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_第1页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_第2页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_第3页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_第4页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1.通过史料、图片以及地图等资料,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知道宋元时期天文学的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宋代理学,明确对宋词和元曲的认识,把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定的历史时期充分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宋元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分析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树立忧患意识,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历史解释、家国情怀)4.通过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的作者、朝代、叙述内容、体例、史学价值,认识这两部史学巨著的异同,感悟我国史学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宋代天文学成就;宋词和元曲;《资治通鉴》。难点:宋元时期科技先进的原因;程朱理学。教法学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材料分析法。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净增长曲线和宋代三大发明图(见课件)。教师: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至宋元时期,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个文化高峰,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他文化成就。教师随笔导与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板块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观看视频《活字印刷术》(见课件),识读活字印刷术流程图(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概括活字印刷术的步骤和优点。答案:(1)发明者: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2)步骤: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制成泥活字。在铁板上进行排版,然后印刷。印完后将泥字拆开,可再次排版。(3)优点:字模可以反复利用,版式可以调整,节省人力物力。2.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答案:西夏也出现了泥活字印刷。后来,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科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创新。元代中期,锡活字印刷出现。3.识读《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地图(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历程,分析其影响。答案:(1)传播历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2)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过渡语: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除了我们已经学习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外,其他两项发明是什么呢?板块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1)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指南针的发明历程,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宋代指南针迅速应用于航海领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①发明历程:先秦以来文献中记载的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后来,人们又制成指南针。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了罗盘。②时间: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③原因:宋代有发达的造船业,而且海外贸易繁荣。(2)识读《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地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复述指南针是如何对外传播的。答案: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3)观看视频《指南针在航海史上的重大意义》(见课件),识读图片和地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指南针发明和应用的重大意义。答案:①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②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2.(1)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火药的发明与应用。答案: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元朝用金属作筒,发明了火铳。(2)识读《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地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复述火药是如何向外传播的。答案: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3)识读图片,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火药发明与应用的影响。答案:我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教师随笔导与学过程3.问题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科技的发展奠定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中外交往发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过渡语: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在天文学方面亦是成就斐然。板块三天文学的发展1.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沈括生活的朝代、主要科技成就。答案:(1)朝代:北宋。(2)成就:①创制先进的历法“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②著有《梦溪笔谈》一书,综合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苏颂生活的朝代、主要成就及其地位。答案:(1)朝代:北宋。(2)成就: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3)地位:集观测、演示和报时于一身,比欧洲同类天文仪器早了数百年。3.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郭守敬生活的朝代,归纳其科技成就。答案:(1)生活朝代:元朝。(2)成就:①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②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在元初编成新的历法《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③测定的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几乎相同,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300年。过渡语:宋元时期科技发达,文化昌盛,在思想方面也是熠熠生辉。板块四理学1.识读人物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解释理学概念,列举出理学代表人物。归纳“二程”的思想主张。答案:(1)概念: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理学,也被称为“程朱理学”。(2)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3)思想主张:认为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他们将天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要求人们为人行事必须遵循天理。2.识读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朱熹的地位,分析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答案:(1)地位:是理学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遵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3)影响:这一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逐渐成为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3.阅读材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理学的历史影响。答案:(1)积极影响: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2)消极影响:理学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过渡语:宋元时期不仅科技、思想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方面也有杰出成就。宋词、元曲与唐诗并立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三座高峰,宋词和元曲是怎样走向兴盛的呢?教师随笔导与学过程板块五宋词和元曲1.(1)观看视频《宋词》(见课件),识读图文资料(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词与诗的不同之处,讲述词的特点、兴盛原因、词的发展与词的格式。答案:①不同:诗对仗工整、整齐划一;词参差不齐、长短不一。②词的特点: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③兴盛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适应市井生活需要。④词的发展:唐朝已经出现;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⑤词的格式:填词用的曲调名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2)识读宋词代表人物图(见课件),欣赏宋词杰作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宋词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词风特点。答案:①苏轼、辛弃疾:气势豪迈。②李清照:风格委婉。2.观看视频《南宋诗人陆游》(见课件),识读陆游《示儿》诗(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宋代诗歌成就。答案:宋代的诗也有很大成就。南宋陆游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不少作品抒发了爱国情怀。3.(1)识读元曲名家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概述元曲的含义,说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答案:①含义:元朝在前代说唱、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元曲,形式有散曲和杂剧。②元代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2)识读剧情图片(见课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如果可以,你会选择与宋元时期的哪位文人对话?为什么?答案:关汉卿。原因:关汉卿在悲剧《窦娥冤》中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4.问题探究:分析宋元时期文学形式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答案:特点:从唱的文学形式到演的文学形式变化。原因:自由化、通俗化。过渡语: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外,宋元时期的史学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被誉为“史学两司马”,即司马迁和司马光。我们已经知道司马迁和他的成就,那么司马光有什么成就呢?板块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识读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内容、历史价值。答案:作者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体例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内容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价值这部书取材重在历代政治兴衰,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识读图示资料和人物图(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后人对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评价。答案:“史学两司马”。结束语:宋元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指南针的出现使人类进入新航海时代;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和传播,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天文学和理学思想在宋元时期成就斐然。同时,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教师随笔板书设计一、科技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2.指南针:司南,指南针,北宋末年海船开始使用3.火药:唐朝时发明,唐末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用于战争4.沈括:“十二气历”,《梦溪笔谈》5.苏颂:主持创制水运仪象台6.郭守敬:简仪,《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二、思想1.程颢和程颐;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2.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三、文学1.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2.诗歌:南宋陆游是爱国主义诗人3.元曲:关汉卿,《窦娥冤》四、史学《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当堂达标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的特点是通过各种活动环节来营造科技文化史教学的氛围。本课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史料、诗词的运用是否恰当。老师能否恰当运用史学研究成果进行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