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1、燕子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
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
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育酷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视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与作者细致视察和描写生动的
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留意视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
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殊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
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支配: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资料沟通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脓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学习7个生字)一、沟通“我知道的春天”,导入
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美丽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
已经来临了,特殊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加了生气,把春光
点缀得更加美丽。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
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准字音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
(2)探讨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
读"qiao\要和“悄”区分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口”,不要错
读成"6“。“掠”是撮腔调。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索: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燕子的
4、集体沟通。(按由近与远的视察依次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索: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美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了/活,
机智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
的勾画,“乌黑光亮”“俊美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智的燕子的特
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休会文章表达的
活泼的基调)
4、采纳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集、增加、拂过、稻田、尾尖、间或、
一圈、荡漾、
音符、演奏、赞歌、生气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视察识记,集体点拨:“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
“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
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依据须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其次课时
(复习生字词;学习2-4自然段,通过朗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
作者的习作方法。)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燕子、聚集、增加、稻田、间或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1、轻声读笫2自然段,思索:这段话讲什么(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
飞来,为春天增加了很多朝气)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细致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
象。
其次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集来”,这是一幅什么样
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花儿争相开放)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依据内容的变更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
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绽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
缓、温柔,体现柳丝的美丽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艳丽的花,都
像赶集似的聚集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集之意。
“形成了/光芒耀眼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芒耀眼”时,语速
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朝气。
4、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燕子飞行的各种姿态)
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活泼、可
爱、机智)
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态,飞行时的轻快敏捷、逍遥自由。
通过“拂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
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
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6、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些自由翱翔的燕子,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气勃勃、令人神往。作
者还写了什么呢?
7、读第四自然段
8、指名说说第四自然段写什么。(写燕子停留花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9、这段话里有几个比方,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
比方呢?(结合插图理解,想象)
10、”演奏的春天赞歌”你说,这首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畅所欲言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指导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点拨作者的视察写作方法。(由近到远,
依据燕子的外形——奇妙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留的依次)
2、指引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依据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
中描写的先后依次,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与活泼可爱的燕
子的依次。其次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依次
背诵。
3、自由背诵。
第三课时(学习7个生字;完成课堂练习)
一、学习“沾、圈、漾、倦、符、演、赞”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视察识记字形。
3、“集体点拨范写:
“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
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
4、书写练习。
二、完成课堂练习3
1、出示例句“有的横拂过湖面,……“掠”字好在什么地方(明确什么
样的词称作好词)
2、自己再找寻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3、四人小组沟通,全班沟通。
三、积累语言练习
把自己宠爱的句子抄写下来。
布置作业,
1、激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
2、背熟课文。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
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酷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
悟大自然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
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支配:3课时
教学过程:
2、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很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
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日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
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示读准“绦”“妆”“裁”
3、依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沟通;相互释疑,探讨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沟通,相机点拨:
⑴“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⑵“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
绵长和松软)
⑶说说自己对“不知绿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
体全大自然的宏大奇妙)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方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似乎用碧玉装扮
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松软绵长,随风摇曳,
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
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其次课时(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示读准“胜”“泗”“滨”
3、依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沟通:相互释疑,探讨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沟通,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找寻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面貌一新”
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⑵“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
的缤纷色调,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⑴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⑵指名读,师生评议。
⑶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找寻春色,啊,放眼望
去,一切都面貌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相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
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面貌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
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沟通占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2、出主识记字形,集
体沟通:
提示: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
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
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
女字旁。
3、先描写视察重点笔画,再集体沟通: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终一笔是点,不是捺;“滨”
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系”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相互沟通,背诵。
五、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3荷花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
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宠爱的部分,积累美丽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育爱美的情趣和酷爱大自然的感
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育对大自
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
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学支配: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
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爱好
1、今日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慧!“美丽小
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日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
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索:在这三段中,休最宠爱哪一句?
沟通重点句:
(出示:假如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事可真了
不得。)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调且让人
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调?(绿、白、嫩黄……
色调丰富)(朗卖)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
那些姿态?(留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
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
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到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
“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冒:同桌合作,用手
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化瓣中包襄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⑹这幅画呀,色调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
自然)那大自然的本事(可真了不得)。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芳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事可真了不得。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
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其次课时(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
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二三个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似乎看到了美丽的荷
花池,我突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沉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
样奇妙的景色?
4、假如,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知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二、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依据什么依次写的?(板书:闻到芳香——看到——想到——
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小结:富有感情、充溢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沉
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2、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宠爱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三课时(学习生字)
一、指导识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视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沟通,重点点拨范写:
形近字的区分:裳和常、蜻和晴
“蹈”的第十四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二、背育自己宠爱的课文段落。
4珍宝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宝泉的美丽,体会作者酷爱大自然、酷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美丽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珍宝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朗读课文,思
索;为汗么叫“珍宝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沟通资料,导入新课
1、全班沟通关于泉水的资料
2、板书课题:同学们介绍了则多泉水,各有特点,令人惊羡,则珍宝泉
有什么恃点呢?
二、自读探讨,朗读体会。
1、生自读课文,思索自己提出的问题,
2、探讨沟通,朗读体会:
(1)说说为什么叫珍宝泉?(出示句子:①“起先,水泡……消逝了!,
②“水泡闪亮……珍宝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宝泉!”)
(2)从中你知道了珍宝泉的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细致读书体会,跟同伴
探讨探讨。
自己读书思索,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组沟通探讨,全班沟通
体会珍宝泉水绿、探、清的特点
(4)指导朗读,读出珍宝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
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
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练习朗读,体会感情
师: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宝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
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宝泉的宠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骄傲。
四、理清课文的记叙依次。
文章先介绍了珍宝泉在,接着重点揣述了珍宝泉四周的,以与潭底
冒出的。
布置作业:
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忧美的句子,摘抄背诵。
2、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佯奇妙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细致
视察,记在心里。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
乡的酷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绽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觉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运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重点、难点: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
乡的酷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绽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觉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运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
文章。3、词语卡片课时支配:五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
的酷爱。
教学重点、难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
酷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挚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美丽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
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多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
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很多迷人的地方。让我
们相互沟通,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
乡的酷爱。如有小挚友提问,应耐性解答他们的提问。
2、细致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相互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晰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沟通,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其次课时、第三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绽开丰富的想象o
教学重点、难点: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绽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导入主题
师:小挚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觉,你们的家乡是个特别可爱的地方!
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
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闻名
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挚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
要留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晰,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奇妙的传
闻,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状况。
第四课时修改习作
教学目标:学会自己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自己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较清晰的,想象较丰富的,
并加上传闻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
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激励学生常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发觉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运用一些量词。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自己发觉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运用一些量词。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觉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觉了什么
3、沟通: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觉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觉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娓、紫、嫣、缤、郁、旭、皓、
崇、峻、悬、峭
(3)引导发觉: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其次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教后反思:
其次单元5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
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宠爱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宠爱之情,培育学生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与关健词
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木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
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事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
者对鸟的宠爱之情。
教学准备: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支配: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挚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好听的歌。
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留意“翠”
的写法。)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索: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自读课文,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沟通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沟通:你了解了翠鸟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
体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艳丽,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么,而叫“翠鸟”
呢?(通过理解词语和视察图,理解: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
大多数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的程度。生先多
读几遍,细致体会不同之处再沟通。
A翠鸟叫声喷亮,爱在水面上飞。
B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翠鸟鸣声噫亮,爱贴着水面疾飞。
B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相互检查是否相识了11个生字。
2、书写生字
(1)自主记忆生字。
(2)点拨字形: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导“翠、翁”“秆、透”时,要留意它
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分的。
(3)书写练习。
其次课时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导言:我们了解翠鸟,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论后,再练习读。
(1)外形部分,耍突出翠鸟的色调。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二、选自己宠爱的段落背诵
三、针对“宠爱”,读书探讨
1、从课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宠爱翠鸟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只饲养;B打消了捉的念头;C远远地看,希望它多停一会儿。
2、抓住冲突处,引发探讨: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因为“宠爱”,为什么“我们的脸有
些发红”呢?
(通过探讨,学生要清晰:想拥有翠鸟,虽然出于宠爱,却是损害野
生动物的想法,真正的宠爱,真正的爱惜,就应当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
地生活。)
四、布置摘记:在学习中,抄下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第三课时综合性学习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选择学习内容
师:近儿年,国家、社会对于环保这个问题已经渐渐重视起来了,但
仍有些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太关切四周的环境,你对环境爱护有哪些
想法,对自己家乡的环境了解多少。
二、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要求,思索:
1、你了解了什么?2、你不了解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三、集思广益,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1、小组探讨,确定活动支配特殊想好:怎么样去获得我们所要的资
料?
2、全班沟通,选择学习方式
利用闲暇时间调查了解,组织沟通汇报学习成果;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
果。
6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1、相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
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奇妙的情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
全文的爱心,增加爱护环境,爱惜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悟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
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深情导入,激发读书爱
好
师: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
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很
多危急!今日,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这篇课文,它确定会让你产生很
多感慨!板书课题:6燕于专列
二、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索: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汇报沟通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
2、认读生字。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
惫、啼饥号寒、暖和、政府、救援、车厢、致谢
3、沟通思索的问题。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确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
(纷纷走出家门、全力以赴找寻、专程送行)。
②依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一燕于(学生依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宠爱、爱、救助”等
词。)
四、围绕“爱”,读书探讨,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那就
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探讨沟通。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作出确定真了不得。(人力、物力、财力)人们救助燕子全力以赴。(大
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3、重点指导读好第3、4段。(1)你
觉得该怎么读?(2)生练习后指名读。(3)评议,再读。
4、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
在哪儿发觉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A自己练习讲一讲。B指名
说一说。
说话举例: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细致找寻,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她仿
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抓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真,在树
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
里的热气暖和它们冰凉的身体。
5、总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找寻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
人们用爱,用情纺织了多么奇妙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这人与
动物之间奇妙的感情。
其次课时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出示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师: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
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
打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知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
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4、动手写。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三、拓展沟通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知道歌曲中讲解并描述的是
什么故事吗?(师简要讲解并描述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子
公那样爱惜动物,爱惜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引导学生视察发觉生字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
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3、指导书写。
提示:“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
写一点;留意“载”的笔顺。
4、书写、抄词语。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摘抄好词佳句。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相识“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13个字。正确读
写“山谷、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缘由;教学
难点是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杳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状况、
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爱护等相关学问。
教学支配:3课时第一课时
一、投影插图,导入新课
1、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丁
怎岸的印象?
2、学生讲解并描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3、今云,我们就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让我们把时间倒
PI到很多年前起先。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袒露、扩大、一栋栋、各种各样、
咆哮、无奇不有、锐利、喘气儿、黎明
3、边读边思索:小村庄结果怎么样了?
三、汇报沟通思索的问题。
小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在一场大雨中消逝得无影无踪,真令人痛
心,这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探究这个问题。
四、熟读课文,练习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1、自己练习讲解并描述。
2、指名讲解并描述。评价读音的精确,故事的完整。
其次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已练习读。
2、小组内读,评议后再练习。3、指名读,师生评议。
(1)第1段要读出小村庄环境之美。
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在一场大雨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令
人痛心的事呀!是谁毁了的呢?
(2)深化学习2、3段。
①理解其次段第三句话:具体给这十几户人家取一些名字并描述他们
的行为。
②把“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无奇不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
③说说对“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逝在天空中”这句
话的理解。
④朗读指导:读出小村庄人们的行动以与村庄变更的过程。
(3)学习最终两段。
掉“还”字跟原句比较,找出问题的实质。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大雨没喘气”和“什么都没有了一一全部靠斧头得
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锐利的斧头”,体会凄惨的无法挽回的结局。
③过渡:事实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
带给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还是让这些斧头给毁了一切。
④“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你能具体说说吗?
⑤议议如何读好这两段,再试试。
二、总结全文。
1、有感请地朗朗全文。
2、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什么?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给每个生字组词。
2、认记字形,沟通方法。
3、点拨字形:
森、葱、犁、喘、黎”在出字格中的比例应当协调。“葱”的中间是“匆”
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
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同样是“木”这个部件,在“森、栋、柴”中
就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独体字作偏旁时具体形态要发生变更,如“葱”中
的“心”、“砍”的“石
4、书写练习。
二、巩固练习
1、抄写自己认为意思深刻的句子。
2、登记一则广告,想想依据本课内容,你会写一句什么?写下来。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爱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爱护环
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与读书经验,想想哪
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与最终一句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索: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组织沟通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马路宽敞平坦美丽马蹄彤
橡树粗大牢固挺拨高尚
2、沟通思索题。
(1)沟通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沟通看法。
A、小组内沟通。
B、全班沟通。要敬重学生的想法。
★引导重点沟通:
出示投影片:插图与课文景后一句话。
C、读、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谋而合地赞美道:“筑这条路的人确定有一颗高尚的
心。”
D、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E、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读书,找依据,探讨沟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在这条路应当
延长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则粗大、牢固、
挺立,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溢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备地结
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
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
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
指导读时留意读好“则粗状、牢固、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
声音要洪亮、有气概。)
其次:工程师缄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损害了橡树,可又想
不出方法爱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
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工程师许久地看着筑路支配,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
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工程师许久地看着筑路支配”
第四:想方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显明的对比,作为马路来证明,
自然是“宽敞、平坦、美丽、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了爱护橡树却将其筑
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惜树木、留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
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专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
橡树特殊没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须要
留意重读。
3、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爱护,对
生命的敬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抄写练习(任选一题)
1、抄写你宠爱的一段话。
2、抄写下面词词。
宽敞平坦美丽笔直粗大牢固沉重赞美
高尚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育口语交际实力,增加爱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觉比方句的特点,休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与美丽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
的成果。
教学支配: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挚友们已经主动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
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沟通一下。
二、在小组沟通:
1、沟通自己了解到的状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沟通:
各小组派代表沟通,提示: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探讨
1、依据学生的汇报沟通,总结所驾驭的状况。
2、引导探讨:面对家乡的环境状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与四周
人的工作,增加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自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长拓展:
希望小挚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日我们沟通的状况讲
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其次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爱护环境、
爱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索我
们能做些什么?贝L你确定有值得登记来的东西,或者你对将来也曾想象
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好玩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沟通吗?
2、依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示: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晰或把事情的过程想细致再写。
师巡察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觉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精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晰。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觉日积月累一、我的发觉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觉了?
2、说说自己的发觉:
其次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口积月累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2)指名读,留
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竞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方法相识的(4)组词大
列车
2、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
什么特点?你发觉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竞赛读(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6)
抄写诗句。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
9寓言二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邻居”“懊悔”“劝说”等词语的意思。
3.相识“只要……就”,"假如……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留意多音字“圈”的读音与“窟窿”、“街”等字
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耍即时订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
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宠爱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
人。寓:寄予、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日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
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缘由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留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揣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
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一4节,思索: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其次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沟通: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留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
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缘由,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邻居劝说,他不听。
(1)“邻居”就是——(邻居),留意“坊”读轻声。
(2)邻居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说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邻居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说。同桌
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说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假如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
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留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
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
关句子。
8、探讨沟通: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懊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假如…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今,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今”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今”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
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说过他的邻居刚巧路过,想
想邻居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假如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
互议,再指名沟通。(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
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
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代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常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
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窟”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留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懊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其次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爱好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沟通,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沟通课文与不理解的问题。探讨“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依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解并描述故事。留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挚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事实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
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
至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窟窿劝说软硬狼群法则懊悔盘缠叼走邻居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与班级寓言
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
打猎、大雁、拉弦、凄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
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擅长视察、擅长分析,才能对事
物有正确的相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终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
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视察、分析、推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
的难点。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学问;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支配: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爱好
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出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状况,时至今日,我们还
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
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出名射手的奇异。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凄惨、愈合、裂开、大吃一
惊、孤寂失群
提示:“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6ng,不要读成g6ng。弦,读
xian,不要读成xuQn。"愈”读Myu\不耍读成"yu6";“惨”
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沟通。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洁的问题,归纳出有价
值的问题,如: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推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其次课时
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儿自然段?(1——4)
1、指名读1—4自然段。
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
只大雁的?(用“”画出来:一只、渐渐的,边飞边鸣)
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
要……就”,表达出更羸的心中有数,所以读时语气要确定。)
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假如是你,你信任更羸的话吗?
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看法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
语气来读。
6、齐读1—4自然段。
(二)师:更羸究竟有没有将大雁射F来呢?哪几自然段告知我们?
1、齐读5、6段。
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惊讶的程
度?
句子对比: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突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突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精确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驾校项目创新发展规划
- 钳工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修房协议书合同
- 合同岗位协议书
- 外聘协议书合同
- 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备考指南试题及答案
- 简单合同与协议书的区别
- 解除合同协议书模板
- 纺织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试题及答案
- 加工沙子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下半年山东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招聘事业单位控制总量教师3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6《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教学设计
- 《高血压疾病诊断与治疗》课件
- 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
- MOOC 大学英语听说译-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受托支付合同
- pvc管采购合同
- DL/T 5203-2005《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简介
- 禁化武自查报告
- 【护理讲课】肺炎病人的护理PPT
- 数电课程设计五人抢答器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