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运动考点练习题
一、实验题
1.学习物理后,小川同学想利用身上自带的“器材”来测走路的速度,小川正常脉搏跳动75
次/分钟。实验步骤如下:
(1)小川用米尺测量走一步的距离,该刻度尺的量程为cm;若他走一步时两脚在刻
度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常走一步的长度为cm;
(2)小川按照测出的步长沿直线走了72步,同时数出_____的次数为75次;
(3)利用公式算出小川走路的速度约为m/s,该速度是小川走路的(选填“平
均速度”或“瞬时速度”)。
(4)若某次小川步行上学过程中每分钟均行走100m,则他更可能是(选填“匀速直线
(1)该实验中需要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f,
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Vo
(2)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3)小车通过全程心所用的时间为J通过上半段路程$2所用的时间为L,则小车通过下
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丫3=(用心、$2、小芍表示)。
(4)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得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
或“偏小”)。
3.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
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第1页共17页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
小,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在心上平均速度是m/so
4.用如图的装置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原理是,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实验时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可以采用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斜面进行实验,也可以通过增大来进行实验。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的顶端
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如图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钟、
秒)贝!I:
(3)若如图所示小车VBLm/s,若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则测出的VBC会偏一
第2页共17页
(选填“大喊“小”);
6.在城市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不可盲目逃生。受到儿童滑梯的
启发,小明想要设计一个安装在楼房上的消防逃生滑梯模型。小明想知道人从滑梯上滑下时
速度的变化,小明利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设计实验方案:
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测
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从而判断物体从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1)除了图甲中所给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o在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
度适当缓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记录
(2)实验时,若听到小车撞击挡片C的声音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平均速度以c
(填“偏大’或“偏小”);
⑶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c=4s,小车从A滑到B时间心B=3S,则AC段的平均
速度VAC=m/s;则段的平均速度v^c=m/s;根据数据可知:物体
沿斜面下滑时做(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4)小明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
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
第3页共17页
7.按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韭
聿°C
T^1O
1
B20
6
*
甲
乙
(1)图甲中物体长度为cm;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
(2)用天平称量物体时,被测物体应该放在______(选填“左”或“右”)盘中;
(3)用秒表和刻度尺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运用的物理原理公式是o
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
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测平均速度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
(2)该实验的原理是o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或“小”);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平
均速度偏(填“大蹴“小”)。
9.探究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5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有,图中的圆圈是小车
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表示“时:分:秒”),贝
⑴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tBC=s,VAC=m/So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
第4页共17页
10.如图甲,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00.0cm,底端
甲
Av
乙丙
(1)实验的原理是,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
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⑵在测量段的平均速度时,测得时间t4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2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8段的平均速度
E4B会偏;
(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相同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5)小丽改进实验利用超声波测平均速度,如图乙是实验装置,A为斜面上自由移动的小车,
B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
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这是利用超声波可以
第5页共17页
传递O由得到的图象丙发现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时运动的速度逐渐(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A•_O
B•
O
C«
-2
m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42和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
位置下落到C位置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m/so
1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
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
示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根据公式可以计算速度;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选填“大”或“小”)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C=cm,tAc=s,VBC=m/s;
(4)如果实验前不熟练使用电子表,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
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所测的8c
段平均速度的值与实际相比会(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第6页共17页
13.如图1所示是某中学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装置图,使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上A点由静止自由下滑,分别记录小车经过8点和到达C
点所用的时间。
(1)本实验原理为:,斜面应设置较(填“大”或“小”)的坡度,是为了—=
(2)在测量小车AB段的时间时,从A点出发时,某同学没控制好把小车向前推了一下,测得
A8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cm,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Gm/s。
(4)图2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全程的运动情况的图像是(填序号)。小车在AC段运
动的过程中,若通过时间中点时速度为0,通过路程中点时速度为也,贝IVIV2(选
填“>”、"=”或
(5)学习了本节课后,小明想估测家到学校的路程s,于是利用手表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根据学校操场一圈的跑道长度I,利用手表测出正常步行一圈所用时间
②再测出;则家到学校的路程s=(请用已知量
和测量量的字母符号表示)。
14.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填“较
大,,或“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实验中如果得A3长度为30cm,AC长度为60cm,小车通过A2段所用时间为3s,通
过AC段所用时间为5s,则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cm/s,小车通过下半
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所以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填“匀速”或“加速”)。
第7页共17页
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
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速度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测得AB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cm/s;
(4)测8c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8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BC段的平均速度
会偏(选填“大”或“小”)。
第8页共17页
参考答案
1.0-100.070.0脉搏跳动V=-0.84平均速度变速直
t
线运动
【详解】(1)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为100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即刻
度尺的量程为0~100.0cm。
⑵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起始位置为25.0cm,终了位置95.0cm,所以正常走一步的长度
为
95.0cm-25.0cm=70.0cm
(2)[3]按照测出的步长沿直线走了72步,同时数出在这个过程中,脉搏跳动的次数为75
次。
(3)[4]速度计算公式为
s
v=—
t
[5]行走路程
s=72x70.0cm=5040cm=50.4m
小梦走路的平均速度
s50.4m
=0.84m/s
60s
⑹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我们计算的是这60s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
(4)⑺因为小川走路的平均速度是0.84m/s,而小川步行上学过程中每分钟均行走100m,
速度为
所以本次是变速直线运动。
2.刻度尺停表v=-小?二?偏大
th-t2
【详解】(1)口][2]⑶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原理是速度的计算公式丫=工在实验过程中必
t
须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因此需要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
(2)[4]实验中应控制斜面坡度较小,则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较慢,运动时间会长些,可
以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5]小车通过全程电所用的时间为。,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马,则小车通过
下半段路程为
第1页共17页
邑二。一$2
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3=%—%2
c
根据□=士得,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t
匕=S2
G—,2
(4)[6]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不会影响路程测量,会导致时间测量偏
小,根据V=上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t
3.刻度尺较小0.50.3
【详解】(1)[口根据v=£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
t
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⑵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⑶⑷由题可知y=0.9m,$2=0.4m,则S3的路程为
邑=—%=0.9m-0.4m=0.5m
由图可知,各段时间为4=3s,q=Is,所以小车在鼻上的平均速度为
nl
v3=-=05=o.5m/s
%Is
小车在S1上的平均速度为
心0.9m
v,=—=-------=0.3m/s
%9s
4.v=-秒表较小斜面长度
t
【详解】(1)⑴⑵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
度的实验原理为口=);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
t
和秒表。
(2)⑶⑷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
困难,误差会越大,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也可以通
过增大斜面长度来进行实验。
5.v=-小0.4小
第2页共17页
【详解】(1)山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丫=-。
t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
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3)[引图中刻度的分度值为1cm,由图可知,小车在的路程是
40.0cm-0.0cm=40.0cm
小车通过8C的时间是
10:35:23-10:35:22=1s
因为小车1秒内走过的路程是40.0cm,合0.4m,所以,小车在BC段的速度是0.4m/s。
⑷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已经驶过C点再停止计时,路程不变,时间偏大,则测出的4C会
偏小。
6.(1)秒表时间
(2)偏小
(3)0.20.4加速
⑷无关
(5)1
【详解】(1)口]实验中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根据得出下滑的
速度。因此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实验过程中斜面如果太陡,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很短,不方便计时,实验中为了方便
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的就会慢一些,这样我们就方便记录时间。
(2)若听到小车撞击挡片C的声音才停止计时,时间偏大,路程测量准确,根据v=士可
t
知,速度测量偏小。
(3)[1]图中可以得出AC段的长度为
5Ac=80.0cm=0.8mAC段的平均速度
s.r0.8cm_c,
vAC=~~=-j—=0-2m/s[2]小车在8c段运动的时间为
tBC=tAC-tAB=4s-?>S=1S图中可以得出BC段的距离为
5Bc=40.0cm=0.4m则5C段的平均速度
vBC=上=-----=0.4m/s
,BC1S
[3]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则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小于下半段的平均速
第3页共17页
度。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4)实验时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记录数据
如表所示,不同车子运动的距离和时间相同,速度相同,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无关。
(5)图乙所示在第三层楼层沿坡度和长度不同的滑梯1、2、3滑下时,斜面越陡,小车下
滑的速度越快。“:1”的路程最短,且最陡,则能最快到达地面的滑梯是“1”。
7.1.20-8左
s
V=—
t
【详解】(1)口]甲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l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6.20cm对齐,
则物体的长度
£=6.20cm-5.00cm=l.20cm
⑵乙图中的温度计一大格是10℃,其中又分成10小格,则其分度值是:TC,刻度值上小下
大,表示零下温度,则温度计的示数为-8℃。
(2)[3]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按照“左物右码”的规则放物体和祛码。即称量时把物体
放在左盘,祛码放在右盘。
(3)[4]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
量物体运动的时间,然后用速度公式丫=£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t
时,运用的物理原理公式是丫=£。
t
8.(1)刻度尺秒表
⑵八:
⑶小
(4)大
【详解】(1)口][2]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则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
为刻度尺和秒表。
(2)“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通过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再利用公式v=£
t
求出平均速度,即该实验的原理是v=£。
t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
第4页共17页
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4)让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时间偏小,则所测平均速度偏大。
9.小10.33大
【分析】(1)斜面斜度过大、小车下滑快,不好测量时间;过小,小车滑不动。
(2)读图并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3)相同的路程,测量时间小,则计算的速度偏大。
【详解】(1)口]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
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2)[2]由图像可知之间的时间为
9:50:14-9:50:13=ls
[3]AC间的路程为100cm,即1m,时间为
9:50:14-9:50:ll=3s
速度为
s1m八”,
v=—=——«0.33m/s
ACt3s
c
(3)[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计时偏短,由v=)可知平均速度偏大。
t
10.v=-时间0.25小大信息变大
t
【详解】⑴[1]⑵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然
后利用公式丫=上计算小车平均速度,因此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尸上;斜面倾角越大,小车
tt
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所用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
时间的误差,斜面倾角应小些。
⑵[3]图中刻度尺的一个大格为10cm,一个小格为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贝U43
段的距离
S4B=80.0cm-40.0cm=40.0cm=0.4m
时间以5=1.6S,则A5段的平均速度
s一°.4m
VAB==-------=0.25m/s
,AB1.6s
(3)[4]如果小车过了8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时间偏大,根据可知,测得段的平均
速度VA5会偏小。
(4)[5]小车在斜面上加速运动,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第5页共17页
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
(5)[6]⑺位置传感器B可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是利用超声波可以
传递信息;由丙图可知,整个过程中小车的速度是先变大,做加速运动(斜面上),然后减速
运动直到速度为0(平面上),故由静止自由滑下时这一运动过程中速度是逐渐变大的。
11.v=-刻度尺停表1
t
【详解】(1)[1]“测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
S
v=—
t
(2)[2][3]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与时间,则测量工具需要用到刻度尺、停表。
(3)[4]水滴通过和所用时间均为0.1s,则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用时0.2s,通
过的路程为20.0cm,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12.v=-小10.0030.05大偏小
t
【详解】(1)口]本实验测量平均速度采用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
和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丫=上。
t
(2)⑵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小车速度变化越慢,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
间会长些,便于测量时间。
(3)⑶⑷⑶由图可知,AC段的距离
SAC=10.00cm-0=10.00cm
通过AC段所用的时间为
tAc=15:35:23-15:35:20=3sBC段的距离
SBC=5.00cm-0=5.00cm
通过8c段所用的时间为
tBc=15:35:23-15:35:22=1s
则通过段的平均速度为
s„r0.05m八”,
vBC=—=--------=0.05m/s
,BCIs
(4)[6]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A才开始计时,则计时的时间会比实际的时间短,根据速度公
式可知,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结果会偏大。
(5)[7]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
第6页共17页
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8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8c段的时间,所测时间比实
际的时间大,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结果会偏小。
13.(1)v=-小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t
(2)大
(3)90.00.3
(4)C<
fl
(5)从家正常步行到学校的时间/y
【详解】(1)[1]若能测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及所用的时间,根据V=)就可求出小车的平均
t
速度,故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为丫=£。
t
⑵[3]斜面设置较小的坡度是为了减缓小车下滑的速度,在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在测量小车段的时间时,从A点出发时,某同学没控制好把小车向前推了一下,
则小车的初速度不为0,测得AB段的时间偏小,根据实验原理,平均速度以8会偏大。
(3)口][2]由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5cm,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
100.0cm-10.0cm=90.0cm
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为3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S0.900m
v=—=0.30m/s
3s
(4)[1]由题意知,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
A.由图可知,图象是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路程增加的速度在减慢,说明小车速度在减慢,故B不符合题
思;
C.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路程增加的速度在加快,小车的速度在增大,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路程保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⑵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大于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
即路程中点的位置比时间中点的位置偏下,因此路程中点的速度应大于时间中点的速度,即
Vl<V2o
(5)[1]⑵先求出步行的速度,根据S=vr计算家到学校的路程。已测出学校操场一圈的跑道
长度I,利用手表测出正常步行一圈所用时间六再测出从家到学校正常步行时所用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面短期出租合同协议
- 2025室内装饰设计合同协议
- 2025肉类蔬菜供货合同样本 肉类蔬菜供货合同模板
- 2025买卖合同纠纷与处理策略
- 2025专家聘用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2025标准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办公家具采购安装及维护合同
- 法律学合同法知识考点
- 如何提升农业电商用户体验试题及答案
- 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 2025年java开发面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公司的代账协议模板合同7篇
-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GB/T 17791-1999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 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
-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
- 漏缆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资料
- 《大学物理》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