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一)历史注意事项:1.满分75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殷墟郭家庄160号墓出土了291件青铜器(38件铸有铭文),其中有礼器、乐器、兵器、杂器等,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纹饰精美,制作工艺高超。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A.上述青铜器是研究商朝历史的一手史料B.商朝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C.商朝社会阶级森严,贫富分化十分严重D.青铜铭文能全面反映商朝的社会面貌2.如表,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下列史实与①处相对应的是()秦朝→西汉→①→三国→西晋A.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B.张骞通西域 C.陈胜吴广起义 D.赤壁之战3.从下表内容可知,唐太宗、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唐太宗唐玄宗为了考察地方长官,命人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记录其功过行能,以备赏罚。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罢免了其中不合格的县令,并贬斥了主持县令选任的两位重要官员。A.发展农业生产 B.虚心纳谏 C.大力发展科举制 D.重视整顿吏治4.研读西汉至北宋南北方户口变化图。图中“变化”体现出的经济现象是()A.北方手工业的发达 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C.南方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经济重心逐步南移5.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使用胶泥刻制活字,“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然而,现代有人认为普通黏土烧制的泥活字容易破碎,不能用于印书。中国科技大学通过实验证明,使用黏土制字,经高温焙烧后的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由此可见()A.年代久远的史料都难采信 B.史料记载均需通过实践检验C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 D.方法互证可以验证史料信度6.明朝有“廷杖”制度,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遭廷杖的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羞辱,有的甚至被当场打死。材料说明()A.明朝大臣都能勇于进谏 B.廷杖是君权强化的表现C.厂卫的设立强化了君权 D.廷杖是前朝制度的延续7.“林则徐的坚决态度意味着英商攫取巨额暴利的途径将被切断,于是,为了维护非正当鸦片贸易,为了继续从中谋取暴利,英国政府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材料说明了()A.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清政府的腐朽导致了战争的爆发C.英国旨在通过战争谋求更大利益D.中国的出超局面推动战争的发生8.下图是某一时期的漫画《共诛卖国贼》,该漫画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卖国贼”,下侧三只鸟附文分别为“商界”“学界”和“工界”。该漫画主要揭示出这一时期()A.君主专制制度终被推翻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D.广大人民走向联合团结9.下面是《新青年》杂志刊发的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频率统计表。据此推知,“革命”一词出现频率骤然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0.78%2.45%25.14%A.南昌起义爆发 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D.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10.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划时代意义”指的是()A.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D.彻底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1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措施。表中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措施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独立自主,主权至上 B.改革开放,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D.民族平等,共同繁荣12.1776年初,英裔美国思想家潘恩在其著作《常识》中宣称: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保护人民的自由与安全;英国的君主统治危害了英国人民与北美人民的自由与安全;北美人民有权摆脱英国统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潘恩意在()A.论证北美追求独立的合理性 B.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危害C呼吁各国结成武装中立同盟 D.推动独立运动走向武装斗争13.印度各处有很多以章西女王的名字命名的军队名称、街道、女子学校、社团组织等;美国有以“华盛顿”命名的州、市、县、镇、大学等;拉丁美洲有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的国家、城市、街道、广场等。后人之所以纪念这些人物,是因为他们都是()A.主张非暴力抵抗的爱国者 B.推动改革内政的杰出政治家C.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英雄 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者14.1919年,美国同英法一起共同操纵巴黎和会,会后,美国因未能夺取世界领导权,而不批准《凡尔赛条约》。1921年,美国主导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表明()A.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缓和 B.欧洲中心地位受到冲击C.国际和平安全得到实现 D.美国成为新的欧洲霸主15.1974年,在发展中国家只有5%的儿童没有患过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破伤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疾病。到1995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努力下,全球儿童的免疫接种覆盖率接近80%,每年挽救了300多万儿童的生命。这反映了()A.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条件很差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C.国际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D.联合国的宗旨得到很大实现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16.影映史实。史入影中。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项目名称】影现往昔·史于目下【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搜集影视作品,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项目任务】任务一一组同学以“影视作品·承载历史”为主题,整理了下列部分影视作品信息,准备布展。影视作品西汉唐朝明朝晚清①《汉武大帝》②《贞观长歌》③《抗倭英雄戚继光》④《火烧圆明园》历史价值价值:它生动呈现了汉武帝时的政治格局、军事征伐、文化发展,让观众直观认识西汉盛世的形成,领略到那个时代的进取精神与多元文化融合。价值:价值:展现了戚继光抗倭的英勇事迹,让观众了解明朝海防状况、倭寇之乱,以及戚继光的军事智慧对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价值:剧情信息雄才大略盛世开篇“贞观之治”盛世长歌继光抗倭保家卫国英法暴行园毁国殇任务二二组同学以“看电影·学历史”主题,搜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设计展览。①《血战台儿庄》②《上甘岭》③《转战陕北》④《大决战》⑤《南京!南京!》⑥《百团大战》⑦《长津湖》(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为②、④影视作品写出历史价值。(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板面写出结语。前言为进一步了解党领导的反压迫战争,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展板一抗日战争展板二解放战争展板三抗美援朝战争结语:17.舆论导向·时代见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时,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材料二近代中国的报纸,大多创办于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藉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摘编自陈玉申《晚清报业史》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在戊戌变法期间,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摘编自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材料三全世界昨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欢呼,即便有极少数(国家)保留意见,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美国遭受的最惨重失败……联合国大会表决结果宣布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喝彩。——肯尼亚《民族日报》1971年10月27日头版头条(1)根据材料一,概括报纸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简述近代中国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办报高潮的原因。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办报的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画线部分“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美国遭受的最惨重失败”的理解。18.依势而兴·交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到了宋朝,由于陆路交通受阻,海路贸易更加兴盛。在宋朝政府积极招徕、热情接待的政策感召下,外国使者和商人来中国贸易的日益增多。元朝统治者在宋代海外贸易的基础上,继续执行招徕外商来华贸易的政策。宋元时期,由于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和各国之间的海外交通更加发达,海外贸易更加频繁。——摘编自申海田、张明锋《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考析》材料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显示了铁路和蒸汽机车的优越性;到1844年,英国的铁路里程达2235英里;1852年,英国的铁路里程达7736英里;1870年,其铁路里程达15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铁路和蒸汽机车凭借前所未有的价格和速度,在旅客运输和高价值货运中占据优势,加快英国人口与货物的流动。通过铁路,政府能够管辖的行政区域也因为信息传达时间的缩短,比从前增大了十倍。——摘编自沈琦《从“交通困局”到“交通革命”:近代英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进程》等材料三1895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并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詹天佑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期间勤奋学习,并以优异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毕业。他为了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摘编自龚云《铁路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海外贸易频繁的政策因素和技术因素。(2)根据材料二,简述近代英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并分析铁路建设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3)根据材料三,简述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的背景,并说明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的贡献。19.变革推动·社会转型。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导图·呈现千年巨变】(1)根据下列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图,简述图中①、②、③处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归纳这一单元的主题。【史风·见证社会转型】(2)从下面两组图片中任选一组,简述它们是如何改变时代风貌并推动社会转型的。图一苏俄新经济政策图二罗斯福新政图三遵义会议图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组一图组二历程·阐释社会变革】(3)请从下面时间轴上选择三例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一)历史注意事项:1.满分75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殷墟郭家庄160号墓出土了291件青铜器(38件铸有铭文),其中有礼器、乐器、兵器、杂器等,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纹饰精美,制作工艺高超。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A.上述青铜器是研究商朝历史的一手史料B.商朝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C.商朝社会阶级森严,贫富分化十分严重D.青铜铭文能全面反映商朝的社会面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殷墟郭家庄160号墓出土了291件青铜器(38件铸有铭文),其中有礼器、乐器、兵器、杂器等,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纹饰精美,制作工艺高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是盘庚迁殷后商朝的都城,殷墟出土的大量文物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A项正确;题干并未与其它朝代进行对比,因此无法得出商朝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排除B项;题干只是说明殷墟郭家庄160号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并未与其它墓葬进行对比,无法得出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排除C项;“全面反映商朝的社会面貌”说法绝对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如表,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下列史实与①处相对应的是()秦朝→西汉→①→三国→西晋A.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B.张骞通西域 C.陈胜吴广起义 D.赤壁之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示可知,①前面的朝代是西汉,可以判断①为东汉时期,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属于三国时期,排除A项;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排除B项;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排除C项。故选D项。3.从下表内容可知,唐太宗、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唐太宗唐玄宗为了考察地方长官,命人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记录其功过行能,以备赏罚。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罢免了其中不合格的县令,并贬斥了主持县令选任的两位重要官员。A.发展农业生产 B.虚心纳谏 C.大力发展科举制 D.重视整顿吏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内容,唐太宗“考察地方长官……记录其功过行能,以备赏罚。”和唐玄宗“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罢免了其中不合格的县令,并贬斥了主持县令选任的两位重要官员。”可知,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官吏的选拔和任用,对不合格的官吏予以辞退,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及有关农业的问题,排除A项;虚怀纳谏是接受臣子提的建议,材料中描述的是唐太宗和唐玄宗对于用人方面的做法,排除B项;科举制是选官方式之一,针对的是官员选拔而不是官员内部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4.研读西汉至北宋南北方户口变化图。图中“变化”体现出的经济现象是()A.北方手工业的发达 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C.南方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经济重心逐步南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据图片“西汉至北宋南北方户口变化图”可知,南方人口户数占全国人口户数比例不断增加,图中变化体现的经济现象是经济重心南移,D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无法表明北方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从材料中只能看出南方户口增多,无法说明这些户口来自北方,排除B项;图片内容没有涉及对外文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5.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使用胶泥刻制活字,“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然而,现代有人认为普通黏土烧制的泥活字容易破碎,不能用于印书。中国科技大学通过实验证明,使用黏土制字,经高温焙烧后的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由此可见()A.年代久远的史料都难采信 B.史料记载均需通过实践检验C.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 D.方法互证可以验证史料信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现代有人认为——中国科技大学通过实验证明字迹清楚”可知,有人主观认为不能用,现代科技证明能用,这体现出,方法互证可以验证史料信度,D项正确;年代久远的史料都难采信,这种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有些史料记载是不需通过实践检验,排除B项;材料是说史料的真伪,而不是说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排除C项。故选D项。6.明朝有“廷杖”制度,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遭廷杖的大臣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羞辱,有的甚至被当场打死。材料说明()A.明朝大臣都能勇于进谏 B.廷杖是君权强化的表现C.厂卫的设立强化了君权 D.廷杖是前朝制度的延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廷所学知识可知,廷杖制度下,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这说明廷杖是君权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廷杖制度下,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这说明明朝大臣并不都能勇于进谏,排除A项;廷杖制度下,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是大臣有过失,就要在殿廷上或午门外受到廷杖的处罚,这说明廷杖制度是君权强化的表现,与厂卫的设立无关,排除C项;廷杖制度是明朝首创,并不是前朝制度的延续,排除D项。故选B项。7.“林则徐坚决态度意味着英商攫取巨额暴利的途径将被切断,于是,为了维护非正当鸦片贸易,为了继续从中谋取暴利,英国政府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材料说明了()A.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清政府的腐朽导致了战争的爆发C.英国旨在通过战争谋求更大利益D.中国的出超局面推动战争的发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为了维护非正当鸦片贸易,为了继续从中谋取暴利,英国政府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发动鸦片战争从中国谋取更大的利益,C项正确;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清政府的腐朽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而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排除B项;中国在中英正常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原因,不是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某一时期漫画《共诛卖国贼》,该漫画苹果中的虫子附文为“卖国贼”,下侧三只鸟附文分别为“商界”“学界”和“工界”。该漫画主要揭示出这一时期()A.君主专制制度终被推翻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D.广大人民走向联合团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幅漫画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商界、学界、工界共同对抗卖国贼,体现了广大人民走向联合团结,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体现的是五四运动,排除A项;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开始北洋政府的统治,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团结反对卖国贼,不是果实被窃取,排除B项;五四运动并未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9.下面是《新青年》杂志刊发的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频率统计表。据此推知,“革命”一词出现频率骤然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0.78%2.45%25.14%A.南昌起义爆发 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D.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23-1926年,国共合作出师北伐,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革命”的呼声高涨,使得“革命”一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骤然升高,C项正确;南昌起义爆发于1927年,不在1923-1926年这个时间范围内,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此时“革命”一词频率还未出现骤然升高的情况,它不是“革命”一词出现频率骤然升高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不在1923-1926年这个时间范围内,排除D项。故选C项。10.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划时代意义”指的是()A.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D.彻底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知,该事件指的是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之后找到,排除A项;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排除B项;三大改造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变革,不是生产力变革,彻底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与三大改造没有直接关系,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措施。表中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措施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独立自主,主权至上 B.改革开放,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D.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的表格内容“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自治区是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的,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特区是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予特殊政策而设立的,这也体现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特别行政区是在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目标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同样蕴含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C项正确;独立自主与国家主权相关,与民族自治区无关,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与“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不符,排除B项;“民族平等,共同繁荣”与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1776年初,英裔美国思想家潘恩在其著作《常识》中宣称: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保护人民的自由与安全;英国的君主统治危害了英国人民与北美人民的自由与安全;北美人民有权摆脱英国统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潘恩意在()A.论证北美追求独立的合理性 B.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危害C.呼吁各国结成武装中立同盟 D.推动独立运动走向武装斗争【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北美人民有权摆脱英国统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和所学知识可知,潘恩在《常识》中指出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英国君主统治危害了北美人民的自由与安全。这就从理论上说明英国对北美的统治是不合理的,北美人民有权摆脱这种统治,从而为北美追求独立提供了合理的依据,A项正确;潘恩主要意图是说明北美人民有权推翻殖民统治,不是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危害,是强调英国殖民统治的危害,排除B项;呼吁各国结成武装中立同盟与材料不符,材料呼吁北美人们摆脱英国统治,不是各国,排除C项;潘恩在《常识》中的言论主要是从思想理论上阐述北美独立的合理性,没有直接推动独立运动走向武装斗争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A项。13.印度各处有很多以章西女王的名字命名的军队名称、街道、女子学校、社团组织等;美国有以“华盛顿”命名的州、市、县、镇、大学等;拉丁美洲有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的国家、城市、街道、广场等。后人之所以纪念这些人物,是因为他们都是()A.主张非暴力抵抗的爱国者 B.推动改革内政的杰出政治家C.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英雄 D.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章西女王、华盛顿、玻利瓦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主要领袖之一,1857年5月印度反英大起义爆发,6月章西女王率章西军民响应,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华盛顿在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抗击英国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等地,是独立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之所以纪念这些人物,是因为他们都是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英雄,C项正确;主张非暴力抵抗的爱国者与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关,而题干人物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均是暴力革命,排除A项;题干人物均领导了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推动改革内政的杰出政治家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解放运动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因此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者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1919年,美国同英法一起共同操纵巴黎和会,会后,美国因未能夺取世界领导权,而不批准《凡尔赛条约》。1921年,美国主导了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表明()A.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缓和 B.欧洲中心地位受到冲击C.国际和平安全得到实现 D.美国成为新的欧洲霸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后,美国因未能夺取世界领导权而不批准《凡尔赛条约》,表明美国对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不满。1921年华盛顿会议由美国主导,签署了《九国公约》,这标志着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挑战欧洲的传统中心地位。华盛顿会议确立了美国主导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这表明欧洲中心地位受到了冲击,B项正确;巴黎和会后,美日因争夺在华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华盛顿会议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排除A项;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厉惩罚引发了德国的强烈不满,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华盛顿会议虽然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最终未能阻止日本的侵略扩张,排除C项;美国在巴黎和会后不批准《凡尔赛条约》,表明其对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的不满,但并未完全取代欧洲列强在欧洲的地位。华盛顿会议主要是调整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并未使美国成为欧洲的霸主,排除D项。故选B项。15.1974年,在发展中国家只有5%的儿童没有患过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破伤风、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疾病。到1995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努力下,全球儿童的免疫接种覆盖率接近80%,每年挽救了300多万儿童的生命。这反映了()A.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条件很差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C.国际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D.联合国的宗旨得到很大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努力下,全球儿童的免疫接种覆盖率接近80%,每年挽救了300多万儿童的生命”的信息可知,题干材料表明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国际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国际组织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而非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条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排除B项;题干主要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作用,没有全面体现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等诸多宗旨的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16.影映史实。史入影中。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项目名称】影现往昔·史于目下【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搜集影视作品,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项目任务】任务一一组同学以“影视作品·承载历史”为主题,整理了下列部分影视作品信息,准备布展。影视作品西汉唐朝明朝晚清①《汉武大帝》②《贞观长歌》③《抗倭英雄戚继光》④《火烧圆明园》历史价值价值:它生动呈现了汉武帝时的政治格局、军事征伐、文化发展,让观众直观认识西汉盛世的形成,领略到那个时代的进取精神与多元文化融合。价值:价值:展现了戚继光抗倭的英勇事迹,让观众了解明朝海防状况、倭寇之乱,以及戚继光的军事智慧对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价值:剧情信息雄才大略盛世开篇“贞观之治”盛世长歌继光抗倭保家卫国英法暴行园毁国殇任务二二组同学以“看电影·学历史”为主题,搜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设计展览。①《血战台儿庄》②《上甘岭》③《转战陕北》④《大决战》⑤《南京!南京!》⑥《百团大战》⑦《长津湖》(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为②、④影视作品写出历史价值。(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板面写出结语。前言为进一步了解党领导的反压迫战争,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展板一抗日战争展板二解放战争展板三抗美援朝战争结语:【答案】(1)②:它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风云,展现了唐朝初期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让观众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窗口。④:《火烧圆明园》有着深刻历史价值。它直观展现了英法联军的残暴侵略行径,让人们铭记圆明园这一伟大建筑的毁灭,从而深刻认识近代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2)展板一:①⑤⑥。展板二:③④。展板三:②⑦。结语:电影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能对现实社会有更深的反思和更远的展望。【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价值:②: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教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是著名的盛世局面。《贞观长歌》从影视剧的角度重现了唐朝的盛世风貌,为后世了解唐朝提供途径。所以历史价值是:它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风云,展现了唐朝初期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让观众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窗口。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发联军在抢掠圆明园后,为掩盖罪行,将圆明园直接烧毁,对中国的建筑和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火烧圆明园》以影视剧的方式再现侵略者的罪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所以历史价值是:《火烧圆明园》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它直观展现了英法联军的残暴侵略行径,让人们铭记圆明园这一伟大建筑的毁灭,从而深刻认识近代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小问2详解】填空:展板一:根据展板一“抗日战争”和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血腥的屠杀。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所以①⑤⑥属于展板一“抗日战争”。
展板二:根据展板一“解放战争”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所以③④属于展板二“解放战争”。展板三:根据展板三“抗美援朝”和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10月,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坚守阵地,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所以②⑦属于展板三“抗美援朝”。结语: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电影虽然是文艺作品,但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托,能够帮助人们回首过去,激发爱国情感,展望未来。所以结语是:电影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能对现实社会有更深的反思和更远的展望。17.舆论导向·时代见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时,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一度达2000份,相对于当地的人口总数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数字。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到战争结束时,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摘编自[法]乔治·维尔《世界报刊史》材料二近代中国的报纸,大多创办于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藉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摘编自陈玉申《晚清报业史》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在戊戌变法期间,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摘编自刘笑盈《中外新闻传播史》材料三全世界昨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欢呼,即便有极少数(国家)保留意见,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美国遭受的最惨重失败……联合国大会表决结果宣布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喝彩。——肯尼亚《民族日报》1971年10月27日头版头条(1)根据材料一,概括报纸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简述近代中国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办报高潮的原因。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办报的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画线部分“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美国遭受的最惨重失败”的理解。【答案】(1)作用:报纸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起到了多方面作用,美国反英报纸呼吁民众投身独立事业,激发民众革命热情;针对英国报纸鼓吹服从英国,宣传和解行为而进行舆论斗争;战争结束前美国报纸数量增加,相关产业建立,推动了美国独立事业的发展。(2)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为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的需要;清廷腐败不堪,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革新才能挽救国家,但自身无权,所以通过办报来传播革新主张。重要意义:《时务报》《国闻报》等报纸,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启发了民众的变革意识,为戊戌变法等社会变革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3)理解:美国长期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热烈的欢呼喝彩表明了主流态度。这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计划,显示出美国在外交上妄图孤立中国的失败,也是其在联合国影响力被削弱的体现。【解析】【小问1详解】作用:根据材料一“以赛亚·托马斯在马萨诸塞州出版的报纸上呼吁工人投身到国家独立的事业中。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可知,报纸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起到了多方面作用,美国反英报纸呼吁民众投身独立事业,激发民众革命热情;根据材料一“英国人出版的报纸则鼓吹服从英国,宣传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和解。”可知,针对英国报纸鼓吹服从英国,宣传和解的行为而进行舆论斗争;根据材料一“到战争结束时,美国报纸数量增加到43家,自主的造纸厂、铅字厂等也相继建立起来,摆脱了对英国产品的依赖。”可知,战争结束前美国报纸数量增加,相关产业建立,推动了美国独立事业的发展。【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题干信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和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办报高潮的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为救亡图存,宣传维新变法的需要;根据题干信息“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和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办报高潮的原因是清廷腐败不堪,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根据题干信息“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藉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和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办报高潮的原因是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革新才能挽救国家,但自身无权,所以通过办报来传播革新主张。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二“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所学可知,《时务报》《国闻报》等报纸,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启发了民众的变革意识,为戊戌变法等社会变革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小问3详解】理解:根据材料三“全世界昨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欢呼,即便有极少数(国家)保留意见,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美国遭受的最惨重失败”和所学可知,美国长期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热烈的欢呼喝彩表明了主流态度。这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计划,显示出美国在外交上妄图孤立中国的失败,也是其在联合国影响力被削弱的体现。18.依势而兴·交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到了宋朝,由于陆路交通受阻,海路贸易更加兴盛。在宋朝政府积极招徕、热情接待的政策感召下,外国使者和商人来中国贸易的日益增多。元朝统治者在宋代海外贸易的基础上,继续执行招徕外商来华贸易的政策。宋元时期,由于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和各国之间的海外交通更加发达,海外贸易更加频繁。——摘编自申海田、张明锋《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考析》材料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显示了铁路和蒸汽机车的优越性;到1844年,英国的铁路里程达2235英里;1852年,英国的铁路里程达7736英里;1870年,其铁路里程达15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铁路和蒸汽机车凭借前所未有的价格和速度,在旅客运输和高价值货运中占据优势,加快英国人口与货物的流动。通过铁路,政府能够管辖的行政区域也因为信息传达时间的缩短,比从前增大了十倍。——摘编自沈琦《从“交通困局”到“交通革命”:近代英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进程》等材料三1895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并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詹天佑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期间勤奋学习,并以优异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毕业。他为了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摘编自龚云《铁路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海外贸易频繁的政策因素和技术因素。(2)根据材料二,简述近代英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并分析铁路建设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3)根据材料三,简述清政府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的背景,并说明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修建过程中的贡献。【答案】(1)政策因素:宋朝积极招徕、热情接待外商,元朝在宋代基础上继续执行招徕外商来华贸易的政策。技术因素:宋元时期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不断改进,使海外交通更发达,从而促使海外贸易更加频繁。(2)发展历程: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之后英国的铁路里程不断增长,1870年大体建成铁路交通网络。重要影响:铁路在运输上占据优势,加快了人口与货物的流动;缩短了信息传达时间,扩大了政府管辖区域。(3)背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把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贡献:詹天佑留学归来,亲自参与了京张铁路建设从勘探、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打破了外国人的技术垄断。【解析】【小问1详解】政策因素:根据材料一“在宋朝政府积极招徕、热情接待的政策感召下,外国使者和商人来中国贸易的日益增多。”可知,宋朝积极招徕、热情接待外商,元朝在宋代基础上继续执行招徕外商来华贸易的政策。技术因素:根据材料一“宋元时期,由于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和各国之间的海外交通更加发达,海外贸易更加频繁。”可知,宋元时期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不断改进,使海外交通更发达,从而促使海外贸易更加频繁。小问2详解】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显示了铁路和蒸汽机车的优越性;到1844年,英国的铁路里程达2235英里;1852年,英国的铁路里程达7736英里;1870年,其铁路里程达15500英里,近代英国铁路交通网络大体建成。”可知,近代英国铁路建设发展经历的大致历程是: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之后英国的铁路里程不断增长,1870年大体建成铁路交通网络。重要影响:根据材料二“铁路和蒸汽机车凭借前所未有的价格和速度,在旅客运输和高价值货运中占据优势,加快英国人口与货物的流动。通过铁路,政府能够管辖的行政区域也因为信息传达时间的缩短,比从前增大了十倍。”可知,铁路建设度对英国影响巨大,铁路在运输上占据优势,加快了人口与货物的流动;缩短了信息传达时间,扩大了政府管辖区域。【小问3详解】背景:根据材料三“1895年甲午战败,给清政府以极大刺激。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并将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可知,由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清政府决定“力行实政”,把修筑铁路作为“实政”首策。贡献:根据材料“并以优异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专修科毕业。他为了打破外国人的技术垄断,从勘探、设计到施工都亲自参与,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可知,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留学归来,亲自参与了京张铁路建设从勘探、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大胆创新,克服困难,使工程提前竣工,打破了外国人的技术垄断。19.变革推动·社会转型。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导图·呈现千年巨变】(1)根据下列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图,简述图中①、②、③处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归纳这一单元的主题。【史风·见证社会转型】(2)从下面两组图片中任选一组,简述它们是如何改变时代风貌并推动社会转型的。图一苏俄新经济政策图二罗斯福新政图三遵义会议图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组一图组二【历程·阐释社会变革】(3)请从下面时间轴上选择三例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进程。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示例】图组一:图一:苏俄新经济政策通过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实行粮食税、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改变了经济困境,激发了社会活力,推动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平稳过渡,从而改变了时代风貌,加速了苏俄社会的转型。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图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改变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推动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型。新政整顿金融体系、复兴工农业、关注民生,不仅缓解了经济危机,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影响了全球经济政策的发展。图组二:图三:遵义会议纠正了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等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使红军转危为安,让全党看到希望,改变了当时党内迷茫的局面。此后红军走向正确战略方向,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推动中国革命从迷茫的探索向胜利方向转型。图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变了之前封闭、僵化的时代风貌,推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示例一】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不同国家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阶段。论述: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受文艺复兴影响,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启了世界近代史的进程。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矛盾激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综上可见,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不同国家的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阶段。【示例二】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不同时代的变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启2025乐理考试学习智库的有效实践与运用指南试题及答案
- 理清2025年乐理考试中的知识点框架试题及答案
- 如何提升农产品电商的社会影响力试题及答案
- 肿瘤早筛技术临床应用案例研究及2025年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系统学习乐理的路径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技术创新与成果鉴定报告2025
- 热工安全规程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与社会责任考核题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的演变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 食品冷链物流温控技术在生鲜电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字词积累》期末复习课件
- 装修材料的购销合同
- 2025年江西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台达DELTA变频器VFD-EL系列使用说明书和手册(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含答案
- 课题申报书:“四新”建设背景下教育创新与课程数字化实践研究
- 年加工2万吨再生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2025年公司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4篇)
- 2025年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版《VOCs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表》(全)
-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5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