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杂交中稻直播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实践调查研究_第1页
乌江杂交中稻直播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实践调查研究_第2页
乌江杂交中稻直播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实践调查研究_第3页
乌江杂交中稻直播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实践调查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经过多年的水稻直播栽培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调查研究,安徽省和县乌江镇摸索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杂交中稻配套栽培技术。该技术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效益,减轻了农民种植水稻的劳动强度,为乌江镇水稻规模化种植、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技术要点是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实施配套的水分管理、合理的肥料运筹、科学化学除草和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措施,达到水稻丰产丰收的目标。关键词:水稻;直播;病虫害绿色防控2010年以来,为了减轻农民的水稻生产劳动强度,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和县农民普遍实行水稻直播栽培。经过多年实践表明,水稻直播栽培通过精细耕作,科学管理,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一般产量达到600kg/667m2,而且省工、省时、省力,尤其对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务工经商、缺乏劳动力和机械的小农户,实行水稻直播尤为合适。为此,近年来乌江镇农技部门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正确引导农民选用推广优良品种、农业投入品和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同时开展了杂交中稻直播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和调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摸索出一套乌江镇的杂交中稻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1直播水稻生产的特点1.1直播水稻生产的优势减轻水稻生产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过去传统的手插秧栽培必须经过精整秧田、播种育秧、拔秧、移栽等农事措施才能完成生产工序,一般1个劳动力一天最多能栽插667m2,插秧方式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强度很大。而直播栽培就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体质较弱的劳动力也可操作,1个劳动力一天至少可以播种4000m2,与前者相比,可提高工效5~6倍。免去了育秧、移栽等工序,节省生产成本。育秧移栽的秧田耕作、灌水、施肥、管理等成本,每667m2至少需要160元,如按秧田与大田1∶8的比例推算,每667m2大田育秧成本需要20元,插秧劳务费100元,两项合计支出120元。管理期间还造成了水、电、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水稻直播是节本、节能、省工的栽培方法。避免了人为的伤根、损苗。水稻在移栽过程中,无论是拔秧还是移栽,水稻产生断根、伤苗在所难免。移栽秧苗插入大田还要有一段缓慢生长过程。经观察,水稻在适宜的环境下7天左右产生1个分蘖,而直播水稻进入分蘖期前没有缓苗过程,因此分蘖节位较低,产生分蘖相对较多,成穗率相对较高。避免了秧龄对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示范表明,一般中稻品种秧龄期为30~35天,此后每延长5天秧龄,大田植株高度降低3~5cm,产量减少10%左右,而且影响幅度方面是早熟品种大于晚熟品种。因此,直播栽培水稻没有秧龄期,不受秧龄对产量的影响。直播水稻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吸肥快。插秧的水稻秧苗根系一般分布在3~5cm厚的土层,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必须经过土壤渗透,其中部分肥料被土壤吸收,只有通过烤田,根系向上生长才能吸收,肥料利用率较低。直播水稻根系大多集中于土壤表层,在同等施肥量的条件下具有吸肥快的特点。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相对平衡。插秧一般是几棵苗子挤在1个穴内,植株生长发育受到空间限制,相对容易造成秧苗强弱两极分化,分蘖成穗大小悬殊差异较大;而直播水稻绝大多数的种子均匀散落在田间,自然生长状态良好,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相对平衡,穗型悬殊差异较小,容易产生多穗大穗,单位面积产量高。1.2直播水稻的缺点直播水稻田间杂草发生较多。由于直播水稻田间创造了水稻与杂草共生的条件,杂草频繁萌发,而长势较强,草相复杂,产生抗性较快,容易形成草荒,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在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消灭草害。水稻植株容易倒伏。水稻直播根系入土较浅,茎秆节间(含分蘖节)大多在土层上面,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甚至烤田不到位,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不强,在生长中后期遇到台风更容易倒伏,对产量影响较大。为此,在选择品种与栽培管理上要实行技术综合配套,才能发挥水稻直播栽培的增产优势。2直播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直播水稻由于缩短了插秧后的缓苗期,一般比人工栽插或机插秧生育期短10天左右,据观察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生育期随之缩短,主茎叶少1~2片,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提高,结实率平均在85%以上,千粒重提高0.5%~1%,直播水稻分蘖能力强,要及时烤田,控制分蘖,维持合理的植株群体结构,协调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争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大穗及较高的结实率和粒重。一般要求全苗后有基本苗6万左右,分蘖高峰期茎蘖苗达40万~45万,最终有效穗数达16万~20万穗。根据试验示范和乌江镇近几年直播水稻生产调查测产结果表明,乌江镇的直播水稻600kg/667m2产量指标,其理想的产量结构如下:大穗型品种(组合)为每667m2有效穗16万~18万,每穗20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g左右;多穗型品种(组合)为每667m2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16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g左右。根据直播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与插秧水稻的不同生态优势和弊端,栽培措施上要抓住一播全苗,提高出苗率和除草及防止倒伏等三个关键环节,辅之以精细的水分调度、合理的肥料运筹,科学配方施肥和精准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措施,达到水稻增产提质增效的目标。3杂交中稻配套栽培关键技术乌江镇常年水稻种植面积8.7万亩,杂交中稻面积约7.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5%以上。笔者根据乌江镇实际和种植制度,重点阐述杂交中稻配套栽培关键技术。3.1选择优良品种乌江镇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较多,水稻茬口类型复杂,有小麦(油菜)茬口水稻,也有各类蔬菜和五早作物(早瓜类、早豆类、早薯类、早玉米、早叶菜类)茬口,还有少量冬闲田茬口。根据乌江镇茬口类型、土质及时间安排,应选择生育期为135~145天的,茎秆粗壮,分蘖较强,耐肥抗倒,株高适中,穗大粒多,高产优质的品种,如徽两优898、徽两优586、徽两优丝苗、Y两优911、Y两优1998等。3.2精细整地冬闲田茬口一般要求耕耙2遍,第一次耕耙在播种前8~10天,第二次耕耙在播种前2~3天,特别是第二次耕耙要求浅水耖平耙细,四周及中间要拖出排水沟,力争做到田平、草净、面糊、下实,田面平整无积水。油菜、小麦或蔬菜茬口一般耕耙一次,但要做到精耕细整,拾除残茬草根,提高质量,确保一播全苗。3.3催芽播种其工序为精选种子、晒种、药剂浸种、催芽露白、播种。3.3.1播种期的确定冬闲田茬口要及早耕翻晒垡,一般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播种,油菜或小麦茬口、蔬菜茬口应及时腾茬耕耙、播种,一般在6月上旬前。在此期间范围内一般较容易获得高产,延迟播种期的产量可能下降。较早提前播种,由于受冷空气影响,田间容易出现烂种烂牙。此外杂交中稻的扬花期可能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期相遇,影响水稻结实率。3.3.2进行药剂浸种催芽具体浸种消毒方法:(1)晒种。浸种前2天将种子晒2天,晒种时要经常翻动,切忌在水泥场上晒种,防止烫伤种子的胚芽。(2)浸种灵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小时,再用浸种灵2g兑水10kg,浸泡种子5kg,一般采取白天浸种夜晚露的方法,进行浸种消毒,浸种1~2天,即可将种子用清水洗净进行催芽,一般催至露白,晾至微干播种。(3)强氯精浸种。每包(3g装)强氯精加水1.5kg,可消毒1.5kg稻种。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小时,捞出放入药液中再浸12小时,再捞出用清水反复淘洗干净,采取白天浸夜晚露的方法浸种至露白,晾至微干播种。3.3.3播种直播稻播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为此,一定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分蘖特性,确定播种量。一般每667m2的播种量为1.5~1.75kg;播种时先播种谷的70%,留30%的种谷补稀补缺,从而确保播种均匀。湿润播种的保持畦面无积水,播后进行踏谷;水直播的待浮泥即将沉实播种,稻谷深度以谷粒正好陷入泥中为好。4配套田间管理措施4.1水分管理直播水稻水浆管理必须与施肥、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相协调,实行节水灌溉,科学管理水资源,节约生产成本。湿润直播田播种后灌浅水,让其自然落干,遇到阴雨天排干水,暴雨天灌水护谷护苗,如果需水可灌跑马水,边灌边排。3~5叶期采取田间湿润灌溉,促进早快分蘖,5~7叶期开始开始多次烤田,控制分蘖,防止后期倒伏。烤田时拷至田边出现鸡花裂,中间不陷脚,新根外露为标准。水直播田在播后第二天排水,做到畦面无积水,进行轻度晒田(俗语烤秧火),3叶期后田间管理与湿润播种方法基本相同。在水稻分蘖期田间适当保持水层,适时放水露天或烤田,控制水稻无效分蘖,协调土壤理化性状,保持水稻植株根系活力。圆秆拔节期保持浅水层,并做到后水不搭前水,抽穗到灌浆期田间保持浅水层;灌浆中期至黄熟期,灌一次水落一次干,干干湿湿,达到水气协调,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粒重,切忌断水过早或灌水过多,防止早衰,保证活熟到老,秆青子黄。在水稻收获前7~10天断水。4.2肥料运筹直播水稻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潜力大,一般产量达到600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甚至达到700kg以上。纯氮总量要控制在13kg左右,同时要增磷补钾,配合施用适量硅肥、锌肥等。根据直播稻不同生育阶段及其需肥规律,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即前期要施足基肥,早施苗肥,促进植株早发,长足长大分蘖,中期少施或不施肥,以减少分蘖,控制田间群体生长量,后期要根据田间群体长势和天气状况,施好保花肥,喷施壮粒肥,达到提高成穗率,攻大穗,争粒重。一般667m2基施25%复混肥50kg,尿素5kg,锌肥1kg,三叶期施用尿素3~5kg,氯化钾10~15kg;长势较弱较差的田块在5~6叶期施好平衡肥,一般施肥尿素5~7.5kg、氯化钾10kg;在圆秆期根据苗情施好保花肥,一般施肥尿素5~7.5kg、氯化钾10kg。齐穗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对于蔬菜茬口、瓜后稻可酌情减少施肥量,防止倒伏。4.3科学化学除草直播稻高产瓶颈就是草害,除草是直播稻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播稻田间杂草与水稻共生共长,种类多,生长期参差不齐,而且草相复杂,应及时采用农事措施和科学化学除草,消灭草害。稻田杂草重点防控千金子、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水苋菜属、水竹叶、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莎草科杂草。其总体方针是“一封、二杀、三补”,即“一封”是催芽播种的播后2~4天,用扫茀特100~115mL兑水40kg全田畦面喷雾,喷雾前保持田间湿润无积水,喷后保持畦面湿润3天;“二杀”是在秧苗3叶期用秧苗清30g兑水40kg全田喷雾,喷雾前保持田间湿润无积水,喷后24小时灌水,保持水面3天;“三补”是在4叶期后选择性进行化学除草,用乙苄合剂40g拌尿素2.5~3.0kg全田均匀撒施,对双子叶杂草较重的田块,可用野老直播防治,对千金子较重的田块,用氰氟草酯防治。在施用化学药剂除草时一定要细致谨慎,要注意用药方法,选用对路农药,要适时、适量,切忌盲目加大或减少药量,以免水稻植株产生药害,或者达不到预期的除草效果。4.4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直播稻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当地农技部门及植保站的病虫情报,进行田间实际虫情调查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化学防治。当虫情达不到防治指标时,不使用化学农药,同时要采用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治病虫害,做到安全用药,最大程度地保护害虫天敌,提升水稻稻米质量。在乌江镇区域,重点抓好水稻立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和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4.4.1水稻病害的防治水稻立枯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40~50kg喷雾或70%敌克松原粉100g拌细土15kg撒施防治。水稻纹枯病:用2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或12.5%井蜡芽水剂20兑水40~50kg在水稻分蘖期后喷雾防治。水稻稻曲病:用43%戊唑醇水悬浮剂10~12mL或12%井烯唑可湿性粉剂75g兑水40~50kg在水稻抽穗前7~12天喷雾防治。水稻稻瘟病: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或40%稻瘟灵乳油60~70mL兑水40~50kg,在水稻秧苗期或田间发病中心或急性型叶瘟病斑出现时喷雾防治。防治穗颈瘟应在破口抽穗期前7~12天打药。4.4.2水稻虫害的防治水稻二化螟:用1.8%阿维菌素防治乳油40mL加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0g或20%丁烯氟虫氰乳油40~50mL兑水40~50kg喷雾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用1.8%阿维菌素防治乳油60mL或40%毒死蜱乳油100mL或40%丙溴磷乳油50mL兑水40~50kg喷雾防治。水稻稻蓟马:用18%杀虫双水剂250mL或80%敌敌畏乳油50mL,兑水40~50kg,在水稻秧苗卷叶尖率达50%以上的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