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五、教法学法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rénxūhèlíliáozhúlújīng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赤壁赋》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课单元整体: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以自然情怀为主题。该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学习该单元的散文首先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其次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人生思考,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最后反复涵泳,感受作品文辞之美。文本: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对文章语言进行鉴赏,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rénxūhèlíliáozhúlújīng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01经过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但面对《赤壁赋》这样意蕴深厚的文章,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篇是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赋”这一体裁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引导体会主客问答过程中苏轼情感的变化,分析情景理的融合。学生前面学习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对苏轼被贬黄州人生经历有所了解,为本文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0203rénxūhèlíliáozhúlújīng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阅读,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文旨、理通思路,学习表现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习作者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rénxūhèlíliáozhúlújīng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难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rénxūhèlíliáozhúlújīng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五、教法学法教法学法总体思路:
诵读——研读、整体感知——深层评价、感性——理性的原则。教法学法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将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作用。rénxūhèlíliáozhúlújīng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二)知人论世,解读文体(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四)问题引领,深入研读(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是谁在江边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惆怅;是谁在月下低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是谁在沙场上豪言:“西北望,射天狼”的威武;是谁在赤壁诵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豪迈;是一生坎坷永不服输的苏轼(二)知人论世,解读文体2.创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为排遣内心郁闷,泛舟赤壁,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1.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历史治水名人,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皆成大家。(二)知人论世,解读文体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文体特点:铺采螭文(形式,铺陈文采,华丽的语言,张扬文采)
体物写志(内容,体现思想情感或志向)讲究韵律、铺陈、文采、用典,多采用主客问答式。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文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关于“赋”(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语速和语调。2.点名学生朗读,检查重点字音。3.通读全文,思考: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师生交流中明确全文情感变化是乐—悲—喜。(四)问题引领,深入研读1.走进文本,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小组讨论)第一段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乐
悲
喜
(四)问题引领,深入研读3.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能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苏轼的人格魅力2.如何理解文中的“主”与“客”?主和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两个方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乐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四)问题引领,深入研读4.鉴赏这篇课文艺术特色,感受思想内涵。(1)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3)主客问答的辞赋结构(4)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赤壁赋》记叙了苏轼与客人月夜泛舟游赤壁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文通过主客问答所表现的喜乐与悲伤,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在作者对“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中,化为酒脱、豪迈的气度,展现出作者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苏轼曾三咏“赤壁”,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查找资料,对比阅读三篇文章,寻找思想内容上的异同,进行分享交流。rénxūhèlíliáozhúlújīngshuòqiáopiā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弦乐队的基本组成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参与性与包容性试题及答案
- 河道管理条例试题及答案
- 曲靖初中体育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法规遵循挑战试题及答案
- 提高决策能力的试题与答案
- 河南扶贫考试题及答案
- 纤维检验考试题及答案
- 水域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 四年级语文国测模拟试题 (1)附有答案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附件1:线路工程填写示例
- 物业进场服务方案
- 锂离子电池MSDS中英文版
- 快速入门穿越机-让你迅速懂穿越机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人工智能对书法技法的革新
- MOOC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淄博市2024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