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对仗的种类、要点及通病_第1页
格律诗对仗的种类、要点及通病_第2页
格律诗对仗的种类、要点及通病_第3页
格律诗对仗的种类、要点及通病_第4页
格律诗对仗的种类、要点及通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律诗对仗的种类、要点及通病创作格律诗的第一项基本功,就是对仗。简单地说,对仗就是指诗词曲赋中的对偶。即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格律诗对仗的种类律诗主要是中间两联(颔联、颈联)的对仗,但也不是绝对的,还有以下各种类型。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仗。对仗一般用在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前三联对仗。首联的对仗可用可不用。一般来说,因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因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但这个原因也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有的。后三联对仗。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写到尾联,一首诗就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作结束语的,但也有少数例外情况。首联颈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谓之偷春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了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故称之“偷春体”。少于两联的对仗。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称“蜂腰体”。在盛唐五律中尤其多见,贾岛、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用这种蜂腰体的诗作。隔句对仗。称扇对体。比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1958年,中国语言学家王力《汉语诗律学》论近体诗对仗时,也说:“第一种是上一联出句和下一联出句相对,对句亦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叫做隔句对,《中原音韵》论曲时,称为扇面对。”隔句对在近体诗中极为罕见,词中也不多。四联都对仗。全不对仗。一首律诗从头到尾都不用对仗,似乎不合律诗体裁。但这样的诗歌,却被古人定义为律诗,且有名篇传世。此类诗都有充实的内容,丰沛的情感,高超的语言技巧,在脱离对偶格律的束缚下尽情挥洒,写出千古传诵的诗篇。这样全不对仗的诗,是否是律诗,很有争议。在此也算做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种类。长律的对仗。长律的对仗和律诗相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总而言之,凡是一首律诗中,有两联对仗,而且这两联处于中间位置(颔联、颈联),这是正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其他地方(首联、尾联)多用了对仗,仍属正例。但是,只要颔联和颈联有一处不用对仗,即为变例,这种变例在唐代以后是很少见的。现代人写格律诗,最好不用变例形式。格律诗对仗的要点为确保格律诗的对仗既工整又有变化,且能增强诗词的艺术效果,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字数相等。出句和对句的字数必须相等。平仄相反。出句用“平平”,对句在相同的位置用“仄仄”;出句用“仄仄”,对句在相同的位置用“平平”。词性相同。出句与对句相同位置上的词性一致。比如,出句的字是名词,对句在相同的位置也要用名词;出句用动词,对句在相同的位置也要用动词。句式相同。出句和对句的句式结构一致。比如,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等。但颔联和颈联的句式结构,不应两联雷同,应有变化。含义相异。即出句和对句的字词含义不能相同,不可重复。否则就犯“合掌”的毛病。律诗对仗的几类修辞方法宽对: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明月清风”与“轻裘肥马”不属于一类,但都是名词。邻对: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作为对仗。比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自对:也叫当句对,是指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比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借对(假对):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有两种借法,一是借义,即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二是借音。即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示乙词(字)。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比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中“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流水对:流水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合掌对: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这是对仗时应当避免的。格律诗对仗的通病偏正词组与联合词组混对。例如:丹心育桃李,寸管写青史。“桃李”为联合词组,“青史”为偏正词组,结构不同不能构成对仗。双声、叠韵、联绵词混对。在工对中,双声(或叠韵)词,应以双声(或叠韵)词相对。在宽对中,双声(或叠韵)词允许用联绵词相对,但不能用其他词类相对。例如:“锦簇集团人似海,琳琅商场货如山。”“琳琅”(línláng)是双声词,“锦簇”(jǐncù)是偏正词组,两者不能构成对仗。联绵词的结构属“联合”结构,但它与一般联合词组是有区别的。联绵词是双音的单纯词,它的两个字只是代表词的读音,两个字组合才代表词意(单独一个字不代表词意)。例如:琥珀(hǔpò),妯娌(zhóulǐ)等。同字相对。这是对仗中的一忌,尤其是在诗句中二、四、六的位置上,更忌同字相对。例如:“红心献祖国;红花献英雄。”“红”字在两句中都出现了,构成了同字相对。句尾三字不对仗。这是最常见的毛病。例如:“巍巍大坝横江立,浩浩长江出平湖。”两句诗的句尾三字,并没有构成对仗,这使得整首诗的对仗显得不够工整。句中自对不完整。如果出句是句中自对的句子,它的对句也是句中自对的句子,这类对句就是工对。但如果对句或出句中,只有其一是句中自对的句子,则不能构成对仗。例如:“碧血丹心育桃李,一支朱笔写青春。”仅出句中的“碧血”与“丹心”构成自对,而对句并没有构成自对,因此它们不能构成对仗。合掌。同联上下句语意相同,称“合掌”。常见的合掌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一联内用同义字、同一字相对。例如,“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皆”“尽”合掌。另外还有,“犹、尚”“因、为”、“听、闻”、“知、觉”、“如、似”等常会构成合掌。二是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部分词语意思相同,也是合掌。例如:“仙人洞里怀先哲,会议厅中忆昔贤”“怀先哲”与“忆昔贤”。三是“事异意同”。即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所用辞藻典故虽不同,但两句含义一样或相近。例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虽写两种动物,两种神态,而含义均是思乡。比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雄罴。”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诗的对仗非常工整,但它们的意思都是说“英雄气概”,因此犯了“合掌”的忌讳。犯同构。如果相邻两联语法结构雷同,称“犯同构”,也是格律诗中的一忌。例如:“心胸如宇宙,怀抱似苍穹。江河似银汉,灯火如星空。”相邻两联的语法结构非常相似,这使得整首诗的结构显得单调乏味。平头与上尾。联与联之间的语法结构“部分相同”,也不允许。如果相邻两联句子的开头处,语法结构相同,称为“平头”;结尾处语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