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答案呈现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234567891011121314一、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2.忆昔午桥桥上饮,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4.纳兰性德以“___________________
,半竿斜日旧关城”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返回料峭春风吹酒醒坐中多是豪英斫去桂婆娑一抹晚烟荒戍垒5.开学典礼上,校长引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大家踏上了更高的一层台阶,未来也许会遇到更多的艰难险阻,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归去,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的达观与坦荡。也无风雨也无晴返回6.夜色渐浓,杏花摇曳,短笛一声,不由得让小秦想起《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返回二、词作鉴赏(一)阅读《定风波》,完成练习。7.这首词描写了哪两个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风雨中吟啸徐行,二是风雨后斜照相迎。【点拨】本题考查对词中描写的情景的概括。解答此题先要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再从中找出描写的情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仔细阅读词作,根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可得第一个情景:风雨中吟啸徐行。根据“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可得第二个情景:风雨后斜照相迎。返回8.“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对天气的态度,更是他对生活的态度。请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具体词句简要分析苏轼的生活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中的风雨,可见词人随遇而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有缺时一样,是自然界的规律。这些词句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返回(二)[2024天津月考改编]阅读《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完成练习。9.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语:“‘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造语妙绝,清婉奇丽。”请结合词句内容及手法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借杏花疏影的静景和伴着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描写了词人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返回10.有人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两句表达了词人的旷达之情。你是否同意该说法?简要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不同意。“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意思是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曲的渔夫,还在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人生悲慨、国仇家恨,除了渔夫们还在半夜低声传唱,还有谁能记得呢?这两句词表现了词人面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悲凉。所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看起来抒发了旷达之情,实际上抒发的是消极和无奈之情。【点拨】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词句。可以回答“同意”,也可以回答“不同意”,能结合词句意思和词人的情感自圆其说即可。返回(三)阅读《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伏》,完成练习。11.“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更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返回1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运用了想象、象征(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词人想象自己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这样一来,洒向人间的月光就会更多,词人委婉地表达了要扫清南宋朝廷的投降势力及压迫北方人民的金人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点拨】这几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作者想象自己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想象离奇。词人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的投降势力,也包括压迫北方人民的金人势力。由被金人统治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深切地怀念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北方人民。由此可知,这几句还运用了象征(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词人委婉地表达了要扫清南宋朝廷的投降势力及压迫北方人民的金人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返回(四)阅读《浣溪沙》,完成练习。13.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能力提升打印大全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过关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自考专业(会计)经典例题带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智能风险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视信号同步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食文化节与烹饪大赛直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初加工设备租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林牧渔产品道路运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考专业(护理)过关检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行测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法律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制度
- 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分析及各国进口政策影响白皮书 2025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课件
- 2025甘肃招聘公路收费人员18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无偿分享深圳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年三级仓储管理员(图书管理)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水泥预制品销售合同范本2025年
- 征信条例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