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的规律,以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运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分类的依据等重要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基础知识。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分类的意义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查阅元素周期表,获取元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元素分类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等,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四、教学准备教学资料:制作教学PPT,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元素分类的图表等;收集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案例资料。学习资料: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元素周期表,以及相关的练习题和资料卡片。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提问学生:“这些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组成。提问学生:“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多少种?这些元素之间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5分钟)故事讲述:讲述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介绍门捷列夫在研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历程展示:利用PPT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到现代的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5分钟)整体介绍: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全貌,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周期讲解:讲解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叫做周期,目前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以第1周期和第2周期为例,分析周期内元素的特点。族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叫做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和1个0族。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以第ⅠA族和第ⅦA族为例,分析族内元素的特点。信息查找:指导学生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常见元素的信息,如氢、氧、钠、铁等,让学生说出这些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四)元素的分类(15分钟)分类依据讲解:讲解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可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氦为2个),化学性质稳定。分类展示:利用PPT展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的分布区域,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练习:给出一些元素的名称或符号,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元素,如镁、氯、氩等,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元素分类的理解。(五)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0分钟)案例分析:展示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预测新元素的性质、寻找半导体材料、开发新型农药等。以半导体材料为例,讲解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等。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元素周期表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六)课堂小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分类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七)课堂练习(5分钟)展示几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关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选择题、元素分类判断的填空题、元素周期表应用的简答题等。选择题: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质子数D.中子数填空题:硫元素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简答题:请举例说明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或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六、板书设计3.2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结构:周期(横行)、族(纵行)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预测新元素性质寻找特定材料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分类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讲述、图表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应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指导,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元素的定义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典例1
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哪种粒子数密切相关?(
)
BA.质子数、中子数
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解析]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2.元素的种类及分类迄今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不同种元素具有不同性质,依此可以把元素简单分成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区别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原子适用范围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联系元素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即最小单位),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1)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2)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典例2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C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元素符号的意义
AA.①④
B.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
1.认识元素周期表科学家把已经发现的元素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在表中排列的序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信息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般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拓展培优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族(1)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2)纵列(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每一个纵列称为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典例4
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解析]
拓展培优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单质和化合物的比较单质化合物概念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判断依据前提是纯净物,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前提是纯净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举例氧气、氢气
、铁
二氧化碳、水
、高锰酸钾
单质化合物联系两者都属于纯净物,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特别提醒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虽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
3.物质的简单分类典例5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BA.五氧化二磷
B.铜
C.矿泉水
D.高锰酸钾[解析]
1.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地壳由沙、黏土、岩石等组成,按质量计算,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位的元素分别是氧、氢、氯、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3.太阳上的元素分布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还含有碳、氮、氧和多种金属元素。
2.人体必需的元素人体中一些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人体中某些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生命必需元素(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3.元素与人体健康元素主要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钙
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成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钙吸收过多,容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等锌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元素主要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
、钴
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能帮助运输氧气缺钴、铁易得贫血症碘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微量的硒可以防癌,过量的硒则是致癌的因素之一典例6
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
BA.贫血
B.骨质疏松
C.侏儒症
D.甲状腺肿大[解析]
人体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人体缺锌易患侏儒症;人体缺碘或碘过量易引起甲状腺肿大。1.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C.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D.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D【点拨】虽然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它并不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更复杂的结构,如质子和中子的发现等,此外,量子力学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故D不正确。返回B2.中国北斗,星耀全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已知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中子数为48,则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8B.37C.11D.85【点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返回A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中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观粒子构成的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点拨】与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正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B错误;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C错误;由于原子核和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错误。返回A4.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张青莲B.袁隆平C.侯德榜D.道尔顿返回C5.[2025·上海期末]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B.原子的实际质量太小,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所以1g铝中所含原子数大于1g镁中所含原子数D.两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点拨】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两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则实际质量:铝>镁,所以1g铝中所含原子数小于1g镁中所含原子数,故C错误。返回6.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4×10-26kg。求:(1)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结果保留整数)。(2)若A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则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3115【点拨】返回7.列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1,O—16,Cl—35.5,Fe—56,Ba—137)。(1)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7+(16+1)×2=17156+35.5×2=127(1×2+16×2)×2=68返回D8.[2024·泉州模拟改编]如图是某种氢原子的结构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C.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点拨】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A错误;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故该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B错误;由题图可知,该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C错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3,D正确。返回A9.某物质的化学式是R(OH)2,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B.24gC.40gD.40【点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R(OH)2,相对分子质量为58,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6+1)×2=58,解得x=2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返回1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中,x的值为_____,y的值为_____,z的值为_____。(2)已知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993×10-26kg,则表中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名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氕1101氘11x2镁y1212z112243.986×10-26kg【点拨】返回11.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1),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有一小部分α粒子运动路径发生了改变,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如图2)。(资料:α粒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7300倍)(1)卢瑟福认为“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是因为它们和金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发生了碰撞”。这里的“核”指的是__________。(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卢瑟福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填字母)。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C.原子核带正电荷 D.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楼体防护网安装工程技术考核试卷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探索光的奥秘
- 江苏名校2024-2025学年高考化学试题模拟题及解析(全国Ⅰ卷)含解析
-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生物反应工程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第6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辽宁工业大学《藏族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跨文化交际(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管道、阀门安装方案
- 2025届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小英雄雨来》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课件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三维地应力场模拟
- 移动机器人技术-课件 项目一:移动机器人概述、系统构成
- 小米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2024年高级茶评员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2024年高考物理江苏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