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外常见动物咬蛰伤的现场急救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常见动物咬伤对人体的伤害一、对人体的伤害多局限于叮咬部位,全身反响常见于继发性的过敏反响,如:马蜂、大黄蜂、蝎、蜈蚣;当成批毒虫如马蜂群起攻击青壮年者也可造成严重伤害,马蜂蛰伤引起死亡的事件常有发生,应予注意。二、咬伤后引起全身毒性反响,表现为肢体的肿胀、疼痛,咬伤部位的坏死,严重者引起多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如:毒蛇咬伤。三、本身无明显毒性,但能传递寄生微生物,引起其他微生物的感染,严重者危及生命,如:蚊虫叮伤、跳蚤叮伤、蜱虫咬伤等,寄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偶然性较大,预防困难,防范重于治疗。常见动物毒素
多肽类物质酶类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细胞毒性。伤口局部剧痛、水肿、瘀斑、甚至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响,休克,溶血,肌损伤,神经麻痹,意识丧失,抽搐等,甚至出现MOSF而死亡。第一节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中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剧毒、危害巨大的有10种,如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中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眼镜王蛇: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颈。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主动袭击,紧咬不放。病症为发病特急,很快死亡,碰到这类蛇咬伤,除积极抢救外,还要祈祷好的运气。竹叶青:通身绿色为主,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病症相对较轻。银环蛇:反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咬伤多见。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尖吻蝮(五步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象叼个烟头)凶狠,主动袭击,病症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金环蛇:反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分布长江以南。其余类似银环蛇。烙铁头蛇眼镜蛇: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颈。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咬伤病症为伤口组织坏死,胸闷,高热,呼吸困难。蝰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三角形略长。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病症类似五步蛇。有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不同蛇咬伤的牙痕
蛇毒的分类
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病症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当然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毒蛇在饥饿状态下主动伤人时,排毒量大,后果严重。
五步蛇咬伤局部肿胀、水泡、血泡蝰蛇咬伤局部肢体瘀黑、肿胀蝰蛇咬伤肢体瘀斑,全身DIC眼镜蛇咬伤患处溃疡病症识别无毒蛇:无牙痕,20分钟内无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病症有毒蛇:伤口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短期内伤口迅速肿胀,并逐渐扩散开来,并伴有全身病症.争取时间就是争取生命!被蛇咬伤该怎么办呢?三、现场急救处理〔无毒蛇〕毒蛇咬伤后现场急救很重要,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排出毒液并防止毒液的吸收与扩散。到达有条件的医院后,再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如彻底清创,内服及外敷有效的蛇药片,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及全身的支持疗法。普通的蛇咬伤只在人体伤处皮肤留下细小的齿痕,轻度刺痛,有的可起小水疤,无全身性反响。可用70%酒精消毒,外加纱布包扎,一般无不良后果。现场急救处理〔有毒蛇〕四、预防进入有蛇区应着厚靴及厚帆布绑腿。
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并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
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去除,以防蛇类躲藏。
平时应熟悉各种蛇类之特征及毒蛇咬伤急救方法。
不要轻易尝试抓蛇或逗蛇,因为蛇被激惹可能会伤人,甚至包括刚被杀死的蛇。第二节狗(猫)咬伤全世界每年死于狂犬病的约有4~7万人,以青少年居多,绝大局部病例发生在亚洲、非洲的开展中国家,尤以印度为最,该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此病。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动物伤害而接种狂犬病疫苗者都多达1000万人以上,每年因动物咬伤的直接医疗花费约20亿-30亿元。我国狂犬病的发病呈现季节性顶峰,夏季与秋季的狂犬病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春季发病较少。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由于接触动物的时机不同,男性农民中发病较多。从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看,男性约占65%~70%;0~7岁的儿童约占17%,8~19岁的青少年约占23%,以长江为界呈南高北低,全国发病持续较高省份多位于南方,如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江苏等,这些省份的发病之和约占全国发病总和的50%。我国近年的监测资料证实,被犬咬伤者占88%,被猫咬伤者占4.7%,被狼咬伤者占4.0%,其他野物动物和家畜咬伤者占3.3%。流行病学调查一、概述又称恐水症,是一种人、兽(畜)共患的传染病,患者多数是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狼、猫、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所感染。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据统计健康的小狗,也有5%-10%带有狂犬病毒,咬人可疑犬的带病毒率在30%以上。有些家养动物如狗、猫、牛、猪等可感染狂犬病毒后不发病,仍表现健康的样子。这类动物由于体内带有狂犬病毒,故被这类健康带毒动物咬伤同样能传播狂犬病。感染了狂犬病毒但未发病的动物,同样能把病毒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狂犬病。近七成狂犬病人就是因为被外表看上去“健康〞的犬只咬伤而致病。1984-2003年的24年,全国报告狂犬病68596例。前13个省的发病数之和占全国总发病的91%。中国狂犬病防治任重道远中国是世界上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病死数均居各种传染病的前位。发病率居全球第2。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约4-6周,狂犬病潜伏期为10日至12个月以上,一般为20~90日,有个别甚至可长达几十年。),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潜伏期的时间从几天到数年不等,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病症。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病症。兴奋期:患者各种病症到达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病症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病症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三、现场急救处理伤口处理要早且彻底最好在2个小时内进行。但即使延迟了一两天甚至三四天,也不应该无视局部处理。如果此时伤口已结痂,应将结痂去掉后再处理。冲洗前应先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然后用大量的清水(10000毫升以上)清洗伤口。亦可用20%的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清水洗净,然后用2%~3%的碘酒或75%的酒精局部消毒。处理好的局部伤口,不需包扎,别涂软膏。因为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所以必须掰开伤口,让其充分暴露,冲洗完全。如伤口较深,冲洗时可用干净的牙刷、纱布和浓肥皂水反复刷洗伤口,并及时用清水冲洗,刷洗至少要持续30分钟。冲洗后要用干净的纱布盖上伤口。伤口处理目的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狂犬病病毒对肥皂水、75%酒精、碘制剂等较为敏感从而杀灭病毒
标准的处理--可大大降低伤口内病毒残留量犬咬伤暴露分级释义
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简单说就是有接触未受伤犬咬伤暴露分级释义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简单说受伤了但没有出血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在难以用肉眼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II级.,无疼痛为I级.不能够肯定时算II级。犬咬伤暴露分级释义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2.破损皮肤被舔: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以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出血的损伤或者粘膜接触我国暴露后疫苗的接种方案
WHO推荐经典的暴露后免疫5针肌肉注射法0天3天28天天数7天14天接种部位成人必须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区儿童注射于大腿前外侧区肌肉禁止臀部注射免疫后再暴露的接种方案WHO推荐,已经接受过暴露前全程免疫或暴露后5针的人,再暴露仍然需要立即清洗伤口,然后立即加强2针〔0、3天〕如果不能确认既往接种史的人,或者接种的疫苗不能证明接种的疫苗是否是有效,尽快注射狂犬疫苗被动物咬伤后应尽早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正确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具体注射时间是:分别于当天、第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疫苗,如因诸多因素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那么使用狂犬疫苗。众所周知,对被咬伤者来说,注射疫苗越早越好,这是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多在20~90天内,注射迟了,对潜伏期短的人已毫无作用,但对多数潜伏期长的人来说,仍有预防发病的作用。一般不应超过15天,倘假设确已超过较长时间,有人主张还是“宁补勿缺〞更为平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被流浪动物或者是不能辨明其健康与否的动物咬伤后,即使是再小的伤口,除了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破伤风,伤口易化脓。患者应向医生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预防针。本卷须知确认为狂犬病的动物的肉或奶不能吃,而应当燃烧或深埋,另外有可能在宰杀过程中通过手上的微小伤口感染人。狂犬病可能通过性途径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对方,狂犬病人污染了用具,他人再通过被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年轻夫妇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可以不必顾虑,随时都可以要小孩。
四、预防传染源的管理加强犬和猫的管理,控制宠物间的传播。野犬应捕杀,为宠物强制性接种狂犬疫苗,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疫苗接种为易于接触到狂犬病病毒的人群接种狂犬疫苗。
暴露前免疫的接种对象
1、高危人群宠物饲养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动物医院或兽医院的医护人员;从事狂犬病病毒研究、检疫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武警训犬人员及饲养人员;医院传染病科的医护人员;宠物商店从业人员;动物园饲养员及接触者;林业工作者;2、儿童青少年暴露前免疫预防程序
根底免疫:0天、7天、28天分别接种1剂量的狂犬病疫苗加强免疫:根底免疫1年后,加强1剂量,以后每5年加强1剂,会对接种者产生比较持久的保护。0天7天28天1年5年时间第三节蜱虫咬伤流行病学资料概述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反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成虫体长2-10MM,吸血后30MM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不吸血时,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临床表现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响,主要病症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局部患者伴有咳嗽、咽痛。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重症患者可有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现场急救处理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病症,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防止错过最正确治疗时机。如在野外,可用点燃的香烟〔或香〕慢慢的烤蜱虫的身体〔千万别烤死蜱虫〕,多数情况下,钻入皮肤的蜱虫就会钻出皮肤,然后再对伤口做消毒处理。预防第四节蜈蚣咬伤一、概述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二、临床表现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过敏性休克等全身病症。三、现场急救处理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蜈蚣咬伤后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普通肥皂,不是香皂〕、石灰水冲洗。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减轻肿胀和疼痛,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也可用季德胜蛇药片外敷。疼痛剧烈者,用水、冰敷局部,可适当服些止痛片;有过敏征象者,可口服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或息斯敏每日1片。经上述处理后,如果患处肿痛不消退,病症加剧,或全身病症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预防防止穿拖鞋,夜间少外出活动;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加强自我防护;在家中阴暗潮湿地方可洒点生石灰,防止蜈蚣爬行。第五节蜂蛰伤一、概述常见的蜇人蜂有胡蜂〔亦称黄蜂或马蜂〕、蜜蜂、蚁蜂、细腰蜂及丸蜂等。蜜蜂蜂尾均有刺器,黄蜂蜂尾有刺器和毒腺。黄蜂常巢穴栖居于山林树丛中、山洞里或家庭居室窗外房檐下,喜群居,往往集体飞翔,如在有蜂栖息的山区树林中行走、劳动或戏弄蜂巢时,黄蜂常蜂拥而上,蜇伤露出部位的皮肤。二、临床表现
轻者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数小时至1一2天内自行消失。如果身休被蜂群螫伤多处,常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病症。蜂毒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鼻炎、唇及眼睑肿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个别严重者可致喉头水肿、气喘、呼吸困难、昏迷,终因呼吸、循坏衰竭而死亡。三、现场急救处理拔除蜜蜂毒刺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因为蜜蜂蜇伤后毒刺易折断在皮内,其它蜂蜇伤一般不折断毒刺。发现后立即小心拔除。方法是用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黄蜂扎入毒刺一般还附有毒腺囊,不能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入毒液而使反响加重,只能用尖细的刀尖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中和毒液蜜蜂毒液为酸性,可选用肥皂水、5%~10%碳酸氢钠溶液洗敷伤口;马蜂的毒液为碱性,伤口可用酸性物质如食醋、3%硼酸、1%醋酸甚至尿液等冲洗。拔出毒刺后的皮肤用2.5%碘酊涂搽2~4次。因为碘酊具有杀灭伤口周围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坏生物毒素的作用。局部疼痛、红肿处理四肢被蛰伤应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四、预防远离、不要主动攻击蜂类:行走时注意周围环境,如有蜂类出现,赶快绕道行走。发现蜂巢应绕行,不要过与“亲近〞。如果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方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还击,否那么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可使用香水和化装品:已使用化装品的可涂风油精。如先前有蜜蜂蛰伤史,再次被蛰,35-60%的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尽量穿长袖长裤携带甜食和饮料要尽量密封好第六节蝎蜇伤一、概述蝎常寄居山坡,墙缝,土穴等潮湿阴凉处。蝎主要分布于除寒带以外的世界大局部地区,在中国南北各地广为分布。蝎子尾巴上有一个锐利的钩,与毒腺相通。毒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中医医院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投资战略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骨大鲅鱼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溶剂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涂料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断电延时继电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小儿丁型病毒性肝炎护理
- 2025年中国汽车压铸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纸制彩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精制纯棉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跨境电商选品策略与市场分析报告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校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哈尔滨市木兰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课件
- (二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生物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转移支付合同协议
- 挖机转让合同协议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活动承办合同协议
-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加试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全套汇编(完整版)
- 2025版校园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