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家论证施工方案_第1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施工方案_第2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施工方案_第3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施工方案_第4页
高支模专家论证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1.1工程位置及工程概述........................................................1

1.2结构设计概述.............................................................3

1.3顶板荷载分析.............................................................5

二、编制依据......................................................................6

2.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和规程..........................................6

2.2安全管理法规文件.........................................................6

2.3施工图纸..................................................................6

三、施工总体部署................................................................7

3.1施工组织机构..............................................................7

3.2责任与分工................................................................8

3.2.1项目经理部岗位职责................................................8

3.2.2劳务分包队伍岗位职责..............................................8

3.3施工进度计划.............................................................9

3.4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情况....................................................11

3.5材料准备情况.............................................................11

3.6人员配置计划.............................................................11

四、施工工艺技术.................................................................12

4.1模板与支撑架施工方法概述................................................12

4.2模板与支撑架技术参数....................................................12

4.3总体施工顺序.............................................................12

4.4施工工艺流程............................................................13

4.4.1满堂红支撑架搭设工艺流程.........................................13

4.4.2顶板模板工艺流程.................................................13

4.4.3拆除工艺流程......................................................14

4.5施工方法.................................................................14

4.5.1支撑架布设........................................................14

4.6施工要点.................................................................15

4.6.1顶板架体施工要点.................................................15

五、检查与验收.................................................................21

5.1支撑架材料验收..........................................................21

5.2模板材料验收............................................................21

5.3支撑架搭设验收..........................................................21

5.4模板铺设验收............................................................22

5.5支撑架拆除验收..........................................................22

5.6模板拆除验收............................................................23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4

6.1组织管理机构.............................................................24

6.2岗位安全责任............................................................25

6.3领导带班制度............................................................25

6.4支撑搭设的安全要求......................................................26

6.5支撑架体拆除安全要求....................................................26

6.6消防安全措施............................................................27

6.7防触电安全措施..........................................................27

6.8高空坠落安全措施........................................................28

6.9物体打击安全措施........................................................28

七.混凝土浇筑...................................................................28

7.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28

7.2混凝土浇筑及振捣........................................................28

7.3混凝土浇筑顺序..........................................................29

八、监测控制措施................................................................31

8.1支撑架体变形监测........................................................31

8.1.1监测内容..........................................................31

8.1.2监测点布设........................................................31

8.1.3报警值确定........................................................31

8.1.4监测时限及频率...................................................31

8.1.5监测方法..........................................................32

8.1.6巡视检查..........................................................32

8.1.7监测资料的反馈...................................................32

九、应急预案.....................................................................32

9.1应急组织机构............................................................32

9.2应急物资准备............................................................32

9.3应急预案................................................................33

9.3.1.高空坠落应急预案.................................................33

9.3.2起重吊装作业应急预案.............................................34

9.3.3工伤事故应急预案.................................................34

9.3.4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35

9.3.5物体打击应急预案.................................................35

9.4事故处理程序.............................................................35

9.5附近医院.................................................................35

十、模板、支撑架体计算..........................................................37

10.1计算参数信息...........................................................37

10.1.1计算模板、次楞、主楞时..........................................37

10.1.2计算支撑架立杆时................................................38

10.2顶板模板、支撑架体计算................................................39

10.2.1工程属性........................................................40

10.2.2荷载设计.........................................................40

10.2.3模板体系设计....................................................40

10.2.4面板计算.........................................................41

10.2.5次楞验算........................................................42

10.2.6主楞验算.........................................................43

10.2.7立杆验算........................................................45

10.2.8立杆的地基承载力验算............................................45

2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及工程概述

天津市侯台地区配套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凯苑路(保山西道~香泽道)道路工

程,位于侯台地区保山西道与香泽道之间,本标道路为南北走向,是该区域的一

条具有连接地区外围的中短途过境交通及快速疏散地区内的交通等功能的混合

性城市主干路,是该区域的路网骨架,是侯台地区对外、对内交通联系的重要通

道,本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工程(道路工程包括隧道段和道路段)、排水工程、

照明工程、绿化工程。

凯苑路区域平面图

工程道路全长1482.734米,起始里程为K0+889.489〜K2+372,223,包括隧

道段和道路段,其中隧道段903m,起始里程为Kl+305~K2+208,隧道部分封闭

段起始里程为K1+495〜K2+988,封闭段从B1〜B20共计分20段。

本次方案施工适用于封闭段B1〜B20节段20段顶板架体施工。

施工总平面图

2

1.2结构设计概述

封闭段围护结构形式为SMW工法桩围护,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下防水

采用PSA10T2PVC防水卷材,钢板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钢边橡胶止水带,

注浆管,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40P8F200混凝土,钢筋类别为HRB400、HPB300,

钢筋接头形式采用直螺纹连接,结构断面尺寸如下表:

节段

节段里程桩号顶板厚侧墙厚底板厚底板底标高隔墙厚备注

长度

B1K1+494〜K1+515211150100()1250-2.647600

B2K1+515〜K1+54025115010001250-3.277600

B3K1+540〜K1+56525115010001250-4.027600

B4K1+565〜K1+59025115010001250-4.777600

135KII590-K11615251150100012505.526600

B6K1+615〜K1+64025115010001250-4.208600

B7K1+640〜K1+66525115010001250-6.776600

B8K1+665〜K1+69025115010001250-7.23600

B9K1+690〜K1+71525115010001250-7.571600

B10K1+715〜K1+74025115010001250-7.798600

B11K1+740〜K1+76525115010001250-7.911600

B12K1+765〜K1+79025115010001250-7.797600

B13K1+790〜K1+81525115010001250-7.569600

B14K1+815〜K1+84025115010001250-7.228600

B15K1+840〜K1+86525115010001250-6.773600

B16K1+865〜K1+89025115010001250-4.137600

B17K1+890〜K1+91525115010001250-5.522600

B18K1+915〜K1+94025115010001250-4.773600

B19K1+940〜K1+96525115010001250-4.023600

B20K1+965〜K1+98924115010001250-3.303600

3

隧道平面分段图

道略目敞开段敞开段日暗埋段暗埋段的股开段融开段白道路

AI.K2,K3AlA5AfiA7AfiA9A10BIR2R3IV1R5BfiR7R8R9RI0R11BI2R!3BlIR15FI6BI7RI»BI9R20AlIAI2M3.Mi\lSM6M7Al^U^2(A2i

隧道剖面分段图

暗埋段共计20段B1〜B20节段,B1结构尺寸为21*27.Im,B2〜B19为每段

25*27.Im,B20节段为24*27.bn,底板厚度1250mm,顶板厚度1150mm,外侧墙

厚度为1000mm,中墙厚度为600mm,结构净空5250小用,混凝土标号为C40P8F200。

1.3顶板荷载分析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关于对模板工程及支撑替下规

定要求,混凝土模板及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以上;搭设跨度18nl及以上,施

工总荷载15KN/DV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等为重大危险源模板。

针对对本工程荷载进行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水平模板自重荷载取0.3KN/O1?,混凝土自重荷载取24"/肝,

钢筋自重荷载板取1.IKN/nf,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均布活载取2.5KN/E,振捣

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2.OKN/m2)隧道箱体顶板施工总荷载为37.641KN/m2,属

于高大模板支架工程,因此本工程属于高大模板工程,B1〜B20顶板架体施工需

要进行专家论证。

5

二、编制依据

2.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和规程

2.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0666-2011

2.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02-2010

2.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1.7《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支撑架体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2.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U

2.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2005

2.1.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2.1.11《建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22-2012

2.1.12《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2.1.13天津市《建筑二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B29-203-2010

2.1.14天津市《建设二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29-113-2004

2.2安全管理法规文件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国务院第393号令

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安全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

(2009)87号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

(2009)254号

2.3施工图纸

侯台地区配套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凯苑路(保山西道~香泽道)道路工程隧道

工程结构图

6

三、施工总体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

三公司生管经理:付全鸿

分公司大钟经理:1的润

项目经理:赵兴

项H执行经理:然宁

项n副处理:苒新秀项目副妊理:杨子氏项fl总工1何共正项H砌经理।邦富跖项n制经理।党砂明

,•.

军W

便板、支挣桨体操作I.

7

3.2责任与分工

3.2.1项目经理部岗位职责

司UU位/JL.姓名职责

负责模板支撑架体方案的总策划

项目执行经理翟宇

及决策

组织编制及审核模板支撑架的方

项目总工何其正案,检查监督方案的落实及执行情

负责模板支撑架工程总体施工安

项目副经理杨子跃排,控制进度,现场总体施工组织

协调

总包管理层编制方案,负责组织模板支撑架工

施工员邢运平

程验收和检查是否按照方案施工

负责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期间的质

质量员马天廷

量工作

安全经理杨子跃总体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负责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使用及拆

安全员赵万成

除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安全员朱建军负责模板支撑体系的变形监测

测量主管韩宝晶

3.2.2劳务分包队伍岗位职责

配合总包实现现场的

项目总管许海林、何卫军

施工管理

配合总包实现现场的

技术主管殷宪利、桑宝庆

施工管理

劳务分包负责高大模板支撑体

队伍管理架子工长许进喜、殷宪利系的架体搭设质量及

层班组长拆除安全

负责现场钢筋施工质

钢筋工长李长德、何卫国

8

负责模板支撑体系的

木工工长许进喜、殷宪利模板安装工作及现场

碎浇筑的施工质量

负责高大模板支撑体

系的钢筋绑扎、架体

施工队操作人员

搭设与拆除及混凝土

浇筑

3.3施工进度计划

依据确定的总体施工流程,结合各工序的进度指标,进行本工程进度计划的

编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进度安排如下:

9

天津市侯台地区配套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凯苑路(保山西道-杳洋道)道路匚程计划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1日总工期153

大。

zsr-开建先彳无*讨陶

:其

刈5Mfer6Qlb2016)uuuy381,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笑・丁唐友9・T速/计・5TTf>H2015年12118H2016年2月2日

B13919工作口2OIS年12月26U2016年1乃13U

BUR19XftH2015隼12Hli日2。13@12月29B

B15919工伸H2015年12月31日2016年518H

me®19I^Q2016年1241s日刈诲3日

B17«19ZOU2。1田月8B201G年】用2的

Bl«»19T^H力M5年12月2OR816砥1月?日

B19919工伸U2016年1/115U2016年2/12H

B20»IT"fl2015^12^246刈悔】月9日

B12919TOH»IS<FI2JI1OH2015»12^MH

BllV段・工ITIftU2016<l»16U20l6<ri>i31U

19工作U2O15*I2H8U2©】S,12N26U

ioran2013年IZH12日201$^12A30H

19工伸日2015年12月15日”16年1川2日

19工佐日20”年12月27日201G拿1814B

10Tf>H236年1月4H2016年1月22R

20工件U201S^12J129U2016年1/117U

19工作日23如月,日2016年1月23日

19XOO2。1如月3日M6年1月21日

19TOH2016年1月"H

19201^14602016隼1为24日

10

3.4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期间主要投入设备配置如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施工部位备注

1汽车吊QY25K-I6台模板、支撑架

2木工电锯床MJ1062台模板安装

3插入式振捣器—4套(1套6个)碎浇筑

4龙门吊10t2台钢筋调运

5直螺纹套丝机TS166钢筋加工

3.5材料准备情况

本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根据施工安排和进度计划采取提前组织,分批进场。材

料采购计划具有超前性,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井经工程

技术人员确认,防止材料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或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

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

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5mm厚多层板1220*2440*15mm6200m26段顶板

立杆048*12001620根每段碗口式满堂红支撑架

①48*18003240根每段碗口式满堂红支撑架

横杆①48*6007700根每段碗口式满堂红支撑架

可调范围小于

可调托撑1620个碗口式满堂红支撑架

300/450mm

支撑架体管048*60006000根剪刀撑/扣件支撑架

方木100*100500m3主楞/次楞

3.6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各节段情况,工作面情况合理配置各工种人数,施工人员配置如下:

主体结构顶板作业人员投入表

序号类别人数工作内容

1吊车司机8人起重吊装

2信号工8人起重吊装指挥

3钢筋工160人钢筋加工及钢筋绑扎

4木工120人模板安装加固及拆除

5架子工80人支撑架、支撑架体搭设

6混凝土工50人浇筑混凝土

H

|7|其他辅助工|60人配合现场工作

四、施工工艺技术

4.1模板与支撑架施工方法概述

顶板支撑架体体系采用碗口式满堂红支撑架,顶板底模采用15mm厚多层板,

模板下方设主、次楞方木,主楞采用100*100硒方木,主楞安放在架体顶托上,

次楞方木采用100*1OOmnT方木,次楞方木与主楞方木垂直,布置在主楞方木与模

板之间,支撑钢管立杆采用规格为①48*3.5mm钢管进行搭设(计算时壁厚采用

3mm进行计算)顶板施工时,隧道底板及侧墙达到设计强度100%,在底板上搭设

碗口式满堂红支撑架,进行顶板模板工程施工。

4.2模板与支撑架技术参数

顶板:15mm厚多层面板,100*100mm主、次楞,分别间距600mm、200mm,

支撑架横向600mm,纵向600mm,竖向1200mm0

4.3总体施工顺序

根据施工要求,主体结构采用“纵向分段,竖向分层,自下而上”的施工原

则,纵向分段以隧道变形缝位置进行分段,横向在中墙下掖角下方300mm处预留

施工缝,侧墙掖角下角下方300mm处预留施工缝,第一步底板施工,第二步侧墙

施工,第三步顶板施工。

隧道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12

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4.4施工工艺流程

4.4.1满堂红支撑架搭设工艺流程

搭设立杆一安装横杆一搭设下一层立杆一安装横杆一安装顶托一安装剪刀

撑一支撑架验收

1)立杆的最顶部和最底部必须安装平杆,当结构高度与步距之间存在差异

时,在顶板第一步平杆下增设一步平杆,保证架体整体稳定性。

2)横、纵向每间隔4.5m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与纵向

水平立杆撑45〜60°角,剪刀撑的杆件连续搭接,其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m,并

不少于3个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的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

3)当架体搭设高度大于4.8m,在架体顶端和底端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

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小于或等于4.8m,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斜杆橡胶平面设

置。

4.4.2顶板模板工艺流程

侧墙混凝土达到强度一弹线一搭设满堂红支架体系一支撑架体系检查验收

合格一安装主、次楞一检查次楞标高、平整度一铺设顶板模板一模板检查、验收

一绑扎钢筋一浇筑顶板混凝土。

1)顶板模板、方木、支撑架及支托配备整层用量。

2)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面板,主、次楞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600、

200mm。

3)支撑架横向600mm,纵向600mm,布距1200mm,上口用顶托调节高度,

要求所有方木找平后方可铺设模板,确保顶板模板平整度。

4)模板作业条件

(1)备齐模板、连接、支撑工具材料,模板刷隔离剂。

(2)作业用的支撑架体已经搭设完毕。

(3)施工班组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

5)模板安装工序

13

复核高程f铺模一模板预检f模板报验

6)模板安装

(1)在墙体弹出模板标高线,作为铺设模板的依据,便于控制顶板的标高。

(2)铺设主楞:100*100nmi方木,要求主楞在U型托中心,不得偏心受力。

(3)铺设次楞:100*100mm方木,间距200nm,边次楞必须与墙面贴紧。

7)主、次楞调整完毕后铺设模板,铺设时从一边开始顺序铺设,相邻两张

板的连接要求顶贴严密,铺设完成后通过工序联检后进行下道钢筋绑扎工作。

4.4.3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护栏一拆除脚手板一拆除横杆一拆除剪刀撑一拆除立杆及连接件一清

除扣件f规格码放、扣件装袋。

严格遵守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原则。

现浇结构碎拆模时所需碎强度控制标准:梁、板均按达到设计碎强度标准值

的100%控制,其它模板在保证般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模板安装的标高、尺寸要准确,板缝严密不漏浆。安装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

之内。

预埋件和预留孔按放线座标,精确固定在模板上,并采用钢筋固定及架设支

撑等措施,将预埋件和孔洞模板加固牢固,确保其不变形、不移位。

顶板以下的模板需在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

4.5施工方法

4.5.1支撑架布设

1)支撑钢管立杆采用规格为①48*3.5mm钢管进行搭设,支撑架横向600mm,

纵向600mm,布距1200mm,上口用顶托调节高度。

2)模板采用15mni厚多层面板,主、次楞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600、

200mmo

3)铺设主楞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600mm,铺设次楞采用100*100mm

方木,间距200mm©

4)水平杆:根据支撑架体搭设实际情况,在遇到工具柱位置断开时,需要在

14

格构柱四周采取加固措施,在隔构柱四周布设“井”字型抱柱的水平杆件,水平

杆向四周沿出大于等于2跨并与就近的水平杆相连接。

5)剪刀撑:采用规格为①48*3.5mm钢管进行搭设,架体外侧及周边和内部

横、纵向从底至顶布置,横、纵向剪刀撑每6〜7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上、

下及中间各设置一道,第一道布设在水平扫地杆的标高位置,另一道设置在架体

封顶杆处,剪刀撑的杆件连续搭接,其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m,并不少于3个扣

件固定,水平、横、纵剪刀撞连续布置,一杆到顶,保证顺直。

4.6施工要点

4.6.1顶板架体施工要点

1)底层横、纵向设置扫地杆,距地面小于等于350n叫立杆上端包括伸

出的可调节螺杆距离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65m,

2)碗口式支撑架立杆步距小于等于1.5m,本方案采用1.2m,四周及内

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小二等于4.5m。

3)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每步与立杆可靠连

接。

4)当架体搭设高度大于4.8m,在架体顶端和底端设置水平剪刀撑,中

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小于或等于4.8m。

5)可调支座与调节螺母咬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得

小于150mm。

6)模板支撑契设置连接件并加平托与主体结构的侧墙可靠连接。

15

顶板

顶端水平锁杆

15mm厚模板

100*100mm方木竖向剪刀拄

100*100mm方天水平杆

TWF

IIIIIII|''III।1

侬婪®®3232322232323222I空I空I空I空12Z1221空1&132:32■型■32,321空1里1里1婪I

27100

隧道主体顶板支撑架体断面图(立杆颜色不代表搭接位置)

16

隧道主体结构纵断面图(立杆颜色不代表搭接位置)

17

Atr

if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