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的世界单元复习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绷紧的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橡皮筋在振动,说明发声的
物体在振动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
同
D.,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2.果果同学读八年级了,下列是她记录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小明跑100m需要时间约17s
B.她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cm
C.周一升旗仪式,国歌奏唱一遍的时间大约是46s
D.她能够听见频率为10Hz的声音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进行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某校学生乐团表演,不同乐器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展示出不同的波形图,如下
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丁
B.乙和丙的响度不同
C.乙和丁的音调相同D.甲和丁的响度相同
5.如图所示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
B.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
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
D.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
钢尺
6.CCTV推出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小琳特别关注了“贾湖骨笛”和“曾侯乙
编钟”两件国宝,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敲击编钟,编钟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B.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吹奏骨笛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悦耳的骨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中的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手按住琴弦不同位置拨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8.2023年9月21日,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首次在空间站的梦天实验
舱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员在太空中说话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宇航员说话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C.宇航员声音传播的速度只与实验舱内的温度有关
D.航天员朱杨柱说话时声带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高
9.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诗词或俗语中有关声学知识的理解错
误的是()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B.“两个黄鹏鸣翠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黄鹏的叫声
C.“蝉噪林逾静”,人离蝉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大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10.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
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音叉发声是由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
C.该实验也能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二、多选题
11.下列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
A.拨动橡皮筋发声,同时看到橡皮筋变“胖”变“虚”
B.在月球上,宇航员近在咫尺却无法直接交流
C.耳朵贴着桌面,轻敲桌腿也能听到较大声音
D.敲击鼓面发声并看到鼓面上的沙粒在跳动
1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13.关于声音的利用和噪声的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利用超声波洗牙一声音能传递信息B.打雷时房屋在振动——声音能传递
能量
C.安装双层玻璃窗——传播中减弱噪音D.摩托车的消声器——人耳处减弱噪音
14.如图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所显示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丙比乙声音的音调低D.丁声音属于噪声
三、填空题
1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频率为350Hz,则人类听到这种
声音(选填“能”或“不能”);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O
16.小博同学在弹吉他时,拨动琴弦的力越大,吉他发声的响度越;他用相同的力拨
动不同的琴弦时,琴弦越粗,发出的音调越o他调节琴弦的松紧,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选填“响度'、喑调”或“音色”)。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中,在扬声器上撒一些纸屑,扬声器发声时
小纸片上下跳动。此探究中扬声器上小纸片起的作用是扬声器微小的振动。我们将不
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的方法为(选填
“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O
18.在教室讲课时老师的声音比在操场上更洪亮是的缘故,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
区分开来至少需要距离障碍物mo
19.按要求填空。
cm212223X
⑴如图-1所示,刻度尺所测木块的长度为cm;
(2)如图-2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
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产生的;
(3)如图-3所示为小明骑车1154.15m所用的时间,秒表的读数是s,在此阶段的速
度为m/so
20.(1)如图甲,将眼镜放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动,说明声
波具有;人耳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该声音(选填“是”或
“不是”)超声波;
(2)如图乙是路口安装的噪声监测仪上显示的数字。噪声监测仪降低所在路段噪声
的作用。如图丙所示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其作用是在控
制噪声。
四、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甲所示,当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
弹起一个较小的幅度,此实验现象表明了.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
是:声音的响度随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乙所示,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
明_____
4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8.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波能传递能量。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4)假设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乙实验,则左边音叉边乒乓球会不会弹起?原因是什
么?_____
甲乙
22.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AB
(1)小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
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选填“快慢”或“幅度”),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这个
实验用来探究的关系;
(2)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是由于钢尺
产生的是声波;
(3)接着,小明换用外形与塑料尺完全相同的钢尺,并控制钢尺振动的幅度、频率与塑料尺
均相同,发现听到的声音仍有不同,说明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4)如图A、B是不同钢尺振动输入示波器后我们看到的波形图,其中图_______是音调较
高时产生的波形。
23.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能够
完成探究目的是,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2)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
鼓声是由于鼓面的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越大,
鼓声的响度越大.
(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
听到(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
则听到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选填"高”或“低”)了,观察
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
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24.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
(1)如图甲,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该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将随空气
减少而(填“变弱”、“增强"或‘不变"),当瓶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直至变为“真空”时,
此时我们将听不到闹钟的响声了这里采用了的实验方法;
(3)如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
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是为了探究―
的关系;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
由于振动的频率20Hz(填“大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DCCCCDDCC
题号11121314
答案ADBDBCBD
1.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绷紧的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橡皮筋在振
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的空气减少,闹钟的铃声
逐渐减弱,故B错误;
C.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则物
体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也不同,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
误。
故选Ao
2.D
【详解】A.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普通人跑100m所需时间一般在16s左右,故
A不符合题意;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初中生身高的一半,初中生身高约为160c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80cm,故B不符合题意;
C.奏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46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她不能听见频率为10Hz的声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强弱,描述的是响度,故选
项A不正确;“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选项B不正确;发出较强声音的
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选项C正确;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只
能检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
4.C
【详解】声音的波形图中,波的形状表示声音的音色,因此甲、丙、丁的音色相同;完成
波的个数表示声音的音调,因此甲、乙、丁的音调相同;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表示声
音的响度,因此甲、乙、丙的响度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
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闹钟铃声明显减小,可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
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说明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C符合题意;
D.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
音调不同,所以可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
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属于声学综合题目。
6.C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
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
重敲,响度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吹奏骨笛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因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所以悦耳的骨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故D正
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音的强弱等级,是一种监测设备,并不能减弱噪
声,故A错误;
B.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是否听到声音与声音的响度和距离等因素有
关,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15。(2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故C错误;
D.手按住琴弦不同位置拨弦,琴弦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也不同,即可以
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中说话的声音是由宇航员声带振动
产生的,故A错误;
B.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说话的声音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故B错
误;
C.宇航员声音传播的速度还与声音的介质种类有关,故C错误;
D.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航天员朱杨柱说话时声带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高,故D
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声音会从岸上经空气和水让鱼听
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以辨别发声体;“两个黄鹏鸣翠柳”是根据声音
的音色辨别出黄鹏的叫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到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蝉噪林逾静”,人离蝉越近,听到声音的
响度越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响鼓还要重锤敲”,敲鼓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AB.该实验中,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B错误;
C.实验中,小明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C正
确;
D.实验中,小球多次被音叉弹开,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
于观察,故D错误。
故选C。
11.AD
【详解】A.橡皮筋变“胖”变“虚”,说明橡皮筋在振动,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橡
皮筋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
B.在月球上是真空环境,宇航员近在咫尺却无法直接交流,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不
符合题意;
C.耳朵贴着桌面,轻敲桌腿也能听到较大声音,声音是通过桌腿传到耳朵的,说明固体
能传播声音,故c不符合题意;
D.鼓面上的沙粒在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鼓面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
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2.BD
【详解】AB.每个物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
出的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客船和寒山寺之间的传声介质为空气,所以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故C正确,
不符合题意;
D.钟声是由钟体振动发声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o
13.BC
【详解】A.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用超声波洗牙利用的是声波可以传递能
量,故A错误;
B.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打雷时房屋在振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
正确;
C.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安装双层玻
璃窗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c正确;
D.根据减弱噪声的方式,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14.BD
【详解】AC.如图,甲与乙的波形疏密程度相同,且最疏,即振动频率最小,所以甲和乙
的音调最低,故AC错误;
B.如图,乙振动的振幅比甲高,所以乙比甲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
D.丁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的波形图,属于噪声,故D正确。
故选BD„
15.能20:20000Hz
【详解】[1]⑵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昆虫的翅膀频率为350Hz,
在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内,所以人类能听到。
16.大低音调
【详解】[1]小博同学在弹吉他时,拨动琴弦的力越大,弦振动的幅度大,则发声的响度越
大。
[2]小博同学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时,琴弦越粗,振动的频率越小,则发出的音调越
低。
[3]弹吉他时要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
低。
17.放大转换法
【详解】[1]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这一现象说明正
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观察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
物体是否在振动,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18.空间小17
【详解】[1]在教室讲课时老师的声音比在操场上更洪亮的主要原因是教室内的回声与原声
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当老师在教室内讲话时,声音会遇到墙壁、天花板等障碍物反射
回来,形成回声。由于教室空间较小,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很短,人耳无法区分回声与原
声,因此它们混合在一起,使得声音听起来更加洪亮。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
听者的距离至少是
s=vx—t=340m/sx—xO.ls=17m
22
19.(1)1.70
⑵振动
(3)281.5(或4min41.5)4.1
【详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的左端在
21.00cm处,右端在22.70处,所以,该木块的长度为
22.70cm-21.00cm=1.70cm
(2)在图中,敲击右边的音叉,音叉振动产生声音,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却能发生振劝,
悬挂在紧靠左边音叉的小球,会弹起;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也说明空气能传
声。
(3)[1]由图3所示秒表知道,分针示数是
4min=240s
秒针示数是41.5s,则秒表示数是
240s+41.5s=281.5s
[2]小明骑车1154.15m,由v=7知道速度是
20.(1)能量不是
(2)不具备声音传播过程中
【详解】(1)[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可以让物体高频率振动,清洗眼镜,说
明声波具有能量。
[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
听到超声波清洗机发出的“嗡嗡”的声音,该声音不是超声波。
(2)[1]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值,是一种监
测设备,并不是降低噪声的手段和措施,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不能减弱噪声,即噪声
监测仪不具备降低所在路段噪声的作用。
[2]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透明板墙,其作用是阻碍声音的传播,可以在声音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2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BC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不会弹起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
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
产生的;
(2)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时音叉振动的幅度变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弹起的幅
度变大;
(3)用小锤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也发声,乒乓球弹起,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声波可以在空
气中传播,声波能传递能量,故2C正确;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在月球上做乙实验时,声音
不会传到左边的音叉,故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会不会弹起.
22.(1)快慢音调与频率
⑵次
⑶音色
⑷B
【详解】(1)[1]⑵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不
同,即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所以可用于探究声音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
系。
(2)钢尺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当振动频率小于20
赫兹时,人耳听不到该声音,该声音称为次声波。
(3)用钢尺代替塑料尺,并控制钢尺振动的幅度、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则声音的音调与
响度相同,发现听到的声音仍有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
(4)由图可知,B波形图中声源振动的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食品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家庭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超市水果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创意写作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屏蔽网线施工方案
- 2024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知识点合辑
- 自然护岸施工方案
- 孩子探视权协议书范本3篇
- 交通事故全权代为鉴定委托书3篇
- 工作外出免责协议书3篇
- 河南省许昌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素质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家庭开销计划协议书模板
- 武汉一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专题04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原卷版+解析)
- 银行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脑卒中多学科会诊制度
- 旅游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流程管理办法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断绝兄弟关系协议书(2篇)
- 《动物防疫》课件
- 2025年山东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