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睡眠过度在现代社会恐怕是“甜蜜的烦恼”,更多的人则是长期与失眠作战。祖先们生活的世界没有电灯,黑夜降临即早早上床睡觉。睡不香甜、彻夜难眠的情况只是偶然。相比之下,现代人的彻夜不眠已司空见惯。白天精力不济只是睡眠不足带来的问题之一,长期的睡眠不足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还远不止于此。假如长期彻夜不休,患癌的概率也会相应升高。如果在夜间接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含量便会降低;这种激素对肿瘤发生和生长有抑制功能,缺了这种激素,就更容易被肿瘤钻空子。虽然对缺觉给身体带来的损害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然而“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研究显示,个体的睡眠模式和遗传差异息息相关。2014年,英国萨里大学的医生们发现,PER3基因和人类入睡时间有关。该基因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平均入睡时间可以相差一小时之多。如若你是天生“夜猫子”基因型,则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在熬夜后,认知能力仍然如常。不同个体的入睡时间有早有晚,睡眠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经常听说某人晚上只睡4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有可能是DEC2基因发生了变异。这一变异会影响人的生物钟,不但使睡眠时间减少,而且对缺觉造成的影响能产生更强的抵抗能力。反之,携带另一些基因变异的人则可能需要更久的睡眠时间。因此,睡眠长度是否足够,质量是好是坏,最好的评判方式其实是自己的主观感觉——只要醒时觉得精力充沛、思维清晰,就是睡眠良好的标志。讲了这么多,我们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动物为什么要睡觉?换句话说,睡眠到底有什么用?传统的理论是恢复说。意思就是睡眠可以帮助修复身体,入睡以后促进新陈代谢的基因会变得活跃,所以人醒来后才会变得精神抖擞。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长期记忆的形成和睡眠息息相关。在睡梦之中,脑波形态多为舒缓的α波,有利于生成相应蛋白质,改变内部细胞的构造,以帮助长期记忆的形成。不仅如此,这种脑波形态还有助于提升创造力。门捷列夫谱写元素周期表,凯库勒发现苯环分子式,相传都是在睡梦中获得的灵感。还有一派新观点颇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即所谓的突触稳态说。要让脑中数以百万计的神经元发生联系,突触连接必不可少。神经元间的突触彼此连通,传递各式各样的电磁和化学信号,大脑才能迸出思维的火花,进行信息的传递,形成新的记忆。正如零件不可损耗过度,突触也不能过分地生长。因此,一到入睡,神经元便进入恢复模式,将过长过多的突触修剪,令它们回归常态。醒来之后,突触才有再度生长的能量和空间,以适应新一天的不同需求。在小鼠身上,此说似乎得到了印证——睡眠时脑中的突触比清醒时小了18%。对于睡眠究竟起什么作用,至今众说纷纭,一部分人认为,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想活得好,必须睡得好。怎么才能睡得好呢?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度睡眠。深度睡眠好,整体睡眠效果就好。而要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体温能够影响到脑电波。体温升高,脑电波频率也会增高,人就会处于清醒状态;反之,则会昏昏欲睡。可见,白天和夜里的体温差越大,深度睡眠效果就越好,人就越能睡时沉沉,醒来生猛。该怎样调节体温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多晒太阳。阳光下体温升高,这有利于我们在白天保持清醒。而到了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方能分泌充足的褪黑素来缩短入睡时间,使深度睡眠的时间变长。还有个办法,那就是多做运动。白天多运动可以让体温升高,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拉开昼夜温差,能有效改善睡眠。此外,运动使压力和紧张感得到了舒缓,也有助于解决睡眠障碍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倘若睡前运动2~3小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高温、亢奋的躯体反倒容易辗转难眠。科学地躺赢,当然也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比如,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来监测自己的睡眠质量。不过,手环测的只是翻身频率,并非脑电波的运转情况,难以反映睡眠质量的真实状态。医院的睡眠监测可以全天候监控脑电波,得到更精准的睡眠报告,但成本过于高昂。说到底,实现良好的睡眠似乎也不是太复杂的事情。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实现东坡居士“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那样的高质量睡眠,躺着就赢过他人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摘编自尹烨《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褪黑素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因此应让褪黑素含量保持在适宜程度,避免肿瘤钻空子。B.科学家发现,PER3基因包括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人们入睡时间有些可相差几小时。C.携带不同变异基因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长可能不同,不能以睡眠时间的长短判断睡眠质量。D.体温、脑电波频率与人的清醒状态之间呈现正相关,调节体温是让人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生“夜猫子”基因型对睡眠缺乏有一定的抗性,即使短暂睡眠也能保持清醒状态。B.有关门捷列夫与凯库勒的科学发现的传说并非无稽之谈,可以用脑波形态理论加以解释。C.手环与医院监测手段都有不足,助人科学躺赢的科技产品如能有所突破,将有广阔市场。D.科学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理论上简单,但能坚持的人很少,因此失眠才不易被治愈。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在说明现代人睡眠问题时,运用对比手法,将现代人与祖先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旨在突出现代人应向古人学习。B.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如“甜蜜的烦恼”“夜猫子们’也不用马上急着去找床”,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C.文中在介绍睡眠作用的各种说法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D.本文在论述睡眠问题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别论述解决方法,最后总结实现良好睡眠并不复杂。4.有些人认为夜晚少睡,白天可以通过补觉进行调整。请根据材料比较夜晚睡觉和白天补觉在睡眠质量上的区别。5.下面是《百年孤独》中关于失眠症的片段,请结合本文内容,用科学的观点对人物的语言或行为进行正误判断并给出理由。①“要是不用睡觉,那再好不过。”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那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用。”②印第安女人向他们解释,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③那些想睡觉的人,不是因为疲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试遍了各种消磨精力的方法。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聊天,一连几个小时重复同样的笑话,整夜整夜重复这一恶性循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驰骋【英】珀•霍•纽比①雷·德罗夫自认为有那么一点热血青年的劲头,但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位大型保险公司的普通统计员。他时常穿着一件从市场换来的黑色西装。他娶了医生的女儿,他们有一个孩子,叫佩妮,17岁。在他内心,一方面想打开笼子的门,好让他女儿自由飞翔,另一方面却想紧紧关上这扇门。而他的妻子埃莉诺想把女儿留在身边,她认识到,当今这个世界已经迥然不同于她所成长起来的那个世界了。一个星期六午后,来了个朋友找佩妮,那是个穿着黑色衣裤、戴着安全帽、骑着一辆巨型摩托车的小伙子。“这是安迪,”佩妮说。他人高马大,满怀自信。“佩妮,这该是你的妈妈和爸爸吧?”“是的,他们是我父母。”安迪拿出了第二顶安全帽,那是顶银质头盔,显然是为佩妮准备的。这时大家都明白了这两个人是要到什么地方去。“绝对不行!”埃莉诺坚定地说。“喔,妈妈!”现在轮到安迪惊讶了。“我们只是出去个把小时而已啊。”“不行!”埃莉诺显得非常坚决。“佩妮,这不公平。你以为这样就会让我们就范。我根本不认识这位小伙子呢。”雷相当喜欢这个小伙子。小伙子没有一丝恶意,他的自信使人神清气爽。小伙子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允许佩妮和他一起骑摩托车出去,但他只是微笑着,耸了耸肩,仿佛在说,给我一点时间,你们就会认同我了。走之前他开着摩托车绕草坪兜了一圈又一圈,想给他们看看他掌控摩托的本领有多高超。A雷还是安迪那个年纪的时候,他常常骑诺顿,而这辆摩托车的功率是诺顿的数倍。他拍了拍还在生气的埃莉诺。②“佩妮没事的,这只是她人生的一个阶段。”随后的日子里,安迪经常过来,打断正在做家庭作业的佩妮。这段时间佩妮正在准备高考,于是埃莉诺越发狂怒了,她气得大喊:“我们都担心得快要发疯了。安迪,你这样做是万万不行的。”③安迪这下陷入了困境,可他还是谈笑风生,显然毫无悔意。仿佛时机合适的话,下个周末他还是会带佩妮出去。雷很羡慕安迪这种劲头。B要是他在安迪那个年纪的时候也那样傲慢的话会怎么样呢?他这辈子失去了那么多东西,这一感觉不时袭上他的心头。当初自己为什么没有坐着独木舟顺亚马孙河而下呢?为什么他从没过什么充满激情的热恋呢?参加摩托车越野赛、追求佩妮其实并不是安迪最最蛮勇的行为,可他自己又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可与之相比的呢?当佩妮考试完起了要和安迪一起去度假的念头时,雷远没有像埃莉诺那样焦虑不安。“绝对不行,”埃莉诺说,“闭嘴,绝对不许去。”两个人不欢而散。雷为了让妻子女儿开心一些,于是带一家人一起去法国旅游度假。当他们到达时,安迪已经在那里等他们了。唯一没有惊讶的是佩妮。如果安迪没有出现在那里,她倒是要惊讶了。“我快要急死了,知道吗?还以为你们掉进沟里去了。”“这么说,这是计划好的喽!”埃莉诺转向佩妮,佩妮一言未发。想到安迪和佩妮在他背后密谋了这一切,连雷也气闷了。“你想到他会在这儿吗?”“是我告诉他我们会在哪儿度假的。”埃莉诺不大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埃莉诺和雷在观风景、晒太阳浴的时候,安迪和佩妮开始滑水橇。埃莉诺思忖,这也许是佩妮最后一次和家里人一起度假了,应该感谢佩妮,是她把这种度假办得如此有趣。事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安迪正在滑水橇,突然撞上了什么原本不该出现在那儿的东西,然后被猛的弹到一艘船里,结果造成两条肋骨碎裂,一根锁骨折断。他在当地的医院接受了治疗,让安迪担心的是他该怎样把他的摩托运回英国。他伤势这么重,不可能骑回去。这时的雷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他想帮安迪把车骑回去。他期望已久啊。不是亚马孙河上的独木行舟,也不是与电影明星的一场热恋,而是他这个年龄的人最为明智的期待。妻子的反对被他压制了,在一切手续办妥之后。雷终于坐上了这摩托车。他在他们的制止声中,在笔直的道路上一往直前。④道路两边的白杨树嘘嘘作响。车子跑得那么欢畅,他不断地向前、向前。穿着安迪的防护服,雷感到自己坚不可摧。他义无反顾地往前挺进。就这样,他飞驰前进。奔向哪儿呢?他不知道。按计划他应该向多佛进发,但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去马赛吗?去突尼斯吗?他越往前奔驰,他对欢乐的期待就越多。(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雷的内心,放手让佩妮自由飞翔的愿望超过了紧紧保护她的念头,所以他才会对安迪怀有善意。B.埃莉诺虽然不满佩妮与安迪的交往,但也感谢她安排了有趣的度假,并从中感受到了女儿的成长。C.在法国度假时,安迪突然遭遇滑水橇事故,他并不在意自己的伤势,反而担心如何把摩托骑回去。D.本篇小说以“驰骋”为标题,既交代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也暗示了雷渴望自由与冒险的内心世界。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雷自认为有“热血青年的劲头”,为下文他对安迪的态度、骑摩托等情节发展作了暗示。B.句子②既是雷对妻子的劝慰,也是自己对女儿的理解,他认为这其实是人生中的一段正常经历。C.句子③中安迪“谈笑风生”“毫无悔意”的神态,展现出他的乐观自信,也有无视和挑衅的意味。D.句子④写“道路两边的白杨树嘘嘘作响”,以景物描写侧面衬托雷骑行速度之迅疾,内心之欢畅。8.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均是雷的联想,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明产生这两处联想的原因。9.小说的结尾使用了三个问句,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纩,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①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②,死于网罟。今夫斄牛③,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材料二: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④,趣复云何?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人生几日耳!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⑤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己教我!(袁宏道《与汤义仍书》)【注】①狸狌:野猫与黄鼠狼。②机辟:弩机陷阱,捕猎走兽的工具。③斄牛:即牦牛。④仙令:对县令的美称。⑤漆园:指庄子,庄子曾为漆园吏。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大本拥肿A而不中B绳墨C其小枝卷曲D而不中E规矩F立之涂G匠H人不顾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句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坚不能自举也”与“又何厌焉”句式相同,同为宾语前置句。B.“而浮乎江湖”与“逍遥乎寝卧其下”中的“乎”两者用法相同。C.见,看见、见到,与《老子》“自见者不明”的“见”字意思不相同。D.苦,使动用法,与《兼爱》“故亏父而自利”的“亏”两者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两次批评庄子的主张“大而无用”,都以物譬喻,暗藏机锋,而后一次相对直接,还明确指出了批评对象。B.斄牛虽然体型巨大,但是不能捕捉老鼠,无法为人所用,由此可知斄牛等大者的价值不如野猫、黄鼠狼等小者。C.袁宏道认为追求因利乘便、顺应自然的人,是古往今来的第一等人,所以庄子把《逍遥游》作为自己著作的首篇。D.袁宏道通过“大人之用”与“小人之用”的对比,对自己受仕途束缚之苦进行自嘲,表达了对身心自由的追求。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则所用之异也。(2)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竟“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14.材料二引用了庄子的“五石之瓠”和“参天大树”,袁宏道借此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请简要概括。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蔡山人①李白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一乘无倪舟②,八极纵远舵。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③。采珠勿惊龙④,大道可暗归。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注】①山人,隐居在山中的士人。②倪,边际。③燕客,战国辩士蔡泽,游学于诸侯,不遇。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跃马疾驱,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④典出《庄子·杂篇》,后以“骊龙颌下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情感变化曲折,前四句写诗人不为世道所容而被迫游走四方,感情由悲愤不平转入低沉悲伤。B.“唐生”句承接了前句“世人自弃我”,暗示了当时的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是对小人的有力回击。C.七、八句是诗人警示自己要避开世俗诱惑与世人排挤,保持清醒心智,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D.本诗虽为送别诗,但实际上是借送别来浇心中块垒,表达的多是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与追求。16.本诗与《将进酒》都表现出诗人“虽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请赏析本诗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的《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的响应。(2)《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得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课桌是长条的,一排就是一张,一张坐五个人。桌子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脚还会摇动。写字的时候,写着写着纸突然破了,那是笔尖不留神(

)进了缝隙里。那些缝啊不能称为缝,可以叫作洞。那些洞就成了指头的伙伴,我们的小手指伸进伸出,桌下伸进去,桌上(

)出来。三角尺能从长缝里(

)上来,橡皮也能(

)进圆洞,我们变魔术给自己看。我们的魔术法,以为许老师不知道,其实他都知道。他眼睛毒辣,且隐蔽。他的武器是粉笔头。有时,低头玩小动作,只听到嘣的一声,糟了,脑袋痛了,粉笔头穿越丛林般的头顶,准确地降临到某个头颅上。粉笔识人头,飞扬跋扈,已飞了若干年,有一定的准头,它攻击的都是男生,女生被豁免。许老师圆脸,戴顶无沿的大呢帽,冬天会反手焙进两个袖口里。他话不多,说着说着就会严厉,刮风下雨,我们的心就跟着一顿乱跳。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人认为前后矛盾,因为一个人的眼睛无法既“毒辣”又“隐蔽”。请你对此进行反驳并分析其表达效果。19.下列依次填入①②③④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掉

钻 B.掉

钻C.钻

掉 D.掉

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嫦娥5号和嫦娥6号一共从月球带回来了约3666克月壤,但是如果拿来烧砖,无疑是A。所以这个月壤砖(

),而是科学家通过研究月壤的成分模拟出来的材料。为什么要用月球上的土壤做砖块呢?这是因为(

),如果我们想要在月球上建造房子,从地球上运送砖块过去会非常困难,需要很多能量和时间。所以,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不在地球上烧制,而是直接在月球上B然后烧制,这样既方便又节省资源。根据介绍,这种砖是模拟月球真空环境用24小时烧制而成的,它与普通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强。而且这种月壤砖有抗紫外线、宇宙射线及温差等作用,这样才能满足在月球上建造房子。有了砖谁上去盖?目前我们的想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机器人,用这些砖块盖成一个个房子。此前,中国航天也介绍过我们中国的机器人泥瓦匠,它就是与这种月壤砖配套使用的,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主要靠它。而且我们科学家团队在设计这种月亮砖的时候,刻意用了中国传统的砌筑和磨损连接方式。这样的话就不需要使用水泥之类的额外黏合材料来进行连接。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搭建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也展现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与智慧。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少数应服从多数。有人认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1.D2.D3.B4.(1)夜晚睡觉:夜晚人体能更好地分泌褪黑素,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使整体睡眠效果更好,从而让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2)白天补觉:白天光照等因素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难以营造出与夜晚相同的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环境,补觉的睡眠质量难以达到夜晚正常睡眠的水平,无法完全弥补夜晚睡眠不足带来的损害。5.①错误。从科学角度看,睡眠对身体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修复身体、巩固记忆、修剪突触等,缺乏睡眠会给身体带来诸多损害,如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癌概率等,所以并非不用睡觉就好。②正确。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从文中可知睡眠与记忆巩固相关,缺乏睡眠可能导致记忆方面的问题,严重时会出现遗忘等情况,与印第安女人所说的失眠症导致遗忘相符。③错误。从科学的改善睡眠方法来看,睡前运动、过度聊天等会使身体处于高温、亢奋状态,不利于入睡,而应该调节体温规律,如白天多晒太阳、夜里避免光照,白天适当运动但睡前2-3小时避免运动等,才能提高睡眠质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调节体温是让人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错误,根据原文“体温升高,脑电波频率也会增高,人就会处于清醒状态;反之,则会昏昏欲睡。可见,白天和夜里的体温差越大,深度睡眠效果就越好”可知,体温、脑电波频率与人的清醒状态之间呈现正相关,但文中说调节体温是提高深度睡眠质量的重要秘诀,并非快速入睡的最佳途径。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D.“但能坚持的人很少,因此失眠才不易被治愈”错误,文中只说“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借助一些科技手段……躺着就赢过他人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并没有提及失眠不易被治愈是因为能坚持科学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的人很少,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旨在突出现代人应向古人学习”错误,将现代人与祖先睡眠情况对比,旨在突出睡眠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变化,而非强调现代人应向古人学习;C.“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错误,文中只是提及脑波形态多为舒缓的α波,并非把脑波形态比作舒缓的α波,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D.“最后总结实现良好睡眠并不复杂”错误,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指出睡眠问题,接着阐述睡眠的作用及如何改善睡眠,没有“总结实现良好睡眠并不复杂”这一环节。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1)文中有“深度睡眠效果就越好,人就越能睡时沉沉,醒来生猛”“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方能分泌充足的褪黑素来缩短入睡时间,使深度睡眠的时间变长”,可知,夜晚睡觉好处更大。夜晚人体能更好地分泌褪黑素,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使整体睡眠效果更好,从而让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2)文中有“接受光照,体内褪黑素含量便会降低”“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度睡眠。深度睡眠好,整体睡眠效果就好”“阳光下体温升高,这有利于我们在白天保持清醒”,可知白天补觉不能够有夜晚睡眠的质量。白天光照等因素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难以营造出与夜晚相同的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环境,补觉的睡眠质量难以达到夜晚正常睡眠的水平,无法完全弥补夜晚睡眠不足带来的损害。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错误。文中有“睡眠到底有什么用?传统的理论是恢复说。意思就是睡眠可以帮助修复身体,入睡以后促进新陈代谢的基因会变得活跃,所以人醒来后才会变得精神抖擞。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确定:要想活得好,必须睡得好”“一到入睡,神经元便进入恢复模式,将过长过多的突触修剪”,可见从科学角度看,睡眠对身体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修复身体、巩固记忆、修剪突触等,缺乏睡眠会给身体带来诸多损害,如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患癌概率等,所以并非不用睡觉就好。②正确。文中有“长期记忆的形成和睡眠息息相关”“另一种说法则是记忆巩固说……睡眠是地磁场对人体进行的无线充电”,可知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功能,从文中可知睡眠与记忆巩固相关,缺乏睡眠可能导致记忆方面的问题,严重时会出现遗忘等情况,与印第安女人所说的失眠症导致遗忘相符。③错误。文中有“值得注意的是,倘若睡前运动2~3小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高温、亢奋的躯体反倒容易辗转难眠”“提高深度睡眠的质量,一个重要秘诀是——调节体温规律……到了夜里则要避免光照,让身体更好地融入黑暗”“白天多运动可以让体温升高,有利于保持充沛的精力;拉开昼夜温差,能有效改善睡眠”,可知从科学的改善睡眠方法来看,睡前运动、过度聊天等会使身体处于高温、亢奋状态,不利于入睡,而应该调节体温规律,如白天多晒太阳、夜里避免光照,白天适当运动但睡前2-3小时避免运动等,才能提高睡眠质量。【答案】6.A7.C8.①第一次联想是因为雷看见了安迪骑着摩托车,与自己年轻的时候十分相似,雷年轻时也常常骑摩托,所以现在勾连起了回忆。②第二次联想是因为雷见识到了安迪坚持约佩妮出去玩的劲头,与自己年轻的时候大不相同,他年少时缺乏了这股自由蛮勇,所以现在心存遗憾。9.①雷并不知道奔向哪里却义无反顾飞驰前进,三个问句加强了语气,充分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痛快和欢乐。②几个没有答案的问句暗示了文章主旨:人生未来可能性是无限的;人们应该要勇敢追求自由和激情。③文章以三个问句结尾,引发读者深思。【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A.“放手让佩妮自由飞翔的愿望超过了紧紧保护她的念头”错,文本中提到“在他内心,一方面想打开笼子的门,好让他女儿自由飞翔,另一方面却想紧紧关上这扇门”,这表明雷内心有矛盾,既有放手的愿望,也有保护的念头。但文本没有明确指出哪一方面的愿望更强,只是说雷“相当喜欢这个小伙子”,这可能表明他对安迪有好感,但不能确定这种好感是因为他更倾向于放手的愿望。因此,这个选项的表述有些绝对。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C.“也有无视和挑衅的意味”错,安迪“谈笑风生”“毫无悔意”更多展现的是他的自信和对追求佩妮的执着,并没有无视和挑衅的意味。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情节的能力。①雷第一次的联想源于他对安迪骑摩托车的观感。文中提到“雷还是安迪那个年纪的时候,他常常骑诺顿……”,此处“诺顿”指的是一种摩托车品牌,雷年轻时骑摩托的经历与安迪的行为产生了关联,当雷看见安迪的行为时,自然会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那段冲动又热血的岁月。他对诺顿的回忆不仅仅是对摩托车本身的怀念,更是对当年青春激情和未能尽情挥洒的惋惜,这种回忆与年轻时的自己相辉映,内心深处唤醒了一种对自由、对冒险的向往。这种对自我往昔的联想表明安迪的出现让雷对自己过去有了某种反思,带来了不曾沉淀的情感波澜。②第二处联想的原因:安迪面对埃莉诺的反对,依旧谈笑风生,毫无悔意,这种充满激情、勇敢追求的劲头让雷十分羡慕。雷反思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在年轻时没有像安迪这样勇敢地去追求激情与冒险,从而产生了诸如“为什么没有坐着独木舟顺亚马孙河而下”“为什么他从没过什么充满激情的热恋呢”等联想,表达了他对自己平淡人生的遗憾,对自己缺少“蛮勇的行为”的遗憾。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①文中最后一段写道:“就这样,他飞驰前进。奔向哪儿呢?他不知道。按计划他应该向多佛进发,但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去马赛吗?去突尼斯吗?”这段话展示了雷在骑摩托车飞驰时的内心状态。虽然雷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但他在驰骋过程中的痛快和兴奋无以言表。三个连续的问句“奔向哪儿呢?……去马赛吗?去突尼斯吗?”不仅增强了语句的表达效果,也反映了雷心中的自在与自由,以及追求未知和可能性的愿望。这些问句生动地传达了他在驰骋中的快乐心情和期待,通过这段旅程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冒险梦。②文章结尾雷骑着摩托车,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他想:“按计划他应该向多佛进发,但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去马赛吗?去突尼斯吗?”这几个问句表明雷在享受不确定性的刺激,其实也是一种追求。这种设问的方式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反而开启了无限可能,暗示人生道路上充满了选择和机会。通过这些问句,作者传递了鼓励人们勇敢追求自由、探索更多可能性的主旨,反映出人生的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刺激和激情。③小说结尾部分雷骑着摩托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可能性的幻想。这种瞬间的冲动与追求,不仅体现了雷对自己过往平淡生活的反思,也勾起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三个问句通过反复强调整体情感的激昂和未知,促使读者思考:人生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是否也应像雷一样敢于突破固有的束缚,去追寻更多的可能性和激情。【答案】10.CFG11.B12.B13.①同一个防治手冻裂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②厌恶贫穷的心,敌不过他厌恶劳顿的心,所以最终辞官归隐田园,宁愿乞讨食物但也不后悔。14.袁宏道认为“大人”不为人用,是没有认识到大人的价值;借此引出“小人”的概念,强调自己是个“小人”,只能任人驱遣。【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权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和“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后面可断开。在C、F处断句。“涂”,通“途”,道路,“涂”前省略介词“于”表示地点;“匠人不顾”是主谓结构,单独成句,主语“匠人”前G处断句。故选CFG。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正确语序是:其坚不能举自/又厌何焉。句意:它的坚固程度太脆弱而无法举起来。/又有什么满足不了的呢。B.错误。用法不同。介词,在/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而在江湖之上漂浮。/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C.正确。看见、见到/表现,显示。句意:你难道没有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自我表现的人不能明察事理。D.正确。使动用法,使……感到痛苦/使动用法,使……受损失。句意:而使自己感到痛苦呢。/所以使父亲的利益受损失来满足自己。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由此可知斄牛等大者的价值不如野猫、黄鼠狼等小者”错误。根据材料一“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可知,庄子提到斄牛和狸狌,是为了说明事物各有其用,不是说大者价值不如小者。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龟”,同“皲”,皲裂;“或”,有的人;“洴澼纩”,漂洗丝絮。(2)“丑”,以……为丑;“胜”,超过;“竟”,最终;“宁”,宁愿。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①由“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可知,袁宏道把“五石之瓠”和“参天大树”类比为“大人”,指出大瓠、大树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与用途,所以“大人”也有独特的价值。《易经》里用飞则直冲云霄,潜则深达地底的龙比喻大人,大人不被人类所用是因为没有被人意识到他们的价值。②由“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又何厌焉”可知,袁宏道接着前面的大人不被人类所用是因为没有被人意识到他们的价值,引出“小人”概念并强调自己是“小人”,只能任人驱遣,对自己受仕途束缚之苦进行自嘲。参考译文:材料一: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太脆弱而无法举起来。切开它当瓠,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入侵吴国,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做臭椿;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权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现在你说的那段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之乡,广阔无边的原野,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这样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材料二:如果做吴地的县令,会经历各种辛苦,那不知道做遂昌这个神仙般的县令,乐趣又是什么样的呢?俗话说:“天鹅白如雪,乌鸦黑如炭。”照这样推断,做遂昌县令也免不了有辛苦吧。人生苦短!茂密的树林,丰茂的草地,哪里不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何必自己让自己这么辛苦呢。我看陶渊明,他并非不想做官,也并非不讨厌贫穷。但是,他做官的念头,敌不过他追求舒适自在的心;他厌恶贫穷的心,也敌不过他厌恶劳碌的心,所以他最终选择“归去来兮”,宁愿乞讨也不后悔。我观察古往今来的人,只有那些懂得追求自在、不计较得失的人,才是最高境界的人。所以庄子在《逍遥游》里,首先就讲了这个道理。大鹏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有垂天之翼,人类无法捕捉它。如果能被捕捉,那它也就只能是鹅鸭鸡犬,或是能负重远行的牛马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被人所用。那么,真正的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真的一无用处了吗?五石大的葫芦,可以漂浮在江海之上;参天的大树,在广袤的原野上自在生长;大人的用处,也就像这样罢了。而且,《易经》里不是也用龙来比喻大人吗?龙是什么?飞则直冲云霄,潜则深达地底,人类又怎能驾驭它呢?由此可见,大人早已不被人类所用很久了。对大人来说,我们不过是些小人罢了。我自认为也是小人,人们跑来跑去地追逐我、驱使我,这本就是命中注定的,我又何必抱怨呢?写到这里,我的近况你也应该了解了。希望你能理解我,并给我一些建议!【答案】15.A16.①夸张,世人排挤“我”,而“我”却想象乘“无倪舟”去往无边际的远方,表达追求自由的洒脱;②用典,借蔡泽勉励自己虽不得志,却仍可大器晚成的自信;③象征,借“松月”象征仕途不顺却仍保持高洁的品性。(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转入低沉悲伤”错,本诗前两句说明自己本意并不想弃世,是积极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但却被无情的社会抛弃。有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诗味。第三、四两句叙说了自己一旦放下世俗,获得自由,天宽地阔无人能管制,很有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故感情应是转入洒脱不拘。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叙说了作者一旦放下世俗,获得自由,天宽地阔无人能管制,很有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此处运用夸张手法,世人排挤“我”,而“我”却想象乘“无倪舟”去往无边际的远方,表达追求自由的洒脱。②“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第五、六句用典,我也想像蔡泽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那怕我的年纪也像蔡泽一样不在年轻。借燕人蔡泽早年不得志,但仍不放弃,最终大器晚成的故事来勉励自己。③“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最后两句说出归隐乡间呼朋唤友,与志同道合者聚集一起也是一种乐趣。作者与山间的松月为友,借“松月”象征仕途不顺却仍保持高洁的品性。17.【答案】①.天下云集响应②.赢粮而景从③.大漠穷秋塞草腓④.孤城落日斗兵稀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答案】18.反驳:“眼睛毒辣”是说许老师能敏锐地察觉学生的小动作;“眼睛隐蔽”是指他观察学生时不易被发现,二者并不矛盾,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许老师对学生行为的监督特点。表达效果: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许老师严厉又善于观察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为后文写他用粉笔头攻击做小动作的男生这一情节做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19.C【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要理解“眼睛毒辣”“眼睛隐蔽”的含义:在这个语境中,“眼睛毒辣”侧重于描述许老师观察能力强,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小动作。比如学生们在下面偷偷玩,不管动作多隐蔽,他都能一眼发现,这体现出他对学生行为的高度关注和敏锐洞察。而“眼睛隐蔽”说的是许老师观察学生时的方式很隐蔽,不易被学生察觉。他不是那种明目张胆地时刻盯着学生,让学生时刻都有被监视的感觉,而是在学生不经意间就观察到了他们的行为,所以这两个词并不矛盾,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许老师观察学生的特点。然后分析表达效果:这两个词结合起来,生动地刻画出许老师的形象。“眼睛毒辣”体现出他的严厉,对学生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不允许学生有任何违反纪律的行为;“眼睛隐蔽”则表现出他善于观察,能够在学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掌握他们的情况,这两个特点共同使许老师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正因为许老师有这样“毒辣”又“隐蔽”的眼睛,才能在学生玩小动作时,精准地用粉笔头攻击,所以这两个词为后文他用粉笔头攻击做小动作的男生这一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使情节发展自然合理。这种对老师眼睛独特的描述,给读者带来新奇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个眼神犀利又善于暗中观察的老师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课堂场景中。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钻”这个动作有主动且用力地进入狭小空间的意味,相比“掉”更能体现笔尖是由于写字时不小心,主动且用力地进入到桌子缝隙中,而“掉”更侧重于物体自然的坠落,不符合笔尖进入缝隙的动态感,所以①处填“钻”更合适。“冒”从方向上看,应是物体主动地由下往上出来;而“提”则是指被“提”物体被其上方的力拿起。结合语境“桌下伸进去”可知,应是表现小手指从桌下的洞里快速、突然地出现在桌上的状态,所以②处用“冒”更恰当。“提”表示有目的地从物体的上方将物体从下方往上拿起,三角尺从长缝里被拿上来,用“提”能准确地描述这个动作,而“冒”用于描述三角尺从缝里出来就不太合适,因为三角尺不是像小手指一样突然冒出来,所以③处填“提”合适。“掉”在这里体现橡皮由于重力或被不小心碰动,从圆洞上方落入下方的过程,“提”方向不符,“钻”通常用于主动的动作,橡皮一般是被动地通过圆洞,所以用“掉”更符合实际情况,④处填“掉”正确。故选C。【答案】20.A.杯水车薪B.就地取材21.这种砖是在模拟月球真空环境下用24小时烧制而成的,它与普通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强。而且这种月壤砖有抗紫外线、宇宙射线及温差变化等作用,这样才能满足在月球上建造房子的需求。22.甲:并不是真正用月壤烧制的

乙:月球上运输材料非常困难【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语境强调月壤的量很少,用来烧砖起不了多大作用。可填“杯水车薪”。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B.语境强调不在地球上烧制,而是直接在月球上获取材料烧制,可填“就地取材”。就地取材: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1)“这种砖是模拟月球真空环境用24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