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命题人:张丽岚(卷面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作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智慧,也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化人。《易经》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天,我们要以文化人,就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经久不衰的活的文化。以文化人,客观上要求我们每个人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的智慧。《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身既是个人层面的要求,也是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要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的智慧,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立德立身。“德者,本也。”立德立身是修身的核心内容。我国古代先哲一贯倡导立身必须先立德,要做君子不当小人,做到“喻于义”而非“喻于利”,“怀德”而不是“怀土”。我们在立德立身的过程中,既要立意高远,也要立足平实。一方面,立志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为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家”与“国”向来是一体的。另一方面,立足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都是修身的内在要求。克己修身。修身就要克己,克己就得自律。《周易·系辞》说“惧以终始,其要无咎”,《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些都是在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警惧忧患心态,努力做到言行无过。只有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我们更要正确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不断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努力抵御私心杂念的干扰、不良欲望的侵袭,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立志立业。立什么志、立什么业,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古人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这启示我们,立业首先要立志,只有立大志、立长志,才能更好地做大事、成大业。祖国的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人接续奋斗。我们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政绩观,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摘编自蒋来用《汲取修身的智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源泉,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修身智慧。B.我们每个人只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修身智慧,就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C.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立身修德”应立志于报效祖国。D.立业是目标,立志是动力,立志以立业为前提,确定这一关系,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内容为全文立论张本,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使全文开篇气势不凡。B.第二段论述修身的价值和意义,阐述修身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并把个人修身上升到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C.文章主体部分从“立德立身”“克己修身”“立志立业”三个方面谈修身,结构层次清晰。D.文中引用丰富,以先秦文献为主,包容古今,兼及诗文,既加强说理依据,又增添文学韵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体现。B.《孟子》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体现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这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C.“立意高远”和“立足平实”体现了辩证的统一,“立志报国”体现了“立意高远”,而“见贤思齐”则体现了“立足平实”。D.引用《周易·系辞》和《诗经》中的句子都突出了警惧忧患的心态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心有所畏可致言行无过。(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中国有不少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为什么还要建立种质资源库?

李德铢:只有保护的手段更多样,保护才更具可靠性。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就地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少珍稀、特有物种不在保护区内。此外,如果自然保护区出现火灾、冻灾、虫害等自然以及人为灾害的话,那么种质资源库就可以成为一个备份,有效保护其中的特有物种和遗传多样性。

生物种质资源的加速丧失促使世界各国建立各种类型的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相当比例的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经入库,种质资源库成为这些种子名副其实的避难所。当一个物种有灭顶之灾时,我们就可以启用这些种质资源。材料二:

一份种子想要进入种质资源库,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每一个品种都要先经历2到3年的田间种植“考验”,在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能会被“收编”。入库后的种子,又要经过仔细“体检”,通过处理、清选、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被装瓶密封。

这些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在-18℃、湿度低于50%的低温库,含水量5%~8%的农作物种子将就此“沉睡”,寿命可从1~2年延长到数十年,唤醒后发芽率仍在九成以上;在试管苗库,草莓、香蕉、马铃薯等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作物以茎尖作为保存材料,在试管中可一待数月;在超低温库,-196℃的液氮则能让作物组织迅速进入冷冻休眠状态,就像给生长按下了暂停键,几十年后取出,依然可以活力不减。此外,这里还以DNA的方式保存着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

不仅如此,带有视觉识别功能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实现了种子的快速存取,感知气味的电子传感器可以隔空分辨种子的代谢变化,监测在库种子的活力……智能化、信息化的助力,让科研人员“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摘编自《种子方舟: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材料三:“在这里,有很多品质优异、色彩斑斓、全国罕见的稀有而珍贵的种质。”秦慧彬说,“比如食用豆,我们保存了13种资源,包括菜豆、小豆、绿豆、豌豆、山黧豆等;再比如,常见的大豆是黄皮黄瓤,我们保存的大豆资源有黑皮黄氯、黑皮青瓤、青皮青瓤等多种罕见形态。”

那么,这些种质资源来自哪里呢?

“一方面是农民的自留种子代代相传,另一方面是山西有组织地收集和保护。”秦慧彬介绍,山西省组织过三次大型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包括“第一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补充征集”“西北干旱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这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提供了很大帮助。

此外,山西种质资源库还设计、制作了一批对外开放的锁控种子柜,专门为科研单位及育种专家保存种质资源,并开展库存种质安全保存预警监测关键技术的研究等,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贮存。

一份份种质资源,特别是全国罕见的、古老的地方品种和重要的野生品种,在这里搭上了“诺亚方舟”,为下一步的生物育种和发展提供了基因资源。(摘编自《稀有作物种质登上“诺亚方舟”:探访山西种质资源库》)材料四:

种子入库以后,固然可以作为战略资源进行长期保存,但该项功能一般由“长期库”来承担,而对山东省农科院的这种以“中期库”为主的种子资源库来说,如何盘活资源,使其在品种选育中发挥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以常见的荷兰豆品种选育为例,现在市场上多数是绿色的、比较肥厚的豆子,紫色的豆子品种非常稀少且豆荚较小,口感不好。所以,随着紫色食品在当下越来越受欢迎,就有育种专家提出,能不能培育出既是紫色同时口感又好的荷兰豆。

在这个过程中,种质资源库中储存的大量的不同品类的荷兰豆种子就派上了用场。李润芳告诉记者:“按照目标性状提取种子,然后杂交培育,目前育种专家已经种出了品种比较稳定的紫色荷兰豆。”此外,当前比较火的节水抗旱稻、耐盐碱稻等很多品种的选育,最开始也从种质资源库筛选了种子。

李润芳介绍,依托种质资源库,建成了由实物层、数据层、网络层构成的种质资源中心。该中心建立了一个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高效利用共享平台,后又承担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东子平台”运行与服务的任务,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探访山东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这里有一艘“生命方舟”》)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保护区并不能涵盖所有珍稀、特有物种,建立种质资源库让保护的手段更多样,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

B.种子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在田间经历种植“考验”的种子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收入的前提条件。

C.农民自留的代代相传的种子是罕见的稀有珍贵种质的一个重要来源,收集和保护种质资源时要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D.品种比较稳定的紫色荷兰豆以及当前比较火的节水抗旱稻、耐盐碱稻等品种的选育,都从种质资源库筛选了种子。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进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我们在需要时可以启用这些种质资源。

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有低温库、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等不同的库,可以满足各种种质资源的不同保存需求。

C.山西种质资源库保存着一些全国罕见的、古老的地方品种和重要的野生品种,将为生物育种和发展提供资源。

D.山东种质资源库承担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东子平台”运行与服务的任务,所以建成了种质资源中心。6.材料二、三、四都谈论了种质资源,但三则材料的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牛事李海燕李菊香安静地在牛棚里饲弄着她家那头毛色红白相间的西门塔尔牛,牛长得很健硕,是一头精准扶贫牛。时间倒退到分牛那一天,村部大院里像赶集一样热闹,牛多,人更多,能分到牛的人来了,分不到牛的人也来了。李菊香的眼睛在众牛当中只扫了那么一眼,她便立马锁定了5号牛,它是所有牛里面毛色最光亮的。根据养牛的经验,李菊香知道这样的牛最好养,能吃,健康无病。是金子总会发光发亮,凡是美好的事物往往是藏不住光芒的,一头出众的牛站在众牛当中,浑身闪烁着光芒,这光芒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众多的眼睛当中,有一双眼睛也盯上了5号牛。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人,她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悍妇,嫉妒成性,她又是村支书李树生的老婆,叫王翠娥。但是,扶贫牛是分给贫困户的,王翠娥怎么着都不符合标准,在分牛之前她就把自己也想养一头牛的想法透露给了李树生,叫他想想办法,她是真的想养一头牛,李树生却坚决不同意。“扶贫牛是要分给贫困户的,你没资格养!”他甚至有些生气王翠娥的不懂事,平时爱贪点儿小便宜,小偷小摸的,拿点扶贫小物资倒也罢了,现在,她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扶贫牛身上。李树生把村子里最贫困的几户人家梳理出来,他心里盘算着,这些人将牛领回去了该怎么养,他想叫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又听说扶贫牛的饲养方法和以前养老式牛不一样,扶贫牛是从外地引进来的新品种牛,它们分成了好几代,一代比一代花,一代比一代好看。但是这些牛精贵,不好养,养好了是钱疙瘩,养不好来甚至不如普通牛。看来还得再把专业饲养员请来,在村子里举办一个专业培训班,让他给村民们讲讲养好扶贫牛的方法。聘请老师,开办培训班,预算支出……李树生忙得前脚尖挨不着后脚跟,倒是把王翠娥的想法忘得一干二净。李树生其实不知道,王翠娥的胆子野着呢,她并没有收心,她的心依然系在扶贫牛身上。王翠娥偷偷找村会计,找村主任,她死缠硬磨,费尽三寸不烂之舌,还是想通过别人要到一个扶贫牛的指标。她男人是村子里的一把手,难道会没有人给她个面子?但是,还真没有人愿意为她开这个口子,扶贫是大事,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情,谁敢轻易“闯红灯”?她在村部的桌子上偶然看见扶贫牛指标人的名字,就偷偷做了手脚,把纸上李菊香的名字用透明胶带粘掉,她粘得小心翼翼,尽量不留痕迹,然后又填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谁?是村子里的田寡妇。可田寡妇的儿子争气,他在城里做生意做发了,买了房,买了车,田寡妇的日子过得不像李菊香那么苦,她住的是新房,穿的是时髦的衣裳。在考虑扶贫指标时,李树生自然是把田寡妇排除在外的。王翠娥却不这么想,田寡妇和李菊香一样,都是寡妇,她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田寡妇拥有扶贫牛的指标合情合理,难道谁还敢说她不符合标准?而且,王翠娥也想好了,她要和田寡妇达成一个协议,等扶贫牛到了田寡妇手里,养个一年半载,她再从田寡妇手里低价转买过来,一举两得的事,田寡妇那么精明的人不会不同意的。李树生很快发现了名单的问题,不过李树生还是没有怀疑到王翠娥身上,他怎么都不会想到,王翠娥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李树生召开了村委会全体会议,叫大家讨论,他说,我一个人的意见不代表大家的意见,你们都来说说想法,扶贫牛分给谁合适?这还用讨论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田寡妇家的日子比我们村一大部分人过得都好,她不需要养扶贫牛,而且,田寡妇连地里活儿都撂下好几年了,她时不时进城去带几天孙子,她像个养牛的人吗?牛牵回去,她一拍屁股走人了,牛留着谁喂?李菊香家是真困难,我们得帮助有困难的村民。人生最大的讽刺就是当等待的最后一刻才发现一切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王翠娥太高估自己的实力,心里一万个不想叫李菊香分到扶贫牛,偏偏李菊香就分到了,而且还抓到了最出色的5号牛。一家欢喜一家忧,王翠娥的心情很糟糕,李菊香却觉得馅儿饼从天上掉下来,砸在了自己脑袋上,她欣喜得有点懵了。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经过李菊香的精心饲养,她牵回去的扶贫牛个头蹿出一大截,肚子鼓起了一个大包。进入腊月门,李菊香的牛产下了小牛娃。花母牛争气,一胎产下了两头小牛娃。那天,婆婆、公公、小叔子都来助阵了。李树生也来了,他身后跟着从乡上请来的饲养员,还跟着王翠娥。一看见李树生和他身后的饲养员,李菊香的心一下子踏实了好多好多。……两头小牛犊在院子里撒着欢。李菊香满怀心事。王翠娥最近又在针对她了,还是隔着墙头喊话,也不指名道姓,依旧是骂牛。王翠娥以前骂她她恨,恨得牙根痒痒,现在,她却突然不恨了,她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件事情,假如那天没有李树生请来饲养员,估计她的花母牛都没有了,更不用说添两头小牛犊,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李树生救了花母牛娘儿三个的命。她想,王翠娥想骂就骂吧。再说了,王翠娥也就是嘴瞎,心其实并不坏,你看她一天叽哩哇啦地嚷着,但却从来没阻挡过李树生对她们家的照顾。在最危难最紧张的时刻,她不也来帮忙了吗?那天她忙出忙进,帮着给小牛犊配奶的场景她一直忘不了。小牛犊隔奶那天,李菊香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她牵着一头小牛犊,敲开了王翠娥家的大门。她要把这头小牛犊送给王翠娥养。(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间倒退到分牛那一天”一句表明,文章采用的是倒叙手法,由眼前场景引出对分牛经过的叙写,情节曲折,可读性强。B.李树生开会讨论扶贫牛的归属问题,实际只是用这种方式体现出工作的公平性,他内心早已决定了要将扶贫牛分给李菊香。C.文中详细介绍了田寡妇的情况,衬托了李菊香的困难之处,也为后文大家同意把牛分给李菊香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D.小说中没有关于人物的直接对话描写,而是由作者进行客观转述,这使行文更加自由灵活,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朴素真实。8.这篇小说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议论,请以文中画线句子为例,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6分)李菊香的牛“是一头精准扶贫牛”,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扶贫的“精准”?请简要分析。(6分)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癸巳,王晏球以王都反状闻,诏削夺王都官爵。壬寅,以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以张虔钊为都监,发诸道兵会讨定州。是日,晏球攻定州,拔其北关城。都以重赂求救于奚酋秃馁。五月,秃馁以万骑突入定州;晏球退保曲阳,都与秃馁就攻之。晏球与战于嘉山下,大破之,秃馁以二千骑奔还定州。晏球追至城门,因进攻之,得其西关城。定州城坚,不可攻,晏球增修西关城以为行府,使三州民输税供军食而守之。王晏球闻契丹发兵救定州,将大军趣望都,遣张延朗分兵退保新乐。延朗遂之真定,留赵州刺史朱建丰将兵修新乐城。契丹已自他道入定州,与王都夜袭新乐,破之,杀建丰。乙丑,王晏球至曲阳。王都乘胜击之,悉其众与契丹五千骑合万余人,邀晏球等于曲阳。丁卯,战于城南。晏球集诸将校令之曰:“王都轻而骄,可一战擒也。今日,诸君报国之时也。悉去弓矢,以短兵击之,回顾者斩!”于是骑兵先进,直冲其阵,大破之,僵尸蔽野。契丹死者过半,余众北走。都与秃馁得数骑,仅免。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邀击契丹,北走者殆无孑遗。王晏球知定州有备未易急攻张虔钊宣言大将畏怯有诏促令攻城。晏球不得已,攻之,杀伤将士三千人。壬戌,契丹复遣其酋长惕隐将七千骑救定州,王晏球逆战于唐河北,大破之。甲子,追至易州。时久雨水涨,契丹为唐所俘斩及陷溺死者,不可胜数。契丹北走,道路泥泞,人马饥疲,入幽州境。八月,壬戌,赵德钧遣牙将武从谏将精骑邀击之,分兵扼险要,生擒惕隐等数百人;余众散投村落,村民以白梃击之,其得脱归国者不过数十人。自是契丹沮气,不敢轻犯塞。(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有删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选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王晏球知定州A有备B未易C急攻D张虔钊宣言E大将F畏怯G有诏H促令攻城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拔其北关城”与“过蒙拔擢”(《陈情表》)两句中“拔”的含义不同。B.“延朗遂之真定”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之”的含义相同。C.节度使,官名。唐初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D.“契丹北走”和“追亡逐北”(《过秦论》)两句中“北”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皇上知道王都谋反的情况后不仅罢免了其官爵,还任命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张虔钊为都监,调集各路军队联合起来讨伐王都。B.王晏球攻打定州攻势猛烈,但后来因为王都用厚礼请来的奚人首领秃馁率领的一万骑兵的援救,王晏球只好撤退,一直撤到了曲阳。C.尽管王都和契丹军队合兵一起来阻击王晏球所率领的军队,但最终落得惨败的下场,契丹军队损兵过半,王都军中被杀死的人也很多。D.契丹出兵定州失败后,又派骑兵来救援。王晏球除了在正面迎战,还派精锐骑兵在他们回国路上阻击,逃脱的契丹人不过几十个。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晏球与战于嘉山下,大破之,秃馁以二千骑奔还定州。(2)时久雨水涨,契丹为唐所俘斩及陷溺死者,不可胜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

刘禹锡

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

故人云雨散,满目山川多。

行车无停轨,流景同迅波。

前欢渐成昔,感叹益劳歌。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灞桥”是唐诗中常见的离别意象,素有“灞桥折柳送别”之时俗。

B.颔联写朋友在云雨山川中分别,从而将愁绪万端的感情融入山川气象之中。

C.颈联实写远行之车没有停靠点,流景如同疾速流水,从而反衬出诗人的伤感。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离别时回顾往昔聚会时的欢乐,感叹之余,更加深了痛苦。15.诗中“回首伤如何”一句在表达上有何效果?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2)屈原的《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雪”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但有时真假难分,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句以梨花写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则以雪写浪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本题共3小题,11分)真正的艺术创作,除了要有灵感,更多的是对生活要有深切的体验。能把日常的生活状态不带半点拼凑痕迹地写进词里,恐南唐后主李煜与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外无他。李煜,少年无心宫中争夺,向往自由文人的生活,其作品前期大都描写宫廷奢侈生活和男欢女爱之情,对其中的沉迷与陶醉,他毫不掩饰,始终保持纯真的性情。后期的词作,主要是描写词人的那种亡国之痛,可谓血泪至情,他不愿做皇帝却被推上了皇位,做了皇帝却又成为阶下囚,这种苦痛,非一般人能及。而也正因如此,才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难怪《人间词话》评:“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而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分水岭,前后两个时期的生活也是①。她出身名门,自小生活环境优越,成长过程中与当时的著名文人和政客均有来往,天赋加上环境使得她取得不小的成就。前期她的词作大多描写少女初恋和少妇生活,体验至真至切,语言②。我们从词的内容也不难看出,词人那时的生活的确是优越无忧的。“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先后经历了亡国丧夫之痛,这种痛苦经历使得词人的风格发生巨大变化,词人本多情,更何况遇到这样的变故?“③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满眼的凄凉与亡国痛,怎能让词人再有先前的欢愉?也正因如此,其后期词作有了男子般的气概与意境。他们二人,一个词中之帝,一个婉约之宗,有着相似的境遇:不但是人生经历而且词的创作,都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更重要的是,在他们都是经历了家破国亡的苦痛之后,才登上了词作的巅峰。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靖康之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