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_第1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_第2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_第3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_第4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实词推断学案

一、学习重点:学习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基本方法。

二、课前预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将军身披坚执锐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幺

5.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6.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7.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何财

8.使童子烛之

9.秦之遇将军可谓涩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0.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11.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正确理解这些实词的关键: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2、掌握正确的方法

推断文言实词一般来说,有六种基本方法,我们先来看第一种:

三、类型例说:一)、联想推断

1.联想课文有关语句:课文正移法,对所学课文中重点词义准确记忆,通过联想比较推断。

①既々金名,曳求寿考便言多金才

②徐直秀士他能而任

③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④引次江北又间令吴广之这所旁丛祠中

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邹忌修八尺有余

⑥曾不知老之将至曾不若孀妻弱

⑦包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

向吾不为斯役,则九已病矣

⑧进之布指算,不爽(2007年高考江苏卷)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亳发爽

女也不爽,上贰其行

⑨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2C07年高考江苏卷)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⑩道济趋下阶他口趋庭,叨陪鲤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H

2.联想成语推断: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彭

②召医而尤其故怨天尤

③不素餐兮《诗》尸位素餐

④建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理精竭虑

⑤赵奢之余制共兵不伦不

⑥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

⑦城之不拔者二耳

(二)、语言结构推断: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中,位置对称的

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

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齐人追亡逐北4.通五经,贯六艺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三)、辨析词性、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1.据股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不意乃在朝

4.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5.沛公至霸上6.拔剑撞而破

7.知杭州仁和县

8.烟涛微茫值难求

楚王贪而值张仪值义著于四

(四)、根据字形合理猜测字义(根据该字的形旁推断大致词义)

1.系梁父子以组

2.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3.旦日飨上卒,为击破沛公军

4.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5.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触

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

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

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

就”显然与文意不符。如:(1)径造庐访成形旁为走意思为:到

(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翅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厂有余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

(4)刑天舞干感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5)丰则贵汆,歉则贱泉

(6)家人躺见者,悉骇愕

赴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专(金)、木、i(水)、(火)、土”一一与五行有关:

“1J(刀)、弓、矛、戈、斤(斧)、殳(shd)”一一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

3、鸟、虫”一一与动物有关:“i_(走)、彳(行)、(心)、(言)”一一与

人的行为有关v其它:禾---五谷、皿--一器具、…一一房舍、「---笼

罩、求一一毛皮、歹一一死亡、月一一肉、页一一首、目——眼、尸

身体、隹(zhui)---鸟雀.....

(五)、根据文化常识推断

1.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2.项羽季父3.冠者五六人

(六)、语境分析推断: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木身的语言环境:外部语境:针对整段文字、

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

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旭,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

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

匙。

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2.(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注意:以上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口J灵活使用。当然,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

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推断“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

四、高考例析: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直

之探望B.不更于何得此绢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打柴D.后因他值,具以白质使者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4湖南)

A.北高而望,得异境焉登上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亲近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北边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5浙江)

A.视其舟,则离败而股搁浅B.庭陵甚芜,堂房甚残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忧虑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整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南追洛阳逼迫B.有牧人御众之

才统治

C.引耿弁[yM]等五营击之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美好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6全国II)

A.季布匿濮阳周氏隐瞒B.意季布度其所料想

C.上乃赦季布,理为郎中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迎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7重庆)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担任

B.臣奉使遣行,适遇亢旱速疾

C.江南、浙东流亡囊道负载

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包庇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8四川)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灭亡B.吾居长,当任罪承担

C.宜之,立擢为左参议宽恕

I).居一岁,入觐,卒于京拜见

五、巩固练习:1.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2.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译文:

3.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译文:

4.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译文:

5.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译文:

6.且又人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2008年湖南)

译文:

7.翻译下文中画线语句。

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异H,(公权)与周樨同对,⑴论事不阿,梆为

惴恐,公权益不夺,帝徐曰:“卿有净臣风,可屈居谏议大夫。”开成三年,转工部侍郎。

召问得失,因言:“郭纹领邠宁,而议者颇有臧否。"帝曰:“放,尚父从子,太皇太后季

父,官无玷邮,自大金吾位方镇,何所更议?”答曰:⑵“纹诚勋旧,然人谓献上女乃有是

除,信乎?”

译文:(1)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实词题汇总

(新课标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

B.港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全国大纲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北京卷)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略:简略

(天津卷)9.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齿尊:年长受尊崇

氏请者必当其人当:充当

C.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累: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泄不可读漫潮:模糊不清

(重庆卷)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饱趣:通“趋”,前生

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顾:回头看

(山东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己;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广东卷)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

I).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

(江苏卷)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县大耸耸:震惊。B.以公少年易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

(福建卷)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舟次彭泽次:排列B.芜秽充斥秽:杂草

C.乃相与忧然而去恍:失意D.起佐郡起:起住

(安徽卷)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欲豫焉豫:参与。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爽:差错

D.先生赎而归之归;归还。

(浙江卷)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明经第:考取。B.吾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