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命题角度之人物形象比较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命题角度之人物形象比较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命题角度之人物形象比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命题角度之人物形象比较【答题思路】1、知识储备该角度属于文学比较范畴。人物形象比较一般为两个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在分别把握这两个形象的同时,要能快速地识别两个形象间的异同,刻画这两个形象方法的异同。2、答题思维第一步是读懂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第二步是把握住两个形象的特征,第三步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比较。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角度答题。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3、答题模式这两个形象的相同之处是……不同之处在于,A形象……;B形象……刻画这两个形象的相同之处是……不同之处在于,刻画A形象用了……手法,刻画B形象用了……手法。【例题引路】阅读下列一首诗和一首词,试比较诗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何不同?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解题思路: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元好问的《点绛唇》词则表现浓浓的惜春恋春之情。参考答案:秦诗塑造了以豁达心态对待春归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认为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则塑造了一位留春恋春伤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类题训练】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行(宋)王安石材非当世用,毂有故人推。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南游取干越,东望得州来。试尽风波恶,生涯亦可哀。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1)这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