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易错、易混、易忘知识点总结
【易错点1】无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导致思维不全面。
例1、设4={%|无2—8x+15=o},5={x|ax—l=0},假设4nB=E,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
综上满足条件的a组成的集合为[0,;,(
【练1】集合A={x|%2+4%=o}、B=^x\x2+2(«+l)x+fl2-l=0j,假设BqA,那
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或。〈一1。
【易错点2]求解函数值域或单调区间易无视定义域优先的原那么。
2
例2、(x+2)+=1,求x~+y~的取值范围.
2g
答案:x2+y2的取值范围是[1,—y
22
【练2】假设动点(叼)在曲线?+£=1仅>0)上变化,那么必+2》的最大值为。
〃h2
一+4(0<6<4)幺+4(0<6<2)b2
(A]4',〔B〕44'7(c)一+4(D)2b
4
2。仅24)[2b(b>2)
答案:A
|【易错点3】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无视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I
lg(l-J)
例5、判断函数/Xx)=的奇偶性。
|x-2|-2
解析:由函数的定义域为(一i,o)u(o』)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在定义域下了(%)=司一+1易证
/(-X)=即函数为奇函数。
【练5】判断以下函数的奇偶性:
①〃上甲7+正力小)=(—)肾如3=寒|黑|
答案:①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②非奇非偶函数③非奇非偶函数
【易错点4】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要从定义出发,注意步骤的标准性及树立定义域优先的原那么。
b
例7、试判断函数/(x)=ax+-(a>0,b>0)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解析:由于=—/(%)即函数了(力为奇函数,因此只需判断函数”光)在(0,包)上的单调
性即可。设玉A/〉。,/(再)一/(%2)=(玉一天2)竺电一~由于玉_%2>0故当
时/(%)—/(9)>。,此时函数/(%)在上增函数,同理可证
/
函数/(X)在0,上为减函数。又由于函数为奇函数,故函数在为减函数,在
为增函数。综上所述:函数在上分别为增函数,在
]—Y
【练7】⑴(潍坊市统考题)f(x)=ax+——(«>0)⑴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函数了(%)在
CLX
(0,+8)上的单调性。(2)设在0<尤<1的最小值为g(a),求y=g(a)的解析式。
答案:(1)函数在[,,+8)为增函数在10,,)为减函数。(2)y=g(a)=<2--(tz>l)
a(Q<a<\\
【易错点5]在解题中误将必要条件作充分条件或将既不充分与不必要条件误作充要条件使用,导致错误
结论。
【练8】函数y=兀2++c(%e(0,-+w))是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b>0B、b<0c>b>0D、b<0
答案:A
【易错点6]应用重要不等式确定最值时,无视应用的前提条件特别是易忘判断不等式取得等号时的变量
值是否在定义域限制范围之内。
例9、:a>0,b>0,a+b=l,求(a+—)2+(b+—产的最小值。
ab
错解:(a+—)2+(b+—)2=a2+b2+'++4>2ab+—+4>4.ab•—+4=8/.(a+—)2+(b+—)2的最小
abababvctbab
值是8
【易错点分析】上面的解答中,两次用到了根本不等式a2+b2>2ab,第一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
2
第二次等号成立的条件ab=」-,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因此,8不是最小值。
ab
上1111112
解析:原式=a2+b2+—+—+4=(a2+b2)+(-+—)+4=[(a+b)2-2ab]+[(—+—)2-----]+4
abababab
1a+b1,1111一
=(l-2ab)(l+——7)+4ftab<(-----)2=-得:l-2ab>l--=-,5.>16,1+—^^7二原式
a2b22422a2b2a-b2
12511125
>—xl7+4=(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a+—A+(b+—>的最小值是。
222ab2
【知识归类点拔】在应用重要不等式求解最值时,要注意它的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即“一正、二定、三
相等",在解题中容易忽略验证取提最值时的使等号成立的变量的值是否在其定义域限制范围内。
【易错点7]在涉及指对型函数的单调性有关问题时,没有根据性质进展分类讨论的意识和易忽略对数函
数的真数的限制条件。
【练10】设。>0,且。片1试求函数y=loga(4+3x-x2)的的单调区间。
答案:当0<a<l,函数在1,|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当a>l函数在1,|上单调
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易错点8】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
【练11】不等式五〉ax+3的解集是(4,b),那么a=,b=。
2
答案:"力=36(提示令换元«=。原不等式变为关于t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2,6))
【易错点9】S“求4时,易忽略n=l的情况.
例12、数列{。“}前n项和S"且4=1,an+l=;S"。⑴求生,%,%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l(n=1)
答案:该数列从第二项开场为等比数列故为=\1/4丫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1)
【知识点归类点拔】对于数列%与s“之间有如下关系:4=〈,、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L求4。但注意只有在当%适合=s”一s“T(力之2)时两者才可以合并否那么要写分段函数的
形式。
【练12】数列{。“}满足ai=1,a”=tn+2&+3。3+,,,+("-2),那么数列{。”}的通项为。
答案:(将条件右端视为数列{阳〃}
的前n-1项和利用公式法解答即可)an=<92)
【易错点10】利用函数知识求解数列的最大项及前n项和最大值时易忽略其定义域限制是正整数集或其子
集(从1开场)
【练13】设{a“}是等差数列,S"是前n项和,且55<$6,1=57〉$,那么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d<0B>〃7=°C、%*D、$6和§7均为S〃的最大值。
答案:C(提示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关于n的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再结合单调性解答)
【易错点11]解答数列问题时没有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解答使解题思维受阻或解答过程繁琐。
3
例14、关于的方程—3x+a=0和—3x+〃=0的四个根组成首项为一的等差数列,求a+Z?
4
的值。
【思维分析】注意到两方程的两根之和相等这个隐含条件,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明确等差数列中的项是如
何排列的。
3579273531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知识易知此等差数列为:一,----,—故。=—,b=—从而a+b=—。
44,4416168
【易错点12]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时,易忽略公比q=1的情况
【练15](2005高考全国卷一第一问)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S“>0(1)求q的取值
范围。
答案:(-i,o)U(o,+°°)
【易错点13】在数列求和中对求一等差数列与一等比数列的积构成的数列的前n项和不会采用错项相减法
或解答结果不到位。
【练16]""=a"++a"-?"+...+a5—+方”("eN+,a>08>0),当。=〃时,求数列{a“}
的前n项和S,
(n+\\an+2-(n+2)a,,+1-a2+2an(n+
答案:a#]时s“=-----------------1---------------当a=]时=——
(I-/2
【易错点14]不能根据数列的通项的特点寻找相应的求和方法,在应用裂项求和方法时对裂项后抵消项的
规律不清,导致多项或少项。
111]
例17、求S”---1---------H---------------F...+
11+21+2+31+2+3+…+九
答案:篇
「22+142+162+1(2n)2+1
【练17](2005济南统考)求和Sn=———+——+———+...+-————
"22-142-162-1(2n)2-1
答案:s„=i4-l+i+l-l+i4-l+...+1+^--一^一+2
1335572/1-12n+l2n+l
【易错点15】易由特殊性代替一般性误将必要条件当做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使用,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
【练18](1)(2000全国)数列{%},其中C“=2"+3",且数列{(?“+[—℃"}为等比数列.求常数p
答案:p=2或p=3(提示可令n=l,2,3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建立关于p的方程,再说明p值对任意自然数n
都成立)
【易错点16】用判别式判定方程解的个数(或交点的个数)时,易忽略讨论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0.尤其
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更易忽略.
例19、双曲线X?—丁2=4,直线y=k(x—1),讨论直线与双曲线公共点的个数
综上知当左=±1或左=±翌3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当一逑〈左<28且左片±1。时
333
,AOM
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当k>,或左<一-—时方程组无解此时直线与双曲线无交点o
33
【知识点归类点拔】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一种代数方法即判断方程组解的个数对应
于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个数另一种方法借助于渐进线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并且这两种方法
的对应关系如下上题中的第一种情况对应于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进线平行,此时叫做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但
只有一个公共点,通过这一点也说明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是直线与双曲线相切的必要但不充分
条件。第二种情况对应于直线与双曲线相切。通过此题可以加深体会这种数与形的统一。
【练19](1)双曲线C:,过点P(1,1)作直线1,使1与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满足上述条件
2y~
的直线1共有__条。答案:4条(可知ki存在时,令1:y-l=k(x-l)代入工一一=1中整理有
4
(4-k2)x2+2k(k-l)x-
,5
(l.k2)-4=0,/.当4-H=0即k=±2时,有一个公共点;当1#±2时,由A=0有左=一,有一个切点另:当ki不存
2
在时,x=l也和曲线C有一个切点.•.综上,共有4条满足条件的直线)
【易错点17】易遗忘关于sin。和cos夕齐次式的处理方法。
例20、tan。=后,求(1)+;仁)sin?e-sind.cose+2cos?夕的值.
cosO-sin。
【易错点18】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在解题中一方面学生易对此知识遗忘,应用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易将
角的三角函数值所对应的三角函数线与线段的长度二者等同起来,产生概念性的错误。
例21、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
A、a,4都是第二象限角,假设sin。>sin分,那么tantz>tan/?B、a,4都是第三象限角,
假设cosa>cos0,那么sin。>sin/3c>a、/?都是第四象限角,假设sina>sin分,那么
tantz>tan/?D>a>p都是第一象限角,假设cos(Z>cos/?,那么sina>sin尸。
解析:A、由三角函数易知此时角a的正切线的数量比角夕的正切线的数量要小即tan。<tan/7B、
同理可知sina<sin尸c、知满足条件的角a的正切线的数量比角夕的正切线的数量要大即
tantz>tan„正确。D、同理可知应为sina<sin尸。
【易错点19】在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中的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解题时。易将。和。求错。
例23.要得到函数y=sin12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1gx的图象()
2
n
A、先将每个x值扩大到原来的4倍,y值不变,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
3
B、先将每个x值缩小到原来的1倍,y值不变,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
43
兀
C、先把每个x值扩大到原来的4倍,y值不变,再向左平移个一单位。
6
D、先把每个x值缩小到原来的1倍,y值不变,再向右平移七个单位。
46
|【易错点20】没有挖掘题目中确实隐含条件,无视对角的范围的限制而造成增解现象。I
7
例24、ae(0,^),sina+cosa=方求10110的值。
7120
解析:据sino+coso=—(1)有2sinacosa=----<0,又由于戊£(0,»),故有
1316917
sina>0,cosa<0f从而sina—cosa>0即sina-cosa=Jl-2sinacosa二一(2)
13
12512
联立(1)(2)可得sin。二一,coscif=一,可得tana=一。
13135
【易错点21]根据条件确定角的大小,没有通过确定角的三角函数值再求角的意识或确定角的三角函数名
称不适当造成错解。
J5.J10
例25、假设sinCL——^―,sin/3—,且a、0均为锐角,求。+/的值。
解析:由sina=g,sin〃=[#且a、。均为锐角知解析:由sina=去,sin0且a、
£均为锐角知孚cos”噜,那么cos(a+£)=竽x噜一乎x噜考
由a、月均为锐角即a+夕£(0,万)故a+,=%
【易错点22]对正弦型函数y=Asin(69%+及余弦型函数y=Acos(^x+的性质:如图象、
对称轴、对称中心易遗忘或没有深刻理解其意义。
71
例26、如果函数丁=sin2x+acos2K的图象关于直线》=一可对称,那么a等于()
A.5/2B.-V2C.lD.-1
【易错点分析】函数丁=Asin(oX+。)的对称轴一定经过图象的波峰顶或波谷底,且与y轴平行,而
71
对称中心是图象与x轴的交点,学生对函数的对称性不理解误认为当九二一一时,y=0,导致解答出错。
8
解析:(法一)函数的解析式可化为y=Jt?+1sin(2x+°),故国的最大值为依题意,
7C
直线X=——是函数的对称轴,那么它通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点即
8
a2+1,解得。=-1.应选D
JT/兀\
(法二)假设函数关于直线x=-w是函数的对称那么必有/(o)=/I--I.代入即得a=-L
【练26](1)(2003年高考江苏卷18)函数/(九)=5皿(@;+9)(/>0,0<94万)上1^上的偶函数,其
图象关于点M(弓,0)对称,且在区间[0,g]上是单调函数,求。和8的值.
712
答案:(b——,@=—或2。
23
(2)(2005全国卷一第17题第一问)设函数的〃%)=sin(2x+0)(—;r,
jr34
y=/(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x=一,求。答案:。=——
84
【易错点23】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假设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易无视三角形解
的个数。
例27、在AABC中,8=30°,48=2后4。=2。求入43。的面积
解析:故相应的三角形面积为s=Lx2j3x2xsin30°=或工X2J3X2=26.
22
【知识点归类点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两个重要工具,它沟通了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内
在联系,正弦定理能够解决两类问题(1)两角及其一边,求其它的边和角。这时有且只有一解。(2)两
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的边和角,这是由于正弦函数在在区间(0,万)内不严格格单调,此时三角形
解的情况可能是无解、一解、两解,可通过几何法来作出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如:在A4BC中,a,b和
A解的情况如下:
(1)当A为锐角
(2)假设A为直角或钝角
【练27】如果满足一解
ZABC=60°,AC=2,3C=左的三角形恰有一个,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A、873B,
0〈左W12c、k>12j),0〈左<12或左=8石
答案:D
【易错点24】含参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易对分类讨论的标准把握不准,分类讨论达不到不重不漏的目的。
例29、解关于X的不等式“(D>1(存1).
x—2
【易错点分析】将不等式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后,无视对二次项系数的正负的讨论,导致错解。
n—2a—2
解:综上所述:当。>1时解集为(一8,--------)U(2,+8);当0<a<l时,解集为(2,--------);当。=0
d—1a—1
Z7—2
时,解集为0;当〃V0时,解集为(——,2).
a—1
【易错点25]求函数的定义域与求函数值域错位
【练30]函数/(x)=如_1产+2(q_Jx+2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R试分别确定满足条件
的a的取值范围。答案:(1)或。三一3(2)—3<a<l或。=-1
【易错点26】利用函数的的单调性构造不等关系。要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或单调区间及定义域限制。
例33、记/(%)=以2—次+C,假设不等式y(x)>0的解集为(1,3),试解关于t的不等式
/(p|+8)</(2+?)o
解析:不等式的解为:―3<『<3。
【练33]⑴设函数八%)=2的旧『求使〃龙)N的2后的X取值范围。
3
答案:X取值范围是[—,+8)
4
【易错点27】涉及向量的有关概念、运算律的理解与应用。易产生概念性错误。
例35、以下命题:
—►―►―►—►—»—*■—►——►—►—*—►—►—►———►—►—
①(a)?-(a)2wa/②(。•伪)-c=(a・c)•■③\a-b\=\a\-\b|④假设a//b,b//c,那么a//c
⑤[〃九那么存在唯一实数3使3=⑥假设H=B.C/O,那么4=3⑦设是
平面内两向量,那么对于平面内任何一向量。,都存在唯—组实数x、y,使。=%G+ye2成立。⑧
假设|4+右|=|4-归哪么口石=0。©a-b=0,那么a=6或3=6真命题个数为()
A.1B.2C.3D.3个以上
解析: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错误。⑤错误。⑥错误。⑦错误。⑧正确。⑨错误。答案:B
【易错点28】利用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等运算的几何意义解题时,数形结合的意识不够,无视隐含
条件。
例36、四边形ABCD中,AB=a,BC=b,CD=c,DA=d,且a•b=b十=「d=
d-a,试问四边形ABCD是什么图形?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练36](1)(2003高考江苏)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而=晶+L+,也.%0[0,+oo),那么P的轨迹一定通过AABC的()
\AB\|AC|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
(2)(2005全国卷文科)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OAOB=OBOC^OCOA,
那么点o是AABC的()
(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
答案:(1)B(2)D
【易错点291无视向量积定义中对两向量夹角的定义。
例37、AABC中,。=5,人=8,。=7,求3。・。1
答案:故据数量积的定义知BC*G4=5x8xcosl20°=-20.
【知识点归类点拔】高中阶段涉及角的概念不少,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它们的概念及取值范围,如直线的倾
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两直线的夹角的范围是[0°,90°],两向量的夹角的范围是[0°,180°],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90°],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0°,180°)o
【易错点30]立体图形的截面问题。
例56、正方体ABCD-A4G2,E、F分别是A4]、CC1的中点,p是CC]上的动点(包括端点),
过E、D、P作正方体的截面,假设截面为四边形,那么P的轨迹是()
A、线段C/B、线段CEc、线段CE和一点C]D、线段C/和一点C。
答案:选c
【知识点归类点拔】高考对用一平面去截一立体图形所得平面图形的考察实质上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对
平面根本定理及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考察。考生往往对这一类型的题感到吃力,实质上高中
阶段对作截面的方法无非有如下两种:一种是利有平面的根本定理:一个就是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平面
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在的点都在这平面内和两平面相交有且仅有一条通过该公共点的直线(即交线)(注
意该定理地应用如证明诸线共点的方法:先证明其中两线相交,再证明此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即转化为此
点为两平面的公共点而第三条直线是两平的交线那么依据定理知交点在第三条直线;诸点共线:即证明此
诸点都是某两平面的共公点即这此点转化为在两平的交线上)据这两种定理要做两平面的交线可在两平面
内通过空间想象分别取两组直线分别相交,那么其交点必为两平面的公共点,并且两交点的连线即为两平
的交线。另一种方法就是依据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去寻找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关系,然后根
据性质作出交线。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方法要结合应用。
【练56](1)(2005高考全国卷二)正方体ABCD—AlBlCiDi中,P、Q、R、分别是AB、AD、BiCi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Q、R的截面图形是()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答案:D
⑵在正三棱柱ABC-A与G中,P、Q、R分别是BC、CG、AC的中点,作出过三点p、Q、
R截正三棱柱的截面并说出该截面的形状。答案:五边形。
【易错点31]判断过空间一点与两异面直线成相等的角的直线的条数
例57、(93全国考试)如果异面直线a、b所在的角为50°,P为空间一定点,那么过点P与a、b所成的角
都是30°的直线有几条?
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
解析:如图,过点P分别作a、b的平行线。'、b',那么。'、所成的
C
角也为50°,即过点P与。'、。'成相等的角的直线必与异面直线a、b成相等的角,由于过点P的直线L
与。'、〃成相等的角故这样的直线L在。'、。'确定的平面的射影在其角平分线上,那么此时必有
cos30
cosZAPB=cosZAPOxcosZ.OPB当cosZAPO=--------时,有
cos25
cos30
cosZAPO=--------re(0,1),此时这样的直线存在且有两条当/BPC=130°时,有
cos25
cos30
cosZAPO=-----r>1这样的直线不存在。应选B
cos65
【练57】如果异面直线a、b所在的角为100°,P为空间一定点,那么过点P与a、b所成的角都是50°的
直线有几条?
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答案:C
【易错点32】对于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误记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
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容易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
例59、如图,在正方体ABC。—AgCQ1中,M、N、P分别是GC,5]G,CQ1的中点,
求证:平面MNP//平面A
【易错点分析】此题容易证得MN〃A|D,MP〃BD,而直接由此得出
MNP〃面A3。
解析:连结BQ,2c分别是£>C,4cl的中点,,PNHB\D\,B[DJIBD,:.PN/BD
又PNa面ABD,;.PN〃平面A3。同理:〃平面A8D,又PNC\MN=N
平面〃平面4ao"
【知识点归类点拨】个平面平行问题的判定或证明是将其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的问
题,即“线面平行那么面面平行”,必须注意这里的“线面”是指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
定理中的条件缺一不可。
【练59】正方体A3CD—中,(1)M,N分别是棱4与,4。的
中点,E、F分别是棱B]G,G2的中点,求证;①E、F、B、D共面;
②平面AMN//平面EFDB③平面〃平面QBD
证明:⑴①,:EFHBDEFHBD,那么E、F、B、D共面。
②易证:MN//EF,设DM2V=P,4GCEF=Q,AC口3。=O
③连结AC,ABC。—为正方体,,AC_LZ)5_L平面ABC。,,AC_LBD,同理
可证AC±5C]于是得AC±平面GBD,同理可证AC1平面A50.•.面AB12//面GBD
【易错点33】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假设所成角为90°,容易无视用证明垂直的方法来求夹角大小这一重
要方法。
例60、(2001全国9)在三棱柱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葡萄酒产区特色品牌国际化品牌国际化挑战与应对策略分析
- 智能健身器材阻力调节技术在健身房会员增值服务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建设与智能化维护体系优化研究报告
- 数据直方图题目及答案
- 数学能力考试题目及答案
- 四川省计算机二级 c语言考试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 特种陶瓷考试题目及答案
- 养护班组管理办法
- 养老退休管理办法
- 内勤主任管理办法
- 2025年曾都区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版一致行动人协议模板
- (2025年)国企招考财务管理岗位笔试考试(附答案)
- 理疗店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广西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 MT 285-1992缝管锚杆
- GB/T 9163-2001关节轴承向心关节轴承
- 阴茎癌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课件
-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课件
- 面部提升术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