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师大二附中2024学年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应用(1。分)
1.按要求填空。
(1),心念旧恩。(《短歌行》)
(2)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
(3)爱而不见,。《诗经•静女》
(4)苏轼名篇《赤壁赋》中,主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其中诗句“,
”用了“美人”意象,令人遐想。
2.按要求作答。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工程师,或许是一家公司里“问题”最多,解决“问题”也最多的一群
人。—,—,—,o某种程度上,工程师才是当代生活的创造者。愿意直
面问题并力图解决问题的工程师文化,或许正是这个时代的“希缺品”。
①相比于接受媒体采访,他们还是喜欢扎根一线解决问题。
②然而,不论从成果还是公司的层面上,工程师们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一定是更
大的。
③一个工程师在成长为首席执行官以前,不应该在金融或者营销部门历练,而是应该
一直深耕工程和设计技术。
④在日渐娱乐化和网红化的世界里,不善言谈的工程师通常不是最耀眼的一个。
A.④①②③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②③④①
(2)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恳请您不吝赐教。
C.这种壁纸是最近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二、阅读(70分)
(一)(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如果将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放在中国文论或文学理论中,它恐怕并
不显目;甚至从散文理论出发也较少引人关注。不过,散文的“调论”又确实非常重
要,在内容上关涉人品、文品、格调、境界,形式结构与文章的结构乃至语、句、声、
音等直接相关。因此,对有限的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进行□□匚!□,以便
理解其优劣长短与未来发展方向,显然是有价值的。从超越性与有益启示来看,中国
现当代散文“调论”主要有以下方面。
②一是从古今中外进行融通。西方是比较注重“调子”的,如狄德罗就谈
过“笔调”“情调"‘'格调”。受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思朝影响,中国现当代散文“调
论”已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进入取长补短的进程,特别是向西方学习,吸收其文化
与文学资源,以调整和改革中国传统的不足。这在郁达夫、钱玄同、林语堂等人身上
表现得最为明显。郁达夫不满于梁实秋的散文“纪律说”,认为其“文调”论太过保
守,“难道写散文的时候,一定要穿上大礼服,戴上高帽子,套着白皮手带,去翻出
文选锦字上的字而来写作不成?”林语堂主要是从西方入手改良散文笔调的,但同时
也参以中国传统,他说:“《文选》所分,如赋、论表、檄等,系就其内容言之,非
赋论表檄各有不同笔法也。西洋分文为叙事、描景、说理、辩论四种,亦系以内容而
言,亦非叙事与描景各有不同笔法。惟另有一分法,即以笔调为主,如西人在散文中
所分小品文(familiaressay)与学理文(treatise)是也。”这就打破了中国传统视域,
进入一个具有世界视野的思想观念,“笔调”不只是一个契机,更是一种思维与方法。
即使坚守散文的纪律,重视中国古代传统,讲究格律的梁实秋也有西方视野,他说:
“喀赖尔(Carlyle)翻译来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
己的鼻子一般。'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至于新时期以来的散
文“调论”更是在中西贯通中加以思考的,如吴周文认为“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
把这种人格美的‘综合'与'统一"称之为'人格底调子'”,这就带来其现代性、
科学性、理论性的特点与优势
③二是发挥主体性与创出“新调子”。由于中国现当代作家强调主体个性,
以“我”为出发点与立足点,勇往直前地挑战传统与自我,其散文的“调论”还是颇
有锋芒和创意的。鲁迅的《野草》和杂文就是创新的另一腔调,在《作文秘诀》中,
鲁迅讽喻所谓的“朦胧”与“难懂”式作文秘诀,提出:“倘要反一调,就是‘白描‘。"
因为“'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
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这“反一调”的作文秘诀在平实中有真义,真诚中见
灵性,是自我心性的自由奔放。(A)林语堂的“调论”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运用最
多,也最为全面系统,还具有探索性与创新性,他从“笔调"''格调”到“个人笔调”,
再到“小品文笔调”“闲适笔调”“幽默笔调”“娓语笔调”,以及“风调”“语调”
“声调”“音调”等,可构成一个''调”群,并以其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标识性
独树一帜。有学者认为:“林语堂对于英语style的翻译是有创造性的,由此生成了
'小品文笔调''闲适笔调''个人笔调'等词语。”这是有见地的。(B)林语堂
还提出“新调”,他说:“大概阅文以听其声调为主。一人有一人之声调,发现一新
作者,如闻一新调。声调有弱者,伪者,油滑者;有清和,闲适,冲淡,沉厚者,一
览便知。”由此可见,林语堂在听声辨音上对散文“调子”的深度感知与理解。应该
说,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在突破中国与西方传统基础上,是有自己的创意的,这
是新的时代进行的推陈出新和返本开新。
④三是多元“调子”话语富有解释力。随着中国现代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开
启,打开禁锢的个体与鲜活的心灵如春水般荡漾,散文也如春风中草木的华发让人应
接不暇。人们很难用传统的“调子”评说新散文,于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人笔调”应
运而生。林语堂站在“闲适笔调”中,以文化与文学的自由、浪漫、从容、安然理解
小品文,也反思现代文化的功利主义与焦虑症,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审美格调与精神韵
致,这也是20世纪30年代以至于今后较长时间,小品文成为人们争相追求和评说的
对象。林语堂表示:“与非小品文刊物,所不同者,在取较闲适之笔调,语出性灵,
无拘无碍而已。若非有感而作,陈言烂调,概弃不录。至于笔调,或平淡,或奇峭,
或清新,或放傲,各依性灵天赋,不必勉强。惟看各篇能谈出味道来,便是佳作。味
愈醇,文愈熟,愈可读。但倘有酸辣辣如里老骂座者,亦在不弃之列。”这不仅是有
闲适笔调的文章,也是精彩的''调论",还使话语具有包容性和解释力,是以“性灵”
“真率”“自由”“自然”为衡量标准的“调论”。另如余光中,他说:“散文的佳
作在声调上面也自有讲究。中文字音既有平仄四声之别,称得上散文家的人,无论他
笔下是古文或白话文,对平仄的错落相间,没有不敏感的。”因此,从不同“调子”
话语进入中国现当代散文是不容忽视的研究透视点,也能解决许多难题。
⑤四是不协调的音调频繁发声。今天看来,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实属
平常,但在不同时代又显出不协调的声音,甚至成为怪音、异调。鲁迅的作文秘诀是
“白描”,他自己看来是“反一调”,在那些不断输出为文秘诀的人看来,无疑是断
人财路或大逆不道的。钱玄质疑古著称,他反对“古调”,倡导“白话文”调,以及
破口大骂“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也是一个反调论者。(C)林语堂倡导“闲适笔
调”,曾被鲁迅痛斥为“将粗犷的人心,磨得渐渐的平滑”的“小摆设”。林语堂在
《今文八弊》中提到“体调”,还用“滥调”批评食洋不化的前进摩登,“各种体调,
虽有本源,一旦风行,遂成滥调”。(D)问题的关键是,在中国现当代散文整体富
有个性与异见的“调论”,在此又获得了包容性发展,这也是在“不协调”中有协调
的“调性”,充满着辩证性与哲理性。
(《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的价值评估》)
3.依据文意,填入第①段“口口口口”处词语应该是:()
A.整体思辨B.价值评估C.古今辨析D.解释定论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思潮影响,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通过向西方学习,吸收
其文化与文学资源,调整和补足了中国传统不足。
B.新时期以来的散文“调论”,诸如“人格底调子”,更是在中西贯通中加以思考,
这就带来其现代性、科学性、理论性的特点与优势。
C.由于中国现当代作家强调主体个性,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就突破了中国与西方
的传统基础,在新时代进行了推陈出新和返本开新。
D.中国现当代散文“调论”在不同时代显出不协调的声音,甚至成为怪音、异调的原
因,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当代散文包容性发展的不足。
5.根据文意,最符合鲁迅所提倡的“反一调”散文的一项是:()
A.《百合花》B.《故都的秋》
C.《我与地坛》D.《荷塘月色》
6.分析第②段中划线部分梁实秋这则材料的作用。
7.以下这段话是从原文中摘选出来的,它应该复位到哪里(A、B、C、D)?请简述理
由。
还有余光中,他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中,用“花花公子的散文”“浣
衣妇的散文”批评散文之怪现象,也是属于“调论”的异调,他评说道:“有时候,
在美学的范围内,选用一些音调悦耳表情十足的方言或俚语,反衬在常用的文字背景
上,只有更显得生动而突出。”“这种稀稀松松汤汤水水的散文,读了半天,既无奇
句,又无新意,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的美感,只能算是有声的呼吸罢了。然而在平庸的
心灵之间,这种贫嘴被认为‘流畅'。事实上,那是一泻千里,既无涟漪,亦无回澜
的单调而已。”“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必定左右逢源,五步一楼,十
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这一论述具有异质性,是大胆放任的,
又是我手写吾口与吾心,颇有真知灼见。
(二)(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惬意水乡
孔晓岩
①汪曾祺纪念馆放着一张张旧照片,一本本手稿,隔着时空,汪老仍在讲
述着过往。他笔下的高邮,寄寓着水乡的情怀和文学的追求。他说:“我的家乡是一
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
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天边泛起鱼肚白。运河在晨曦中醒来。烟笼水面,柳丝轻拂,大地温柔
地守护着运河。日头渐高,河上热闹起来,一只只小船来回划着,留下一条悠长的水
痕。渔人撒网抓鱼,货郎做买卖,盛满货物的船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午后,阳光
变得慵懒。河面上如有无数金色的钻石在闪烁,河边的小茶馆,咿咿呀呀唱着,几个
老人坐在一处,喝着茶,话着家常,微风送来运河的清新气味,一个舒服的好时候。
③不知不觉,运河又成了金红色。天边夕阳如血,撑蒿汉子也随小船渐行
渐远,汗水与河水交织的河面传来暮晚的钟声。偶有鱼儿跃出水面,仿佛一枚纽扣,
收紧了运河的腰身。渔人划船晚归,人和船的影子被幕色拉长了。夜幕降临,万家灯
火的时候,运河平静下来。小船凝固在画中,一两声夜鸟的啼鸣,让运河沉沉地睡去。
月光一点点地走着,从运河的这头走到那头。
④闭上眼睛,几日来,关于运河的画面在眼前浮现,这是高邮人的运河,
是汪曾祺笔下的运河。不管是晨曦初照,还是渔舟唱晚,古老的桥梁都在连接着此岸
与彼岸的烟火人家。河边洗衣的妇女,桥头下棋的老人,岸边嬉戏的小孩,一个个小
人物写就运河的往事。老船工讲述着往年行船的日子,谈笑间,风轻云淡,岁月早已
堆积成脸上的褶皱。悲欢离合,聚散有时,这一条充满人情味的河流,载着朴实和善
良流向前方。
⑤打量书架,目光落在《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上,都是些寻常字
眼。是啊,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那些关于食物的描写,充满了一位异乡人对家
乡味道的深切情感,读来口齿生津,心生暖意。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咸鸭蛋,切开放在
盘子里,再来一杯热茶,几碟小吃,便能和友人聊一个下午。这情景,多好。
⑥高邮咸鸭蛋,看着简单,实则讲究。当地有一种麻鸭,体态矫健,做咸
鸭蛋要筛选出最优质的鸭蛋才行,每一颗鸭蛋都要饱满圆润、色泽均匀。以细盐、黄
泥、草木灰等材料,精心配比后,均匀地裹在鸭蛋表面,放于阴凉通风处,等时间慢
慢渗透,盐分缓缓浸入,与蛋黄中的油脂发生奇妙的反应。数月后,那一颗颗咸鸭蛋
就好了。外形可爱,灰蓝皮色中似有一层紫罗兰的光晕,让人想起晨曦中拂过湖水的
雾。切开后,一股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时间赋予它的醇厚与鲜美。轻轻敲破蛋
壳,蛋白凝脂如玉,蛋黄似红橘流丹,筷子扎下去,鲜味就冒出来了。嫩滑爽口的蛋
白,沙糯细腻的蛋黄,就着白粥吃上几口,真是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啊。
⑦走在街头巷尾,热气腾腾的阳春面,金黄酥脆的油端子,香气缭绕的虾
仔饺面……寻常的生活透着诗意。汪曾祺爱吃,他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
火。”秋风还未起,高邮的蟹黄汤包就开始上来了。初见其形,面皮如蝉翼,轻轻一
提,似满月晶莹剔透。咬上一口,满满的蟹黄与鲜汤在舌尖化开,细腻的麦香带着微
微弹性,沁入心田。推开窗子,见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流动的风里,吹响一支短笛,小
盘内,金黄中透者橙红,一股馥郁之气,自唇齿而生,吮一口蟹黄,鲜美绝妙。
⑧''暧,我在这呢!"友人叫我,把我从吃的想象中拉回来,赶紧应了一
声。我喜欢美食,更享受那份饮食自在。临近傍晚的汪曾祺纪念馆,显得更加安静,
馆内灯火柔和,落在那些泛黄的书页上,照亮了那些文字。我仿佛看见,汪老走在运
河边,踩着脚下松软的泥土,闻着草木的清新。此时雷声早已远去,窗外还有些细雨
蒙蒙。
(选自2024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材料二: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
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
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
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
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
叫什么咸鸭蛋呢!
(节选自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8.材料一第③段划线句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请对此加以赏析。
9.材料一首尾都写到汪曾祺纪念馆,分析其作用。
10.有人认为材料一的标题改为“水乡味道”更合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1.材料一第⑥段和材料二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三)(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感兴
北宋•王禹傅①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注释]①王禹儆字元之。端拱二年,拜左司谏,辨徐铉罪,忤旨,贬商州团练副使。
累迁翰林学士,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改知扬州。
12.下列诗歌选集,可能收录本作品的一项是()
A.《唐宋古体诗选》B.《唐宋格律诗选》
C.《宋词长调选》D.《唐宋长短句选》
13.下列对于文本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依旧”暗露今昔之感,点明阴雨无损秀丽风景。
B.“一缕”通过夸张手法,勾画出清冷的渔村生活。
C.“遥认”点出视角变化,描绘鸿雁连缀成行之景。
D.“谁会”带有反诘味道,抒发了内心的孤独调怅。
14.这首诗歌是作者感物寄兴之作,请就此写一则150字左右文学短评。
(四)(1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先生传
[明]杨士奇
①罗先生名性,字子理,以字行。先生少孤贫,自奋于学。初受易于乡先
生书乾乾,继登康山长宗武之门,苦志毕力,博记精思,夙夜不懈。既冠,遭元季兵
乱,走避岩谷,崎岖困穷,未尝废书卷。
②洪武初,诏郡县立学。御史刘昭先知县采誉望,聘先生及子渊、邓彦高
三人为之师,时号杨罗邓。四年,中乡贡进士,明年赴春官,敕免会试,授德安府同
知。先是,有寇号糟李万户者,以众入府治,劫杀郡守以下,掠库藏。官捕其众,悉
就戮,独糟李逸去,久不获。诏捕益急,踪远所过,宿逮系数百人,诸邑骚然。先生
初下车,民有负一囊诣府言:“糟李实死矣,此其遗骸也。”问:“死几何时矣?”
日:“一岁。”日:“始死时,曷为不言?”又验其须发皆在,而皓然白也。日:“糟
李年未四十,此安得是邪?”笞而逐之。悉出所系数百人,谕之日:“朝廷但欲得糟
李耳。糟李旦出,即汝辈暮皆宁家,何为不自爱体肤,乃甘受楚毒而庇一贼邪?能从
吾言,今与汝等期十日获贼,即汝皆良民。”众叩头日:“府公欲生我,敢不尽死力?”
乃悉纵之。七日,生绮糟李至庭下。民皆以获贼劳而遗之,
③在郡四年,阙知府,皆先生总之。秩满诣京师坐擅用枣木染军衣为陈宁
所劾谪成西安。行囊无数百钱,怡然就役,不以得失置意。既至,西安之达官贵人皆
敬礼之,而安於处贱,未尝一毫干人。郡诸生从之受经,后多举进士去。是时四方老
师硕儒在西安者数十人,吴中邹弈独曰:“合吾辈所读书,庶几罗先生之半。”盖先
生学其博,为文章切深,诗古体宗汉魏,近体宗盛唐,书法钟元常。年及七十卒。
(有删减)
15.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宿速系数百人()
(2)先生初下车()
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独糟李逸去()
A.奔跑B.快速C.逃跑D.放纵
(2)未尝一毫王人()
A.冒犯B.求取C.干扰D.怠慢
17.下列选项中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A.秩满诣/京师坐/擅用枣木染/军衣为陈宁所劾/谪戍西安
B.秩满/诣京师/坐擅用枣木染/军衣为陈宁所劾/谪戍西安
C.秩满诣/京师坐/擅用枣木染军衣/为陈宁所劾/谪戍西安
D.秩满/诣京师/坐擅用枣木染军衣/为陈宁所劾/谪戍西安
18.将第②段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糟李旦出,即汝辈暮皆宁家,何为不自爱体肤,乃甘受楚毒而庇一贼邪?
19.第②段中罗性辨识遗骸真假时的语言颇具特色,请加以赏析。
20.分析第③段是如何塑造罗性人物形象的。
(五)(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郭雪游记
[明]范景文
①元夕张灯,遗俗固然。自初十后,灯事始矣。癸亥冬无雪,至是雪竟日
夜不歇,庭砌皆满。十一日晨起,推窗弥望,傍徨起登小楼上,俯斶万瓦,鳞鳞参差
相间,犹以垣壁小碍,不大快畅。发意出郊外一看,童子请止,强作解事语日:“雪
中宜楼宜暖阁,郊外寒甚,冻人欲僵,奈何?”余不听,携茗碗酒具,散步出西郭半
里许,转至奎阁。一望平远,皎然无际,空中片片,缤纷乱坠,又为微风所搅,乍翻
乍起,如回如萦,大似作态,以媚游人。
②嗟嗟!如此旷观不至,不见宜楼宜暖阁,几何不以此言误口?因大叫“快
哉“不暇。雪意益复飞舞飘漾,与人意竞。阁前环以平池,池冰将解,为雪花所荡,
冷光洞彻,作玻璃琉璃光。池外则古提层层,叠嶂复岭,不啻玉嵌玲珑矣。今年岁前
立春,柳色髡髡,新黄欲绽,忽为琼蕊妆缀,正如小蛮初学舞时,纤腰乍弯,婀娜轻
盈,粉颊皓裳。若以秋桃繁李配之,未免脂腻气,不其辱哉!
③因命童子取阶上净雪溶铛中,泡洞山茶啜之。尽一二瓯,一派清思,往
来心目间,俨然坐冰壶而伙沆濯田,不觉喉吻皆润,骨体欲仙。此中恍若有会,急需
一人与之语而不可得。遥望前林,苍松翠柏中,隐露绛红色,巧为点染,天然一幅好
画。熟视,乃被毡策蹇⑵而来者,至则仲昌李生⑶也。取酒嚼梅花二卮,同踏雪祭风
台下,寒不可禁,乃归。归至味铉堂中,红屏圆座,烧烛轰饮。试看雪里灯,其光景
何如也。
(选自《文忠集》)
[注][1]沆濯:清露。[2]策蹇:骑驴。[3]仲昌李生:李仲昌,名应期,济南人。
21.最适合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耶B.也C.焉D.矣
22.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元夕”“癸亥”等词可以推知,本文大约创作于甲子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前后。
B.先写楼上墙壁阻碍观景,再写童子劝阻,欲扬先抑,增加了叙述的波澜,引人入胜。
C.段末“一望平远”句多用四字短句,描绘出雪景的旷远灵动,为后文发表议论铺垫。
D.本段主要采用记叙、议论和描写相结合方式,文笔简洁流畅,奠定全文抒情基调。
23.对第③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仲昌的出现让眼前的雪景变得更加鲜明生动。
B.李仲昌的不约而至,表明其与作者的志同道合。
C.取酒嚼梅、踏雪祭风,意在体现文人们的雅趣。
D.雪里看灯,流露出时光流逝,功业未就的感伤。
24.为了深入了解文章,晨晨查找了范景文的相关资料,读罢评论道:作者热爱的那
一片充盈天地的冰雪美景,正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请结合第②段画线句与相关资料,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范景文(1587-1644),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
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官东昌府推官、卖部文选郎中、工部尚
书兼东阁大学士。他文式双全,居官持正不阿,为世所称,国事多艰之时,弹精竭虑,
带兵有度,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等。明末崇祯帝自缢之时,范景文也投井殉
节。本文创作时,作者因与权臣政见不合,正乞假居家。
三、写作70分
25.按要求写作。
不论是学习手工制作,还是练习运动技巧,还是进行课题研究,人们在面
对比较陌生的任务时,往往希望有现成的样例可以借鉴。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①契阔谈戢②橘橹灰飞烟灭③搔首蜘1®④渺渺兮予怀⑤
望美人兮天一方
2.(1)A(2)B
二、阅读
3.B
4.B
5.B
6.①用梁实秋的例子,增强真实性,突出观点即使重视古代传统、讲究格律的作家,
也具有一定的西方视野的观点。
②通过引用学术权威观点,指明“文调”与个性密切相关,从而论证其在“调论”上
的包容性与广泛性。既增强说服力,又为后文评析铺垫基调。
7.D处。
①从文章内容看,该处的内容讲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中存在不协调的声音,以及这些
声音如何在整体上获得包容性发展。
②从余光中事例看,余光中的这段话批评了散文中的某些怪现象,属于“调论”的异
调,与D处讨论的主题相符。“还”表明另外的观点列举,与之前文中鲁迅、钱玄同、
林语堂观点在结构上照应。
8.①从描写角度来看,动静结合,突出了夜晚运河的宁静美好。
②从修辞手法来看,赋予了月光以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柔和与明
亮。
③从表达效果来看,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水乡夜晚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
9.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与开头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②提供背景,引出下文。为后文展开提供了背景依据。
③营造氛围,增强感染力。营造了一种安静、深沉的氛围。
④深化主题,情感升华。为全文奠定了基调,进一步深化了深化对水乡情怀和文学追
求的主题。
10.①示例一:不同意改为“水乡味道”。原标题“惬意水乡”更全面、准确地概括
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水乡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作者的喜爱和享受之情。
同时,它富有诗意和美感,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避免误导读者认为文章只关
注水乡的食物和饮食文化。
②示例二:同意改为“水乡味道”的观点。该标题能更直接地突出文章对水乡食物文
化的赞美,增强对美食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的吸引力,并与文章中多次提及的水乡食
物和饮食文化相呼应。
11.①材料一第⑥段语言,如“外形可爱,灰蓝皮色中似有一层紫罗兰的光晕”,“蛋
白凝脂如玉,蛋黄似红橘流丹”,语言描绘细腻,富有画面感;“读来口齿生津,心
生暖意”,“真是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啊”,情感融入,富有感染力;“灰
蓝皮色”“紫罗兰的光晕”“凝脂如玉”“红橘流丹”用词考究,富有文学性。
②材料二的语言,如“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语言
平实质朴,直接明了;如“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鸭蛋的黄是通红
的。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突出了高邮咸蛋的独特之处,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
12.D
13.B
14.这首词写景与抒情自然契合,感物与寄兴融为一体。写景清新自然、不事雕饰,
雨恨云愁的江南雨景、水村渔市的孤烟、天际征鸿等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苍凉
的画面,勾勒出江南独有的静美。实则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些景物寄寓着的是词
人壮志难酬的惆怅、知音难觅的抑郁、羁旅的孤独等复杂的情感。全词情景交融、
浑然天成。
15.(1)拘捕,拘禁。(2)官员初到任。
16.①C②B
17.D
18.糟李一旦被抓,你们就可以马上回家,为什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甘愿受刑而庇
护一个贼呢?
19.①逻辑严密。罗性询问死去时间、死者年龄和遗骸状况等细节,层层设问,可见
他思维缜密。
②观察细致。罗性通过观察死者须发颜色以及死者年龄的明显矛盾,进一步推翻了对
方的谎言,可见他观察细致入微。
③言辞犀利。罗性的质问如“曷为不言”“此安得是邪”等言辞犀利,直指谎言漏洞,
可见他的果敢与智慧。
20.①通过罗性遭受贬谪后并未因处境变化而失落,反而怡然自得,不把得失放在心
上这件事,突出罗性豁达淡泊的形象。
②通过罗性包裹里没多少钱这件事,突出罗性廉洁自律的形象。
③通过罗性被贬后不慕权贵,安于现状,认真教导当地士子这件事,突出罗性不慕权
贵、教书育人的形象。
④通过邹弈的评价,突出罗性学识渊博的形象。
参考译文:
罗先生名叫罗性,字子理,他以字行于世。先先生年幼时就失去了父亲,
家庭贫困,靠自己努力学习。最初在乡里先生的指导下学习《易经》,研究“乾乾”
卦,后来拜在康山的长宗武门下,刻苦用功,博览群书,勤于思考,早晚不懈怠。成
年后,遇到元末兵乱,逃避到山谷中,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从未放下书卷。
洪武初年,朝廷下令各郡县设立学校。御史刘昭先在县里选取有声望的人,
聘请罗先生及子渊、邓彦高三人为老师,当时被称为杨罗邓。洪武四年,罗先生考中
乡贡进士,第二年赴京参加春官考试,皇帝下令免去会试,授予德安府同知的职位。
此前,有个叫糟李万户的强盗,带领众人进入府城,劫杀郡守以下官员,抢掠库藏。
官府捉拿他的同伙,全部处死,只有糟李逃走,长时间未被抓获。诏令追捕的行动越
来越紧急,追踪并记录了所经过的地方,连夜抓捕了几百人,各个县城一片骚乱。罗
先生刚到任,有人背着一个袋子到府衙说:“糟李已经死了,这是他的遗骸。”罗先
生问:“死了多久?”回答:“一年。”罗先生又问:“刚死时,为什么不说?”并
检查尸体,发现胡须和头发都在,而且全白了。罗先生说:“糟李年纪不到四十,怎
么可能是这样?”于是鞭打并赶走了那人。释放了被关押的数百人,并告诫他们:''朝
廷只想抓到糟李。糟李一旦被抓,你们就可以回家,为什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甘愿
受刑而庇护一个贼呢?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付款委托书的撰写要点3篇
- 员工股权激励合同3篇
- 传真授权委托书模板3篇
- 全年采购合作协议达成3篇
- 产科实习工作总结(5篇)
- 农行主管述职报告
- 保险退保委托书中的退保流程介绍3篇
- 员工股权协议书范本3篇
- 安全责任书确保演出顺利进行3篇
- 初中本周工作计划怎么写(33篇)
- 2025陕西汉中汉源电力(集团)限公司招聘5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范文与撰写要点
- 铁粉运输合同协议
- 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广州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毕业在即家校共话未来-六下期中家长会【课件】
- 第4单元 亮火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粤教花城版(2024)音乐一年级下册
- 车间生产材料管理制度
-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