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陕西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 陕西中考 考点单点练透》习题课 课件_第1页
人教陕西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 陕西中考 考点单点练透》习题课 课件_第2页
人教陕西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 陕西中考 考点单点练透》习题课 课件_第3页
人教陕西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 陕西中考 考点单点练透》习题课 课件_第4页
人教陕西 九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单元《 陕西中考 考点单点练透》习题课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陕西中考

考点单点练透虚词(与、虽、则)一、与(15年5考)【速记口诀】“与”作动介连语气,给和跟同表疑问。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介词①引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202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分析:谓语为“归”,“与”引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此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介词②表示比较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分析:“孰与”连用,意为“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和”“同”(2021、2018)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②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分析:①句中“吾”“汝”、②句中“君”“家君”都是并列关系。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语气词读yú,同“欤”,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诘(202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分析:“所识穷乏者得我”为完整的句子,“与”同“欤”,是语气词,表示反诘。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动词①给,给予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分析:“与”在此处为动词,译为“给”。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动词②读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02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分析:“与”为动词,结合语境译为“欣赏”“领悟”。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动词③同“举”,推举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分析:“选贤与能”为并列短语,“与”同“举”,推举。【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1.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介词,和2.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并列,和3.与人期行__________介词,和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介词,和5.与蒙论议__________介词,和6.兼与药相粘__________介词,和八年级1.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介词,和2.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介词,和3.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介词,和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并列,和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介词,和九年级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并列,和2.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并列,和3.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动词,给4.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欤”,语气词,表反诘5.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并列,和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介词,和7.公与之乘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并列,和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孰与”连用,表示比较,与……相比怎么样9.每与臣论此事__________介词,和【考点链接】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和“金人与成合寇乌江”中的“与”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2021年陕西中考]

B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B.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解析:

“金人与成合寇乌江”中的“与”和B项中的“与”的用法和意义均为“连词,表并列,和”。A项,动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C项,语气词,同“欤”,表反诘;D项,介词,和。故选B2.下列加点的“与”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CA.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C.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D.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解析:

C项,“与”同“举”,推举;其他三项均为“介词,和”。二、虽(15年2考)【速记口诀】

“虽”说事实是虽然,假设情况当即使。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①表示让步,可译为“虽然”(2014)①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①表示让步,可译为“虽然”(2014)分析:①句中“不能察”与“必以情”形成转折关系,②句中“余虽愚”与“卒获有所闻”形成转折关系。两句中的“虽”都译为“虽然”。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②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纵使”(2011)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分析:①句中“我之死”和②句中“乘奔御风”均属于假设发生的情况【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1.虽有嘉肴____________连词,虽然2.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连词,虽然3.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___连词,虽然九年级1.虽然,受地于先王____________连词,虽然2.虽千里不敢易也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假设,即使3.今虽耄老____________连词,虽然4.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假设,即使【考点链接】1.下列选项中“虽”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CA.虽我之死

B.虽千里不敢易也C.虽有嘉肴

D.虽乘奔御风解析:

C项中的“虽”是连词,可译为“虽然”,其他三项均是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即使”。故选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BA.故虽有名马

今虽耄老B.天与云与山与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C.天之苍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朝而往,暮而归

潭西南而望解析:

A项均为连词,可译为“虽然”;B项,连词,表并列,和/介词,和;C项,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均为连词,表修饰。故选B。三、则(15年2考)【速记口诀】

“则”字顺承就那么,转折假设表判断。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①表顺承,相当于“就”“那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分析:“居庙堂之高”和“忧其民”之间有先后的顺承关系。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②表转折,“却”(201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分析:“缊袍敝衣”和前文同舍生的华丽衣着形成鲜明对比,表转折。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③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2014)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无法家拂士”为假设情况。④表因果,相当于“就”淫慢则不能励精(《诫子书》)分析:“淫慢”这一原因,产生了“不能励精”的结果,表因果。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连词⑤与“然”组成固定结构“然则”,表示“如此,那么”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分析:“然则”为固定结构。词性常见用法及意义例句分析副词用于加强判断,相当于“乃”“即”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分析:“此”为“这”的意思,“则”为副词,表示加强判断。【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因果,就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因果,就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5.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6.沾水则高下不平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八年级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假设,如果3.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4.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九年级1.则有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3.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因果,那么4.得之则生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转折,却6.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7.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词,表示加强判断,乃,就是8.战则请从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9.则汉室之隆

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那么10.则治臣之罪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顺承,就【考点链接】1.下列选项中的“则”与“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则”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CA.然则北通巫峡(《岳阳楼记》)B.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解析:

“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则”与C项中的“则”的用法和意义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A项,连词,与“然”组成固定结构,如此,那么;B项,连词,表顺承,就;D项,副词,用于加强判断。故选C。2.下列选项中“则”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D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D.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