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中学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通关一、单选题1.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环节。故正确答案为D项。2.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A、NH3解析:故选A.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BCD高温煅烧A、解析:NaNO3与Na2C03混合物中,加稀盐酸会生成NaCl、水和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NaCI,不符合除杂原则。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A、pH值试纸B、酚酞试液C、淀粉碘化钾试纸6左右。A选项,使用pH试纸能够测定出雨水的pH值,据此可以判断雨水的酸性强弱;B选项,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只能判断溶液显示酸性还是碱性,化性,无法用于测定雨水的酸碱性;D选项,红色石蕊用到碱性溶液显示蓝色,5.关于试讲和常规课堂教学的关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不同。故正确答案为B项。6.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②静态设计优化与阶段性统一统一。化,这种教学方法是()。方法。B项,发现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为C项。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材料。故正确答案为B项。9.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10.化学学习活动的定向环节主要是()。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项。13.化学学习活动的定向环节主要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A项。14.下列关于化学发展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15.课程思想、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材。故正确答案为A项。A、质量相同I和14mol,中子数分别为15mol和14mol,二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同。调和提倡()答案:D解析: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浓硫酸浓硫酸o水o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答案:D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发出耀眼的白光,而不是黄色火焰,且产生黑色固体氧化铁。其他选项均符合实验装置和铁丝燃烧的特性。19.教学设计中,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是()。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D、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答案:D答案:D解析:教学过程时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已有知识、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作出的反应,设计好教学方法、问题和练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是最终能够使抽象的教学理论变成教学实践的关键20.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A、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性质和类型B、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性质和类型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答案:D解析:依据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21.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核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A涂油和刷油漆能防止钢铁生锈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D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2、0₃等,但实际上0₃(臭氧)并不是常见的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有害2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最高水平的行为动词是()。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酸雨发生,为酸雨的主要成分。B选项,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放热多,来源广,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故正确答案为A项。24.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B、指导一实习25.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26.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D、总结练习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教授新课使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故正确答案为C项。27.各层次教育目标制定的先后顺序应为()。A、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B、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答案:C解析: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为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故正确答案为C项。28.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解析: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29.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①滤液M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③向滤渣N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④当滤液M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N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其中一定正确的说法是()酸亚铁,所以滤液M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故错误;②当滤液M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N中一定没有氧化铜,故错误。故选:B30.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升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方法。B项,发现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31.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试验测评和调整优化。故正确答案为D项。32.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教学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B项。A.H₂和D₂互为同位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D.A、答案:C解析: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但结构不同,因此它们是同分异构体。其他选项中,H2和D2是同位素,但图B中的化合物并不是同分异构体,四氯化碳的电子式是正确的,但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一组说法,因此正确答案是C。34.化学课程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A、课程教学计划制学期教学计划。故正确答案为D项。35.属于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是()A、化学与生活C、化学2解析:化学2是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3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故正确答案为B项。37.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答案:D解析: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三者都有38.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和0.互为同素异形体B0.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C0.和0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0的摩尔质量为48g.aolA、答案:B解析: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臭氧(0₃)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但它不是由三个独立的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而是一个单一的化合物。此外,臭氧和氧气(0₂)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而臭氧的摩尔质量确实是48体(假设此时无其他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反应后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B该台金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C、反应后溶液(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中c(H)=2.5molLDA、解析:【解答】解:反应生成672mL的NO气体,其物质的量=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03mol×3=0.09mol,硝酸作氧化剂氧化性硝酸是整个硝酸的,所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3mol×4=0.12mol,而80mL4.0mol·L'稀硝酸中硝酸的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xmol,根据二者质量与电子转移守恒,则:解得x=0.01,y=0.03,B、该合金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故B错误;C、反应后溶液(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中故选C40.下列仪器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A、元素分析仪C、红外光谱仪D、核磁共振仪答案:B解析:质谱仪能测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符合题意.故选B.4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A、以系统观点作指导42.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故A错误;B、杂质和铁会形成微小的原电池,铁更容易失去电子,所以比纯铁与盐酸反应速率快,故B错误;C、在潮湿空气中生铁中含常温下,纯铁在浓硫酸中会钝化;故D正确;故选D.43.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解析: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故正确答案为C项。44.化学学习活动的定向环节主要是()。A、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45.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不是同分异构体,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选项,2,3-二甲基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₃)zCHCH(CH₃)₂,其分子中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因此其H-NMR谱应有3个峰,而非5个,故B错误;C选项,对于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可以形成碳链,无论带支链,还是不带支链,都含有4个C-C单键;也可以形成碳环,可以带支链,也可以不带支链,都含有5个C-C单键,故C47.化学学习活动的定向环节主要是()。48.下列属于认识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其中最高的水平的是()B、认识4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D、燃料的脱硫脱氮、二氧化硫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解析:A、液晶态介于晶体态和液态之间,既有晶体的某些性质键有关,冰的水分子间的氢键更多,B正确;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伟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所以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D正确,答案选C。5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解析: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52.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故可以硫酸铜除去杂质气体,故B正确;C.电石与排气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D.53.学习活动组织与评价设计包括()。54.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质(①),结合实验现象推导理论(③),同时在知识体系中由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分析(②)。这三个特点在课程标准及教材设计中均有明确体现,例如人教心特征。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04酸性溶液褪色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应类型相同,C正确;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属于消去反应,1-修课程模块,注重从()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A、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与58.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解析:本题考查溶液。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故正确答案为C项。59.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化学教学目标共有几个层次()B、X能量一定高于MD、Y能量一定高于N解析:A.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故A错误;B.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故C正确;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故D错误.故选C.6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氧化铝薄膜,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2.化学课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哪类课程()。因此,选择A。63.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必须合理使用物质的基础;学,属于哪类化学观念()。64.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项。65.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66.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一种是化合物。故正确答案为D项。67.“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A、自主学习解析:“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68.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法D项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范畴。69.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作为缩聚反应单体。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7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由黑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选项A人工降雨B酒精消毒C金属单质D盐治疗胃酸过多解析:干冰的化学式是CO₂,属于氧化物,用途是人工降雨,正确;酒精的化学式是C₂H₅OH,属于有机物,但酒精一般不用于消毒,错误;水银的化学式是Hg,属于金属单质,用途是水银温度计,正确;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₃,属于盐,用途是治疗胃酸过多,正确。因此,选项B不完全正确。A、课件演示的时机是否得当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指南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B、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75.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7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理论。正常情况下,用于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其pH在5.6左右。A选项,使用pH试纸能够测定出雨水的pH值,据此可以判断雨水的酸性强弱;B选项,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只能判断溶液显示酸性还是碱性,化性,无法用于测定雨水的酸碱性;D选项无法测定酸性物质,更无法测定雨水的酸性强弱。故正确答案为A项。生多方面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进行全面评价属于()任务(如实验、辩论、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进行全面评价。因此选79.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②静态设统一。故正确答案为D项。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一些酯类物质具有水果香味,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是酯类,故C正确和淀粉的聚合度不同,分子式不同,因此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81.化学学习活动的定向环节主要是()C、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和性质D、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答案:D解析:依据化学教学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求和作用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故正确答案为D项。83.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30sB、该物质遇FeCl溶液显色C、1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答案:B解析:84.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A、液氨气化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D.化学键旧键断裂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B.85.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C、a-氨基丙酸与a-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解析:A.氨基酸通过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蛋故B错误;C.氨基酸生成二肽,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生成2种二肽;是异种氨基酸脱水:可以是α-氨基丙酸脱羟基、a-氨基苯丙酸脱氢;也可以a-氨基丙酸脱氢、a-氨基苯丙酸脱羟基,生成2种二肽.所以共有4种,故C错误;D.氨基酸中-COOH和NaOH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应该向正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A.86.化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解析:《义务教学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性88.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甲丙O——氢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碳原子B、物质X的质量为2.8gC、物质X含两种元素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0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解析:C选项,3.4gNHs中氮元素的质量为:3.4g×14/17×100%=2.8g,氢元素的质量为:3.4g-2.8g=0.6g;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2/18×100%=0.6g,和NH₃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氧元素的质量为:5.4g-0.6g=4.8g,和反应前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X中一定没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只含有氮一种元素;A选项,由图示可知,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是:NHs、H₂O、CO₂;B选项,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质量为:3.4g+4.8g-5.4g=2.8g;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89.下列课程模块中,属于必修模块的是()D、化学1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化学1、化学2为必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CD答案:B解析:故选B.A.HF+HO÷HO+FNaHCO,=Na+HCO91.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A、答案:D解析:选项D中的反应式不正确。正确的反应式应该是硫(S)与氢氧化氢溶液(H20)反应生成硫化氢(H₂S)和氢氧根离子(OH-),而不是20H-。正确的反应式为:S+H₂0→H₂S+0H或S+2H₂0→H₂S+20H。因此,选项D的反应式是错92.下列各项中描述一和描述二都正确的是()描述一描述二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乙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BO₂和O₃互为同位素CSO₂和NO₂都属于大气污染物pH小于7的雨水就属于酸雨D热反应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混合物,二者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乙酸和乙酸乙酯互的结构不同,二者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为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02和03为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SO2和NO2都有毒,属于大气污染物;正常雨水的pH为5.6,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属于酸雨,故C错误;D.正反于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正确;故选D.93.各层次教育目标的制定顺序应为()A、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教学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标9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96.STS思想的实质是()解析:STS思想的实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97.在实际情景中,针对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得到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C、观察法98.在一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生下列量的变化,其中一定量不变,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B.99.下列用来表示测量结果正确反映所欲测量的特点和功能的程度的是()解析: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101.在化学探究活动中,除了要考虑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探究,下列中作为探究问题的是()。A、食盐能否溶于水中B、什么样的溶液能够导电C、醋化反应按什么方式脱水D、同位素物理性质相同吗答案:B解析:食盐能否溶于水中对于中学生而言没有探究价值,不值得探究;酯化反应按什么方式脱水、同位素物理性质是否相同不属于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之内:既有探究价值的又在中学生探究能力之内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溶液能够导电”。102.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下列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A、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B、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C、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D、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答案:A103.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原则、分类设计原则和阶梯递进原则。故正确答案为D项。10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是酒精。故正确答案为C项。105.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D、总结练习解析:教授新课使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106.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A、观察能力B、实验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创造能力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故正确答案为D项。107.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了教学建议,下了表示错误的是()A、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B、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尽量选择讨论法进行教学C、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D、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答案:B解析: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了教学建议: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5.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B选项错误。108.在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仪器能够达到目的是()。与水的密度有差别即可;A选项,量筒精确到0.1;B选项,由于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不用托盘天平称取6.82g食盐;C选项,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否则易损坏滤纸。故正确答案为D项。109.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袋中放入小袋的铁粉,这是利用铁的()作为还原剂被氧化;选项B错误,铁未表现出氧化性;选项C、D与题干无关,铁不含酸性或碱性物质。110.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a-氨基丙酸与a-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答案:A解析:111.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景”三者应()。A、各自孤立地设计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D、突出“任务”、整体设计解析: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景”三者应整体设计、整112.下列实验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蒸馏⑤萃取用不到玻璃棒,故⑤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项。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为()114.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A、化学课程目标B、化学教学内容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D、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答案:A解析:化学课程目标是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本题目中给出的分子式为C6H6,代表的是苯(b)。苯的同分异构体不仅仅包括d和p,还有其他多种结构。二氯代物的种类取决于氯取代的位置,苯的二氯代物不止三种。苯、d、p中,只有苯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而d和p由于结构不同,不一定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苯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d和p不一定反应。因此,正确答案是D。116.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答案:D解析: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17.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B、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C、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D、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不包括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解析:实施学业评价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不同,评价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常见的有纸笔测验、学习活动表现和建立学习档案等。故D项说法错误。118.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A、就是教学的重点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C、不是教学的重点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答案:B119.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烃A和B各取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质量一定相等原子个数最简比决定,因此实验式必然相同。若两种烃碳的3H₆和C₄H₈,可能为同系物,故不选C。同分异构体需分子式相同,而仅质120.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121.对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使用胶头滴管时,特殊情况下也可把滴管插入到溶D、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最热一端进入,这样冷凝效果好选项,萃取过程中放出液体时,需要打开玻璃塞,保证液体顺利流出;D选项,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下口温度低。故正项。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础。”12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0%。但实际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124.课程思想、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125.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三者均有解析: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26.下列可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一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B、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C、三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四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3CI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A错误;若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则CH2C12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取代,而实际上,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B正确;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4中的四个键完全相同,三氯甲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C错误;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四氯甲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D错误。127.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理念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B、积极倡导教师评价方式为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C、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D、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解析: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ABCDA、解析:v(CO)=0.3mol/(L·min)×4=1.2v(NO₂)=0.3mol/(L·min)×2=0.6mol/(L·min),v(CO₂)=0.3mol/(L·min)×4=1.2故选D.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的是()。130.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B、指导一实习131.关于化学史描述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解析: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所以正确B.汤姆生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所以错误c.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测定出空气的成分。所以错误D.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最早提出了分子概念。所以错误133.小唐同学对所需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叙述正确的是()解析:A、高锰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锰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C、过D、02不溶溶于水,H2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02和H2都可以使用排水法,故正确.答案:D134.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的能力。135.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能力想136.在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仪器能够达到目的是()。与水的密度有差别即可;A选项,量筒精确到0.1;B选项,由于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不用托盘天平称取6.82g食盐;C选项,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否则易损坏滤纸。故正确答案为D项。13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密度也可以比水小;A选项,支管口处;C选项,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如果将上层液体也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正确答案为D项。138.新课程把化学教学过程看作是()。A、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种B、分子式与R相同的酸与足量碱石灰共热,最多可得到2种烷烃C、R水解得到的酸至少有5对共用电子对数目D、R水解得到的醇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4种烯烃答案:D解析:CH₃OH、CH₃CH₂OH、CH₃CH₂CH₂OH、CH₃CH=CH₂;CH₃CH₂CH=CH₂;CH₃CH=CHCH₃;CH₂=C(CH₃)140.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情谊类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技能性知识答案:C解析: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它体现了而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在化学教学中起着统领和制约全局的作用。141.下面不属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实验技能的是()。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C.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144.下列不属于科学能力探究要素的是()。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所以选择C。145.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解析:本题考查非基本反应类型。A选项,光能转化为电能,不发生化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选项,发生原电池反应,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选项,发生电解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选项,发生氧化反应,故D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项。146.化学学习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是()。A、以实验为基础147.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148.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式。传统化学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是()14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施解析:A、液晶态介于晶体态和液态之间,既有晶体的某些性质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15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导致反应速率增大,故A正确;B.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导致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C.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用催化剂,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C.15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A、答案:B解析:选项B描述的是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完全燃烧1摩尔CO(g)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为283.0kJ。因此,2CO(g)燃烧生成2C02(g)和02(g)的反应焓变应为2倍的283.0kJ/mol,即+(2×283.0)kJ/mol,描述正确。其他选项描述有误:A选项中H2S0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并非简单乘以2;C选项中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应指明生成物状态;D选项中Mg在CO2中燃烧不仅生成MgO和C,还可能涉及其他能量转化形式。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非金属、金属氧化物等均可。故选A。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的是()。157.已知乙醇的化学键类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A、钠置换的是乙醇中-OH中的-H,故断开的是①键,故A错误;B、乙醇和溴化氢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是用-Br取代了乙醇中的-OH,故断开的是②键,故B错误;C、乙醇被催化氧化时,是将-OH中的-H和-OH所在C原子上的一个-H脱下来,和氧原子生成水,故断开的是①③,故C正确;D、乙醇分子内的脱水即为消去反应,消去的是-OH和-OH所在C原子的相邻C原子上的一个-H,故断开的是②④,故D错误.故选C.158.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解析:化学课程目标是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故正确答案为A项。15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酸,故C错误;D、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和合性的硅不能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故D正确.故选D.160.化学课程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161.化学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设备远程维护系统合作开发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中餐零点早餐服务
- 2025年上海市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届高三押题信息卷(一)生物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指导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新质生产力基石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 动眼危象的临床护理
- 2025煤炭供应合同模板
- 项目六-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 印刷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模版(3篇)
- 道路运输免责协议书(2篇)
- 个人借款单范本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服务响应时间和服务保障方案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粮食机械原理与应用》 课件全套 阮竞兰 1-11筛分除杂设备-色选设备
- 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附听力材料及答案)
- 泰兴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4
- DL∕T 5509-2015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勘测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