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行业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TOC\o"1-2"\h\u23185第一章绪论 2244581.1冷链运输概述 395011.2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的重要性 3141731.3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的目的与意义 330309第二章冷链运输监控系统概述 4153322.1冷链运输监控系统构成 4306742.2冷链运输监控系统功能 487602.3冷链运输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415906第三章温度监测设备与技术 5143393.1温度监测设备类型 5175863.2温度监测技术原理 5179493.3温度监测设备选型与应用 618469第四章温度调节设备与技术 6310084.1温度调节设备类型 690014.2温度调节技术原理 719434.3温度调节设备选型与应用 79824第五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设计 8191295.1冷链运输监控系统设计 8278465.1.1系统架构 8260525.1.2关键技术 8307275.2温度监测与调节方案设计 8147155.2.1温度监测方案 8318935.2.2温度调节方案 931605.3系统集成与优化 9172925.3.1系统集成 9218615.3.2系统优化 930889第六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实施 9181486.1实施流程与方法 9114706.1.1项目启动与规划 9243636.1.2系统搭建与部署 9230326.1.3人员培训与操作指导 10146816.1.4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实施 10234386.2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0258166.2.1硬件设备故障 1098366.2.2数据传输中断 104566.2.3人员操作失误 1097626.2.4货物温度异常 1045366.3实施效果评估 1044066.3.1数据采集与传输效果评估 11100916.3.2温度调节效果评估 11216136.3.3工作效率评估 11136856.3.4成本效益评估 1130054第七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管理 11314657.1管理体系构建 1138547.1.1管理体系框架 11180487.1.2组织架构 11242487.1.3作业流程 11194147.1.4信息管理 11201847.1.5设备管理与维护 12255227.1.6应急管理 1252977.2管理制度与规范 1260097.2.1管理制度 12247067.2.2规范 1264527.3人员培训与考核 13235317.3.1培训内容 1353317.3.2培训方式 13206407.3.3考核与评价 1327804第八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安全与环保 13250068.1安全风险分析 13168608.1.1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13214588.1.2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系统安全风险 14297848.2安全防护措施 1414718.2.1冷链运输过程安全防护 14220328.2.2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系统安全防护 14325728.3环保措施与评价 14323368.3.1环保措施 14303338.3.2环保评价 1415914第九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案例分析 15259109.1国内案例分析 1525039.1.1案例背景 15212899.1.2方案实施 1513289.1.3实施效果 15272049.2国际案例分析 1562749.2.1案例背景 15185669.2.2方案实施 15201439.2.3实施效果 16261849.3案例总结与启示 166957第十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发展趋势与展望 162345810.1技术发展趋势 161799210.2行业发展趋势 162610210.3未来展望与建议 16第一章绪论1.1冷链运输概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和新鲜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冷链运输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是指在运输过程中,通过对易腐食品、医药产品等物品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过程。冷链运输涉及冷藏、冷冻食品、医药、花卉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2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的重要性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关键环节。温度波动可能导致货物变质、腐败,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实时监控和调节温度,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温度波动而变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2)提高产品品质:稳定、适宜的温度环境有助于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提高产品品质。(3)降低损耗: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有助于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企业成本。(4)提高运输效率:通过实时监控温度,及时调整运输策略,提高运输效率。(5)满足法规要求:我国相关法规对冷链运输的温度控制有明确要求,保证冷链运输符合法规要求,有助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1.3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的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针对物流行业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的方案。该方案的目的与意义如下:(1)提高冷链运输质量:通过实施本方案,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提高冷链运输质量。(2)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优化温度控制策略,减少货物损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冷链运输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4)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本方案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法,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5)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方案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二章冷链运输监控系统概述2.1冷链运输监控系统构成冷链运输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设备、监控中心以及用户终端。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货物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实时传输数据至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对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通过传输设备将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通过用户终端向用户展示实时监控数据和统计报表。2.2冷链运输监控系统功能冷链运输监控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货物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宜的环境。(2)报警提示:当货物温度、湿度等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将立即发出报警提示,通知用户采取相应措施。(3)数据记录:系统自动记录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4)数据统计: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各类统计报表,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5)历史数据查询:用户可随时查询历史运输数据,了解货物在过去的运输过程中的状态。2.3冷链运输监控系统关键技术冷链运输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冷链运输监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精度和稳定性对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2)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采集器对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数据采集器还需具备一定的存储容量,以便在传输过程中保存数据。(3)传输技术:传输设备负责将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目前常用的传输技术有无线传输、有线传输等。(4)监控中心技术:监控中心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数据和统计报表。监控中心还需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监控需求。(5)用户终端技术:用户终端是冷链运输监控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其设计应简洁易用,便于用户实时了解货物状态。第三章温度监测设备与技术3.1温度监测设备类型温度监测设备在物流行业冷链运输中扮演着的角色。按照工作原理和功能,可以将温度监测设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通过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将温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常见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等。(2)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线强度,计算得到温度值。常见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有红外测温仪、热像仪等。(3)有线温度监测系统:将温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传输设备相连,实时监测温度变化。此类设备适用于固定场所的温度监测。(4)无线温度监测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温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传输设备连接,实现远程温度监测。此类设备适用于移动场所的温度监测。3.2温度监测技术原理(1)接触式温度监测原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被测物体的热传导功能,将温度转换为电信号。其中,热电偶和热电阻是两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的热电效应,将温度差转换为电势差,从而得到温度值。热电偶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广、稳定性好等优点。热电阻:利用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将温度转换为电阻值。热电阻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线性度好等优点。(2)非接触式温度监测原理: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线强度,计算得到温度值。红外测温仪和热像仪是两种常见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利用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线强度与温度成正比的原理,通过测量红外线强度计算得到温度值。红外测温仪具有快速、准确、无需接触等优点。热像仪:通过检测物体表面发射的红外线分布,将温度信息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热像仪具有直观、全面、无需接触等优点。3.3温度监测设备选型与应用在选择温度监测设备时,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1)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适用于固定场所的温度监测,如冷库、冷藏车厢等。在选择时,可根据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热电偶或热电阻。(2)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适用于移动场所的温度监测,如冷链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货物等。在选择时,可根据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红外测温仪或热像仪。(3)有线温度监测系统:适用于固定场所的温度监测,如冷库、实验室等。在选择时,需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因素。(4)无线温度监测系统:适用于移动场所的温度监测,如冷链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货物等。在选择时,需考虑系统的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因素。在选择温度监测设备时,应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保证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测准确可靠。第四章温度调节设备与技术4.1温度调节设备类型温度调节设备是冷链运输中的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制冷设备:主要包括压缩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半导体制冷器等。这些设备通过制冷剂循环,将热量从低温环境转移到高温环境中,从而降低货物温度。(2)加热设备:主要包括电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等。这些设备通过加热元件将电能或热能转化为热能,对货物进行加热处理。(3)保温设备:主要包括保温箱、保温棉等。这些设备通过优良的保温功能,减少热量传递,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温度。(4)温湿度控制设备:主要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货物温度和湿度,并通过调节制冷、加热、通风等设备,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4.2温度调节技术原理温度调节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制冷原理:制冷剂在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等部件中循环,通过吸收热量实现制冷。具体过程如下:(1)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压缩为高压制冷剂,制冷剂温度升高。(2)高压制冷剂经过膨胀阀,压力降低,制冷剂温度降低。(3)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实现制冷。(2)加热原理:加热设备通过加热元件将电能或热能转化为热能,对货物进行加热。具体过程如下:(1)电加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货物。(2)蒸汽加热器将蒸汽的热能传递给货物,实现加热。(3)保温原理:保温设备通过优良的保温功能,减少热量传递,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温度。具体过程如下:(1)保温箱采用保温材料,降低热量传递速度。(2)保温棉填充在货物周围,减少热量损失。4.3温度调节设备选型与应用在选择温度调节设备时,需根据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考虑:(1)货物种类:不同货物对温度的需求不同,如食品、药品等对温度要求较高,需选择制冷和加热效果良好的设备。(2)运输距离:长途运输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可选择具有较强抗振功能的设备。(3)设备成本:根据企业预算,合理选择设备类型,保证经济效益。以下为几种常见温度调节设备的应用场景:(1)制冷设备:适用于运输冷冻食品、生物制品等需要低温保存的货物。(2)加热设备:适用于运输药品、化工产品等需要加热处理的货物。(3)保温设备:适用于运输水果、蔬菜等对温度波动敏感的货物。(4)温湿度控制设备:适用于运输精密仪器、易受潮货物等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货物。第五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设计5.1冷链运输监控系统设计5.1.1系统架构冷链运输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以及用户界面层。系统架构设计需充分考虑各层级之间的协同作用,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1)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车辆位置、环境温度、湿度等关键信息,包括车载GPS定位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设备。(2)数据传输层: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层,传输方式可采用GPRS、3G/4G、WiFi等。(3)数据处理与分析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车辆状态、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挖掘等。(4)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展示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车辆位置、温度、湿度等,便于用户实时监控和管理。5.1.2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技术:采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设备,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2)数据传输技术:采用加密通信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实现对冷链运输过程的智能监控。(4)用户界面设计:采用人性化设计,提供便捷、直观的操作体验。5.2温度监测与调节方案设计5.2.1温度监测方案(1)采用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实现对冷链运输过程中各关键点的温度实时监测。(2)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层,进行实时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3)对异常温度数据实时报警,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5.2.2温度调节方案(1)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温度数据,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对制冷设备的自动调节。(2)设置温度上下限,保证货物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输。(3)采用自适应调节策略,根据货物特性、环境温度等因素,动态调整制冷设备工作状态。5.3系统集成与优化5.3.1系统集成(1)将冷链运输监控系统与现有物流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3)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冷链运输监控系统与冷链仓储、冷链配送等环节进行集成,实现全流程监控。5.3.2系统优化(1)对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环节进行功能优化,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2)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冷链运输过程的智能监控和预测分析。(3)不断迭代升级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物流行业需求。第六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实施6.1实施流程与方法6.1.1项目启动与规划在实施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前,首先需要进行项目启动与规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时间表及参与人员,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6.1.2系统搭建与部署(1)硬件设备安装:根据实际需求,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GPS定位模块等硬件设备,保证设备安装到位,与运输车辆及货物连接正常。(2)软件平台开发:开发适用于冷链运输监控的软件平台,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等功能。(3)网络搭建:搭建无线网络,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6.1.3人员培训与操作指导对项目实施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6.1.4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实施(1)实时监控: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数据。(2)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货物是否符合冷链运输要求。(3)温度调节:根据实时数据,自动或手动调节运输车辆内的温度,保证货物处于适宜的冷链环境。6.2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2.1硬件设备故障解决方案:定期检查硬件设备,发觉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6.2.2数据传输中断解决方案:搭建稳定的网络环境,采用多种传输方式,如短信、互联网等,保证数据的实时传输。6.2.3人员操作失误解决方案: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熟练度,制定完善的操作手册,避免操作失误。6.2.4货物温度异常解决方案:实时监控货物温度,发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如调整运输车辆内的温度、湿度等。6.3实施效果评估6.3.1数据采集与传输效果评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评估系统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6.3.2温度调节效果评估分析运输过程中货物温度的变化情况,评估温度调节措施的有效性,提高冷链运输质量。6.3.3工作效率评估评估实施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后,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情况,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6.3.4成本效益评估分析实施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的成本与效益,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七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管理7.1管理体系构建7.1.1管理体系框架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架构、作业流程、信息管理、设备管理与维护、应急管理等。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冷链运输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7.1.2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包括冷链运输管理部、质量监控部、设备管理部等。各部门之间应协同合作,保证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的顺利实施。7.1.3作业流程作业流程应涵盖冷链运输的各个环节,如货物接收、装载、运输、卸载、储存等。具体作业流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货物在各个环节的温度稳定;(2)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延误;(3)提高货物装卸效率;(4)保证运输过程中信息实时传递。7.1.4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实时监控货物温度,异常情况及时报警;(2)实时跟踪货物位置,保证运输安全;(3)记录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4)统计分析冷链运输数据,为优化运输方案提供支持。7.1.5设备管理与维护设备管理与维护是保证冷链运输正常进行的保障。应制定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维修等责任。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运行状况良好。7.1.6应急管理针对冷链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故障应急处理;(2)交通应急处理;(3)货物损坏或变质应急处理。7.2管理制度与规范7.2.1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保证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实施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制度:(1)冷链运输作业规程;(2)冷链运输设备管理制度;(3)冷链运输信息管理制度;(4)冷链运输应急预案。7.2.2规范规范是对冷链运输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货物接收与储存规范;(2)货物装载与卸载规范;(3)运输过程温度监控规范;(4)运输过程信息记录规范。7.3人员培训与考核7.3.1培训内容针对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以下培训:(1)冷链运输基础知识;(2)冷链运输设备操作与维护;(3)冷链运输作业流程;(4)冷链运输信息管理。7.3.2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包括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和岗位交流。理论培训以授课为主,实操培训以实际操作为主,岗位交流以经验分享为主。7.3.3考核与评价对参与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考核内容主要包括:(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2)实际操作熟练程度;(3)工作态度和责任心;(4)团队合作能力。第八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安全与环保8.1安全风险分析8.1.1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失控:在运输过程中,若温度调节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导致货物温度失控,影响货物品质,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2)货物损坏: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等原因,可能导致货物损坏,影响货物的使用价值。(3)运输工具故障:运输工具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影响运输效率和安全。(4)交通:在运输过程中,交通也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8.1.2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系统安全风险(1)系统故障:监控与温度调节系统可能因设计缺陷、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故障,影响运输安全。(2)数据传输风险: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因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原因导致信息安全隐患。(3)人员操作风险:操作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或对系统了解不足,导致安全风险。8.2安全防护措施8.2.1冷链运输过程安全防护(1)加强温度监控:保证温度调节系统正常运行,对货物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提高货物包装质量:选用符合冷链运输要求的包装材料,提高货物抗振、抗压能力。(3)定期检查运输工具:保证运输工具的技术状态良好,降低故障风险。(4)培训驾驶员: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交通预防。8.2.2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系统安全防护(1)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故障风险。(2)加密数据传输: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3)提高人员操作技能: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水平。8.3环保措施与评价8.3.1环保措施(1)采用节能型运输工具: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空驶里程,降低燃油消耗。(3)选用环保型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4)加强废弃物处理: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规处理。8.3.2环保评价(1)节能效果评价:通过对比分析,评估节能型运输工具的使用效果。(2)污染物排放评价:监测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评价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3)社会效益评价:从社会、经济、环保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的实施效果。第九章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案例分析9.1国内案例分析9.1.1案例背景以我国某知名乳制品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丰富的销售网络,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冷链运输环节要求极为严格。在运输过程中,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9.1.2方案实施该企业采用了以下措施:(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冷藏车辆,并安装温度传感器、GPS定位系统等设备,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货物温度。(2)建立冷链运输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货物、温度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3)制定严格的运输操作规程,保证在装车、运输、卸车等环节的温度控制。9.1.3实施效果通过实施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该企业有效降低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产品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9.2国际案例分析9.2.1案例背景以美国某知名生鲜电商为例,该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球优质的生鲜产品。为了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冷链运输监控与温度调节方案。9.2.2方案实施该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选用高功能的冷藏集装箱,并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货物温度和湿度。(2)建立全球冷链运输网络,实现跨国冷链物流的高效运作。(3)采用先进的温度调节技术,根据不同产品的温度需求,自动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家居房产优先购买权共享协议
- 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防控补充协议
- 影视化妆间租赁与化妆道具定制服务合同
- 国际学生行李快递保险补充协议
- 激光切割机器人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商住两用房售后返租投资协议
- 网络购物平台商家加盟管理合同范本
- 游戏直播平台主播招募与培训合同
- 氢能源技术员项目合作开发合同
- 抖音平台账号运营权分割与跨界合作框架协议
- 土地整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物业公共建筑设施维护保养操作指引
- 硬件研发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
- Django 3 Web应用开发实战(下篇)
- 学会感恩说课课件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试复习题库(笔试、面试题)
-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 箱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doc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实用版(六篇)
- JJF 1793-2020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