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第1课时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变法与改革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第1课时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变法与改革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第1课时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变法与改革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第1课时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变法与改革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第1课时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变法与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一单元第4课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民国改革清末新政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曲折探索战国北魏北宋明朝晚清民国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古代:富国强兵近代:救亡图存现代: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王朝中后期的自救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时空坐标第4课第1课时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变法与改革目标导航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习聚焦1.理解中国历代重大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复杂性与多样性。2.通过分析历代重大变法和改革措施,认识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3.认识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改革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重要概念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新政主题线索目

录01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02

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名家论史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

富国强兵改革时间主要内容效果商鞅变法战国废井田,奖励耕织,废除

,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______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孝文帝改革南北朝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民族交融庆历新政北宋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仅推行一年多王安石变法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进行改革初期取得成效,但措施欠妥张居正改革明中后期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增加,暂时缓解统治危机阅读教材,梳理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完成下表。世卿世禄制基础落实县制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财政收入问题思考据上表内容及所学,归纳中国古代重要变法与改革的相似之处。(1)时间:一般发生社会重大变革(转型)时期或者王朝统治面临危机时期;(2)目的: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富国强兵,巩固统治;(3)统治者态度:改革都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或最高统治者直接主持改革;(4)过程:改革过程充满艰辛、曲折,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甚至反扑;(5)内容:改革内容都比较全面;(6)效果:前期效果都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推动了社会进步。封建化商鞅变法立封建促统一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固封建促富强行汉化促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春秋战国北朝北宋、明图解历史思维点拨商鞅变法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击旧贵族,使地主阶级获得政治地位。(2)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推动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普遍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合作探究提示

(1)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视角1破局——王安石变法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知识拓展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启示(1)改革必须遵循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但也应防止在改革中出现用人不当、执行不力等问题。(3)改革必然会触及某些人的特权和既得利益,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注重改革的实效性。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名家论史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二

救亡图存阅读教材,据材料内容思考1.中国近代改革面临哪些社会变局?

基础落实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同阶级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进行改革探索人民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晚清政府针对社会变局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基础落实改革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戊戌变法外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内因: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力求变法图存政治:允许上书言事,改订律例;经济:奖励农工商业发展;教育:设立中小学堂,改革科举制

清末新政外因: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内因:统治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

结果:清政府没有摆脱困境;影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了革命爆发结果:失败;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新式教育培养一批革命新军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斩断地方士绅上升渠道传播西方自由平等和民主革命思想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关系图解历史近代改革成就京师大学堂1922壬戌学制金圆券改革1916年国文教科书新生活运动思维点拨

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1)主题:救亡图存。(2)意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3)失败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造成资产阶级不成熟;封建势力强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4)启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问题思考与中国古代的改革相比,近代中国的改革探索有何不同之处?(1)背景不同:面临西方军事、经济侵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2)内容不同:一般有向西方学习经济、军事技术或管理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等近代化内容;(3)结果不同:受各种因素影响,改革探索基本上没有成功;(4)影响不同: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合作探究视角2困局——戊戌变法材料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根据教材“历史纵横”及材料,分析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失败。提示

(1)变法理论的自身缺陷。(2)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3)没有严密的组织,急于求成。(4)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缺乏社会基础。(5)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全面领导改革的素质。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知识拓展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政治: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2)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文化教育: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5)社会生活:办学堂、创报刊、倡女学、易风俗等,有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6)军事:推动了军事近代化,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课堂小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改革过程往往曲折艰辛。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