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巴塞罗那哥伦布纪念碑旧航路新航路1.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运至欧洲。2.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运至欧洲。3.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进入埃及,再转运欧洲。

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统称为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新旧商路的不同:①贸易的中心:地中海→大西洋②贸易的关系:

间接→直接③贸易主导权:

亚洲→欧洲概念阐释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动因材料一:在伊比利亚半岛这片资源匮乏的土地上,只宜于种植小麦、葡萄和油橄榄。资源短缺促使葡萄牙最早进行海外探险,进而带动了西班牙的航海事业。葡萄牙王国偏居伊比利亚半岛一隅,土地贫瘠,葡萄牙人热衷于寻找新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早在13世纪初,就远离海岸来到大西洋的深海,寻找鱼、原木和可以种植小麦的土地,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

——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1)历史传统: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尝试从大西洋中的岛屿获取资源,并不断取得成功;(2)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本质: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3)思想: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动因材料四: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材料五: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材料六: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热心于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外,便是发动新一次十字军运动,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4)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5)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6)宗教:传播基督教葡萄牙亨利王子建立了一所“航海学校”,专门培养航海人才,强调航海实践、造船技术以及对航海仪器的改进。他还提供资金,组织了一系列海上探险活动,使葡萄牙的势力伸入到摩洛哥。主观条件:西、葡王室积极支持海上冒险活动①地理位置有利都在大西洋沿岸②掌握先进的航海与造船技术③都是中央集权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洋航行④热衷于传播天主教⑤有历史传统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2.条件材料一:(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2.条件罗盘针星盘“地圆说”多桅帆船材料二:倘若没有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导航技术,即使是最强烈的动机也无法使欧洲航海者完成他们的探险。……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在海洋中探险的欧洲人逐渐积累了关于风向和水流的一系列实用知识,在帆船时代,这些知识使漂洋过海成为可能。

——【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

①西欧人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②地圆学说和季风洋流等地理知识日益丰富;③造船技术不断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新航路开辟示意图1487迪亚士1497-1498达·伽马1519-1522麦哲伦二、新航路开辟姓名:迪亚士时间:1487-1488成就:第一次到达非洲东海岸支持:葡萄牙姓名:达·伽马时间:1497-1498成就:开辟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支持:葡萄牙姓名:哥伦布时间:1492-1493成就: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支持:西班牙姓名:麦哲伦时间:1519-1522成就: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支持:西班牙向东: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葡萄牙:迪亚士、达·伽马向西:西欧—大西洋—美洲—亚洲西班牙:哥伦布、麦哲伦

1492年10月到达美洲前,船员发动叛乱,甚至有人威胁要把哥伦布丢进大海。

达·伽马船队,出发160人,生还者54人。

1500年5月,迪亚士再次经过好望角,大风暴摧毁4艘船,船员全部遇难,包括迪亚士。

麦哲伦船队回到西班牙时,5条船只剩下1条,265名水手只有18人生还,连麦哲伦本人也死在异乡。大航海时代,船员的平均死亡率高达67%航海日志“玩命”证明地球是圆的勇于开拓、创新进取不怕牺牲、吃苦耐劳航向支持国时间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向北英国1497卡伯特法国16世纪卡蒂埃荷兰巴伦支17世纪初哈德逊(英)俄罗斯--向南英国1578德雷克荷兰1642-1643塔斯曼发现纽芬兰岛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到达北美洲东部的拉布拉多半岛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特征:在航行方向上侧重于南北方向,并向人际罕至的高纬度和南半球探索,探索的地理意义明显增强。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都建立了直接联系。三、其他航路的开辟①参与国家更多②覆盖范围更广(从中低纬度到高纬度)

(从“新”航路到“全球”航路)探究:对比下方两张地图,讨论指出其他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新变化比较项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

不同点经济基础目的性质影响积极消极相同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海外寻金,打破商路障碍;传播天主教等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对欧洲: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造成中西航海命运差异巨大的根源:经济基础不同【问题探究】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异同?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世界由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封闭走向开放课堂小结全球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动因与条件二、新航路开辟进程三、其他航路的开辟②条件(凭什么)麦哲伦:环球航行对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的探索:卡伯特、卡蒂埃、巴伦支、哈德逊、俄罗斯对南半球的探索:德雷克、塔斯曼①动因(为什么)迪亚士:第一次绕过好望角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哥伦布:开辟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1.15世纪时,古罗马学者托勒密创作的《地理学》在欧洲受到欢迎,流传广泛。该书对欧洲、北非和亚洲的地理情况做了综述,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对这本书进行了仔细研究,试图找到通往东方的新通道。据此可知,该书在当时(

)A.拉开欧洲扩张的序幕B.成为欧洲人向远洋进发的动力C.有助于新航路的开辟D.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课堂练习2.14、15世纪,葡萄牙率先在欧洲建立起了高度集权并极其高效的中央政府,它可以发挥国家动员能力,使全国上下空前团结统一,高效领导国民开展大规模国家计划。材料所述现象(

)A.反映出世界格局的演变B.使葡萄牙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一些条件C.体现了商业革命的要求D.为葡萄牙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政治前提B课堂练习3.有史著谓,达·伽马从印度满载而归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震撼着威尼斯,可怕的预感笼罩石头城。当时有威尼斯商人在日记中写道:“收到此消息的时候,整个城市的人……都目瞪口呆,最聪明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坏的消息。”史著中“可怕的预感”是指(

)A.传统商路将因新航路开辟而中断B.价格革命会冲击欧洲的封建制度C.“地圆说”的证实势必动摇传统信仰D.欧洲商业格局将要发生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