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初三5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初三5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初三5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初三5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初三5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5年初三5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航天员将研究一种叫作多晶碲化锌的新型材料.由图可知,下列关于碲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碲原子核外有52个电子 B.碲原子有52个质子C.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 D.碲元素是非金属元素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3.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选项用途性质A氧气用于焊接技术可燃性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C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密度小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吸水性A.A B.B C.C D.D4.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浓硫酸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钠溶液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液体的取用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7.体积为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1.124m3的钢瓶中。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9.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78% B.21% C.0.94% D.0.03%10.某气体由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气体可能是H2和CH4的混合物B.原气体中一定含有CH4C.原气体中若含有CO,则一定含有H2D.气体中若同时含有CH4、CO和H2,则CO与H2的质量之比为14: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在雾霾天进行户外活动时,经常戴着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1.5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加入100g硝酸银溶液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2)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氢气和氧化铜反应_____;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_____。14.现有反应H2SO4(浓)+2KMnO4=K2SO4+X+H2O,则物质X中锰元素化合价为______。将锌和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研讨酸、碱、盐相互间反应关系时,甲、乙两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第一步: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试剂X,过滤,得白色沉淀;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得无色溶液;第三步:向该溶液中加试剂Z,过滤,最终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甲、乙两组同学共进行二次实验,其中所选的试剂均不相同,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请将化学式填入下表:试剂X试剂Y试剂Z最终得到白色沉淀甲组①CaCl2__________AgCl乙组②_____HNO3__________(2)请写出甲,乙两组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与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2)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3)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假设_____不合理。请你说明不合理的理由:_____。(4)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5)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组次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相互评价第1组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其理由是硫酸钡和_____都不溶于水第2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2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其理由是_____。第3组溶液无明显变化,第3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你认为其理由是_____。写出1、2小组的操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1组_____、第2组_____。(6)实验反思针对上述情况,小组同学总结了取用药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你认为倾倒液体药品时,要注意标签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2,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碲原子有52个质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0,而不是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碲,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C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2、B【解析】

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详解】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总数,结合图示信息可知B选项中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2+8=10<12,即B选项表示为阳离子,符合题意。故选B。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的数代表核电荷数,外面每一层数量之和代表核外电子总数。3、A【解析】

A、氧气用于焊接技术,是因为氧气有助燃性,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C、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因为它有很强的吸水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解析】A、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故此选项错误;B、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减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故此选项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液长期存在于空气会有水分的蒸发,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5、D【解析】

A、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可燃物要燃烧必须要有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而没有氧气,一般可燃物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B、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什么都不是,故选项错误;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比如氯化钠就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种元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6、D【解析】

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图中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图中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取用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倾斜45度,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图中做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图中做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

体积为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1.1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A。8、D【解析】

A、向混合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三氧化二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是铁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虽然除去了三氧化二铁,同时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将混合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即可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氯化钾,需洗涤干燥,无需蒸发结晶,不符合题意;C、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水,过滤即可将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除去,符合题意。故选D。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9、B【解析】

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故选B。10、C【解析】

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9×)=3:1,所以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所以A、甲烷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4,所以H2和CH4的混合物的碳、氢原子个数比小于1:4,故A错误;B、甲烷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4,所以原气体中可能含有CH4,故B错误;C、甲烷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4,原气体中若含有CO,则一定含有H2,故C正确;D、气体中若同时含有CH4、CO和H2,CO与H2的个数比是1:2,质量之比为7:1,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煮沸吸附性【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基础知识【详解】(1)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2)活性炭是疏松多孔状物质,有一定的物理吸附作用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可溶性杂质、硝酸钠、硝酸银6.8%【解析】

(1)从题目图像可知,加入50g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完毕,再加入硝酸银则过量,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硝酸银和生成的硝酸钠,还有未反应的可溶性杂质,因此溶质包含三部分:可溶性杂质,生成的硝酸钠和剩余的硝酸银;(2)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为2.87g,此时加入硝酸银溶液质量为50g,所以依此计量点进行计算;设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为mm=3.4g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6.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NaOH+HCl=NaCl+H2O【解析】

(1)硫在空气中燃烧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2)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方程式为;(3)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14、+7硝酸锌[Zn(NO3)2]、硝酸亚铁[Fe(NO3)2]【解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H2SO4(浓)+2KMnO4=K2SO4+X+H2O可知,反应前氢原子的数目为2,硫原子的数目1,氧原子的数目为12,钾原子的数目为2,锰原子的数目为2,反应后除了X外,还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硫原子的数目1,氧原子的数目为5,钾原子的数目为2,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种类不变,X中应包含2个锰原子,7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Mn2O7,在Mn2O7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2)锌和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和硝酸银溶液先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锌完全反应后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现在溶液为浅绿色,说明铁参加了反应,故锌全部反应完,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Zn(NO3)2]、硝酸亚铁[Fe(NO3)2]。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HClAgNO3Ba(OH)2MgSO4BaSO4Na2CO3+CaCl2═CaCO3↓+2NaClBa(OH)2+Na2CO3=BaCO3↓+2NaOH【解析】

(1)①碳酸钠与X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一种能与碳酸钙反应的酸,才能溶解沉淀生成气体,加入的Z应当提供银离子,能提供银离子的可溶性的盐,只能是硝酸银;故答案为:Y:HClZ:AgNO3;②X只要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就可以,X可以是氢氧化钡或硝酸钡;由于加入的Y(硝酸)能溶解沉淀生成气体,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只能是硫酸钡,则试剂Z为可溶性的硫酸盐即可;故答案为:X:Ba(OH)2;Z:Mg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