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寒假自我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春天是禽流感高发季节,发烧是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之一,小明同学重视对禽流感的预防,一次他
用体温计测量出弟弟的体温为38C,有点偏高,接着他忘记用力向下甩体温计就测自己的体温,结
果也是38℃,那么他自己的真正体温是()
A.一定是38℃B.一定高于38℃
C.一定低于38℃D.可能是38℃
2.深秋时节,右江洞谷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
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凝固,放出热量B.汽化,吸收热量
C.熔化,吸收热量D.液化,放出热量
3.关于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冬天的早晨经常口中呼出“白气”,这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春天的早晨会出现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4.北京冬奥会滑雪场地需要造雪机人工造雪。造雪机工作时,将雾状的水滴喷入寒冷的空气中便形
成“雪”。这一过程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
5.1月6日,贵州8个“折耳根”小朋友到达了哈尔滨,他们在哈尔滨看见了美丽的雾淞(如图),下
列现象与雾淞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枝头D.千里冰封
6.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D.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7.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
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8.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锅烧水时,当把火灭掉后水仍然沸腾,这是因为水温高于水的沸点
B.小孩高烧时用温水擦身体,这是利用蒸发吸热
C.寒冷的冬天,冰灯展时冰灯变小了,这是汽化现象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过一会儿外皮上会有一层水珠,这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
9.打火机中的燃料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储存在打火机中的,另一种液化
的方法是o
10.如图一种新型可以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
裂,干冰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热(选填“吸”或
“放”)实现快速灭火。
11.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把甲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一会儿,发现它的示
数,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发现它的示数,这说明—
12.北方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放热使温度不致太低;被100℃的水蒸气烫伤
往往会伤得很厉害,不只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还因为的缘故.
13.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热也不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选填'内侧”、“外
侧”、“内、外侧”).
14.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侧,是
由大量水蒸气而成.
三'实验探究题
15.小凡同学在做“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如甲图。
(1)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2)如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4042444548484848485053
①该物质在第6min时,它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共熔
化了min;
②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16.有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在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2)水沸腾时,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此时,观察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
积o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8℃,当时的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1标准大气压。
(3)实验中,两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不同质量的水,并记录下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
图乙所示,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a、b两组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
mb(选填或"=")。
(4)另外一组同学增加了一个试管用来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如图丙所示,并得到熔
化图像如图丁。则:
①由图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②图中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min,从第5min到第6min,物质处于状
JQJ、O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D
【解析】【解答】由于体温计的构造,在液泡上部有缩口,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
才能回到玻璃泡。小明弟弟的体温是38℃,小明没有甩直接用来测自己的体温,若小明的体温高于
38℃,水银会上升,温度计显示正确温度。若体温不高于38℃,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仍显示
38℃,所以,小明的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38℃,答案为D。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解答】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是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凝
固的过程要放出热量,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要判断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要看物质从什么状态到什么状态,再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冬天气温很低,“白气”是口中呼出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干冰会升华成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
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升华吸热.故B错误;
C、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
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2)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4.【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水滴放热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故A正确,而B、C、D
错误。
故选Ao
【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5.【答案】C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
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
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
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7.【答案】D
【解析】【解答】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
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
不是冷风;故只有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水沸腾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用锅烧水时,当把火灭掉后水仍然沸腾,这是因为锅温
高于水的沸点,故A错误;
B、水蒸发(或汽化)时会从身体上吸热,使身体的温度降低,所以小孩高烧时用温水擦身体,这是
利用蒸发吸热,故B正确;
C、冰灯展时冰灯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过一会儿外皮上会有一层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形成小水
球附在雪糕上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变化是汽化,
物质汽化时要吸收热量;(3)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4)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称为液化.
9.【答案】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解析】【解答】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
10.【答案】升华;吸
【解析】【解答】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
而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快速灭火。
【分析】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
华,要放热。
【答案】不变;下降;蒸发吸热
【解析】【解答】解:电风扇吹温度计时,没有液体蒸发,所以温度不发生变化,温度计的示数不
变;
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酒精在常温下易蒸发,而蒸发从周围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
以包有酒精棉球的温度计示数会降低.
故答案为:不变;下降;蒸发吸热.
【分析】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工具,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
热.
12.【答案】凝固;水蒸气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解:(1)北方冬天菜窖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放热,使温度不致太
低;(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要
放热.
故答案为:凝固;水蒸气液化放热.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
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
13•【答案】放热;内侧
【解析】【解答】寒冬,汽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
着在车窗的内侧.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小水珠出现在温度比较高的一面。
14.【答案】内;凝华
【解析】【解答】解:
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户玻璃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
玻璃上,这是凝华现象,冰晶在窗内侧.
故答案为:内;凝华.
【分析】物质直接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15.【答案】(1)46
(2)固液共存;4;a
【解析】【解答】(1)由图乙可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46℃。
(2)①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
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温度48℃不变,在4min〜8min中处于熔化过程,熔化经历了4min,所以
第6分钟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②从图a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虽然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保持不变,但由于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所以图a能表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而实
验中的固体有一定的熔点,因此是晶体。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
【分析】(1)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2)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时固液共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根据熔化的特性
判断熔化的温度变化图像。
16.【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2)变大;小于
(3)>
(4)晶体;80;4;固液共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中医院自身抗体临床解读考核
- 中国天然橡胶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氰乙酸正辛酯项目商业计划书
- 运城市人民医院管理决策能力考核
- 鹤岗市中医院复杂颅底肿瘤多学科协作考核
- 廊坊市中医院质量检查组织考核
- 2025年颗粒剂工艺操作流程风险评估方案
- 中国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水性环氧漆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应急演练方案脚本大全
- 军队文职课件
- 2025年资料员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
- 格拉斯哥评分课件
- 工会小组长课件
- 体育老师读书分享:运动与人生
- 2025年中学校规校纪及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 预防接种课件讲稿
- CAAC无人机理论考试题库(2025修订版)(含答案)
- 2024年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财务风险防控与内控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