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本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部编本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部编本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部编本桥-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部编本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部编本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咆哮、惊慌、拥戴"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汉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如设置悬念、前后照应、环境描写的作用等,学习运用这些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老汉的品质。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洪水的凶猛。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能在习作中运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一段洪水肆虐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洪水的凶猛可怕。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洪水来袭时的可怕场景。在洪水面前,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惧和无助。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篇课文,去看看在一座窄窄的木桥上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板书课题:桥。2.引导学生谈谈对桥的初步印象和理解。师: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桥,那在你们的印象中,桥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桥的认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词语:咆哮、惊慌、拥戴、放肆、狞笑、跌跌撞撞、势不可当等。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咆哮":通过联系生活中狂风呼啸、海浪奔腾等声音,让学生感受洪水来临时的凶猛气势。"拥戴":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们对老汉的拥戴,从而理解该词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默读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概括:课文写了一位老支书在洪水突然来临的危急时刻,组织村民们通过一座窄窄的木桥逃生,自己却最后一个离开,和儿子一起被洪水吞没的感人故事。(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1.学习描写洪水的部分,感受洪水的凶猛。指名读课文中描写洪水的段落(第16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后,交流汇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运用短句,简洁有力地写出了雨势之大)"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水的凶猛和迅猛)"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跳舞"一词赋予洪水以人的行为,表现出洪水的肆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读出洪水的凶猛气势。2.学习描写老汉的部分,体会老汉的品质。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老汉的品质。小组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语言描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出老汉不徇私情,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品质)"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简洁的语言,体现了老汉的镇定和果断,在危急时刻有条不紊地指挥群众过桥)动作描写:"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揪"这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老汉的坚决,不容置疑)"老汉推了小伙子一把,说:'你先走。'"(一个"推"字,体现了老汉对儿子深深的爱,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神态描写:"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老汉在危难面前的沉着冷静,给人以坚定的依靠)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老汉不同的语气和情感。3.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文章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师:同学们,文章一开始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文章开头先写洪水来势凶猛,给读者造成一种紧张的氛围,同时也为下文老汉的出场和故事的发展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师:请大家找一找文中前后照应的地方。学生找出后,教师引导分析:如前面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后面写"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这两句话相互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也更能突出老汉的品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师:文中多次描写洪水,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环境描写渲染了洪水的凶猛可怕,烘托出当时紧张危急的气氛,为下文刻画老汉的形象、表现他的品质起到了衬托作用。同时,洪水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深入探究,升华情感(10分钟)1.思考: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老汉的品质。教师引导总结:老汉是一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共产党员。他在洪水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2.讨论:文章为什么以"桥"为题?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总结:一方面,桥是村民逃生的通道,老汉指挥村民过桥,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大家,他自己就是一座生命的桥;另一方面,桥象征着老汉的高尚品质,他像桥一样,默默承受,无私奉献,为他人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以"桥"为题,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3.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感。师:文中的父子俩在生死关头,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如"老汉推了小伙子一把,说:'你先走。'""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等,体会父子之间深深的爱。教师总结:父子之间的爱深沉而伟大,在生死抉择面前,他们都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对方,这种亲情令人感动。(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1.总结全文。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桥》这篇课文,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体会到了老汉的高尚品质,也领悟了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这位英勇无畏的老支书,学习他的精神品质。2.拓展延伸。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推荐阅读《丰碑》等其他表现共产党员高尚品质的文章,加深学生对这类主题的理解。五、教学板书设计桥洪水:凶猛可怕(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现品质)悬念、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桥》这篇课文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关键词句等方式体会文章的情感和表达特点,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