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高速滑动中的冰壶突然定格,并能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回看,这被称为“子弹时间”。北京冬奥会的冰壶、速滑项目的赛事转播,就呈现出了这种电影特效式的视觉效果。在传统赛事直播中,往往多个机位拍摄不同视角的比赛画面,这几路信号通过卫星传输至各个转播电视台,再由电视台的导播指挥,切换不同的画面视角,就形成了观众看到的赛事转播。直到近年,才出现了这种可随时暂停、可360度回看的赛事转播“子弹时间”。“子弹时间”原本是一种电影特效,其名声大噪源自电影《黑客帝国》。在子弹即将射中主人公时,画面切换成慢镜头,围绕子弹旋转360度,为观众开启了上帝视角。这种酷炫的效果,是如何应用在体育赛事转播上的?“《黑客帝国》的电影特效,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复杂后期制作。在冰壶和速滑赛事中,则是通过云上转播,自动合成多角度的观看视频,仅仅20秒后,就可以传输至转播中心和电视台。”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在这场比赛的“特效”中,计算、传输都是通过边缘服务器和云端协同完成的。云网络高带宽、低时延的传输特性,云计算高性能、高并发的计算能力,云上算法的智能能力,都是实现这些“特效”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支持。在“子弹时间”中,几十个拍摄视角将形成几十路4K高清信号内容,同步传输至部署于场馆的边缘服务器和远程的云端服务器。同时,几十路视角和信号传输至云端,在智能算法的支持下,在云上进行快速3D建模,带来更流畅的观看画面。(摘编自《用“子弹时间”直播冰壶》)材料二:弹跳、腾空、旋转、稳落……巴黎奥运会体操跳马项目是技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从起跳到落地,运动员的展示时间只有约3秒,所有动作须一气呵成,瞬间定乾坤。然而,瞬间的美感往往让电视观众感觉“不过瘾”。如何增强观赛体验,让电视观众看清运动员一套连贯动作中的每个关键细节?“时间切片”技术将3秒瞬间一帧呈现。“时间切片”技术类似于相机的多次曝光手法,将运动员不同时间节点的动作进行画面切片,灵活抓取每一帧动作画面,形成同一背景下的精彩动作“集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制作平台负责人表示,“时间切片”技术是总台为公共信号制作提供的新视角。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时间切片”技术在滑雪大跳台比赛转播中“小试牛刀”。巴黎2024年奥运会期间,该技术进一步成熟,尤其是在运动员轮廓识别和信息提取上,“时间切片”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所呈现的画面背景已由虚化背景变为环境实景,运动员的动作细节也更清晰。目前,除了体操项目,“时间切片”技术也在巴黎奥运会跳水、乒乓球等项目的赛事转播中得到全面应用。北京时间7月31日,在全红婵、陈芋汐为中国代表团夺得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的赛事转播中,正是在“时间切片”技术的帮助下,观众通过视频回放。能直现地看到全红婵、陈芋汐仿佛拥有了“分身术”,从起跳到入水,多个身姿组成的腾空轨迹在同一画面中定格,“水花消失术”也有了别样的展现方式。(摘编自《“时间切片”技术让3秒瞬间一帧呈现》)材料三:巴黎奥运会云转播中的“时间切片”与“子弹时间”技术,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体育赛事转播中的巨大潜力,更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从实现效果来看,“时间切片”以精准捕捉和定格展示见长,适用于展现运动员快速复杂的动作,清晰勾勒出动作的每一个步骤与轨迹;而“子弹时间”则通过时间静止或慢镜头特效,让观众全方位、无死角地沉浸于比赛的紧张氛围与刺激瞬间之中。就应用场景而言,“时间切片”尤为契合体操、跳水等动作密集、技术难度高的项目。以体操跳马为例,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的时间大约只有3秒,“时间切片”技术能够将一连串动作逐帧拆解,让观众清晰地看到每个细节。而“子弹时间”技术则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赛事。从技术实现上来看,“时间切片”依赖高速摄像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切片和拼接形成连贯动作,利用高性能计算资源,实时渲染出连续的动作片段;“子弹时间”则依靠多摄像机阵列、云计算和AI算法,实现多角度同步拍摄和后期合成,创造出时间被操控的视觉效果。(摘编自《巴黎奥运新视角:数字技术让高燃瞬间永恒绽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弹时间”的特效式的视觉效果需要云计算高性能、高并发的计算能力和云上算法的智能能力等基础技术支持。B.在体育赛事转播中“子弹时间”比“时间切片”应用场景广,在体操比赛转播中“子弹时间”比“时间切片”实现效果好。C.相比于2022年冬奥会期间滑雪大跳台比赛转播中“时间切片”技术的运用,2024年奥运会期间该项技术有了提升。D.“时间切片”技术可以把全红婵、陈芋汐跳水双人比赛中快速、复杂的动作逐帧拆解,清晰勾勒出动作的每一个步骤与轨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弹时间”的名声大噪源自电影《黑客帝国》,电影中当子弹要射中人时,画面慢下来,转换为围绕子弹旋转360度,为观众开启了上帝视角。B.“子弹时间”中多拍摄视角形成的高清信号内容同步传输至有关服务器,同时几十路视角和信号传输至云端,通过技术处理形成更流畅的观看画面。C.巴黎奥运会期间,“时间切片”与“子弹时间”的应用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其在体育赛事转播中的潜力。D.在体操、跳水等动作密集、技术难度高的项目中,运动员展示的时间短暂,“时间切片”可以让观众清晰地欣赏一套连贯动作中的每个关键细节。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插入对传统赛事直播的做法的介绍,与可随时暂停、可360度回看的赛事转播的“子弹时间”形成对比,突出了“子弹时间”的优势。B.材料一引用工程师的话,强调奥运会赛事中的“子弹时间”不需要长时间的复杂后期制作,可以快速通过云上转播而自动合成多角度的观看视频。C.材料二举全红婵、陈芋汐为中国夺得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的赛事转播的例子,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时间切片”技术。D.材料三运用“总—分—总”式结构,先总说巴黎奥运会转播中运用数字技术的意义,再从实现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最后进行总结。4.“时间切片”技术是如何实现的?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述。5.某电视台举办以“‘子弹时间’‘时间切片’与体育赛事转播”为主题的研讨会,请根据材料拟写出发言提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期的烤肉张中行民国初年,来北京的外国人有个口头禅:“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氏民国十九年(1930)作了古,二三十年之后,兴趣由人转到物,口头禅变为:“到北京不可不吃三烤。”所谓三烤是烤鸭、烤肉加烤白薯。三烤之中,对烤肉我有较深的印象,又当时所见,现在不能再见,所以想只谈这一烤。标题,烤肉前加“早期的”,是因为那时候的烤法与现在大不相同,总括言之是:那时候是立而自烤,现在是“坐享其成”。立而自烤有野意,甚至可以说有诗意;坐享其成就不成,而是变旷野为华堂,烤肉由独霸而降为菜肴的一种,野意没有了,诗意就更谈不到了。我第一次吃烤肉是三十年代初。其时全北京只有两家:一家资格最老,在宣武门内路东安儿胡同西口外,名“烤肉宛”;一家较年轻,在鼓楼前以西一溜河沿路南,什刹海东北岸上,名“烤肉季”。两家的规程一样,都是回民所经营,只卖烤牛肉(当时习惯,烤用牛肉,涮用羊肉)一种,兼卖白酒和小米豆粥算作烤肉的辅助品,主食烧饼自己不做,由附近烧饼铺供应。当时的北京,商业充满封建气息,买东西讲究到老字号。食物也是这样,有大大小小的名品,住北京时间长了,总要一家挨一家地尝一尝。忘记同谁结伴了,是夏天,往烤肉宛去尝烤牛肉。铺面非常简陋,只是一大间屋子。靠南是烤肉的地方,并排两个烤肉支子,形状很像磨坊的磨,一个圆平台(餐厅圆桌那样大小),中间一个一尺多高的铁圈,上面扣着中间略微凸起的铁支子。铁支子由并排的宽三四分的铁片组成,两片之间有缝,因为常用,已经被牛肉的油汁塞满。圆平台四面放四条粗糙的板凳,是顾客的“站”位。靠北是一个来子,上面放着碗、筷糙子、碎葱、碎香菜、麻酱、酱油等用具和调料;还有一个切牛肉的案子,上面放着牛肉、刀、碟子等。切肉的是个五十上下的大汉,想来就是铺主宛某了。他相当胖,浑身只穿一条单裤,最高处在肚脐以下一寸许。这位铺主非常精干,除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帮着送肉和调料以外,一切都是自己干,包括安置顾客和算账。肉,据说是起早到肉市精选来的,切得也好,薄而匀。且说我们这次去,一进门,铺主就指示小伙计:“两位,让到那里。”接着,小伙计问吃多少,立刻就把肉和调料送来。我们照北京人的习惯,右脚着地,左脚抬起踏在板凳上,然后来用长竹筷子央蘸过调料的肉片,放在支子上烤。支子下烧的是某种松木,烟很少,略有香气。支子很热,肉片放在上面,立刻发出咝咝的声音。翻腾几下,可以吃了,于是一口白干一口肉,很有塞外住蒙古包的意味了。吃的后半,酒不能再喝,恰好送来烧饼,于是烧饼加烤肉,喝一碗粥,完全饱了。放下碗和筷子,就听见铺主在那边算账:什么什么几吊(铜元十枚称一吊)几,什么什么几吊几,一共多少钱。妙在算账时候,他的刀不停,仍在切。这一次吃得很满意,以后当然不免还想去。每次去,都大有获得,吃得好是其一,更有意思的是欣赏铺主的风度,裸露着大肚子,忙而不乱,真够得上“坦荡荡”了。三十年代晚期起我移住北城,出门向东走,不远是名列燕京一景的银锭桥。此桥是前海和后海的交界,往东是前海的东北角,一条小街,由西向东迤逦,名一溜河沿。西口内路南有消闲人的赏心地三处,由西向东是:烤肉季,小楼杨(卖茶),爆肚张。一因为离得近了,所以想吃烤肉,就舍远求近,常到烤肉季去。两家相比,货,像是宛家好一些,但这也许是厚古心理在作祟;人,当然是宛家在上,因为季家已经沾染新风,乖巧谨慎,没有宛家那种坦荡荡的风度。但季家也有优点,是得地利,烤的时候可以面对前海,看看水波荡漾。一晃二三十年过去,烤肉也有了大变化。顾客多了,一脚在上一脚在下那种自烤的办法行不通了;又,既然是名声在外的佳肴,待客的场面也不能不讲究。于是而改建,而扩大,简陋变为堂皇,单一变为多样,门里门外更热闹了。不久之前,有个朋友约我吃午饭,原想吃砂锅居,因为座位已满,转往烤肉宛。多年不去了,难免为局面的整饬宽大而惊讶。走入,烤肉支子不见了。坐下,四处看看才知道,卖的主要是各种炒菜。问有烤牛肉没有,说只有烤羊肉,要几盘,过一会可以送来。羊肉就羊肉吧,要了一盘,尝尝,既不热,又没有当年那种焦嫩的香味。勉强吃一些,算账,相当贵。走出来,我半玩笑地同朋友说:“牌匾是烤肉宛,实际是既无烤肉又无宛,所谓觚不觚,觚哉觚哉!”补记:本文写于1985年前后,文中餐馆点评不可视为今日情形。材料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是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节选自董正宇《也说“学者散文”》)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散文”成为上世纪末散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显示了人文社科领域知识分子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文化交流的倾向。B.材料一中提到的宛、季两家烤肉店,它们代表了北京烤肉的不同规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商业气息和老字号的影响力。C.材料一的作者着重对“烤肉宛”的铺主宛某的描述,对季家则着墨不多,这详略差异隐蔽地说明了作者的倾向性。D.材料一通过对比早期和现代的烤肉方式,展现时代变迁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及作者对这种变化的复杂情感。7.下列对材料一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期烤肉的风俗和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怀念。B.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早期的烤肉方式与现代的变化相对照,突出了时代变迁对文化传统的影响。C.文章叙述语言简洁,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早期烤肉的过程和氛围。D.作者对“烤肉宛”和“烤肉季”的描述充满了个人感情色彩,这削弱了文章对北京烤肉文化的描述的可信度。8.在材料一作者张中行看来,烤肉宛老板的哪些特点使他家的生意格外兴隆?请简要概括。9.“学者散文”的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之中。材料一的作者张中行是北大著名教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学者散文”的特点的。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贞观六年,有人告尚书右丞魏征,言其阿党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此事,乃言者不直。彦博奏称,征既为人所道,虽在无私,亦有可责。遂令彦博谓征曰:“尔谏正我数百条,岂以此小事,便损众美?自今以后,不得不存形迹。”居数日,太宗谓征曰:“昨来在外,闻有何不是事?”征曰:“前日令彦博宣敕语臣曰:‘因何不存形迹?’此言大不是。臣闻君臣同气,义均一体。未闻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国之兴衰,或未可知!”太宗瞿然改容曰:“前发此语,寻已悔之。实大不是,公亦不得遂怀隐避。”征乃拜而言曰:“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太宗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陷君大恶,家国并丧,独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太宗曰:“君但莫违此言,我必不忘社稷之计。”乃赐绢二百匹。(选自《贞观政要·直谏》)材料二: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选自曾巩《书魏郑公传》)材料三: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借。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选自朱熹《朱子文集·答陈同甫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则思唐A之所以B治C太宗D之所以E称贤主F而前世之君G不及者H其渊源I皆出于此也11.下列对加点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党,偏袒,与成语“党同伐异”“结党营私”的“党”意义相同。B.居,经过,与《登泰山记》中“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的“居”意义不同。C.者,……的人,与《促织》中“村中少年好事者”的“者”用法不同。D.私,私心,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臣之妻私臣”的“私”用法相同。1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告发尚书右丞魏征,说他偏袒亲戚,虽最后查明是告发者没有依据事实,但是皇帝还是让人转告魏征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B.魏征表示想当良臣而不是忠臣,因为当良臣能使自身获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而当忠臣会使自己被诛灭,使君王置身于恶名中。C.太宗对魏征将谏诤事付予史官大怒,减少了对魏征的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君臣道义,反复叹息,遗憾魏征不慎重思考。D.朱熹认为,与太宗同时代的其他竞争者们,既在才学及治理国家方面比不上太宗,也不知道可以假借仁义来修饰自己的行为。13.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以身许国,直道而行,必不敢有所欺负。(2)是以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其功耳。14.请你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曾巩和朱熹对唐太宗的评价,并谈谈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阳羡①歌·山秀芙蓉(宋代)贺铸②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③,长桥千载犹横跨。解组投簪,求田问舍④。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注】①阳羡:今江苏宜兴,因境内有阳羡山而得名。据地志所载,阳羡境内有芙蓉山、圈画溪。②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创作此词时因朝堂党争激烈,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被迫致仕退隐。③斩蛟灵:西晋阳羡人周处,曾于长桥下挥剑斩蛟,为乡里除害传为佳话。④求田问舍: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陈登,字元龙,他当汉末天下大乱之时,忧国忘家,为天下所重。他曾对来拜访他的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的行为表示鄙弃,会面之时,“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许汜)卧下床”。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写山川秀丽,“芙蓉”“罨画”一语双关,既是地名,又着意突出阳羡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美。B.“临风”二句咏史,通过当年斩蛟处的长桥依然横跨河上而英雄豪杰却杳无踪迹的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感伤。C.“解组”三句写辞官归隐,终日与渔人樵夫为伍,黄鸡白酒,买田置屋,表达词人归隐生活的轻松与快乐。D.词的下片中“黄鸡白酒渔樵社”与“杨柳岸晓风残月”句都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整个句子都由名词构成。16.这首词的下阕在用典上很有特点,严有翼《艺苑雌黄》谓:“反其意而用之者,超越寻常拘挛之见。”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永不怠惰,居安思危。我们可以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来警醒自己。(2)《桂枝香·金陵怀古》暗用前人诗句却浑然无迹,如“”一句化用了谢脁“澄江静如练”的诗句,“”一句化用了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3)古人对水有不少雅称,如小而深的水称为“潭”,大而深的水称为“渊”。古诗文中含有“潭”或“渊”的句子有“,”。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人自古崇尚以美器配美食,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器具须知》中提到,“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①cēn②cān】错其间,方觉生色”,对食与器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食因器而增色,器因食而多姿。(甲),相得益彰。作为食器的主要类别之一,(乙),陶瓷餐具更健康耐用,不会因为长久使用而腐蚀或生锈,因而它A。现代陶瓷餐具在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及安全要求的基础上,(丙)。许多陶瓷餐具设计者大胆创新,将陶瓷餐具设计与当代人民生活的审美需求有机融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景德镇陶瓷大学推出“未来匠人”系列陶瓷作品。这些作品均由新生代设计师主创。他们积极拓展陶瓷餐具设计的边界,不仅以新材料展开大胆实践,还以新手法彰显现代设计理念。其中,“余晖”“连漪”等系列陶瓷设计让人觉得B。这些作品将中西方设计有机融合,在釉色、器型、技法上不断创新,既有传统之匠心,又有现代之美感。随着中外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流,使人们对陶瓷餐具设计也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越来越多的陶瓷设计师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原素的情有独钟,陶瓷餐具设计更加强【①qiǎng②qiáng】调“文化增值”。设计师积极挖掘利用具有中华文化属性的精典符号,并提高在讲求实用功能、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彰显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例如,“敦煌”系列陶瓷餐具设计,以敦煌莫高窟北魏257窟壁画《鹿王本生》及盛唐217窟壁画等为灵感,着重提练其中的“九色鹿”“青绿山水”等意像,并进行现代化转译,彰显具有东方神韵的文化新韵。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有两个加点的字,请从字后的【

】中选出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写在答题卡上。22.文中第三自然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其中的两个并改正。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刘志永《讽刺与幽默》2024年11月29日第03版)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1.B2.C3.D4.①多次曝光:在同一时间段内,多次拍摄运动员不同时间节点的动作。②画面切片:将每次拍摄的画面进行分割处理,形成独立的帧。③动作“集结”或拼接(动态合成):将这些独立帧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组合,形成连贯的动作序列。④实时渲染:利用高性能计算资源,实时渲染出连续的动作片段。5.①“子弹时间”“时间切片”的概念内涵和技术特点;②“子弹时间”“时间切片”在体育赛事转播中的成功应用;③“时间切片”“子弹时间”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潜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体操比赛转播中‘子弹时间’比‘时间切片’实现效果好”错误。材料三原文是“从实现效果来看,‘时间切片’……让观众全方位、无死角地沉浸于比赛的紧张氛围与刺激瞬间之中”“就应用场景而言,‘时间切片’尤为契合体操、跳水等动作密集、技术难度高的项目”可知,在体操比赛中,“时间切片”更能突出展示动作细节的优势,并非“子弹时间”效果更好。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其在体育赛事转播中的潜力”错误。由材料三“巴黎奥运会云转播中的‘时间切片’与‘子弹时间’技术,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体育赛事转播中的巨大潜力,更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可知,原文中“不仅……更……”是递进关系,强调的重点在于“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总—分—总”错误。材料三先指出“时间切片”与“子弹时间”技术的意义,接着从实现效果、应用场景、技术实现三方面对比分析,属于“总—分”结构,没有再次总结。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多次曝光:根据材料二“‘时间切片’技术类似于相机的多次曝光手法,将运动员不同时间节点的动作进行画面切片”可知,在同一时间段内多次拍摄运动员不同时间节点的动作,为后续操作提供素材。②画面切片:从材料二“将运动员不同时间节点的动作进行画面切片”可知,在完成多次拍摄后,会把每次拍摄得到的画面按照不同时间节点进行分割处理,使其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帧,把连贯的动作拆解开来,便于后续对每个动作细节单独提取与整合。③动作“集结”或拼接(动态合成):由材料二“灵活抓取每一帧动作画面,形成同一背景下的精彩动作‘集结’”,材料三“通过切片和拼接形成连贯动作”可知,在把画面分割成独立帧后,会依据时间顺序将这些独立的帧重新进行组合,把原本拆解的动作再次整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动作序列,让观众可以看到运动员完整的动作过程。④实时渲染:材料三提到“利用高性能计算资源,实时渲染出连续的动作片段”,即利用高性能计算资源实时渲染出连续动作片段,最终呈现给观众。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对文中信息分析、运用的能力。①首先,要从材料中准确提取关于“子弹时间”和“时间切片”概念来源及基本定义的内容,然后梳理出实现它们各自所需的技术手段、相关流程等关键信息,以此来清晰阐述二者的内涵与技术特点。介绍这部分内容能让与会者对两项技术有基础认知,为后续深入探讨奠定基石。②其次,需要在材料中寻找这两项技术实际应用在哪些具体体育赛事中的相关表述,关注不同赛事应用后的呈现效果,通过列举这些实例来展现它们在体育赛事转播方面的成功之处。列举这些实例,能直观呈现两项技术在赛事转播中的实际效果和价值,为讨论其应用的可行性和影响力提供现实依据。③最后,从材料里分析对比两项技术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的优势,比如适用场景、给观众带来的观赛体验等,同时结合其应用现状展望未来在更多体育赛事转播中的应用潜力,有条理地进行归纳总结。探讨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挖掘两项技术的发展空间,为电视台在赛事转播及相关业务拓展上提供思路和方向。【答案】6.B7.D8.①诚信经营,肉品新鲜;②技艺精湛,肉薄而匀;③待人热情,真诚坦荡;④精明能干,忙而不乱。9.①观察细致、准确呈现,对烤肉各种细节都清晰呈现,密而不乱,体现学者的学术修养。②严谨的理性思考,如标题特意强调“早期的”,文中也对其进行解释。③文化反思,对现代烤肉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对传统烤肉文化的消失进行了批判和反思。④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对“烤肉”的追溯,不仅是对食物的回忆,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再现。⑤语言典雅又不失风趣,如“坐享其成”“坦荡荡”“觚哉觚哉”等。【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B.“它们代表了北京烤肉的不同规程”错误。根据材料一“两家的规程一样,都是回民所经营,只卖烤牛肉(当时习惯,烤用牛肉,涮用羊肉)一种,兼卖白酒和小米豆粥算作烤肉的辅助品,主食烧饼自己不做,由附近烧饼铺供应”可知,宛、季两家烤肉店规程相同,并非不同规程。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这削弱了文章对北京烤肉文化的描述的可信度”错误。作者对“烤肉宛”和“烤肉季”的描述虽充满个人感情色彩,但这并不影响对北京烤肉文化的客观呈现,反而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增加了文化描述的生动性和真实性。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肉品新鲜:在材料一第7段中提到“肉,据说是起早到肉市精选来的”,说明老板诚信经营,保证肉品新鲜,这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②技艺精湛:同样在第7段,“切得也好,薄而匀”体现出老板技艺精湛,切出的肉质量高,能满足顾客对烤肉品质的要求。③待人热情,真诚坦荡:从第8段“一进门,铺主就指示小伙计:‘两位,让到那里。’”可以看出老板待人热情;第9段“欣赏铺主的风度,裸露着大肚子,忙而不乱,真够得上‘坦荡荡’了”体现出老板真诚坦荡的性格特点,让顾客有良好的就餐体验。④精明能干,忙而不乱:第7段“这位铺主非常精干,除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帮着送肉和调料以外,一切都是自己干,包括安置顾客和算账”,以及第9段“放下碗和筷子,就听见铺主在那边算账:什么什么几吊(铜元十枚称一吊)几,什么什么几吊几,一共多少钱。妙在算账时候,他的刀不停,仍在切”,这些都表明老板精明能干,在忙碌的经营中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事务。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观察细致、准确呈现:在材料一第6段对烤肉宛店内布局的描写,如“靠南是烤肉的地方,并排两个烤肉支子……靠北是一个来子,上面放着碗、筷糙子……”,对烤肉支子、调料摆放等各种细节都清晰呈现,密而不乱,体现出作者作为学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严谨的记录方式,反映了其学术修养。②严谨的理性思考:标题特意强调“早期的”烤肉,在文中也解释了早期烤肉与现在烤法大不相同,如“那时候是立而自烤,现在是‘坐享其成’”,这种对概念的明确界定和解释,体现了学者严谨的理性思考。③文化反思:文章结尾“牌匾是烤肉宛,实际是既无烤肉又无宛,所谓觚不觚,觚哉觚哉!”,通过对现代烤肉变化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烤肉文化消失的失落感,对现代商业化导致传统特色丧失的批判和反思,展现了学者对文化现象的深度思考。④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对“烤肉”的追溯,不仅描述了烤肉本身,还提及当时的商业氛围、人们的饮食习惯等,如“当时的北京,商业充满封建气息,买东西讲究到老字号”,这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再现,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⑤语言典雅又不失风趣:文中使用“坐享其成”“坦荡荡”“觚哉觚哉”等词语,“坐享其成”“坦荡荡”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现代烤肉方式和烤肉宛老板的形象;“觚哉觚哉”引用古语,使文章语言在平实中增添了典雅风趣的韵味,体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答案】10.CFH11.B12.C13.(1)我把自身奉献给国家,遵循正道去行事,一定不敢有任何欺骗、辜负(国家或君主)的行为。(2)因此他比那些人更善于运用此道,所以才能够成就他的功业罢了。14.①曾巩赞扬唐太宗为贤主,肯定他屈己从谏,认为这是唐朝兴盛的重要原因,朱熹对太宗持批判态度,认为唐太宗不过是凭借仁义之名行私欲之事;②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仅凭单一事件或单一观点,要综合多方面的史实资料;从人物的行为、决策、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避免以今人的观念过度苛求或美化古人;不能盲目的认同作者的观点,而要有自己的判断。【详解】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唐之所以治”是主谓宾结构,语意完整,其后停顿,故C处断开;“太宗之所以称贤主”与“唐之所以治”结构一致,语意完整,其后停顿,故F处断开;“前世之君不及者”中“前世之君”是主语,“不及”是谓语,“者”表停顿,其后停顿,故H处断开。故选CFH。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动词,偏袒;/动词,偏袒;/名词,同伙。句意:说他袒护亲戚。/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指结成集团谋取私利。B.正确。经过;/停留。句意:过了几天。/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就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C.“……的人”错误。判断句标志词;/定语后置标志词。句意: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D.错误。名词,私心;/动词,偏爱。句意:来施行他的私心。/我的妻子偏爱我。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太宗……反复叹息,遗憾魏征不慎重思考”错误。结合材料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可知,是“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同时,“反复叹息,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的是作者曾巩。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许”,给予,奉献;“直道”,名词作动词,遵循正道;“欺负”,欺骗、辜负。(1)“是以”,因此;“彼”,那些人;“成”,成就,动词。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曾巩对唐太宗的评价:根据材料二“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可知,曾巩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大大小小事情,没有不直言进速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他肯定并赞扬唐太宗为贤主,肯定他屈己从谏,认为这是唐朝兴盛的重要原因。朱熹对唐太宗的评价:根据材料三“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可知,朱熹认为唐太宗的内心,我恐怕他没有一个念头不是出于人的私欲,只是因为他能够假借仁义的名义,来施行他的私心。他对太宗持批判态度,认为唐太宗不过是凭借仁义之名行私欲之事。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由材料二、材料三可知,面对同一件事,同一个历史人物,曾巩和朱熹的观点却迥然不同,一个赞扬,一个批评,故而,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仅凭单一事件或单一观点,要综合多方面的史实资料,全面地了解。从历史的眼光看,评价历史人物,要理解历史和时代背景,将历史人物置于其时代的背景下进行分析,考虑他们生活的国家、时代特点和活动环境。对其行为,要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如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评估其影响;对其行为,要能够从其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以今人的观念过度苛求或美化古人。从辩证思考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都会结合自己所处位置、所处时代,给出符合自己立场需要的评价,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认同作者的观点,而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参考译文:材料一:贞观六年,有人告发尚书右丞魏征,说他袒护亲戚。唐太宗便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查办这件事,结果是告发的人歪曲事实。温彦博上奏说:“魏征既然被人讲了坏话,虽然并无偏袒徇私,但也还是有可以责备的地方。”太宗就叫温彦博对魏征传话说:“你直言谏诤了我几百件事,我怎会因这点小事,就否定你那么多的好处。但是从今以后,你也不能不检点一下自己的举止言行了。”过了几天,太宗问魏征说:“这两天你在外边,有没有听到什么不对的事情?”魏征说:“前天陛下叫温彦博向我传达圣意,说:‘为什么不检点自己的举止言行?’这话说得太不对。我听说君臣之间意气相投,从道理上讲等于是一个整体。没有听说过不心存公道,只去检点举止言行。如果君臣上下,都去走后一条路,小心翼翼,那国家的兴亡,就很难说了!”太宗这才醒悟,脸色一变说道:“前次说了这话,不久已觉后悔,实在讲得很不对。你也不要因此就存退避之心。”魏征于是下拜说:“我把身子交给国家,沿正道办事,一定不敢有任何欺骗、辜负(国家或君主)的行为。但愿陛下让我做一个良臣,不要让我去做忠臣。”太宗问道:“忠臣、良臣有哪里不一样?”魏征回答说:“良臣使自身获得好名声,君上也能得显耀的称号,子孙代代传下去,荣华富贵无穷无尽。忠臣自身蒙受诛,也使圣上陷于极大的恶名,家与国都丧失,只留下个忠臣空名。从这点来说,忠臣与良臣相差甚远。”太宗说:“你只要不违背所说的话,我必定不会忘记治理国家的大计。”于是太宗赏赐给魏征绢二百匹。材料二: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大大小小事情,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等我看到郑公把谏诤的事记录下来交付给史官,太宗因此大怒,减轻了对他的恩宠礼遇,丧失了始终如一的群臣道义,我没有一次不反复叹惜,遗憾太宗不慎重思考,而更加理解郑公的贤良了。材料三:唐太宗的内心,我恐怕他没有一个念头不是出于人的私欲,只是因为他能够假借仁义的名义,来施行他的私心。而当时和他争夺天下的人,才能智谋都在他之下,又不知道可以假借仁义之名行事。因此他比那些人更善于运用此道,所以才能够成就他的功业罢了。【答案】15.C16.①词人借用元龙自比,却说“非复少时豪”,慨叹自己再也没有少年时的豪气,再也不愿听到功名话头。借用“求田问舍”的典故,描述了挂冠归隐后那种优游的生活;不但不反对别人的“求田问舍”,自己也“求田问舍”起来了。②词人反用典故,貌似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喜爱,实则表达自己再无少时豪气,英雄末路的悲慨。充分体现出词人从“少时豪”到今天求“耳根清净”的英雄末路的沉郁悲愤。貌似达观而实则悲愤。③反用典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给人以更深的感受。【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C.“表达词人归隐生活的轻松与快乐”错。词中“解组投簪,求田问舍”并非表达轻松与快乐,而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词人通过“黄鸡白酒渔樵社”描绘的是一种平淡甚至有些落寞的生活,而非纯粹的愉悦;结合“元龙非复少时豪”可知,词人对功名已无追求,心境趋于淡泊,而非简单的快乐。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①“元龙非复少时豪”用到了陈登(元龙)的典故。词人最初或许以元龙自比,元龙是有勇有谋、有远大抱负之人,词人借此表达自己曾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然而,现在却发出“非复少时豪”的感慨,表明自己不再有年少时的那种豪情壮志,甚至不愿再听到关于功名的话题。“求田问舍”原出自《三国志》,陈登对只知求田问舍的许汜表示鄙弃,而在本词中,词人不但不反对别人的“求田问舍”,反而自己挂冠归隐后,也过上了“求田问舍”的生活,与“黄鸡白酒渔樵社”相伴。②词人在下阕中,通过反用典故,营造出一种貌似达观、超脱世俗的氛围。他描述了自己归隐后的悠闲生活,似乎对功名利禄已经无所求。然而,这种达观只是表面的。词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却通过“非复少时豪”和“耳根清净功名话”等句子透露出来。他原本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如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化为泡影。③反用典故是一种巧妙的修辞手法,它能够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深刻。通过反用典故,词人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与典故中的原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17.【答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千里澄江似练星河鹭起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下临深潭,微风鼓浪/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豫”“澄”“练”“鹭”。【答案】18.A备受青睐

B耳目一新19.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人们对陶瓷餐具设计也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20.甲:美食与美器完美融合;乙:相比木质或金属餐具;丙:更加注重对审美的追求。21.①,②22.①“原素”的“原”改成“元”;②“精典”的“精”改成“经”;③“提练”的“练”改成“炼”;④“意像”的“像”改成“象”。【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空,文中提到陶瓷餐具是食器主要类别,且具备“更健康耐用,不会因为长久使用而腐蚀或生锈”的优点,在众多餐具里,它凭借这些优势脱颖而出,因而会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所以可用成语“备受青睐”。备受青睐:非常受重视或欣赏喜爱。B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的意思是“未来匠人”系列陶瓷作品融合中西方设计理念,在釉色、器型、技法等方面不断突破,这些创新设计的陶瓷作品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感受,所以可用成语“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听到的和见到的都和以往不同,令人感到很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