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2021年军队文职考试《汉语言文学》真题_第1页
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2021年军队文职考试《汉语言文学》真题_第2页
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2021年军队文职考试《汉语言文学》真题_第3页
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2021年军队文职考试《汉语言文学》真题_第4页
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2021年军队文职考试《汉语言文学》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2021年军队文职考试《汉语言文学》真题单选题(共50题,共50分)(1.)—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A.音素B.音位C.(江南博哥)语素D.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音素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B项,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C项,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D项,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2.)下列句中括号类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沛公欲(王)关中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B.复道行空,不霖何(虹)C.(舞)幽堑之潜蚊D.素(善)留侯张良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例句是名词作动词,称王。“王”读作“weing”。A项,名词作状语,亲手。B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D项,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故B项的活用类型和例句相同。(3.)我国已发现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籀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B项,金文又称钟鼎文,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起源于商代,发展于周代,是对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C项,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的字体,通行于秦代。D项,籀文即大篆,起源于西周末年。(4.)从发音部位看是舌尖中音,从发音方法看是鼻音的声母是()。A.dB.IC.mD.n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舌尖中音有d、t、n、l。鼻音有m、n、ng。因此既是舌尖中音又是鼻音的是n。(5.)下列不属于象征性符号的是()。A.数学符号中的等号B.化学试剂上的骷髅头标志C.包装箱上的高脚杯和雨伞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的标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由此可将符号分为象征性符号和非象征性符号。象征性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如国旗、国徽、包装箱上的高脚杯和雨伞、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标志等;非象征性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什么形式表达什么意义,是人们主观规定的,如有人用“V”表示正确,有人则用“〇”表示正确。(6.)以“土地”“太阳”为诗歌中心意象的诗人是()。A.戴望舒B.穆旦C.卞之琳D.艾青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艾青的诗歌以“土地”“太阳”为中心意象,反映了祖国和人民遭遇的苦难和不幸,鲜明地传达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对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7.)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性作品是()。A.《剪辑错了的故事》B.《绿化树》C.《最后一个渔错儿》D.《大墙下的红玉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979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视为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B项,张贤亮的《绿化树》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C项,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D项,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8.)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是()。A.《雨夜》B.《死水》C.《红烛》D.《七子之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死水》创作于1925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描写,揭露并讽刺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与黑暗政府誓不两立的决心及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9.)《诗经》被划分为“风”“雅”“颂”的依据是()。A.地理区域B.政治因素C.用途和音乐D.内容和主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音乐曲调,“国风”指各地的民间歌谣,共160篇;“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共105篇;“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共40篇。(10.)()又称《春秋外传》。A.《左传》B.《战国策》C.《国语》D.《尚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21卷,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11.)《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A.司马迁《史记》B.萧统《文选》C.郭茂倩《乐府诗集》D.徐陵《玉台新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它收人《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12.)下列不属于抒情性作品主要结构要素的是()。A.声音B.故事C.画面D.情感经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抒情性作品具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而形成抒情性作品的意义。(13.)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是()。A.共鸣B.净化C.领悟D.余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B项,净化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人高潮的又一表现。C项,领悟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是文学接受活动的最高境界。D项,余味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14.)以一位走方郎中的游历为主线的谴责小说是()。A.《孽海花》(曾朴)B.《老残游记》(刘鹗)C.《官场现形记》(李宝嘉)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老残游记》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通过记述老残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开掘,反映了作者对中国封建主义官僚政治及当时文化心态的透视与反思。(15.)我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A.《阿Q正传》B.《沉沦》C.《狂人日记》D.《潘先生在难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部小说标志着新文学创作的开端。A项,《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于1921年底的一部中篇小说。B项,《沉沦》是郁达夫定稿于1921年5月的一部短篇小说。D项,《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写于1924年的一部短篇小说。(16.)下列句子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B.秋毫不敢有所近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知”同“智”,智慧。B项无通假字。C项,“与”同“举”,推举。D项,“诎”同“屈”,弯曲。(17.)下列属于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是()。A.涓生B.子君C.七斤D.阿Q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涓生是《伤逝》中一个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B项,子君是《伤逝》中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形象。C项,七斤是《风波》中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的农民形象。D项,阿Q是《阿Q正传》中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形象。(18.)下列句子中括号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D.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突出”的古义是突然出击,今义是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B项,“狼藉”的古今意义相同,都是指凌乱的样子。C项,“白露”的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指二十四节气之一。D项,“博学”的古义指广泛地学习,今义指学问广博精深。(19.)“孤岛文学”指()。A.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B.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C.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D.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文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孤岛文学”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日军进入租界这一时期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这时期的上海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期间产生的大量出版刊物,是作家对抗战时期战斗和生活的记录。(20.)下列各句中运用比喻修辞的是()A.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B.代沟是下一代和上一代之间一道无形的墙C.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D.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解拚:A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B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D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21.)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作者是()。A.莫泊桑B.马克.吐温C.欧.亨利D.杰克.伦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歌颂了两人之间纯真的爱情。(22.)建安诗人()的诗作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A.曹操B.曹植C.曹丕D.蔡琰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钟嵘称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23.)下列不属于“边塞四诗人”的是()。A.杨炯B.高适C.岑参D.王昌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A项,杨炯,“初唐四杰”之一,一生写下不少边塞诗,但不属于“边塞四诗人”。(24.)下列称呼与黄庭坚无关的是()。A.“苏门四学士”B.“一祖三宗”C.“唐宋八大家”D.“宋四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杜甫为“祖”,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曾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在诗歌方面,与苏轼合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A、B、D三项的成员均包括黄庭坚。C项,“唐宋八大家”的成员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黄庭坚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5.)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是()。A.《渔家傲.秋思》(范仲淹)B.《天净沙.秋》(白朴)C.《天净沙.秋思》(马致远)D.《秋思》(张籍)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一首悲秋散曲。全曲语言凝练,意蕴深远,抒发了游子漂泊无依的孤独、彷徨及在秋天思念故乡的凄苦愁情。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赞其为“秋思之祖”。(26.)展现二战后的社会现状、反映意大利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影片是()。A.《公民凯恩》B.《铁皮鼓》C.《精疲力尽》D.《偷自行车的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公民凯恩》是一部美国影片,讲述了报业大亨凯恩孤独地在豪宅中死去,仅留下“玫瑰花蕾”四字遗言,青年记者汤姆逊受媒体委托调查其中含义,由此而展开的关于凯恩一生传奇经历的故事。B项,《铁皮鼓》是一部德国影片,讲述了奥斯卡三岁时因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并反抗自己的父母、舅舅及情人的故事。C项,《精疲力尽》是一部法国影片,讲述了米歇尔一再想要逃离荒诞不经的游戏人生,在与社会的抗衡中终于精疲力尽,以生命的结束换得真正的自由的故事。D项,《偷自行车的人》是一部意大利影片,讲述了在失业两年后终于得到一份新工作的安东和儿子布鲁诺寻找被偷的自行车未果,不得已偷了别人一辆自行车却被发现并挨打的故事。影片展现了二战后充斥着失业和贫困的社会现状,反映了意大利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与辛酸。(27.)汉民族的共同语被称为“国语”是在()。A.汉代B.明代C.辛亥革命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雅言(春秋时期)——通语(汉代)——官话(明代)——国语(辛亥革命后)——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8.)古罗马文学白银时期的作家及作品不包括()。A.卢肯《法萨利亚》B.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C.泰伦斯《两兄弟》D.阿普列尤斯《金驴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古罗马文学的“白银时期”也称“白银拉丁时期”,大致始于公元17年,止于公元130年。这一时期的文人继续了黄金时期末年的作家们崇尚文风的花哨、新奇和滥用修辞的倾向,主要成就是铭文诗和讽刺诗。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卢肯《法萨利亚》、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阿普列尤斯《金驴记》等。C项,泰伦斯《两兄弟》是古罗马文学共和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作品。(29.)下列不属于七大方言的是()。A.北方方言B.粤方言C.中原方言D.客家方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30.)下列作品中,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的是()。A.《神曲》B.《一千零一夜》C.《圣经》D.《荷马史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神曲》是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一首长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先声之作,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31.)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A.老师鼓励学生好好学习B.张老师正在报告厅做报告C.教室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D.他常常骑自行车郊游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是兼语句,“学生”既作“鼓励”的宾语,又作“学习”的主语。B项是一般的单句。C项是存现句。D项是连谓句。(32.)“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A.华兹华斯B.萨缪尔.柯勒律治C.拜伦D.罗伯特.骚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湖畔派”三诗人指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罗伯特.骚塞。华兹华斯是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一生创作颇丰,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33.)作家在某一场景中通过移动某事物来牵动读者的视线,使该事物成为前台现象,其他事物降为背景。这种构思方式是()。A.突出B.简化C.综合D.变形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作家常用的构思方式主要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三种。其中,突出主要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浓涂重抹,即作家故意抓住某一形象的某种突出特征,进行强调和渲染,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二是淡化背景,即在某一场景中通过巧妙地移动某事物来牵动读者的视线,使该事物成为前台现象,其他事物降为背景。(34.)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区域分布最广的语系是()。A.印欧语系B.阿尔泰语系C.汉藏语系D.乌拉尔语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世界上的语言大体可分为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系、闪-含语系等几种类型。其中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区域分布最广的语系。(35.)20世纪()是沈从文创作的丰盛时期。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20世纪30年代是沈从文创作的丰盛时期。沈从文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193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及其他优秀短篇小说,标志着其小说创作的成熟。1949年后,沈从文中止文学创作,从事古代服饰研究,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36.)下列不属于自传体小说的是()。A.《沉沦》(郁达夫)B.《呼兰河传》(萧红)C.《浮生六记》(沈复)D.《城南旧事》(林海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D三项均为自传体小说。C项,《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37.)陈白露是剧作()中的主要人物。A.《日出》B.《雷雨》C.《原野》D.《北京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陈白露是曹禺剧作《日出》中的一个悲剧性人物。陈白露受到过新潮文化的影响,最终却沦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她在追求享乐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在思想上痛恨这种腐朽的生活。经历种种变故后,陈白露对人生心灰意冷,最终在日出之前选择以死亡的方式向当时黑暗、冷血的金钱社会发出最后的控诉。(38.)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全面崛起的标志是()。A.“新民会”的成立B.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C.《现代文学》杂志的诞生D.《现代诗》季刊的创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新民会”的成立标志着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项,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台湾新文学运动逐渐走向高潮。C项,《现代文学》杂志的诞生,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全面崛起。D项,《现代诗》季刊的创办,推动了现代主义思潮在台湾文坛的发展。(39.)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A.文学与生活活动的关系问题B.文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C.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D.文学与生产活动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40.)诗歌的作用不包括()。A.教化社会B.提升个人修养C.表现社会情感D.刻画人物形象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诗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教化社会、提升个人修养和表现社会情感的重要作用。D项,“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作用。(41.)文学创造是以()为原料的生产活动。A.生活B.话语C.实践D.文本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文学创造是精神生产中一种特别的存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文学创造是以话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文学创造所运用的是具有话语蕴藉的“话语”,即包括人物具体独白和对话的作者个人的言语行为。(42.)下列关于影视文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主观镜头主要通过景物或道具来抒发某种情感B.按照容量大小,影视文学可分为单本剧和多本剧C.电影蒙太奇是一种镜头剪接技术D.最早的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主观镜头是指把摄影机或摄像机当作剧中人的眼睛,依照角色的主观心理感受来拍摄的画面。主要通过景物或道具来抒发某种情感的是空镜头。空镜头指画面中没有人物的镜头。B、C、D项说法正确。(43.)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不包括()。A.无意获取B.书本获取C.实践获取D.意念获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无意获取和实践获取大多是直接通过记忆机制将外在的刺激、信息转化为可储存的兴奋符号摄人大脑之中;有意获取和书本获取是每天有意地接受特殊情境中的强刺激,硬性地将它们转化为有意义的符号存入大脑,有时为了保存某些重要刺激的强度和新鲜度,作家会用笔或其他工具将其记录下来,从而避免遗忘。(44.)下列括号词语属于单义词的是()。A.他知道现在的北平,能穿能用的旧东西比沙发和好木器更有用处与(出路)B.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C.太超前往往曲高和寡’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但纯粹地(克隆)别人,亦步亦趋地跟风也不会有好的市场效果D.不回来又到什么地方去落脚,三三并不曾认真(打量)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出路”的本义指通向外面的道路,这里指销售货物的去处。B项,“包袱”的本义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这里指某种负担。C项克隆”为科学术语,属于单义词。D项,“打量”的本义是观察人的衣着、外貌),这里指估计、打算。(45.)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B.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C.记载了自黄帝至西汉文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D.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D项均正确。C项,《史记》记载了自黄帝至西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130篇。(46.)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何陋之有B.而今安在哉C.臣未之闻也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有何陋”。B项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而今在安哉”。C项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臣未闻之也”。D项是判断句。(47.)下列对戏剧《等待戈多》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突破了文学描述的固有模式B.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人物关系没有变化C.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剧情的高潮D.主要通过毫无逻辑的行为、动作,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一出典型的“反戏剧”,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突破了文学描述的固有模式,作品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人物关系没有变化,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剧情的高潮,主要通过荒诞的语言,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展现了人类对社会现状和未来处境的茫然无措,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精神生活状态。A、B、C项正确。D项,《等待戈多》主要通过荒诞的语言,表现人的心态、心理活动过程及人的心理活动障碍。(48.)词的别称不包括()。A.曲子词B.诗余C.长短句D.古体乐府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来又称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乐章、琴趣、诗余等,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是诗与乐在隋唐时代以新的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到了宋代,词进人发展的全盛时期。(49.)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理论的诗歌流派是()。A.西昆诗派B.江西诗派C.江湖诗派D.四灵诗派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刊行《江西宗派诗集》,把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是江西诗派主要的创作倾向。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50.)下列人物角色与所属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A.霍小玉、李益——《南柯记》B.杜丽娘、柳梦梅——《牡丹亭》C.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D.侯方域、李香君——《桃花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霍小玉、李益是《紫钗记》中的人物。《南柯记》中的主要人物是淳于棼、瑶芳公主等。B、C、D项对应正确。多选题(共20题,共20分)(51.)下列词语中,i一音节读轻声的是()。A.计划B.招呼C.太阳D.月亮E.白菜正确答案:B、D参考解析:“招呼”“月亮”的“呼”“亮”均应读轻声。(52.)古希腊悲剧中歌队的主要作用是()。A.渲染气氛B.发展剧情C.转换戏剧场面D.代替观众对悲剧事件或人物进行评论E.使观众产生共情,激发观众的想象力正确答案:B、C、D参考解析:在古希腊悲剧中,歌队的主要作用是以歌唱形式转换戏剧场面、发展剧情,有时也可代替观众对悲剧事件或人物进行评论。(53.)曹禺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有()。A.侍萍B.鸣凤C.蘩漪D.陈白露E.小福子正确答案:A、C、D参考解析:侍萍、蘩漪是曹禺《雷雨》中的悲剧女性形象。鸣凤是巴金《家》中的悲剧女性形象。陈白露是曹禹《日出》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小福子是老舍《絡蛇祥子》中的悲剧女性形象。(54.)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包括()。A.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B.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C.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文艺思潮之间的论争D.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E.左翼作家与“新月派”及其所主张的人性论的论争正确答案:A、B、D参考解析:A、B、D三项均属于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论争。C、E两项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论争。(55.)法国作家萨特的剧作《禁闭》的艺术特征包括()。A.题材的荒诞性B.境遇的极限性C.情节的矛盾性D.人物的复杂性E.哲理的深刻性正确答案:A、B、E参考解析:《禁闭》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题材的荒诞性。作者选取的是非现实的题材,描写地狱里的罪人及他们在地狱中的荒诞感受,呈现出浓郁的荒诞色彩,表现了对人生的悲剧性认识。②境遇的极限性。三个有罪的鬼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在无外人的干扰中,结成特殊的社会关系,充分地展现了戏剧矛盾,为完美地刻画人物提供了具有震撼力的场景。③哲理的深刻性。作者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戏剧中,通过三个灵魂在地狱的表演,生动地传达了“他人即地狱”的思想,概括了当时西方社会人的存在境遇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6.)文学活动的主体是()。A.世界B.作者C.作品D.读者E.文字正确答案:B、D参考解析:文学活动包含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其中,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和文学表现的对象,作者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57.)散文的主要特点包括()。A.情真意切,主观性强B.取材广泛,以细节描写见长C.语言精美自然,别具韵味D.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E.抒写自由,不拘一格正确答案:A、B、C、E参考解析:A、B、C、E四项均是散文的主要特点。D项,节奏感和音乐性是诗歌最大的体裁特点,并不是散文的主要特点。(58.)《一千零一夜》的主题包括()。A.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罪恶B.赞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C.表现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D.表现商人的冒险生活和思想感情E.歌颂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正确答案:A、B、C、D参考解析:《一千零一夜》主要包含以下主题。①反映当时社会中尖锐的阶级对立,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罪恶。②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赞美他们的优秀品德、聪明才智和斗争精神。③表现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尤其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④表现商人的冒险生活和思想感情。E项不是《一千零一夜》的主题。(59.)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有()。A.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B.卢梭《埃罗伊兹的故事》C.席勒《阴谋与爱情》D.劳伦斯.斯泰恩《感伤的旅行》E.霍勒斯.沃波尔《奥特兰托城堡》正确答案:A、C参考解析:狂飆突进作家多是出身市民阶级的青年,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提倡“返回自然”。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等。B项,是法国前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D项,是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E项,是英国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作品。(60.)下列属于“十七年”军事文学作品的是()。A.《狂雪》(王久辛)B.《雷锋之歌》(贺敬之)C.《长征》(王树增)D.《万水千山》(陈其通)E.《白雪的赞歌》(郭小川)正确答案:B、D、E参考解析:A项,王久辛的《狂雪》是21世纪军事诗歌。B项,贺敬之的《雷锋之歌》是“十七年”军事诗歌。C项,王树增的《长征》是21世纪军事非虚构创作。D项,陈其通的《万水千山》是“十七年”军、事戏剧。E项,郭小川的《白雪的赞歌》是“十七年”军事诗歌。故B、D、E三项均属于“十七年”军事文学。(61.)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包括()。A.系统性B.任意性C.线条性D.固定性E.社会性正确答案:B、C参考解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内在的或必然的联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按先后的次序在时间的线条上呈线型排列的,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62.)《离骚》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A.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B.以香草美人来象征人格和君臣关系C.开辟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D.句式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有变化E.句式和楚声相结合,极富表现力正确答案:A、B、D、E参考解析:《离骚》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离骚》是一首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对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②《离骚》以香草美人来象征人格和君臣关系,开辟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③《离骚》的句式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有变化,往往是在四言或六言句中增加一个“兮”字,构成五言或七言句式,显得哀婉缠绵。这些句式和委婉轻灵的楚声相结合,适用于各种情绪和语气的表达,极富表现力。(63.)抒情性作品中,景与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诗与画B.声调与情调C.情景关系D.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E.真与幻正确答案:A、C、E参考解析:抒情性作品具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三个要素的关系可以从声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声与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诗与乐、声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三个方面。景与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诗与画、情景关系、真与幻三个方面。B、D两项是声与情的关系的体现。(64.)下列属于理想型文学作品的是()。A.《桃花源记》B.《高老头》C.《老人与海》D.《牡丹亭》E.《许三观卖血记》正确答案:A、D参考解析:《桃花源记》《牡丹亭》属于理想型文学作品。《高老头》《许三观卖血记》属于现实型文学作品。《老人与海》属于象征型文学作品。(65.)()属于王安石的作品。A.《答司马谏议书》B.《书湖阴先生壁》C.《游褒禅山记》D.《登飞来峰》E.《石钟山记》正确答案:A、B、C、D参考解析: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散文《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祭欧阳文忠公文》等,诗歌《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登飞来峰》《梅花》《元日》等,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清平乐(云垂平野)》等。A、B、C、D四项均为王安石的作品。E项,《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作品。(66.)下列加点字“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公为我献之A.庖丁4文惠君解牛B.不足为外人道也C.今多舍室之美为之D.士卒蚤多用者E.请心赵十五城多秦王寿正确答案:A、E参考解析:例句中的“为”是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替,给。A项中的“为”是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替,给。B项中的“为”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对,向。C项中的“为”是介词,介绍原因或目的,由于,为了。D项中的“为”(读w6i)是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E项中的“为”是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替,给。(67.)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有()。A.禾金B.施蛰存C.茅盾D.穆时英E.刘呐鸥正确答案:A、B、D、E参考解析: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海派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作家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黑婴、禾金等。(68.)下列不属于陆游诗作的句子是()。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E.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正确答案:B、E参考解析:A项,出自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B项,出自朱熹的《春曰》。C项,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D项,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E项,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9.)“吴中四士”指的是()。A.张若虚B.王勃C.贺知章D.张旭E.包融正确答案:A、C、D、E参考解析:“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B项,王勃,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70.)下列对小说《白鹿原》的理解正确的是()。A.《白鹿原》被称为“民族灵魂的秘史”B.小说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C.小说全方位地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状态D.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的白鹿村为缩影,以白孝文为叙事核心E.《白鹿原》结构宏大,叙事明晰,意蕴深厚正确答案:A、B、C、E参考解析:《白鹿原》被称为“民族灵魂的秘史”。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的白鹿村为缩影,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方位地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状态,勾勒出了一幅凝重深厚的社会历史画卷。《白鹿原》结构宏大,叙事明晰,意蕴深厚。在思想内容上,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