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9课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9课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9课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9课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9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初二下人教新资料第19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家醅、一马当先、顾名思义"等词语,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熟悉文章围绕"春酒"所写的诸多人事。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深眷恋之情。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文中关键语句和段落,把握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故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人情美、人性美,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围绕"春酒"所展现的故乡风俗和人情世故。体会作者借春酒抒发的对故乡、童年的深情。学习本文细腻的细节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教学难点领会文中复杂情感,如对母亲的怀念、对家乡变迁的感慨等。深入理解文章结尾"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对文章的理解。3.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文章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情感。4.问题引导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探究文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同学们,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总有一些美好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也许是妈妈做的一顿美食,也许是故乡独有的一种小吃。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琦君走进她记忆中的春酒,去感受那份独特的情感和味道。

展示一些与酒或故乡美食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引出课题《春酒》。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作者介绍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等校,后定居美国。她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散文小品为主,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有散文集《烟愁》《桂花雨》等。2.背景介绍本文选自《琦君散文》。琦君自幼生长在浙江永嘉,那里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年后,她远离故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春酒》便是她在回忆中写下的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情之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文章内容。2.思考并回答问题:文章围绕"春酒"写了哪些事?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文章围绕"春酒"写了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自泡八宝酒等事。人物有母亲、"我"、阿标叔等。母亲善良能干、温柔慈爱;"我"天真活泼、充满好奇;阿标叔热心、勤快。

(四)研读文本,品味语言(20分钟)1.细节描写赏析小组合作,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场景的细节描写语句,进行分析。例如:"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分析:通过对母亲神态(得意、两颊红红)和语言(说了一遍又一遍)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自己酿的八宝酒得到众人夸赞而无比喜悦的心情,表现了母亲的淳朴和善良。再如:"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吃得鼓鼓的肚子比作蜜蜂,生动地写出了"我"的天真可爱和对喝春酒、吃会酒的喜爱,从侧面表现了故乡春酒的吸引力。2.语言特色品味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例如:"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分析:"巴结""呼呼呼"等词语,口语化十足,生动地描绘出阿标叔的热情、勤快,让读者感受到故乡生活的鲜活与温暖。3.情感体会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例如:"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分析:此句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春酒、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故乡变迁的感慨。

(五)深入探究,把握主旨(10分钟)1.思考:文章仅仅是在写春酒吗?春酒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2.小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文章不仅仅写春酒,更是通过春酒这一载体,展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邻里之间的淳朴情谊以及母亲的美好品质。春酒象征着故乡的风俗文化,是故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它承载着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是作者情感的寄托。3.进一步探究:文章结尾"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从情感、主题等方面思考。学生回答后总结: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品尝到的真正家醅的怀念,更表达了对故乡纯真、质朴生活的怀念。随着时光流逝,故乡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那种纯粹的美好已难以寻觅,体现了作者对故乡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追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六)拓展延伸(7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记忆中家乡的一种美食或一种风俗,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2.展示一些关于故乡变迁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如何传承和保护家乡的传统文化?3.鼓励学生以"家乡的______"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家乡的某种特色,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七)课堂小结(3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琦君的《春酒》。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故乡的风土人情和浓浓的人情美、人性美,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深眷恋。希望大家能珍惜身边的美好情感,同时也能关注家乡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八)布置作业(2分钟)1.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2.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继续完善课堂上写的短文,下次课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春酒》这篇文章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朗读法、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