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贵州省高二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贵州省高二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贵州省高二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贵州省高二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贵州省高二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贵州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升华 B.胆矾研磨 C.钢铁生锈 D.氯气液化【答案】C【解析】【详解】A.碘的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胆矾研磨过程中,胆矾由块状变成粉末状,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钢铁生锈过程中,铁、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以三氧化二铁为主要物质的铁锈,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D.氯气液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C。2.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CaO B.CO2 C.KOH D.Na2SO4【答案】C【解析】【详解】A.CaO属于金属氧化物,A错误;B.CO2属于氧化物,B错误;C.KOH属于碱,C正确;D.Na2SO4属于盐,D错误;答案选C。3.下列仪器为冷凝管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A.图示仪器为(直形)冷凝管,A符合题意;B.图示仪器为分液漏斗,B不符合题意;C.图示仪器为锥形瓶,C不符合题意;D.图示仪器为蒸馏烧瓶,D不符合题意;故选A。4.下列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甲烷 B.食盐 C.乙烯 D.苯【答案】B【解析】【详解】甲烷、乙烯、苯均为常见的有机物,NaCl为常见的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B。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A.NaOH溶液 B.Na2SO4溶液 C.HNO3溶液 D.稀豆浆【答案】D【解析】【详解】当光束通过分散系胶体时,可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稀豆浆有胶体的成分,而NaOH溶液、Na2SO4溶液、HNO3溶液均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故答案为:D。6.下列表示过滤装置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A.图示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属于过滤装置,A符合题意;B.图示为蒸发装置,B不符合题意;C.图示为分液装置,C不符合题意;D.图示为蒸馏装置,D不符和题意;故选A。7.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aCO3CaO+CO2↑ B.Mg+2HCl=MgCl2+H2↑C.C+O2CO2 D.NaOH+HCl=NaCl+H2O【答案】C【解析】【分析】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详解】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A错误;B.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C.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D.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D错误;故选C。8.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其中Cl的化合价为A.-1 B.0 C.+4 D.+5【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二氧化氯(ClO2)中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Cl的化合价为+4价,故答案为:C。9.运输酒精的罐车上,应张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没有腐蚀性、放射性以及爆炸性;故选A。10.下列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H2O B.NaCl C.HCl D.CH4【答案】B【解析】【分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以及铵盐中存在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详解】A.H2O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故A不选;B.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故B选;C.HCl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故C不选;D.CH4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故D不选;答案选B。11.在化学反应Fe+CuSO4=Cu+FeSO4中,作氧化剂的是A.FeSO4 B.Cu C.CuSO4 D.Fe【答案】C【解析】【详解】在化学反应Fe+CuSO4=Cu+FeSO4中,CuSO4中Cu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0价的Cu,被还原,作氧化剂,故答案为:C。12.Se的一种核素为Se,其中“78”表示A.质子数 B.质量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子构成,其中A代表质量数,Z代表质子数,中子数=A-Z,据此分析;【详解】根据上述分析,78代表Se的质量数,故B符合题意;答案为B。13.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的是A.乙醇 B.醋酸 C.甲烷 D.苯【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乙醇、甲烷、苯均不能与CaCO3反应,只有乙酸能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H3COO)2Ca可用于出水垢,反应原理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故答案为:B。14.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u2+、Fe3+、SO B.Al3+、NO、OH-C.Na+、Cl-、K+ D.H+、Cl-、CO【答案】C【解析】【详解】A.Cu2+是蓝色的,Fe3+是黄色的,溶液有颜色,A不符合题意;B.Al3+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共存,B不符合题意;C.溶液没有颜色,且各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共存,C符合题意;D.H+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下列物质灼烧时,火焰颜色呈黄色的是A.NaOH B.CuSO4 C.FeCl3 D.KNO3【答案】A【解析】【详解】进行焰色试验时,若火焰呈黄色,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Na元素,故答案为:A。16.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为无色气体的是A.二氧化氮 B.氯气 C.碘 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错误;B.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错误;C.碘为紫黑色固体,C错误;D.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D正确;答案选D。17.如图所示的球棍模型能表示的物质为A.CH2=CH2 B.CH3CH2CH3 C.CH3COOH D.CH3CH3【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图示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可知,白球代表H,灰球代表C,黑球代表O,故该球棍模型代表的物质是乙酸即CH3COOH,故答案为:C。18.下列物质为光纤制品主要成分的是A.金刚石 B.大理石 C.铝合金 D.二氧化硅【答案】D【解析】【详解】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效应,所以光纤制品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选D。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手直接拿着试管加热 B.用过滤装置分离汽油和水C.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D.用托盘天平称量5.8gKCl固体【答案】D【解析】【详解】A.应该用试管夹套取试管加热,A错误;B.过滤装置是用于固液分离,分离汽油和水应采用萃取,B错误;C.不应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易引起火灾,应该熄灭酒精灯再添加酒精,C错误;D.托盘天平的分度值为0.1g,可以用托盘天平称量5.8gKCl固体,D正确;答案选D。20.已知乙烯能够使溴水褪色,发生的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该反应属于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酯化反应D.水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中乙烯能够使溴水褪色可知,本题考查乙烯化学性质,运用乙烯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分析。【详解】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中,乙烯分子中的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断裂,反应后生成了饱和的碳碳单键,该变化符合加成反应概念,所以该反应为加成反应,答案选A。2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L0.5mol/LCu(NO3)2溶液中含NO的数目是A.2NA B.NA C.0.1NA D.0.05NA【答案】B【解析】【详解】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1L×0.5mol/L=0.5mol,含有NO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即含有NO的数目是NA,故选项B正确;答案为B。2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B.氢气的燃烧C.氧化钙和水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B.物质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故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B错误;C.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D.Ba(OH)2•8H2O与NH4Cl固体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正确;故选D。23.K2SO4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K2SO4=K++SO B.K2SO4=2K++SOC.K2SO4=K++2SO D.K2SO4=K2++SO【答案】B【解析】【详解】硫酸钾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K+和SO,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故选B。24.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蔗糖 B.KNO3 C.NaOH D.HNO3【答案】A【解析】【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蔗糖为有机物,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A符合题意;B.KNO3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NaOH属于碱,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D.HNO3属于酸,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向下列四种溶液中分别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的是A.FeCl3溶液 B.AlCl3溶液 C.CuSO4溶液 D.NaCl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Fe3+与SCN-反应生成Fe(SCN)3,显红色;SCN-与AlCl3、CuSO4、NaCl都不显示红色;故选A。26.如图为某学习小组制取并验证Cl2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B.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C.b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Cl2,防止污染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该实验为制取并验证Cl2性质的实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用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因氯气有毒,所以要用碱液吸收。【详解】A.由仪器构造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A正确;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用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故B错误;C.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b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故C正确;D.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故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防止污染环境,故D正确;答案选B。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用于杀菌消毒 B.二氧化硫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四氧化三铁是红色固体 D.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答案】D【解析】【详解】A.活性炭可吸附色素、气味等,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错误;C.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故C错误;D.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D正确;答案选D。28.下列属于原电池装置并能产生电流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没有形成闭合电路,不能产生电流,A错误;B.虽然形成闭合电路,但是点个电极相同,不能形成原电池,B错误;C.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有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的回路,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正确;D.酒精不是电解质不能产生电流,D错误;答案选C。29.标准状况下,64gSO2的体积约为A.11.2L B.22.4L C.33.6L D.44.8L【答案】B【解析】【详解】64g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mol×22.4L/mol=22.4L,故B正确;答案为B。30.向稀硝酸酸化的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Na+ B.Cl- C.Mg2+ D.NH【答案】B【解析】【详解】向稀硝酸酸化的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反应原理为:Ag++Cl-=AgCl↓,AgCl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答案为:B。31.下列各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烷和乙烷 B.乙醇和乙酸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苯和乙烯【答案】C【解析】【分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它们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分析;【详解】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它们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均属于烷烃,互为同系物,故A不符合题意;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它们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C.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均为C4H10,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题意;D.苯的分子式为C6H6,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它们分子式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32.如图为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SiSA.原子半径:Si<N B.非金属性:Si>SC.Si是一种金属元素 D.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答案】D【解析】【详解】A.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Si>C>N,故A错误;B.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Si<S,故B错误;C.Si虽然外貌像金属,但在化学反应中更多地显非金属性,通常被认为是非金属,故C错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S为第VIA族元素,则最外层电子数是6,故D正确;答案选D。33.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甘氨酸 B.甘油 C.乙酸 D.纤维素【答案】D【解析】【分析】高分子化合物是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物质。【详解】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上述物质中,甘氨酸、甘油和乙酸均是小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综上,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34.下列属于碱性食物的是A.苹果 B.猪肉 C.牛肉 D.鸡肉【答案】A【解析】【详解】有些食物含非金属元素较多,如氯、硫、磷等,在人体内代谢后可形成阴离子酸根,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酸性食物,习惯上称为酸性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如谷类、肉类、蛋类、鱼贝类等;有些食物含金属元素较多,如钾、钠、钙、镁等,在人体内代谢后可形成含金属阳离子的碱性物质,这类食物在生理上称为成碱性食物,习惯上称为碱性食物,蔬菜、水果、薯类、大豆等多为碱性食物;因此属于碱性食物的是苹果,猪肉、牛肉、鸡肉属于酸性食物;选项A符合题意;答案为A。35.必需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不属于人体中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碘元素 B.钙元素 C.锌元素 D.铁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钙元素是人体的常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碘元素、锌元素、铁元素均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故答案为:B。36.“树立健康新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下列不属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是A.适度参加体育运动 B.暴饮暴食C.正确使用药物 D.多吃蔬菜水果【答案】B【解析】【详解】A.适度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属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故A不符合题意;B.暴饮暴食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多危害,故B符合题意;C.正确使用药物属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故C不符合题意;D.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人体的维生素,做到营养均衡,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37.“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A.青霉素 B.海洛因 C.冰毒 D.吗啡【答案】A【解析】【详解】海洛因、冰毒、吗啡均属于毒品,而青霉素属于抗生素,属于抗菌药品中的一种,不属于毒品。38.下列回收物属于金属制品的是A.图甲:矿泉水瓶 B.图乙:废弃报刊 C.图丙:易拉罐 D.图丁:旧衣物【答案】C【解析】【详解】A.一般矿泉水瓶的材料是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在此基础上添加相应的有机溶剂,经过高温加热后,由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A错误;B.废弃报刊原料来自木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错误;C.易拉罐主要成分为铝,属于金属制品,C正确;D.旧衣物主要成分为,腈纶、棉,不属于金属制品,D错误;答案选C。39.下列属于新型合金的是A.铁合金 B.钛合金 C.铜合金 D.铝合金【答案】B【解析】【分析】为满足某些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设计和合成了许多新型合金,如储氢合金,其中钛合金、耐热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领域。【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铁合金、铜合金及铝合金是传统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钛合金属于新型合金,符合题意。故选B。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C.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D.钢铁在自然界中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A【解析】【详解】A.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食品,核心是从源头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A错误;B.阿司匹林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合成药物,B正确;C.食盐具有咸味,所以食盐可作调味剂,腌制食品时,食盐可进入食品内液产生浓度差,形成细菌不易生长的环境,也可作食品防腐剂,C正确;D.钢铁在自然界中溶液构成铁碳原电池,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D正确;故选A。41.“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下列不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A.CO B.SO2 C.HCHO D.N2【答案】D【解析】【详解】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装修使用的装饰材料,包括CO、SO2等无机物和HCHO等有机物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而N2不会污染空气,不是污染物。故答案为:D。4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B.提倡绿色出行可以改善大气质量C.工业污水不需处理可以直接排放 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答案】C【解析】【详解】A.CO2可以形成温室效应,A不符合题意;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碳的排放可以改善大气质量,B不符合题意;C.工业污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才可以排放,C符合题意;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改善大气质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C。43.向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明矾,水由浑浊变澄清采用的处理方法是A.混凝法 B.中和法 C.氧化还原法 D.沉淀法【答案】A【解析】【详解】A.通过Al3+或者Fe3+水解产生胶体从而吸附水体中细微悬浮物,产生浮絮或沉淀,产生净水效果的方法称为混凝法,A符合题意;B.通过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溶液酸性或碱性降低,成为中性溶液的方法是中和法,B不符合题意;C.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特定成分生成我们需要的物质,进而进行下一步处理的方法是氧化还原法,C不符合题意;D.通过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从而除去特定成分的方法就是沉淀法,D不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A。44.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选项ABCD垃圾废易拉罐残羹剩渣废塑料瓶废旧电池分类标志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废易拉罐主要材料是铝质,属于可回收垃圾,A正确;B.残羹冷炙属于厨余垃圾,B正确;C.废塑料瓶主要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制成,也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C错误;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将污染土壤、地下水等,属于有害垃圾,D正确;故答案为:C。45.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太阳能【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属于新能源,故选D。46.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C.使用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热变小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C【解析】【详解】A.=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根据图示能量变化可知,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所以<0,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B.因为生成物的能量更低,所以生成物更稳定,B正确;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即使用催化剂,反应热不变,C错误;D.根据图示能量变化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正确;故选C。47.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KOH B.H2SO4 C.Na2CO3 D.H2CO3【答案】D【解析】【详解】A.KOH

是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A不合题意;B.H2SO4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B不合题意;

C.Na2CO3是盐类,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C不合题意;D.H2CO3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CO(g)+H2(g)

△H>0,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 C.移走CO D.加入催化剂【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已知C(s)+H2O(g)CO(g)+H2(g)

△H>0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结合勒夏特列原理解题即可:A.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不合题意;B.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符合题意;

C.移走CO即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不合题意;D.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是平衡发生移动,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49.已知N2H4(l)+O2(g)=N2(g)+2H2O(l)ΔH=-622kJ/mol为肼(N2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则0.5molN2H4(l)在该条件下完全燃烧时A.放出311kJ热量 B.吸收311kJ热量 C.放出1244kJ热量 D.吸收1244kJ热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热反应方程式可知,ΔH<0,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0.5mol液态肼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5mol×622kJ/mol=311kJ,故A正确;答案为A。50.下列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BaCl2 B.KNO3 C.Na2SO4 D.NH4Cl【答案】D【解析】【分析】盐类水解遵循“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规律。【详解】A.BaCl2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A不符合题意;B.KNO3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B不符合题意;C.Na2SO4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C不符合题意;D.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中铵根离子会发生水解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和氢离子,D符合题意;故选D。51.一定条件下,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6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min末测得N2的物质的量是1mol。则在2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v(N2)=0.5mol/(L•min) B.v(H2)=1.0mol/(L•min)C.v(NH3)=1.5mol/(L•min) D.v(NH3)=2.0mol/(L•min)【答案】A【解析】【分析】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6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min末测得N2的物质的量是1mol,则转化的N2的物质的量为2mol-1mol=1mol,根据速率公式可知,在2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2)=0.5mol/(L•min),据此结合速率之比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分析。【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v(N2)=0.5mol/(L•min),A正确;B.v(H2)=3v(N2)=1.5mol/(L•min),B错误;C.v(NH3)=2v(N2)=1.0mol/(L•min),C错误;D.v(NH3)=2v(N2)=1.0mol/(L•min),D错误;故选A。52.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A.1.0×10-2mol/L B.1.0×10-12mol/L C.1.0×102mol/L D.1.0×1012mol/L【答案】B【解析】【详解】常温下,Kw=1×10-14,即c(H+)·c(OH-)=1×10-14,pH为12的NaOH溶液中,c(H+)=1×10-12mol·L-1,因为溶液中的氢离子是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故水电离出的c(H+)为1.0×10-12mol/L;故选B。5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C的百分含量在不同压强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m+n<p B.P1>P2;m+n>pC.P1<P2;m+n>p D.P1<P2;m+n<p【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像可知,P1先达到平衡,因此P1>P2;压强增大,C的百分含量减少,即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m+n<p,故只有A符合题意;答案选A。54.已知25℃时,Ksp(Ag2SO4)=1.4×10-5,Ksp(Ag2S)=6.3×10-50。在c(SO)=c(S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AgNO3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2-先沉淀 B.SO先沉淀C.SO和S2-同时沉淀 D.SO和S2-都不沉淀【答案】A【解析】【详解】当c(SO)=c(S2-)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析出沉淀需要的Ag+浓度分别为:c(Ag+)1==,c(Ag+)2==,由c(Ag+)1>c(Ag+)2可知,先析出Ag2S沉淀,故答案为:A。55.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钢铁腐蚀的是A.将钢铁表面钝化 B.将钢铁闸门与锌块相连C.将钢铁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D.将钢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答案】C【解析】【详解】A.钢铁表面钝化,在钢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故A不符合题意;B.将钢铁闸门与锌块相连,构成原电池,因为锌的金属性强于铁,因此锌作负极,闸门作正极,可以减少钢铁的腐蚀,这叫牺牲阳极法,故B不符合题意;C.钢铁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加速钢铁的腐蚀,故C符合题意;D.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构成电解池,根据电解原理,钢铁作阴极,不参与反应,可以减少钢铁的腐蚀,这叫外加电流法,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56.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电极为阳极 B.b电极上有O2逸出C.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溶液中的SO向a电极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CuSO4溶液中含有Cu2+、H+、S、OH-,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在阴极放电顺序为Cu2+>H+,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阳极放电顺序为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