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高分技巧题库试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高分技巧题库试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高分技巧题库试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高分技巧题库试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高分技巧题库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高分技巧题库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我们”是“他们”的影子。我们,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一代人,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一代人。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对生活的热爱,有着对未来的憧憬。②“他们”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代人,是那些在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代人。他们,是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留下了无数令人敬佩的传奇。③然而,无论是“我们”还是“他们”,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的一滴水。我们,虽然平凡,但同样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同样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④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呢?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念是人生的指南针,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勇往直前的动力。其次,我们要热爱生活。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去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最后,我们要有对未来的憧憬。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自己的未来。⑤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虽然平凡,但同样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我们”和“他们”进行对比,突出了“我们”的平凡和“他们”的伟大。B.文章以“我们”和“他们”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文章,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C.文章语言平实,但又不失生动,富有感染力。D.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2.下列对文本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和“他们”比作影子,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我们”和“他们”的关系。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C.文章第三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对“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思考。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每个人比作长河中的一滴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二、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者,齐诸田徙齐者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数耐,无以自进。尝从人数言淮阴侯,淮阴侯怒,欲杀之。众辱之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以信忍之,竟不为害。及项梁渡淮,信遂属其下,从攻城阳。信常亡去,项梁怒,将欲追信。信亡走楚,归项羽,项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已而项羽欲攻齐,问能将者,信乃说项羽曰:“齐,东夷也,人性悍,好斗,不可独攻也。王必欲自将,臣愿为大王先行,必举齐。”项羽遂行,信建奇策,说齐王田广,广遂解而东下,信遂止齐军,与期会战而止。已而项羽使人代齐王,信因自请,愿为齐王,报项羽之德。项羽许之。诸侯闻之,皆叛汉从齐。齐王信因自立为齐王。汉王之困彭城,用张良之计,从陈仓出,收魏、楚故地,复关中,立为汉王。汉王乃西都栎阳。汉王之败走,信还齐,自立为齐王,汉王闻之,大怒,欲自将而击之。吕后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自以为功多,难动也。臣闻商山有四皓,长者,亦未尝肯为高祖辅佐也,然陛下使人往聘,必来。信素闻其贤,今使往聘,信必来。”于是吕后乃令陆贾往聘之,未至,信果烹杀汉使者。信知汉王畏恶之,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所。哙曰:“臣死生肉相,臣与大王厚,愿大王自留。”信谢,曰:“臣闻汉王慢而侮人,不能行仁义,非长者也,故倍之耳。且信所以去者,待大王不甚礼,故倍之耳。汉王不可击也。”哙曰:“臣死生肉相,何故远去?”信曰:“臣闻良禽知时,良臣知主。故归汉。”哙曰:“臣闻信素贵士,所事者不能有二主。今汉王即日将王,信何为者?”信曰:“始吾为布衣时,岂尝不为公卿乎?然奈无因耳。今有因,故为大王言,愿大王少留意。”哙曰:“大王信之,信必为汉王用。”信遂归汉。信至,吕后乃令其衣胄,载以辎车,与一卒共一乘,步归汉。信知吕后欲杀之,恐见中伤,乃详狂不食。吕后闻信不食,曰:“若非病者,安得久假不食?”于是信遂被载吕后车。信知其意,乃仰天叹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不食,遂死。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比的手法,将韩信的才华和刘邦的胆识进行对比,突出了韩信的才华。B.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忠诚和勇敢,表现了韩信的品德。C.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遭遇,表现了韩信的悲惨命运。D.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结局,表现了韩信的无奈和悲哀。4.下列对文本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才华和品德,表现了韩信的伟大。B.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忠诚和勇敢,表现了韩信的忠诚。C.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遭遇,表现了韩信的悲惨命运。D.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结局,表现了韩信的无奈和悲哀。三、古诗文默写要求:根据课文内容,默写下面的名句名篇。1.(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4.(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5.(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6.(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学常识要求:根据下列文学常识,选择最恰当的答案。1.下列不属于鲁迅的作品的是()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围城》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曹雪芹B.部分内容描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C.部分内容描写了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故事D.部分内容描写了贾宝玉与史湘云的爱情故事3.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罗贯中B.部分内容描写了曹操与刘备的斗争C.部分内容描写了刘备与孙权的斗争D.部分内容描写了刘备与曹操的斗争4.下列关于《西游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吴承恩B.部分内容描写了唐僧师徒取经的艰辛历程C.部分内容描写了孙悟空与猪八戒的斗法D.部分内容描写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斗法5.下列关于《水浒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施耐庵B.部分内容描写了宋江起义的故事C.部分内容描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D.部分内容描写了李逵劈虎的故事6.下列关于《聊斋志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作者为蒲松龄B.部分内容描写了鬼怪的故事C.部分内容描写了神话传说D.部分内容描写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五、现代文写作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位叫小明的少年。小明从小就热爱学习,勤奋刻苦。然而,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小明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牛,还要帮父母干家务。尽管生活艰苦,小明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六、古诗文理解与赏析要求:阅读下列古诗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景图。B.诗人表达了游览山水的愉悦心情。C.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D.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1.A解析思路:选项A中,文章确实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我们”和“他们”进行对比,突出了“我们”的平凡和“他们”的伟大。选项B中,文章确实以“我们”和“他们”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文章,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选项C中,文章语言确实平实,但又不失生动,富有感染力。选项D中,文章最后一段确实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2.D解析思路:选项A中,文章开头确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们”和“他们”比作影子,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我们”和“他们”的关系。选项B中,文章第二段确实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选项C中,文章第三段确实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对“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思考。选项D中,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对比。二、文言文阅读3.A解析思路:选项A中,文章通过对比的手法,将韩信的才华和刘邦的胆识进行对比,突出了韩信的才华。选项B中,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忠诚和勇敢,表现了韩信的品德。选项C中,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遭遇,表现了韩信的悲惨命运。选项D中,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结局,表现了韩信的无奈和悲哀。4.D解析思路:选项A中,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才华和品德,表现了韩信的伟大。选项B中,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忠诚和勇敢,表现了韩信的忠诚。选项C中,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遭遇,表现了韩信的悲惨命运。选项D中,文章通过描写韩信的结局,表现了韩信的悲哀,但并非无奈。三、古诗文默写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4.(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5.(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6.(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四、文学常识1.D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鲁迅的作品,而《围城》是钱钟书的作品。2.D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红楼梦》中的内容,而史湘云并非与贾宝玉有爱情故事。3.D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三国演义》中的内容,而刘备与曹操的斗争并未在《三国演义》中详细描写。4.D解析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