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25年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有学者认为,中原文化的形成是以华夏部族为主体,融会了东夷、苗蛮部族的文化因素,发展进程中也以汉族文化为主,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甚至外国的文化因素。这主要强调中原文化的()A.稳定性 B.包容性 C.辐射性 D.创造性2.考古学家夏鼐认为,石斧和铜斧的砍伐力不足,只有它出现后,才有可能变森林为农田;且水稻田的耕作,也需它。所以长江流域只有在春秋战国后,才开始其灿烂的文明。这里的“它”应该是()A石器 B.陶器 C.青铜器 D.铁器3.如图秦简部分文字为“衡石不正(误差),十六两以上,赀(罚)官啬夫(负责管理衡器的官员)一甲(铠甲)”。这主要可以用来研究秦朝的()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A.军事建设 B.文化创新 C.经济管理 D.残暴统治4.下表中不同时期孔子相关称谓的变化,主要反映了()时期相关称谓西汉元始元年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孔子从公爵降成了“褒尊侯”唐开元二十七年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打孔家店”A.统治思想的改变 B.选官标准的完善C.儒家地位的变迁 D.社会性质的变化5.据《宋史·食货志》载,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朝廷规定由江淮运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朝廷又将江淮漕粮增至700万石,这一数字是输往京师总漕粮的82%。这表明北宋时期()A.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政府对南方经济依赖 D.漕运网络四通八达6.元朝建立后,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也进入鼎盛时期。这表明元朝的建立()A.结束了多个政权的并立 B.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C.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 D.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基础7.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这表明康熙帝在边疆治理上()A.主张武力镇压 B.秉持民本思想 C.注重机构管理 D.依赖上层权贵8.1865年,左宗棠在《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谈到,“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基于此,洋务派创办了()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9.中国的惨败,使所有帝国主义者更加看出中国软弱可欺。一些侵略者把“瓜分中华帝国”一事提上侵略日程。材料评论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1881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了自来水公司。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15盏弧光电灯。1886年,上海开始铺设地下污水管道。这些变化反映出近代上海()A.市政建设的起步 B.通讯事业的发展C.新式交通的普及 D.卫生条件的改善11.1920年,陈独秀发表长篇论文《谈政治》,指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谟克拉西(即英文Democracy之音译)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推动陈独秀形成这一认识的史事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12.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声唱遍全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巴金写道:“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表明抗日战争()A.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C.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3.下表中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1953—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主要国家比较国家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平均增长速度(%)18.011.63.63.810.17.915.0A.土地改革的开展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14.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1984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的“计划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是()A.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B.积极发挥市场作用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D.不断完善分配制度15.它不仅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展现,更突出了以国王为中心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强化了古埃及人头脑中“国王就是神”的传统观念。它是()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凯旋门 D.大竞技场16.德国某学者指出,欧洲的思想是随着阿拉伯的科学、文学、艺术的到来才从持续了几世纪的沉睡中醒来,而变得更丰富、完美、健康、充实的。据此,该学者认为阿拉伯文化促进了()A.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B.欧洲城市的兴起C.中西方文明的汇聚 D.文艺复兴的到来17.1863年,成为这场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一年。由于联邦转向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从而增强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与这一“革命方式”直接相关的文献是()A《独立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创造的巨额财富轻易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多数成员尤其是普通劳动者被抛弃在贫穷的泥沼中,在最低生存线上挣扎求生。”据此,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A.促进人口增长 B.推动教育发展 C.加剧贫富分化 D.造成环境污染19.下面年表中事态的发展最终导致()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9月,美国正式提出重斯武装西德的计划1955年5月5日,西德正式加入北约1955年5月11—14日,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A.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C.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对峙20.如图纪念币采取了环形的线条效果,在环形星球轨道和线条的环绕下,纪念币充满了科技感……如果将这款钱币微微倾斜,还能反射出层层叠叠的光线。该币纪念的人物是()某历史人物诞生375周年纪念币(英国造币厂发行,2017年)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爱因斯坦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河南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整合河南地区的文物优势,展现中华文明发展轨迹。材料一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各展厅及其主题展厅ABCDEFG主题走向邦国(新石器时期)盛世华章(隋唐时期)宅兹中国(西周时期)帝国霸业(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鹿中原(东周时期)中原立国(夏商时期)东京梦华(宋金元时期)材料二推荐文物:妇好鸮尊推荐展厅:中原立国(夏商时期)入选理由:出土于殷墟妇好墓,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鸟形铜酒器。(1)据材料一,将展厅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填写字母,2分)A→()→()→E→()→()→G(2)仿照材料二中示例,任选一个展厅,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阅历,为其推荐一件文物(写出名称即可),并说明理由。(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22.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不朽的建筑杰作,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精神象征。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部分)①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领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②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③浮雕上……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旁边装饰性的浮雕上,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幅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2)阅读图文材料,概括三幅浮雕在历史事件及人物选取上有何共同之处。(3)综上所述,谈谈文学、艺术在塑造历史记忆方面的优势。23.建设科技强国,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材料某人工智能平台搜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结果(部分)领域国防与航天技术交通与工程基建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②成就1.①(1960—1970)·原子弹(1964):……·人造地球卫星(1970):…………2.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神舟系列(1999—今):……·中国探月工程(2004—今):实现月面软着陆、月背探测、月球采样返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摆脱对GPS依赖。1.高铁技术·CRH系列动车组(2007—今):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控制系统。2.超级工程·三峡工程(2009):全球最大水电站,掌握巨型水轮机组设计制造技术。·港珠澳大桥(2018):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突破海底沉管隧道技术。1.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曾六次蝉联全球超算榜首……2.5G通信·主导全球5G标准制定……3.量子科技·墨子号卫星(2016):全球首个量子通信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1.青蒿素(1972)……2.籼型杂交水稻(1973)……3.基因编辑·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2016):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②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历史经验。(至少答出2条,每条经验须从上表中任选2—3项成就,史论结合,进行归纳)24.大国崛起过程中都伴随着对世界秩序的应对。材料备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结束后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为法国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召开的处理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的会议,确立了俄、奥、普、英四国支配欧洲的国际政治秩序。——摘编自[美]瑞·达利欧《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1)据材料,指出1600年至今英国在世界秩序中角色的变化。(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请你谈谈我国可以从英国发展历程中汲取的历史经验或教训。25.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也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现实,走向未来。材料新华社评出2024年国际十大新闻一、中国元首外交书写恢弘新篇章二、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三、欧洲多国政局生变四、美联储降息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五、人工智能多点开花推动创新浪潮六、“大金砖合作”引领全球南方加速崛起七、乌克兰危机延宕加剧俄同西方对立八、春节申遗成功彰显中国文化影响力九、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推翻巴沙尔政府十、巴以冲突致地区紧张局势轮番升级阅读材料,选取2—3个相关的新闻,就其反映的国际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趋势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予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郑州市2025年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有学者认为,中原文化的形成是以华夏部族为主体,融会了东夷、苗蛮部族的文化因素,发展进程中也以汉族文化为主,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甚至外国的文化因素。这主要强调中原文化的()A.稳定性 B.包容性 C.辐射性 D.创造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华夏部族为主体,融会了东夷、苗蛮部族的文化因素”以及“以汉族文化为主,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甚至外国的文化因素”可知,中原文化能够容纳和吸收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这体现了中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特性,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中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其他部族、民族及外国的文化因素,体现的是文化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并非稳定性,排除A项;辐射性强调的是一种文化对周边地区或其他文化产生的影响和传播,题干主要描述的是中原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吸收,而非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突出中原文化在吸收其他文化因素过程中的创新创造,主要强调的是其吸收融合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2.考古学家夏鼐认为,石斧和铜斧的砍伐力不足,只有它出现后,才有可能变森林为农田;且水稻田的耕作,也需它。所以长江流域只有在春秋战国后,才开始其灿烂的文明。这里的“它”应该是()A.石器 B.陶器 C.青铜器 D.铁器【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石斧和铜斧的砍伐力不足,只有它出现后,才有可能变森林为农田;且水稻田的耕作,也需它。所以长江流域只有在春秋战国后,才开始其灿烂的文明”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普及,其硬度和耐用性远超青铜器,能高效砍伐树木、开垦土地,尤其适合水稻田的耕作。题干中“春秋战国后长江流域文明兴起”与铁器推广的时间线吻合,D项正确;石器在原始社会已广泛使用,但题干明确指出石条的砍伐力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开垦需求,排除A项;陶器主要用于制作容器、生活用具,与砍伐森林或农田耕作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盛行,但青铜质地较软且珍贵,多用于礼器、兵器,而非农业生产工具。题干提到“铜斧的砍伐力不足”,直接否定青铜器,排除C项。故选D项。3.如图秦简部分文字为“衡石不正(误差),十六两以上,赀(罚)官啬夫(负责管理衡器的官员)一甲(铠甲)”。这主要可以用来研究秦朝的()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A.军事建设 B.文化创新 C.经济管理 D.残暴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衡器是用于计量货物重量的工具,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秦简中对衡器误差及管理人员的处罚规定,说明秦朝重视规范经济计量,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管理,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对衡器误差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规定,并没有涉及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军事训练等军事建设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主要是关于衡器管理和处罚的规定,没有体现文字、艺术、思想等文化领域的创新内容,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对衡器管理失误的处罚,不能由此直接推断出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4.下表中不同时期孔子相关称谓的变化,主要反映了()时期相关称谓西汉元始元年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孔子从公爵降成了“褒尊侯”唐开元二十七年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提出“打孔家店”A.统治思想的改变 B.选官标准的完善C.儒家地位的变迁 D.社会性质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仍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唐朝时期,儒家思想仍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批判,因此题干信息反映儒家地位的变迁,C项正确;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但没有推翻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因此题干材料无法反映统治思想的改变,排除A项;选官标准如汉朝察举制、唐朝科举制等制度有关,与孔子封号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中国社会性质从西汉到唐朝都是封建社会,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性质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转变,孔子的称谓变化更多是思想文化层面的,无法直接反映社会性质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5.据《宋史·食货志》载,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朝廷规定由江淮运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1008年)朝廷又将江淮漕粮增至700万石,这一数字是输往京师总漕粮的82%。这表明北宋时期()A.粮食运输以海运为主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政府对南方经济依赖 D.漕运网络四通八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从江淮运往京师的粮食数量不断增加,且在总漕粮中占比很高(大中祥符初年达到82%)。江淮地区属于南方,大量的粮食运往京师,表明北宋政府在粮食供应等方面对南方经济依赖程度较高,C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的是“江淮运往京师的粮食”,指的是通过内河漕运的方式运输粮食,并没有提及海运相关内容,排除A项;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在继续发展,并非“开始”,排除B项;题干仅仅描述了江淮运往京师的漕粮情况,并没有提及北宋整个漕运网络的状况,不能从这一点推断出漕运网络四通八达,排除D项。故选C项。6.元朝建立后,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也进入鼎盛时期。这表明元朝的建立()A.结束了多个政权的并立 B.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C.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 D.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建立联系,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这充分体现了元朝在中外交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创了新局面,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元朝建立后在陆路和海路交通方面的发展,没有涉及结束政权并立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重点阐述的是元朝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交通联系,并非主要体现国内各民族间的联系,排除C项;元朝疆域辽阔,但题干中没有关于元朝疆域对今天影响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7.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这表明康熙帝在边疆治理上()A.主张武力镇压 B.秉持民本思想 C.注重机构管理 D.依赖上层权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可知,材料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必刻意修缮长城,要以包容的心态因地制宜地处理边疆与民族关系。因此题干材料表明康熙帝在边疆治理上秉持民本思想,B项正确;“修德安民”突出的是德治,主张武力镇压是武力强制手段,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清朝设置机构管理边疆,表明清朝对边疆治理注重机构管理,如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排除C项;依赖上层权贵是依赖贵族或上层人士来管理边疆,与题干材料反映康熙帝在边疆治理上秉持民本思想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1865年,左宗棠在《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谈到,“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基于此,洋务派创办了()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州船政局是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近代中国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造船一,与题干材料“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相符,B项正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是军用企业,与题干材料“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不符,排除A项;轮船招商局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与题干材料“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不符,排除C项;湖北织布局是1888年张之洞在武汉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与题干材料“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中国的惨败,使所有帝国主义者更加看出中国软弱可欺。一些侵略者把“瓜分中华帝国”一事提上侵略日程。材料评论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中国的惨败,使所有帝国主义者更加看出中国软弱可欺。一些侵略者把‘瓜分中华帝国’一事提上侵略日程。”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没有促进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由于义和团运动的抗争使得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破产,排除D项。故选C项。10.1881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了自来水公司。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15盏弧光电灯。1886年,上海开始铺设地下污水管道。这些变化反映出近代上海()A.市政建设的起步 B.通讯事业的发展C.新式交通的普及 D.卫生条件的改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目材料“1881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了自来水公司。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15盏弧光电灯。1886年,上海开始铺设地下污水管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的上海有了自来水公司、电灯、污水管道等,这些变化反映出近代上海市政建设的起步,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电报、电话或者邮政等,无法反映通讯事业的发展,排除B项;题目材料没涉及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无法反映新式交通的普及,排除C项;题目材料铺设污水管道可能改善卫生,但电灯和自来水不仅仅是卫生条件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A项。11.1920年,陈独秀发表长篇论文《谈政治》,指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谟克拉西(即英文Democracy之音译)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推动陈独秀形成这一认识的史事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展现出巨大的力量。这让陈独秀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也促使他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通过阶级斗争,让劳动阶级掌握政权,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C项正确;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此时陈独秀还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等观点,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发生于1924——1927年,时间上晚于1920年,不可能是推动陈独秀在1920年形成这一认识的史事,排除D项。故选C项。12.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声唱遍全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巴金写道:“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表明抗日战争()A.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C.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声唱遍全国。以及1937年七七事变后,巴金写道‘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可知,这些内容都强调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觉醒和团结。因此题干材料表明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项正确;抗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与题干强调民族危机和团结抵抗内容不符,排除A项;抗战期间国共第二次合作,但题干材料没有直接提到两党合作的内容,排除C项;抗日战争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题干材料强调中华民族的觉醒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下表中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1953—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主要国家比较国家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平均增长速度(%)18.011.63.63.810.17.915.0A.土地改革开展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实施“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期间,一系列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较快,D项正确;土地改革主要针对农业领域,并非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快的直接原因,与1953——1957年工业发展关联不大,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主要是军事和政治层面的影响,对1953——1957年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没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三大改造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并非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14.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1984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的“计划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是()A.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B.积极发挥市场作用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D.不断完善分配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了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趋势,B项正确;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逐渐减少计划的比重,增加市场的作用,并非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排除A项;题干主要描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变化,没有直接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分配制度的信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的调整,与分配制度的完善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15.它不仅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展现,更突出了以国王为中心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强化了古埃及人头脑中“国王就是神”的传统观念。它是()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凯旋门 D.大竞技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王法老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也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规模宏大,建造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充分展现了古埃及的国家实力。同时,金字塔以国王的陵墓为核心,凸显了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强化了古埃及人“国王就是神”的观念,A项正确;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之一,是为了供奉雅典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而建,与古埃及和古埃及国王无关,排除B项;凯旋门是古罗马的建筑,通常是为了纪念罗马皇帝的战功而建造,用于彰显皇帝的功绩和荣耀,与古埃及无关,排除C项;大竞技场也是古罗马的著名建筑,主要用于举办角斗比赛等活动,是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体现,与古埃及的国家实力以及国王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德国某学者指出,欧洲的思想是随着阿拉伯的科学、文学、艺术的到来才从持续了几世纪的沉睡中醒来,而变得更丰富、完美、健康、充实的。据此,该学者认为阿拉伯文化促进了()A.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B.欧洲城市的兴起C.中西方文明的汇聚 D.文艺复兴的到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欧洲思想文化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而阿拉伯文化在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阿拉伯学者保存并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随着阿拉伯文化传入欧洲,为欧洲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欧洲的思想从沉睡中苏醒,变得更丰富、完美等,这为文艺复兴的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方面的条件,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思想的影响,而非对阿拉伯地区统一的作用,排除A项;欧洲城市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等因素,题干中未提及阿拉伯文化与欧洲城市兴起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题干重点在于强调阿拉伯文化对欧洲思想从沉睡中醒来的影响,并非突出中西方文明汇聚这一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17.1863年,成为这场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由于联邦转向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从而增强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与这一“革命方式”直接相关的文献是()A.《独立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鼓舞黑人士兵踊跃参加北方联邦军队,从而扭转了战局,增强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D项正确;《独立宣言》颁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A项;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使美国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的法律文献,排除C项。故选D项。18.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创造的巨额财富轻易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多数成员尤其是普通劳动者被抛弃在贫穷的泥沼中,在最低生存线上挣扎求生。”据此,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A.促进人口增长 B.推动教育发展 C.加剧贫富分化 D.造成环境污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工业革命创造的巨额财富轻易集中到极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多数成员尤其是普通劳动者被抛弃在贫穷的泥沼中,在最低生存线上挣扎求生”可知,这直接说明了工业革命使得财富分配不均,少数人掌握了大量财富,而多数劳动者处于贫困状态,加剧了贫富分化,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人口增长相关内容,没有任何信息表明工业革命创造的财富与人口增长之间存在联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教育发展的描述,没有提到工业革命创造的财富与教育发展之间有何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环境污染的表述,没有涉及工业革命创造的财富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9.下面年表中事态的发展最终导致()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9月,美国正式提出重斯武装西德的计划1955年5月5日,西德正式加入北约1955年5月11—14日,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A.美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C.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对峙【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55年5月5日,西德正式加入北约”“1955年5月5日,西德正式加入北约”“1955年5月11-14日,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对峙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因此题干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对峙,D项正确;苏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排除A项;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是1949年,排除B项;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0.如图纪念币采取了环形的线条效果,在环形星球轨道和线条的环绕下,纪念币充满了科技感……如果将这款钱币微微倾斜,还能反射出层层叠叠的光线。该币纪念的人物是()某历史人物诞生375周年纪念币(英国造币厂发行,2017年)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爱因斯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是牛顿诞生375周年(牛顿生于1642年),英国皇家铸币厂为纪念牛顿而发行了这款硬币。牛顿在物理学、数学等领域的重大贡献也使该纪念币设计突出体现了科技感和星球轨道元素,A项正确;达尔文诞生时间是1809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诺贝尔诞生于1833年,是瑞典化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爱因斯坦诞生于1879年,是现代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排除D项。故选A项。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河南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整合河南地区的文物优势,展现中华文明发展轨迹。材料一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各展厅及其主题展厅ABCDEFG主题走向邦国(新石器时期)盛世华章(隋唐时期)宅兹中国(西周时期)帝国霸业(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鹿中原(东周时期)中原立国(夏商时期)东京梦华(宋金元时期)材料二推荐文物:妇好鸮尊推荐展厅:中原立国(夏商时期)入选理由:出土于殷墟妇好墓,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一件鸟形铜酒器。(1)据材料一,将展厅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填写字母,2分)A→()→()→E→()→()→G(2)仿照材料二中示例,任选一个展厅,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阅历,为其推荐一件文物(写出名称即可),并说明理由。(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答案】(1)①.F②.C③.D④.B(2)推荐展厅:盛世华章(隋唐时期)推荐文物:唐三彩入选理由:唐三彩是隋唐时期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造型丰富多彩,融合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元素,反映了隋唐时期繁荣的经济、开放的社会风气和高超的手工业水平。(3)认识:中华文明以中原为核心,历史悠久,多元一体,在漫长历史中不断延续和发展,不断传承与创新,承载于丰富文物。【解析】【小问1详解】排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一各展厅主题对应的历史时期,新石器时期最早,接下来是夏商时期(F展厅),然后是西周(C展厅),东周之后是秦汉魏晋南北朝(D展厅),隋唐时期(B展厅),最后是宋金元时期(G展厅),所以排序为A→F→C→E→D→B→G。【小问2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材料中河南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按中原建都历史展现中华文明,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阶段,对应“盛世华章”展厅。唐三彩作为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文物,能很好地呈现该时期特色。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样,有人物俑、动物俑,还有各种生活器具等。人物俑的服饰华丽多样,动物俑形态逼真,如膘肥体壮的骏马俑。这丰富的造型背后,反映出隋唐时期经济繁荣,人们物质生活丰富,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用于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唐三彩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技术支持,也使得工匠们能够发挥创造力,塑造出多姿多彩的造型。也可以选择其他展厅,必然可以选择西周时期的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等。【小问3详解】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展厅以中原建都历史为主线,说明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但同时中华文明起源并非单一,新石器时期各地区就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从新石器时期走向邦国,历经多个朝代直至宋金元时期,展厅主题的变化展示了中华文明在漫长历史中不断延续和发展,每个时期都有独特成就,如隋唐的盛世华章。结合材料二推荐文物的示例,河南地区丰富的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不同时期的文物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生产生活和艺术水平,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22.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不朽的建筑杰作,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精神象征。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部分)①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领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②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③浮雕上……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旁边装饰性的浮雕上,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幅浮雕反映历史事件。(2)阅读图文材料,概括三幅浮雕在历史事件及人物的选取上有何共同之处。(3)综上所述,谈谈文学、艺术在塑造历史记忆方面的优势。【答案】(1)历史事件:①虎门销烟;②武昌起义;③渡江战役。(2)共同之处:在历史事件的选取上,都选取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或推翻反动统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人物的选取上,都突出了人民群众或革命力量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作用。(3)优势:文学、艺术作品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传播范围广、受众多。【解析】【小问1详解】①:根据材料“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坑里销毁”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它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鸦片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②:根据材料“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和市民发动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场景,是中国近代追求民主共和的重要里程碑。③:根据材料“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史事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小问2详解】共同之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浮雕分别选取虎门销烟反抗外来鸦片侵略、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事件,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改变国家命运、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进行的重大斗争。图①中“愤怒的群众”,图②中“起义的新军和市民”,图③中“登上敌岸的战士”以及“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的人民群众,都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小问3详解】优势: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学、艺术作品如材料中的浮雕,通过直观的画面,将虎门销烟、武昌起义、渡江战役等历史场景生动展现,让人们能快速理解历史事件的大致过程和关键情节,比单纯文字更易形成记忆。浮雕中群众的愤怒神情、战士的英勇姿态等艺术呈现,能激发人们对先辈抗争精神的崇敬,对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憎恶,使人们对这些历史记忆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铭记历史。文学、艺术作品可以代代相传,这些反映历史事件的浮雕作为艺术形式,能长久保存,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接触并了解相应的历史记忆,起到传承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若其他角度也言之有理也可。23.建设科技强国,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材料某人工智能平台搜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结果(部分)领域国防与航天技术交通与工程基建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②成就1.①(1960—1970)·原子弹(1964):……·人造地球卫星(1970):…………2.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神舟系列(1999—今):……·中国探月工程(2004—今):实现月面软着陆、月背探测、月球采样返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摆脱对GPS依赖。1.高铁技术·CRH系列动车组(2007—今):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控制系统。2.超级工程·三峡工程(2009):全球最大水电站,掌握巨型水轮机组设计制造技术。·港珠澳大桥(2018):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突破海底沉管隧道技术。1.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曾六次蝉联全球超算榜首……2.5G通信·主导全球5G标准制定……3.量子科技·墨子号卫星(2016):全球首个量子通信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1.青蒿素(1972)……2.籼型杂交水稻(1973)……3.基因编辑·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2016):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②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历史经验。(至少答出2条,每条经验须从上表中任选2—3项成就,史论结合,进行归纳)【答案】(1)填表:①:两弹一星;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2)历史经验: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大经济建设投入。由国家斥巨资建设了交通和水利工程,如:2010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突破海底沉管隧道技术;2009年,三峡工程胜利竣工,这是全球最大水电站,掌握巨型水轮机组设计制造技术。②大力推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国防与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总之,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解析】【小问1详解】填表: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此可知,①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是“两弹一星”。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青蒿素青蒿素属于生物技术‌,青蒿素的提取和应用涉及多种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和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应用;籼型杂交水稻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里面的基因工程;基因编辑属于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专业类别,它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体遗传物质进行精确修改的技术。由此可知,②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小问2详解】历史经验: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表中成就归纳取得成就的原因,得出经验。如:我国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历史经验有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大经济建设投入。由国家斥巨资建设了交通和水利工程,如:2010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突破海底沉管隧道技术;2009年,三峡工程胜利竣工,这是全球最大水电站,掌握巨型水轮机组设计制造技术。②大力推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国防与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总之,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24.大国崛起过程中都伴随着对世界秩序的应对。材料备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结束后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为法国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召开的处理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的会议,确立了俄、奥、普、英四国支配欧洲的国际政治秩序。——摘编自[美]瑞·达利欧《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1)据材料,指出1600年至今英国在世界秩序中角色的变化。(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请你谈谈我国可以从英国发展历程中汲取的历史经验或教训。【答案】(1)变化:1600年-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世界秩序中逐渐崛起并成为主导者;20世纪以来,英国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成为美国主导下西方阵营的一部分。(2)因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但随着其他国家政治变革和发展,英国优势逐渐丧失;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工业革命,但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其他国家的崛起,英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优势不再;英国通过一系列战争为其海外扩张和维护殖民统治提供军事保障,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受到重创。(3)经验教训:注重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技,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合理应对战争,避免战争对国家造成过度破坏,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解析】【小问1详解】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的图表及备注可知,1600年-19世纪中后期,英国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逐渐发展,历经光荣革命建立更优政府,开展金融创新和工业革命,还通过维也纳会议等确立了自己在欧洲乃至世界的主导地位,构建起全球帝国秩序。但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经历外部冲突、高负债,在苏伊士运河危机等事件冲击下,英国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丧失,逐渐成为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的一部分。【小问2详解】因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英国经历了英国内战和光荣革命,实现内部冲突解决,建立起更好的政府,君主立宪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