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习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习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习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习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

步练习

※典题例析规律总结※

【例I】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

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必修二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及基因突变的特点和

必修三中植物激素部分,中难题。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拟南芥,出现类P基因突

变体的性状,可推测出要么是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A),要么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之

有关(B),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C)0血由于基因突变的小定向性,故特定

的因素不可能诱发特定的基因突变,故D选项错误。

【答案】Do

【例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生长素的特性有美,与光照方向无关;顶

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并不受到抑制;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和乙烯

等多种激素有关: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

在植物体内才是。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作用特点的知识,难度不大。

【答案】Bo

【例3】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右图,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

生长情况的是()

【解析】考察的是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特点,高浓度是抑制生K,低浓度的时候是促进生

长的,对于根来说具有向重力性,茎有负重力性,

【答案】B

规律总结:

一、燕麦胚芽鞘系列实验分析

以上实验均可设计相应对照实验,具体有:

(1)图①©表明:光并未抑制胚芽鞘的生长(光未抑制促进生长的物质的合成)。

(2)图①③表明:光照不均匀(单侧光照)会引起胚芽鞘生长不均匀,即造成向光弯曲。

(3)图③©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有了尖端的缘故。

(4)图①©③④表明:胚芽鞘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c

(5)图⑤⑥对比分析表明:胚芽鞘生长与否和琼脂块本身无关,而是与处理过的琼脂块

中的某种物质有关。

(6)图⑥0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能向下运输则胚芽鞘生长,反之,则胚芽鞘不生长。

(7)图⑤®⑦对比分析表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使胚芽鞘生长。

(8)图③⑥⑧对比分析表明:该物质分布不均匀,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而单侧

光照仅仅是影响该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已。

(9)图③©⑩对比分析表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

部。

(10)比较图⑩II谢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即感光部位。

I归纳小结II—,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

a.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精尖端

b.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而一段

c.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d.生长素的作用一促进生长

e.弯曲生长的原因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f.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

二、植物向性运动原因分析

1.向光性的原因分析

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或植物茎尖),导致生长素横向运输(向光侧一背光侧)而分布不

均匀。

生长素[背光侧:多、生长快

分布【向光侧:少、生长慢一弯向光源生长

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

2.茎的负向重力性、根的向重力分析

原因:地心引力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一近地侧浓度高一

J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一茎背地生长(负向重力性)

I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一根向地生长(向重力性)

※小试高考※

(2019新课标)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

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

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

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两个组别的处理可以分析出,c的放置方式是形态学的上端在上面,

d的放置恰好相反,根据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这一原理,a'组尖

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对。

(2019上海)(一)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8分)

为获得棉纤维既长乂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

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

3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

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O

32.图12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生

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3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

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13。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

的关系是。

3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埋细胞,得到结果如表I,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

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答案】

31.主动运输

32.①②②

33.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

34.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

【解析】

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严重阻碍这一过程,由于缺氧会影响

呼吸作用供能,这些都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2.图中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有幼叶,幼芽,所

以选①②,顶芽产生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从而导致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

3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棉花纤维就越多,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

维的发生呈正相关

34.从表中可以看出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DNA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

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导致RNA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

※能力提升训练※

选择题

1.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

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即垛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2.下列关于生长素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胚芽鞘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C.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3.将禾本科植物的幼苗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通过的云母片,琼

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左右相等B.左多右少C.左少右多D.左右均无

4.用燕麦幼苗做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甲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③水平放置,分

别取两个琼脂块①、②紧贴在③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曰图所示处理。乙组:将附有琼脂块

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⑤将直立生长B.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④将向左弯曲生长

C.④的右侧生长素多,右侧生长快D.⑤的两侧生长素浓度不相等

5.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

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呵噪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6.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吧噪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

射14C的叫噪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I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7.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A.呼吸作用加强B.蒸腾速度加快

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D.光合作用增强

8.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然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

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极性运输.D.渗透

9.在植物体内,生长素是由下列哪个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生成的()

A.乙酸B.丙酮酸.C.维生素D.色氨酸

非选择题

10.在植物幼茎中,为什么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可能的原因有三个,一是

向光侧的生长素合成较背光侧少,二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较背光侧快,三是向光侧的生长

素向背光侧转移。有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然后分别放在黑暗

中和单侧光下。其中c和d用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将胚芽鞘分割。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琼脂块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所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

量。

(1)将a、b、c、d4组进行比较,可以说明什么?

(2)要达到实验的目的,仅有上述的4组实验是不够的,至少还应增加两组实验。请模

仿上图,在下面方框内画出简图表示所增加两组实验e和f的步骤。

(3)如果所增加的e和f两组实验结果为

,则可得出“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侧的分布比向光侧的要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

素向背光侧转移的缘故”的结论。

答案

选择题

1.A

解析:正确理解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但不能证

明该物质是口引噪乙酸。同时证明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致。该实验是对比实验,各

组相互对照

2.D

解析: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运往背光侧的运输

3.B

解析:单侧光照射幼苗尖端,尖端受刺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背光侧

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

4.D

解析:⑤的两侧生长素浓度相等

5.A

解析:该实验证明了尖端有影响物,不知道是什么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