里凭空变出冰块来啊?这道题,解不开,完

了,完了……

在绝望和疲惫交迫之下,李善德的潜意识接管了身体,强制让他进入睡眠。李善德梦见自己

走进一片林中,有桂树有荔枝树,他信手剥开一枚荔枝,却发现里面是一张陌生人的面孔。

他吓得把荔枝抛开,攀上桂树的高处。那桂树却越来越歪斜,低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在树

下狞笑着抓着树干。李善德正要呼喊求饶,却发现不知何时夫人与女儿也在树头,紧紧抱住自己。

女儿号啕大哭着,喊着阿爷阿爷。

本来他以为老虎不会爬树,暂时是安全的。可荔枝树的树根却猛然拱起来,把地面抬得越来

越高,猛虎距离树顶越来越近。一瞬间,所有的荔枝都爆裂开来,喷出浓臭的汁水。无数魂魄呼

啸而出,把整棵桂树和他们全家都淹没了。

他霍然醒来,挣扎着要起身,不防整个人“吭当”一声摔到船舱底部。这时桨手进来禀报,

已快接近洞庭湖的入江口了,耳边传来哗哗的水声,他竟睡了足足快十二个时辰。

这噩梦实在离奇,不过随着神智复苏,梦里的细节正飞快地消退,一如烈日下的冰块。……

李善德突然意识到什么。

对了,冰块。他想起来昏睡之前的那个大麻烦。也许是充足的睡眠让思考恢复了锐利,也许

是噩梦带来的并不止于悚然。李善德突然看懂了最后一片残留梦境的真正解法。

桂树没有倒在地上,地面却在逼近桂树,既然荔枝赶不到冰块所在地,那就让冰块去找荔枝!

原来我连做噩梦都在工作李善德顾不得感慨,赶紧拿起舆图,勾算起行程来。只要先赶到江

陵,让他们把冰块往反方向渡江运到岳州,应该刚刚能和转运队衔接上!“立刻换舟,我要去江

陵!”李善德挣扎着起身,对篷外喊起来。

五月二十四日卯时,一条江舟顺利抵达江陵城外的码头。码头的水手们都好奇地看过来,

区区一条长纵江舟,居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个个累得汗流浜背。虽说溯流是要配备桨手不假,

可这一条小船配三十个,你当这是龙舟啊!

李善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直奔转运使衙署而去。负责接待他的押舶监事态度恭谨,可一听

说要派船把冰块送去岳州,便露出为难的神色,只嗫嚅道:“可是,可是江上暑热,冰块不堪运啊。”

李善德亲自来到冰窖门口,吩咐库丁们把四块叠压在一起,再用深井水泼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