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

身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

文学成就:以散文闻名,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等,语言朴素真挚,情感细腻。

学术贡献:深耕古典文学研究,致力于文化普及。《经典常谈》是他为中学生撰写的经典入门读物,以通俗语言解读传统文化精髓。

教育理念:倡导“雅俗共赏”,主张用白话文传播经典,消除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年的隔阂。二、创作背景1.时代需求:

20世纪40年代,新文化运动后,文言文教育式微,青年对传统文化经典日益陌生。

朱自清深感文化传承危机,希望编写一本通俗读物,帮助青少年系统了解经典。

2.个人动机:

朱自清长期从事语文教育,认为经典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应被普及而非束之高阁。

他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以“常谈”(平易近人的讲述)形式,让经典“活”在当下。

3.成书时间:1942年完成,最初为《中学生》杂志连载,后结集出版。三、作品内容结构:全书13篇,按“经、史、子、集”分类梳理,涵盖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书典籍、文字学等。

1.核心篇章:

《说文解字》:解析汉字起源与构造(六书理论)。

《周易》《尚书》:介绍上古占卜与政治文献。

《诗经》:分类讲解“风雅颂”,强调其现实主义精神。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阐释古代礼制与社会规范。

《春秋》三传:比较《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的史学价值。

诸子百家:分析儒、道、墨、法等学派的核心思想。

《史记》《汉书》:评述纪传体史书的特点与历史观。

2.特色:

深入浅出:用白话文解释晦涩概念(如“六书”“阴阳五行”)。

广征博引:结合历史典故、文学名句,增强趣味性。

逻辑清晰:按时间顺序梳理经典演变,揭示文化发展脉络。四、作品主题

1.传承经典文化:

强调经典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呼吁青年“从经典中认识历史,从历史中理解当下”。

如通过《诗经》解读古代社会风貌,通过《史记》分析历史兴衰规律。

2.消除古今隔阂:

打破“经典=艰深”的偏见,主张经典应与现代生活对话。

例如,用《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阐释现代人际交往准则。

3.倡导科学态度:

批判盲目尊古,提倡用理性思维理解经典(如辩证看待“三纲五常”)。

强调“经典的价值不在背诵,而在理解其精神内核”。

4.普及教育使命:

朱自清将经典定位为“国民必读”,认为它们是构建文化认同的基础。

书中注重引导读者思考,如比较儒法思想差异,启发辩证思维。总结:《经典常谈》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年的桥梁,既展现了朱自清的学术功底,也体现了他“以文化人”的教育情怀。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此书“读懂经典,读懂中国”。以下是针对朱自清《经典常谈》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整理,包含填空、问答、情境题三种题型及参考答案:一、理解填空题

1.《经典常谈》的作者是(),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2.《诗经》分为“()()()”三部分,其中“风”是“()”,“雅”是“()”。

3.《尚书》意为“()”,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录()和()。

4.四书包括《》《》《》《》,五经包括《》《》《》《》《》。

5.《史记》的作者是(),是中国第一部(),共分为()

五部分。

6.道家学派以()和()为代表,主张();墨家学派主张()、()。

二、问答题1.简答《论语》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左传》与《战国策》在叙事风格上有何不同?3.为什么说《说文解字》是研究汉字的重要著作?

4.比较儒家与法家治国思想的差异。三、情境题1.情境:小明在写关于“环保”的演讲稿时,想引用经典名句增强说服力。请结合《经典常谈》内容,为他推荐两句并说明理由。2.情境:班级辩论赛辩题为“读史能否明智”。请结合《经典常谈》中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的特点,阐述你的观点。3.情境:小华认为《诗经》中的诗歌“太过古老,没有现实意义”。请结合具体篇目反驳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一、理解填空题

1.《经典常谈》的作者是朱自清,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国民歌”,“雅”是“贵族宴饮乐歌”。

3.《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录政治言论和重大事件。

4.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5.《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五部分。

6.道家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无为而治;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

二、问答题1.核心思想:以“仁”为中心,强调“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影响:儒家经典,成为古代科举考试内容,塑造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

2.《左传》:编年体史书,注重历史事件的完整性和道德评价,语言严谨。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侧重记录纵横家的谋略与辩论,语言生动夸张。

3.许慎首创“部首分类法”,系统分析汉字构造(六书理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汉字形、音、义的字典。

4.儒家:主张仁政、礼治,重视道德教化(如孔子、孟子)。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君主集权,强调制度约束(如韩非子)。

三、情境题1.答案示例: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支持:史书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