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防护》知识考试题库(120题)
一、单选题
1.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实行0预防原则。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C
解析: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是即:
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
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
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
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③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
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2.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
()o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国际标准
答案:A
解析:略
3.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吸声
B、隔声
C、减振
D、阻尼降噪
答案:A
解析:由于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而吸声处理措施只能降低其混响声,故
对于靠近声源的场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4.李某在某厂工作,最近觉得乏力、腹部隐痛,想知道是不是工作岗位上接触了铅
而导致慢性铅中毒,他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
诊断。
A、李某暂住地
B、工厂所在地或李某户籍所在地
C、李某出生地
D、任意地点
答案:B
解析: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
选择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断,这里所指的职业病诊断机构
必须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由该机构组织三
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诊断证明书由参加诊断的医师
共同签署,然后机构审核盖章。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
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而引起的疾病。
A、生产活动
B、职业活动
C、劳动活动
D、工作活动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知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
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
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
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6.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几警
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逃生装置
B、中文警示说明
C、报警装置
D、防护设备
答案:B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
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
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7.有毒物质工作场所要根据()特点和危害特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
A、理化
B、生化
C、物化
D、化学
答案:A
解析: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
点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
向标。
8.下列职业危害评价方法最简洁明了的是()u
A、类比法
B、定量法
C、检查表法
D、定性法
答案:C
解析:我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采用的方法有:类比法、风险评估法、检
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却经验法,其中检查表法以表的方式呈现,简单易懂,容
易掌握,简洁明了,且根据不同的检查对象和目的,可编制不同的检查表,应用灵
活广泛。
9.()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答案:B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四章第五十六条至六十一条规定:(一)用人单位应当
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
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10.工业上噪声的个人防护采用的措施为()。
A、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B、隔声装置
C、消声装置
D、吸声装置
答案:A
解析: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岗位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职工,多采用个
人佩戴的耳塞、耳罩或头盔来保护听力。
11.工作场所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须控制在()以下,而不容许超过此限值。
A、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
B、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
C、最高容许浓度
D、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答案:C
解析:该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工作场所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须控制在最高容许浓
度以下,而不容许超过此限值。
12.对高毒作业场所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0。
A、设淋浴间
B、设物品存放专用间
C、设女工冲洗间
D、设医疗室
答案:D
解析:高毒物品作业的具体要求有关辅助设施的特殊规定:1、从事高毒物品作业
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处理从事高毒物品作
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
13.职业卫生是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
领域及在法律、技术、()、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A、装置
B、设备
C、环境
D、条件
答案:B
解析:职业卫生: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侵害为目
的的工作领域和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14.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的方
式降低噪声。
A、隔声间
B、隔声罩
C、吸声处理
D、消声器
答案:C
解析:由于声源分布较为分散,如采用隔声,需要设置的隔声设备较多,不易实现。
而消声器主要是针对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故采用吸声处理较为可行。
15.不属于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的是()。
A、控制噪声源
B、控制传播途径
C、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D、职业性健康检查
答案:D
解析:噪声控制的一般方法
(1)噪声源的控制(2)传播途径的控制(3)对接收者的防护
16.根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为()。
A、10类132种
B、10类99种
C、10类105种
D、9类99种
答案:A
解析: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
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将职
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
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10类132种,
17.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个人诚信档案
B、职业病档案
C、职业史档案
D、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
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
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
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18.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前,应进行离岗
时健康检查;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内,可视为离岗时
检查。
A、30日
B、60日
C、90日
Dx120日
答案:C
解析: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非常重要,如果身体因接触职业病危害造成损害已
经达到疑似职业病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会建议到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医疗机
构进一步诊治,一旦诊为职业病,会享受相应的职业病患者待遇,而放弃职业健康
检查,有可能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但如果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
查是在离岗前的90天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19.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是()。
A、监视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B、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相关疾病及职业禁忌症
C、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关系和危害程度
D、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答案:B
解析: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医学检
查和健康资料,及时掌握健康状况、了解疾病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以便早期发现健
康损害的征象,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达到保护目标人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属
于职业病第二级预防。
2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申报一次。
A、一年
B、月
C、半年
D、半月
答案:A
解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第八条作业工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
次。
21.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联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
向所在地()和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工会
D、公安机关
答案:A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
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方•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接到
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22.响度级的测定是以()Hz的纯音作为基准音。
A、100
B、1000
C、2000
D、4000
答案:B
解析:以频率为1000赫兹的纯音作为基准音,其他频率的声音听起来与基准音一
样响,该声音的响度级就等于基准音的声压级,即响度级与声压级是一个概念。
23.机械通风送入车间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含量不得超过最高容许
浓度的0。
A、10%
B、20%
C、30%
D、50%
答案:C
解析: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
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的接触限值的
30%o
24.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主要目的是0。
A、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
B、减少接触职业性后害因素的机会
C、降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略
25.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生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
0,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A、警示牌
B、逃生装置
C、报警装置
D、消除装置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
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
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26.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
应强化()措施。
A、降温
B、通风排毒
C、密闭化、自动化
D、隔离
答案:B
解析: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20U2)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
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
风措施。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
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通风排毒措施。
27.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进行控制。
A、声源
B、传递过程
C、时间
D、距离
答案:A
解析: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
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28.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物质场所,
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
A、隔离装置
B、泄漏报警装置
C、急救设备
D、逃离装置
答案:B
解析: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品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
物品的室内作业场所,应当设置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联锁的泄
漏报警装置。
29.作业场所的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OdB。
A、115
B、75
C、85
D、95
答案:C
解析: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
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
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3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联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
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A、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B、遗传病
C、病史
D、身体状况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
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
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
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31.属于一级预防的措施是0。
A、早期检测病损
B、对已患病者作出正确诊断
C、患者及时脱离接触有害因素
D、以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
答案:D
解析: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
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选D
32.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制度。
A、评审
B、登记
C、申报
D、备案
答案:C
解析:根据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
目申报制度”、第三款“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制定”的规定,将规章名称修改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33.()不属于有毒作业场所的防护用品”
A、防护服装
B、防护工具
C、防毒口罩
D、防毒面具
答案:B
解析:在有毒作业工作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毒服、
手套、鞋、眼镜、过滤式防毒面具、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等),人体
冲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1)防护服装。(2)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34.对不能湿式作业场所采用()方法除尘。
A、通风
B、个体防护
C、密闭、抽风、除尘
D、隔离
答案:C
解析:干法生产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可采用密闭、抽风、除尘的方法
3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需要依据患
者、患者所在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学监测调查资料、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结果、(),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判定。
A、工作经历
B、职业史
C、生活史
D、劳动史
答案:B
解析:《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职业病诊断应当按照《职业病防
治法》、本办法的后关规定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依
据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临床表
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
在收齐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诊断结论。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
业病。
36.企业生产经营性活动的职业有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
境。下列职业有害因素中,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是0。
A、粉尘
B、不良体位
r士:口
u\fol/im
D、硫化氢
答案:B
解析: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以下几项:1、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
合理等。2、精神(心理)过度紧张,如驾驶员。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37.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设在0。
A、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B、仝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答案:A
解析:《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821-2010》5.1)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
工业企业应设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38.压缩机操作员佩戴耳塞进行操作,属于()。
A、工程技术措施
B、个体防护措施
C、管理措施
D、运用法律措施
答案:B
解析:略
39.没有证据()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
职业病。
Ax肯定
B、判定
C、否定
D、支持
答案:C
解析:新版《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
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40.分析纯化学试剂的代号是().
A、G.R
B、C.P
C、A.R
D、C.R
答案:C
解析:优级纯或一级品(GR,精密分析和科学研究工作);分析纯或二级品(AR,重要
分析和一般研究工作);化学纯或三级品(CP,工矿及学校一般化学实验);实验试
剂(LR)o
41.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
A、减少
B、提高
C、不变
D、停止
答案:C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四条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
遇不变。
42.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
说存在()关系。
A、剂量
B、效应
C、对应
D、剂量-效应
答案:D
解析:剂量一效应关系是指一种外来化合物剂量与个体或群体呈现某种效应的定
量强度,或平均定量强度之间的关系。
43.一般有毒作业设置()警示线。
A、黄色区域
B、红色区域
C、绿色区域
D、蓝色区域
答案:A
解析: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
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44."标准采样体积”是指在()大气压下的采样体积。
A、101.3Pa
B、101.3KPa
C、100.3Pa
D、113KPa
答案:B
解析:标准采样体积:指在气温20℃,大气压为101.3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
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
45.分割粒径是反映0除尘器除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A、湿式
B、旋风
C、布袋
D、电
答案:B
解析:略
46.应进行上岗前检查的是()。
A、即将从事需要开展强制性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
B、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人员
C、因各种原因较长时期脱离工作又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人员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⑴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
位的人员⑵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
动车驾驶作业等
47.氯气为黄绿色,窒息性气体,有剧毒,发生漏氯或跑氮时,处理应佩戴氧气面具
或防毒面具。无防毒面具或氧气面具时,可用()捂住口鼻,并迅速离开氯气泄漏点,
不能顺风离去。
A、湿毛巾
B、手
C、报纸
D、餐巾纸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氯气泄漏的对应最好用防毒口罩,没有的话用碱水向空气中喷撒
也行,比如说苏打水或者浸毛巾轻捂口鼻(毛巾一定要拧得略干一点),但不可以
用强碱,更不能用强碱水捂口鼻。
4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叼()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
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劳动者离开用人
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9.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0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可以协议
D、根据劳动合同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
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
劳动合同。”
50.目前,()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用做评价噪声的主要指标。
A、A声级
B、B声级
C、C声级
D、D声级
答案:A
解析:A声级广泛应用于噪声计量中,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
评价噪声的主要指标
51.作业场所毒物浓度很高时最好选用()。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隔离式防毒面具
C、防毒服
D、简易防毒口罩
答案:B
解析:①过滤式: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净化,达到防护目的。在作业场所空气
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很高的情况下,佩戴此类防护器。
②隔离式:佩戴者呼吸所需的空气(氧气)不直接从现场空气中吸取,而是由另外
的供气系统供给。这种防护器多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
52.关于职业病监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B、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个人承担
C、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
D、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具所禁忌的作业
答案:B
解析: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
人单位承担。
53.提出“职业健康”概念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劳工组织
B、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粮农组织
答案:A
解析:职业健康是研究并预防因工作导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恶化。主要表
现为工作中因环境及接触有害因素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定义有很多种,最
权威的是1950年由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职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
54.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不包括0。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长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D、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答案:C
解析:职业性病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
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
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三类。
55.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0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应当
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A、劳动者本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B、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C、用人单位、劳动者本人
D、劳动者本人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知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发现
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56.分割粒径(),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越高。
A、越小
B、越大
C、无影响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旋风除尘器的分割粒径是指除尘效率为50%时的粒径若除尘器的分割粒径
越小,除尘效率越高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
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答案:A
解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
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58.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0培训,遵守职业病防
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
B、技能
C、安全
D、职业卫生
答案:D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昉治工作。
59.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
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
A、轴流风机
B、局部机械通风设施
C、事故通风装置
D、密闭设施
答案:C
解析: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
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
装置。
60.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听,有权索取本人0。
A、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B、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和档案
D、职业病例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
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
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
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多选题
1.我国已将()等职业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
B、铜
C、苯
D、珅
答案:ACD
解析:职业癌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醛、确、氯乙烯、焦炉逸散物、
络酸盐等8种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2.我国已将()列为生物因素法定职业病。
A、炭疽
B、森林脑炎
C、哮喘
D、传染性皮肤病
答案:AB
解析:生物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的损害,除引起法定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
病和森林脑炎外,也是构成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职业性皮肤病等法定职
业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3.职业健康检查包括()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
答案:ABCD
解析: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定期)、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应由省级卫生行
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卫生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前健康
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离岗或转岗时体格检查和职业病健康筛查。
4.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为()o
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
置
C、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D、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可以辞退
答案:ABC
解析: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
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
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康复费用,伤残
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
执行。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
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⑴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
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
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5.国家对从事()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A、高毒
B、高危粉尘
C、强酸、强碱
D、放射性
答案:ABD
解析: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
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6.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
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等内容。
A、种类
B、后果
C、预防
D、应急救治措施
答案:ABCD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
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
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7.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有害气体可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法。大致
的方法有()、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等。
A、洗涤法
B、吸附法
C、静电法
Dv隔离法
答案:ABC
解析: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根据输送介质特
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1口有害气体净化方
法: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高空排放法。
8.催化燃烧法主要用于净化机电、轻工行业产生的苯、0、烷和酚类等有机蒸气。
A、醇
B、酯
C、酸
D、醛
答案:ABCD
9.噪声的控制措施包括(九
A、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
B、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C、加强通风
D、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答案:ABD
解析:加强通风必然不可能控制噪声
10.化学性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MAC)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IIzL)
D、平均值
答案:ABC
解析: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
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
A、报警装置
B、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C、冲洗设备
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答案:ABCD
解析:《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七条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
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c
A、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B、劳动者的职业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
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后关
个人健康资料。
13.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生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应配置()o
Ax防护设备
B、报警装置
C、个人剂量计
D、逃生设备
答案:ABCD
解析: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
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个人剂量计。
14.劳动者可以在()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临时居住地
D、经常居住地
答案:ABD
解析:疑似职业病的劳动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
选择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断,这里所指的职业病诊断机构
必须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由该机构组织三
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诊断证明书由参加诊断的医师
共同签署,然后机构审核盖章。
15.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包括0。
A、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
B、局部排气罩
c、个体防护
D、气体净化
答案:ABCD
解析: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如下: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局部排气罩;排出
气体的净化;个体防护。
16.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中,用人单位有哪些责任与义务0。
A、安排职业病诊断与复查
B、承担诊断与鉴定费用
C、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D、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答案:ABCD
解析: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职业
病诊断、鉴定的相关义务包括:及时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
报告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等。
1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
工程()。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预算
答案:ABC
解析: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所需要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8.用人单位发现确诊的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卫生监督机构
答案:ABC
解析:用人单位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
行政部门报告。一、《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
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
门报告。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
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
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9.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逃生装置
B、中文警示说明
C、警示标识
D、防护设备
答案:BC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
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
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20.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
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0、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主要成份
B、用法、用量
C、存在的有害因素
D、产品特性
答案:ACD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
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
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仝使用
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
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21.对高毒作业场所配置()。
A、淋浴间
B、物品存放专用间
C、女工冲洗间
D、医疗室
答案:ABC
解析:高毒物品作业的具体要求有关辅助设施的特殊规定:1、从事高毒物品作业
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处理从事高毒物品作
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
22.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人进行0。
A、治疗
B、康复
C、疗养
D、定期检查
答案:AB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23.常用职业危害评价方法有()。
A、类比法
B、定量法
C、检查表法
D、定性法
答案:ABC
解析:我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采用的方法将:类比法、风险评估法、检
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却经验法,必要时可借鉴其他评价方法。
24.对0,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
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备
B、职业病防护设备
C、应急救援设施
D、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答案: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对职业病防护设备、
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
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25.依据消声机理,消声器主要分为()消声器。
A、吸收式
B、阻抗复合
C、阻性
D、抗性
答案:BCD
解析:消声器根据消声机理分类可分为六种主要的类型: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
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孔板消声器、小孔消声器和有源消声器。
判断题
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病毒、病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设置报警装置,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
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和必要的泄险区。
2.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
什么危害因素。()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不仅是用人
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同时也是劳动者应该享有的知情权。
3.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
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共同承担〃0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卤期间和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c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
人单位承担。
4.改进工艺、加强通风、密闭操作、湿式作业等都是防尘的有效方法。()
Ax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略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
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Av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
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
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第八条作业工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
次。
7.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I。0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
业卫生培训I,或者未对劳动者个人职业病防护采取指导、督促措施的,由卫生行政
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8.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体检工作结束30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
检查报告。()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职业
健康检查结果,包括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
报告,书面告知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将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
康检查机构的建议等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9.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1小时/工作日、40”
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一个工作日内,各时段接触职业性化学物浓度与
时间乘积的和,除以规定工作时间(8小时),不应超过的接触水平。
10.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Ax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安排拟从事接触某种或某些职业病
危害作业的人员,包括新招工进厂准备安排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从无害岗位准
备调到有害作业岗位的作业人员、从甲种有害作业岗位准备调到乙种有害作业岗
位的人员、从事某些特殊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等)进行上岗前职业
健康检查。
11.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健康没有危害,因此,生产过程中不必防范噪声。()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略
12.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将救援人员与公众隔
离开来.患者的抢救治疗、指挥机构设在此区内.0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其内外分别是危害区和洁净区,此区域内
的人员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出入此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
13.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其
正确使用。()
Ax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
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
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14.指令性标识的背景色为蓝色,标示图及外圈均为白色安全色至少要覆盖总面
积的50%。()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图形标志,基本形式是黑
色圆形边框,图形是白色,背景为蓝色。
15.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
警示说明。0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
应当在具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
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6.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
Ax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申报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工作
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
17.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
Av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
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18.工业企业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对因建设工程需要不能避开的,不需采取相
应的措施。()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5.1.2工业企业选址宜避开自然疫源地;
对于因建设工程需要等原因不能避开的,应设计具体的疫情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9.职业健康体检具有法律强制性。()
Ax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职业健康体检不同于普通体检,普通体检是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而设定
体检项目进行的体检,有一定的随意性。而职业健康体检则是法律规定必须做的,
其体检项目及周期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紧密相关,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20.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2h以上的采样。()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中表示
长时间采样(Longtimesampling)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
21.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
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略
22.为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应按职业禁忌症的要求分配工作。()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略
23.有哮喘病的患者可以从事粉尘作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所从事的工作要远离刺激性气体,粉尘,油烟等,同时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化生实验试题及答案
- 电商赋能农业产业链的实践研究试题及答案
- 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2025年应用效果实证分析报告
- 电商助力农业创新考试试题及答案
- 职称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民航招飞英语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需求的响应机制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护士条例考试试题及答案
- 演讲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电能表重点试题及答案
- 医用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历年考试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讲座课件
- 新教师入职培训新学期新教师入职培训课件
- 2023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总
- Spring Boot从入门到实战(知识点+实例)
- 《企业会计准则第 25 号-保险合同》应用指南
- 手术物品清点标准操作程序-手术物品清点流程
- 武术基本功五步拳 教案6篇
- 超构表面透镜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应用
- 小水滴的诉说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